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一双向细目表.doc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

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
口卷
基因突变类型的推断
1、高考视点:考纲将“染色体结构 变异和数目变异”的考查要求由“I”调 整为“I”,这部分内容考查难度将加大。 纵观近五年高考试题,基因突变的原因、 类型和特点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命题规律:
(1)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生物的变 异类型及特点;
(2)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生物变异 的判断及遗传实验设计;
2013全国卷I,6
选择题
蛋白质合成及蛋白质差异性问题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I)
2015全国卷I,5
选择题
转录和翻译
条件和相关计算。
2015全国卷I,2
选择题
以端粒酶为背景考查了 “逆转录”
2017全国卷m,1
选择题
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
生 物 的 变 异 与 育 种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II)
2012全国卷I,31
(3)结合育种实践考查生物变异在 实践中的应用。
2013全国卷I,31
口卷
基因型推导与基因突变的实验确认
2016全国卷m,32(3)
口卷
基因突变及其确认
基因重组及意义(II)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II)
2015全国卷I,6
选择题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实例
2016全国卷m,32(1.2)
口卷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基因 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2011全国卷,32
口卷
自由组合定律与杂交实验实例分析
1、高考视点:
考纲和考试说明对本部分内容的要
2012全国卷I,31
口卷
分离定律对遗传结果的分析预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I)
2012全国卷I,34
口卷

(word版)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I、II、III含答案,文档

(word版)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I、II、III含答案,文档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理科综合生物局部一、选择题:此题共6个小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 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假设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 DNA复制,那么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假设复合物中正在进行 RNA的合成,那么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以下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 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药物 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下列图。

据图分析,以下相关表达不合理的是A.乙组参加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参加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参加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参加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参加药物X,继续培养D.假设药物X为蛋白质,那么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到达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根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根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根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根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根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根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2018高考生物命题细目表还原与仿制

2018高考生物命题细目表还原与仿制

2018高考生物命题细目表还原与仿制(一)2017年命题细目表还原1.2017年全国Ⅰ卷生物细目表题型题号分值考点能力立意与层级答案1(D)2(B)61-2细胞的结构(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间信息交流61-2细胞的结构(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1分子与细胞(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选择题3(C)63-1植物的激素调节(2)其他植物激素2.实验与探究能力(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4(C)6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血糖调节(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5(D)63-4种群和群落(2)种群的数量变化6(B)62-3遗传的基本规律(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4)伴性遗传29102-2遗传的分子基础(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3091-3细胞的代谢2.实验与探究能力(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1.理解能力(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3、获取信息(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实验与探究能力(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获取信息的能力(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全国2018年卷Ⅰ高考理综生物试题(word档含答案详细解析)

全国2018年卷Ⅰ高考理综生物试题(word档含答案详细解析)

生物部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科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题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构造与功能存在亲密的联系。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碎后开释出的酶会造成细胞构造的损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构造核孔是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加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联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加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根源:学_科_网]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以下有关植物根系汲取利用营养元素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汲取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合时松土有益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汲取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汲取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格外流惹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使作用药物D可克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均匀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育液中培育培育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办理此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以下图。

据图剖析以下相关表达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育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持续培育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持续培育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构造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目特点之一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根源:ZXXK]A种群的S型增添是受资源要素限制而体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生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目的增添会受密度限制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同样D培育瓶中细菌种群数目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添的限制渐渐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育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可以在基本培育基上生长但M可在增添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育基上生长N可在增添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育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增添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育基中混淆培育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育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2018高考理综生物全国1卷试卷

2018高考理综生物全国1卷试卷

2018高考理综生物全国1卷试卷随着新年的到来,2018年高考的脚步也渐渐近了,同学们是不是也已经经历了大大小小模拟考试的洗礼了呢?多做一些试题好处多多哦。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2018高考理综生物全国1卷试卷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2018高考理综生物全国1卷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学科网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

2018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全国卷Ⅰ)+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全国卷Ⅰ)+Word版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生 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 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生物体内的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台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 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回测定各组细胞数。

(完整word版)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1、2、3

(完整word版)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1、2、3

2018全国Ⅰ卷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膜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到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年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培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29(10分)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全国Ⅰ卷高考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全国Ⅰ卷高考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生物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回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内容
新课标I

必修I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AC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AC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多种多样的细胞☆☆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A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A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3A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30AC

细胞呼吸☆☆☆☆
细胞的无丝分裂
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6A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4B
必修II 细胞的减数分裂
配子的形成过程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的复制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32AB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2AB

伴性遗传☆☆☆☆

32AB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6A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必修III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的应用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人脑的高级功能
动物激素的调节
稳态的生理意义☆☆☆☆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31AB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种群的特征☆☆☆☆
5A
种群的数量变动☆☆☆
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演替☆☆☆☆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9AC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9A

选修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37AB

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7AB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微生物发酵以及微生物应用
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植物的组织培养
合计18个考点,
共90分
备注:1、★表示非选择题及选做题,不标的为选择题。2、数字为题号,字母为

能力类别(A:理解能力;B:实验与探究能力;C:获取信息的能力;D:综合
运用能力)
赠送以下资料
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
一、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
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
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
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

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
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
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
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

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
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
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
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
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
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
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
定检查侧重点。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
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

2.答题要按先易后难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5分
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
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蒙了。一般
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

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圈点关键字词,
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
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要避免急于
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
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
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
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
题的解答过程。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
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
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
或开天窗。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
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
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
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
总结。

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
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对填空题,则一要检
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
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
否规范。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
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
感觉做出的选择。
6、万一记忆短路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
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记忆堵塞。此时不要紧张,
不妨尝试如下方式:

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气,
当对自己说放松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
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选做其他会的试题,过
段时间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

第二,积极联想。你不妨回忆老师在讲课时的情景或自己的复习笔记,
并努力回忆与发生记忆堵塞问题有关的论据和概念,把回忆起的内容
迅速记下来,然后,看能否从中挑出一些有用的材料或线索。

第三,进行一分钟自我暗示。即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
使自己能心情平静和增强信心的话,在心中默念3至5遍。比如:我
已平静下来,我能够考好、我有信心,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等
等。
第四,分析内容,查找相关要点。借助试卷上其它试题,也许会给考
生提供某些线索。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查看试题中的相关要点,看看
是否能给考生提供线索或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