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化学及暗室技术
射线检测技术6-9 暗室处理

主要内容
• 概述 • 暗室处理基本要求 • 暗室处理基本技术
射线检测工序
• 射线检测需要三个工序
射线穿透工件后对胶片曝光 胶片的暗室处理 底片的评定过程
暗室处理是射线照相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胶片在暗室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底片质量 以及底片的保存期,甚至会使透照工作前功尽 弃。暗室处理也是透照工艺合理与否的信息反 馈。
• 9)压力及摩擦灰雾。
显影液的组分
• 在影像形成中,都会产生—定的灰雾,为了保证 影像质量,消除或抑制灰雾的产生,需使用抑制 剂(也称防灰雾剂)。抑制剂是显影液的重要成分 之一
• 显影液中加抑制剂,主要是抑制显影灰雾 、乳剂灰雾和胶片的陈化灰雾。
• 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未曝光卤化银微粒的显 影程度,抑制灰雾。常用的抑制剂包括溴化钾、 苯丙三氮唑。其中得到一个电子
显影液的组分
显影液的组分
• 米吐尔C6H4(OH)(NH CH3)显影时所起的化 学反应为:
显影液的组分
• 菲尼酮CH2 CH2 N C6H5 NH CO显影时所起 的化学反应为:
显影液的组分
• 保护剂 :显影剂是一种还原剂,在水溶液和空气 中很容易被被氧化,在碱性溶液中更易氧化,而 失去应有的显影效力。
显影液的组分
• 显影剂将已感光的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 AgBr+显影剂→Ag+显影剂的氧化物+HBr
• 显影剂显影时先离解成离子,起显影作用的是负 离子。
• 下面以常用显影剂对苯二酚、米吐尔、菲尼酮为 例,写出显影时自身被氧化,同时能还原已感光 的卤化银的化学反应,来说明显影原理。
• 对苯二酚C6H4(OH)2:显影时.对苯二酚先电离成阴离
摄影化学与暗室技术

第二节、暗室的照明和冲洗设备 为了便于处理胶片及进行暗室内其他工作,暗室 应配有适于盲色感光材料特点的安全照明和普通白 光照明。 一、安全照明 大多数X线胶片对红色感光迟钝。因此,红色光 可作为X线片的盲色光,暗室用红灯作安全照明。 但事实上没有绝对的安全照明光源,可因红灯的光 源亮度、滤色片的色度、照射距离及照射时间的不 同而安全度不同。因此应了解安全灯的性能,避免 胶片在暗室处理中产生灰雾。
(二)通风 暗室用水量多且密闭,因而空气易潮湿,为保证暗室内胶片 及其他物品的干燥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暗室内应有通风 设备,除有防光通风窗及通风口等自然通风设施外,通常采 用排气扇进行通风。通风设备的入口设在暗室墙壁下方,出 气口设在墙壁上方,并注意防光。 (三)室温 暗室温度应保持在15℃~200C,避免用煤炉加温,防止煤 在燃烧中产生的硫对胶片起破坏作用。应使用空调、暖气及 电扇调节室温。 (四)水源及排水 暗室水源是供冲洗胶片及洗刷工具用,冲洗池的进水及排 水系统,应通畅并便于维修。
第二节、医用X线胶片的管理
X线胶片的各种性能可因存放的时间及环境而改变,所以应对胶 片科学管理。 (一)低温干燥下存放 未启封的胶片存放处的温度以10~C~20"C、相对湿度以30%~50 %为宜。高温贮存可增加胶片灰雾度,降低清晰度。已启封的胶片应 在短期内用完。 (二)避免各种光线照射 胶片应避光保存,一般贮放在铅箱内,远离各种放射源,避免胶 片感光产生灰雾。 (三)胶片放置 胶片在运输及贮存放置过程中,均应保持竖放,避免摩擦及重压, 防止胶片卷曲,导致人工伪影。 (四)防有害气体 胶片存放时应避免接触有挥发性的甲醛、乙醛、氨及硫化氢等,以防 侵蚀胶片增加灰雾。 (五)有效期内使用 根据片盒标明的有效期限使用胶片,勿用过期胶片。胶片超过有 效期限后,灰雾度大道、洗片池旁的 台阶及暗室内外联系等,因远离操作区,光源亮度 可较高,以25W以下的光源为宜。 3.安全灯的测试 市售及自制的安全灯启用前,应对其安全性能进 行测试。测试方法:取20 X lOO mm未感光的胶片一 条,放入黑纸制成的暗盒内,按工作状态时的照射 距离及光源亮度,在被测红灯下分4次曝光。先在红 灯下将胶片条露出20mm,曝光1分钟后,再将胶片条 抽出20mm,继续在红灯下曝光1分钟,如此移动3次, 胶片条的各部分别受到4、3、2、1、0分钟的曝光。 然后在全黑下冲洗,晾干后用密度仪检测曝光区之 间出现密度差异,证明红灯不安全,应进行调试。
暗室处理技术

锈钢器皿,不可用黑色金属,以及含锌或铜的器皿。
暗室基本知识
显影液中虽然有亚硫酸钠起保护作用,但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仍然会受氧化而
失去显影力。因此,显影液应密封保存、避免高温。槽中显影应加 盖保存,盘中显影时
显影能力,同时它对温度敏感,在10℃以下时几乎无显影能
力,温度过高则易引起灰雾,此外它对溴化钾也很敏感,如
显影液中溴化钾过量会大大抑制对苯二酚的显影作用。
暗室基本知识
(2)保护剂
保护剂的作用是阻止显影剂与进入显影液的氧发生 作用,使其不被氧化。
最常用的保护剂是亚硫酸钠。
显影剂在水溶液中,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很容易氧 化,一旦氧化便失去显影能力。而产生的氧化物又 会使溶液变黄,污染乳剂。亚硫酸钠具有更强的与 氧化合的能力,因而能够优先与氧化合,减少显影 剂的氧化。同时亚硫酸钠还能与显影剂的氧化产物 作用,生成可溶的无色显影剂磺酸盐,从而延长显 影液的使用寿命。
暗室处理技术
暗室处理技术
射线检测一般需要三个工序过程
即:射线穿透工件后对胶片进行曝光过程;
胶片的暗室处理;
底片的评定过程。
暗室处理又是射线照相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胶片在暗室 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底片质量以及底片的保存期,甚至 会使透照工作前功尽弃。
此外,正确的暗室处理是透照工艺合理与否的信息反馈,为 透照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暗室基本知识
2.显影操作要点 胶片显影是一种化学反应,胶片显影效果,
如底片黑度、衬度、灰雾度、颗粒度等与显 影配方、显影时间、温度、搅动次数以及药 液浓度等因素有关。正确的显影应当把这些 影响因素控制在满足胶片感光特征所规定的 条件范围,这样可以得到最佳显影效果。当 不能满足最佳显影条件时,必须了解其因果 关系,保证显影质量。
暗室处理技术

暗室处理技术暗室处理技术射线检测一般需要三个工序过程即:射线穿透工件后对胶片进行曝光过程;胶片的暗室处理;底片的评定过程。
暗室处理又是射线照相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胶片在暗室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底片质量以及底片的保存期,甚至会使透照工作前功尽弃。
此外,正确的暗室处理是透照工艺合理与否的信息反馈,为透照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胶片暗室处理,按操作方式区分,有手工和自动之分。
目前国内多数仍采用手工操作。
胶片的处理程序主要包括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和干燥五个过程。
1. 暗室基本知识 1.1 暗室布局知识暗室是射线照相进行暗室处理的特殊房屋,是工业射线照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设施。
暗室设计应根据工作量的大小、显定影方式以及设施水平等具体条件统筹安排,但必须满足防辐射、不漏光、安全灯的安全可靠、室内机具布局合理、室内通风以及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等原则。
对手工暗室操作的暗室设计,应充分考虑如下几点: (1)防辐射暗室不得有任何射线的辐射线(包括散射线),射线不仅使胶片感光,同时危及工作人员的健康。
在无法远离射线源的暗室(包括暗室门),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暗室基本知识 (2)遮光性良好胶片在显影及装片时暗室是不允许任何室外光透入的,以免胶片感光,影响底片质量。
暗室一般不开窗户,设有前室或迷路口的暗室门,可有效地防止暗室门漏光,而工作人员出入也很方便。
此外,暗室的排风装置、空调机、供水管线穿墙等也是漏光点,应采取适当措施堵实,以防漏光。
(3)暗室应有适当空间,器具布局合理暗室主要用来装片和处理已摄胶片,若有条件宜分室进行。
共用一室的平面布置应分成干燥和潮湿部分,干燥区用来布置存放暗盒、增感屏以及胶片的橱柜及工作台,潮湿区布置成显影―停显―定影一水洗作业。
(4)要有通风设施暗室不仅潮湿,而且常有醋酸气体,影响工作人员健康,容易引起电器设备漏电,同时对材料器具使用寿命也不利,故应有通风设施。
一般可以装排风扇或自然排风管解决。
【doc】射线检测中的暗室处理技术

射线检测中的暗室处理技术62?科技论±i射线检测中的暗室处理技术刘洁(徐州技师学院建筑工程系,江苏徐州221153)摘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射线检测中的暗室处理技术,暗室处理是射线检测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包括显影,定影,水洗和干燥.关键词:射线检测技术;暗室处理;显影;停显;定影射线检测是工业无损检测的一个重要专业门类,在工业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射线检测最主要的应用是探测试件内部的宏观几何缺陷.暗室处理是射线照相检测的重要程序,被射线曝光的带有潜影的胶片经过暗室处理后变为带有可见影像的底片.底片质量的好坏与暗室工作的技术水平及操作水平密切相关.1显影显影在整个胶片处理过程中是重要的一步.同一张胶片若采用不同的显影配方和操作条件,则胶片的感光性能是不一样的.底片的质量指标如黑度,对比度,颗粒都受到显影的影响.1.1显影液的组成及作用显影液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剂和抑制剂.显影剂的作用是将已感光的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常用的显影剂有菲尼酮,对苯二酚与米吐尔.保护剂的作用是阻止显影剂与进入显影液的氧发生作用,使其不被氧化,比较常用的保护剂是亚硫酸钠.促进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显影剂的显影能力和速度,大多数显影液都是碱性的.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灰雾,常用的抑制剂包括苯丙三氮唑.1.2影响显影的因素影响显影的因素除配方外,还有显影时间,温度,搅动情况和显影液老化程度.合适的显影时间与配方有关,对于手工处理规定时间为4-6分钟.温度也与配方有关,手工处理的温度为18—20摄氏度.在显影过程中搅动可以使乳剂膜表面不断地与新鲜药液接触并发生作用,这样可以使显影速度加快保证显影作用均匀.显影液的活性主要取决于显影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显影液的酸碱度.2停显从显影液取出胶片后,显影作用并不立即停止,胶片乳剂层中残留的显影液还在继续显影,此时将胶片直接放人定影液则容易产生不均匀的条纹.另一方面胶片中残留的显影液将会污染定影液. 停显液一般为2%~3%的醋酸溶液,胶片放人停显液后,残留的碱性显影液被中和,pH值迅速下降至显影停止点,明胶的膨胀也得到控制.3定影显影后的胶片乳剂层中还有70%的卤化银未被还原成金属银.这些卤化银必须除去才能将显影形成的影像固定下来,这一过程称为定影.在定影过程中,定影剂与卤化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络合物但对已还原的金属则不发生作用.3.1定影液的组成及作用定影液包含四种组分:定影剂,保护剂,坚膜剂,酸l生剂.其中定影剂是定影液的主要成分,常用的定影剂为硫代硫酸钠俗称大苏打.定影剂硫代硫酸钠在酸性溶液中容易发生分解析出硫而失效, 所以要使用保护剂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常用的保护剂为无水亚硫酸钠.在定影过程中,胶片乳剂层吸水膨胀,容易造成划伤和药膜脱落,所以需要在定影液中加入坚膜剂.常用的坚膜剂有硫酸铝钾.为中和停显阶段未除净的显影液碱性物质,通常将定影液配制成酸性溶液,加入的酸性物质通常是醋酸和硼酸.3.2影响定影的因素影响定影的因素主要有:定影时间,定影温度,定影液老化程度,以及定影时的搅动.定影时间应明显多于通透时间,为保险则规定整个定影时间为通透时间的2倍.采用硫代硫酸钠配方的定影液所需时间为15min.定影温度规定为1624~C对使用中的定影液,当需要的时间为新液所需的2倍时,即认为失效需更换新液.在定影过程中应适当搅动,一般没两分钟搅动一次.4水洗和干燥4.1水洗胶片在定影后,应在流动的清水中冲洗20~30rain,冲洗的目自是将胶片表面和乳剂膜内吸附的硫代硫酸钠以及银盐络合物清掉.推荐使用的条件是16~24~C的流动清水冲洗底片.4.2干燥干燥的目的是去除膨胀的乳剂层中的水分.干燥的方法有自干燥法和烘箱干燥两种.自然干燥是将胶片悬挂起来,在清洁通的空间晾干.烘箱干燥是把胶片悬挂在烘箱内,用热风烘干,热风度一般不超过40℃.5结论暗室处理技术主要过程包括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和干燥.j中显影与定影是最关键部分,除了需要显影,定影液的合乎标准,时也需要操作人员的熟练技能.参考文献【1]强天鹏.射线检测技术[M1.第一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社.2007.[21Y_威强,吴俊飞.承压设备安全[M].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JB/T4730.4—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
x线化学及暗室技术

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 伦琴(Willhelm Konrad Ro tgen, 1845---1923), 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
X线特性
穿透作用: 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KV愈 高,射线波长愈短,能量愈高,穿透力也愈强, 同时与被照物体的密度及原子序数有关; • 荧光作用: 作用于某些(荧光)物质时,能使这 些物质发射(激发)出可见荧光; • 感光作用: 能使卤化银感光材料感光; • 生化作用: 使人体组织的分子分解,导致细胞的 生理变化,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合理地利 用这种特性,也可以利用X 射线来治疗某些疾病 (放疗)。
特种胶片
• (1)直接反转胶片:它可利用紫外光源人工 复印或通过专用复印机一次复印成功,取 得与原版X线照片质量一样的图像。单层乳 剂、蓝底聚酯片基,其感光特性恰与原片 相反,为一个倒置的特性曲线,不曝光的 部分为全黑。 • (2)清洁用胶片:这是—种自动冲洗机辊轮 清洁片。每日晨自动冲洗机开机后均应用 3—4张清洁片对放置一夜的冲洗机进行清 洁。
(二)明胶 • 卤化银均不溶于水,不能直接涂布在片基。 • 需要一种胶性物质,以使卤化银晶体处于永久性 的悬浮状态,互不接触,并能均匀涂布在片基上, 这种介质就是明胶。
• 明胶是一种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 明胶是动物骨皮精选提炼而成。由于卤化银加入 明胶后呈淡黄色的牛乳状,所以称之为“乳剂”。 把它涂在片基上,干燥后即形成了乳剂层。
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
• (3)乳腺摄影用正色胶片:这是一种高分辨 率、高对比、单层乳剂、对绿色光敏感的 乳腺专用胶片。由于采用了扁平颗粒技术 ,使荧光交迭效应几乎减少到0%,可获得 极为清晰锐利的图像,皮肤线条影像可得 到提高,特别是在乳腺放大摄影上有特色 。 • (4)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这是一种高分辨 率、高对比度胶片。特别适用于要求提供 高清晰的图像、显示组织微细结构信息的 四肢摄影。
检查技术学知识点一

第一章总论一、常规X线检查技术(一)普通X线透视(1)透视(人们称为照光):是一种既简便又经济的常用方法,是利用X线穿透人体后剩余射线的差异,照射到荧光物质上,形成的影像黑白程度不同而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透视包括:1 直接荧光屏透视。
2 隔室荧光屏透视。
3 影像增强器透视。
而影像增强器透视逐渐替代荧光屏透视,现在完全取代荧光屏透视。
透视优缺点优点:1、方便,经济;2、能实时观察器官的形态和动态;3、检查中,可改变体位,多方位观察器官的形态和动态情况。
4、即时得到结论。
缺点:1、厚部位、细小病灶显示不清.2、防护要求高,尤其是荧光屏透视。
3、影像图像不能永久记录,不便以后复查、对比。
(2)荧光屏透视与影像增强器透视的区别一荧光屏透视:1 暗室内进行工作。
2 影像空间分辨力较差、图像欠清晰3 对厚部位、密度大部位显示欠佳。
4 不利于开展特殊检查(造影检查、介入操作、病灶定位、异物摘除)5 设备便利。
二影像增强器透视1 明室内进行工作。
2 其光亮度增加到几千倍,因此影像空间分辨力较高、图像清晰。
3 对厚部位、密度大部位显示较佳。
4 有利于开展特殊检查(造影检查、介入操作、病灶定位、异物摘除)。
5 管电压高、管电流小、病人和工作人员接受的X线辐射量少。
6 设备昂贵。
(二)普通X线摄影人们称为照片(或平片):是利用X线的感光作用,使穿透过人体的剩余射线照射到胶片上,形成潜形,经化学处理而形成影像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
普通X线摄影的优缺点优点:(1)空间分辩率高,图像清晰。
(2)身体较厚部位以及厚度和密度差异较小的部位病变也易显示。
(3)照片能永久记录,便于以后复查、对比和会诊(4)病人接受的X线剂量较透视少。
缺点:(1)一幅照片是一瞬间,一个方位组织结构的重叠影像(平面影像),难于了解病灶的前后(左右)关系。
(2)不能动态观察器官的形态、功能动态。
(3)不便图像后处理(相对于数字成像技术)。
特殊检查不同于普通X线检查,它是根据某一个诊断目的具体的需要,而作出特殊要求的摄影技术。
射线检测技术6-9 暗室处理

• 最常用的保护剂是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比显影剂 具有更强的与氧化合的能力,因而能够优先与氧 化合,减少显影剂的氧化。
• 亚硫酸钠还能与显影剂的氧化产物作用,生成可 溶的无色的显影剂磺酸盐,从而延长显影液的使 用寿命。
显影液的组分
1 暗室基本要求
• 暗室环境要求 • 人员要求 • 暗室处理用品要求
暗室环境要求
• 室温 室温20℃±5℃ • 湿度 相对湿度为30%~60% • 通风 排风设备,换气量达5~10次/h • 照明 两种照明方式 —白炽灯、安全红灯 • 墙壁与地面 应反光少,地面和局部墙壁应
防水、防化学腐蚀 • 计时器(红灯) • 其它
• 无水亚硫酸钠 ,可以优先发生下列反应,防止显影剂氧
化:
2Na2SO3 + O2→2Na2SO4
显影液的组分
• 亚硫酸钠的第二个作用是稳定显影液的性能并防止污染。 亚硫酸钠在显影液中可与苯醌反应生成无色(无污染)且 具有弱显影作用的磺化物对苯二酚单磺酸钠,并生成氢氧 化钠(Na0H)释放出氢氧根离子,有利于银盐还原反应( 显影)稳定地进行。
• 亚硫酸钠有两种:无水亚硫酸钠(Na2SO3)另一种是结晶 亚硫酸钠(Na2SO3·7H2O)。一般配方中采用无水亚硫酸 钠,更稳定
• 显影剂(如对苯二酚)在空气中发生下列氧化反应,得到不
起显影作用的氧化产物(苯醌 ),苯醌 继续与H2O2反
应生成一种污染力极强的产物
•
生成污染力
•
极强的氧化物
• 亚硫酸钠的第一个作用是防止显影剂氧化。
• 米吐尔 对苯二酚
菲尼酮
OH
OH
C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t’s All Thank for your listening
二、医用感光材料的结构
X线感光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双面涂布型:包括,普通X线胶片,T颗 粒胶片,口腔胶片。 2、单面涂布型:软组织专用胶片,CT胶片, 荧光缩影胶片,X线复制片,激光胶片。
(一)双面涂布型胶片的基本结构 双面涂布型也称双药膜胶片,由片基层、 乳剂层及结合层和保护层组成。
法国的路易-雅克-芒台-达盖 尔
• 有一次,他偶然发现碘化银具有感光性能,而且 碘化银的潜像可在水银蒸气下显出。结果他终于 发明了照相术,并命名它为“达盖尔照相术”, 其制作程序是: • 1、将一块铜板磨光后镀银; • 2、浸入硝酸液内,然后置于碘蒸气下形成碘化银, 从而具备了感光性能 • 3、放入暗箱摄影(形成潜像); • 4、接触水银蒸气显像; • 5、在盐水(后又改为大苏打)中定影; • 如果在晴天中午时分采用此法,曝光时间约需20 分钟,以后,不用碘蒸气而改用溴蒸气,曝光时 间又缩短到5-1分钟。
二、X线成像意义 X线可以纪录被检查物体 的信息影像,可长久保存。 三、X线摄影成像的基本过程 X线 (X线发生装置) 人体 (胶片纪录) 暗室处理 像(诊断)
潜影 影
第二章 暗室及常用器材
第一节 暗室的设计要求 原则:暗室要保证感光材料和各种设备的使 用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一、暗室设计 (一)位置及大小 1、位置 靠近X线机房 远离X线治疗室及放 射源。 2、大小 应容下工作台、洗片设备
(五)荧光缩影片 属于单面涂布乳剂的间接摄影用胶片,具有 解像力高,宽容度大的特点。配用于各种荧光缩 影摄像系统。国内产品主要属感绿片系统。 (六)X线复制片 (七)激光胶片 属于单面涂布乳剂型的胶片。分氦氖激光型和 红外激光型两种。 共同特点:是通过激光打印机纪录激光扫描的 图像,具有极细微的乳剂颗粒,蓝色调或透明无 色聚脂片基,背面涂有防光晕层。用于CT、MR、 DSA、ECT、US等扫描图像的记录。
全自动洗像机
第三章 医用感光材料
第一节 医用感光材料的分类及
结构
一、医用感光材料分类 用途:普通胶片、口腔胶片、软组织胶片、 CT胶片、荧光缩影胶片、X线复印制片、激 光胶片。
(一)普通胶片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双面涂布乳剂的感光材料。 能够满足人体四肢、头颅、脊柱、胸部、 腹部等摄影要求。 胃肠造影及高千伏摄影胶片。
二、工作用具
(一)暗盒 暗盒后面
暗盒内部装片处
暗盒内部大致构造
(二)洗片架
(三)干燥设备 分为 自然干燥 、 干燥箱干燥 1、自然干燥 水洗自然凉干,凉片架高700mm 内径宽700mm,架上有隔槽。 2、干燥箱 加热热风烘干装置 (四)储片箱 保存X线胶片的铅箱 (五)工作台 (六)胶片橱和暗盒柜
(三)通风及室温 1、通风 出风口、入风口 2、室温15~20℃ 空调
二、暗室布局(图)
1、干区: 胶片储藏、改裁和装卸处,主要 有工作台、胶片橱、暗室柜、洗片架等 2、湿区: 显影、漂洗、定影及水洗的区域, 洗片池和传湿片池。
三、暗室照明
(一)安全照明 1、红光感光迟钝,所以,用红光为安全照 明 安全度可因红灯光源的亮度、虑光片的色 度、照射距离及照射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2、安全照明灯的结构 a、灯体 25W以下普通灯泡 红色滤光片。 b、滤光片 有色玻璃 红色
(二)普通照明 (三)湿片观片灯 单联观片灯
第二节 暗室常用器材简介 一、胶片冲洗设备 (一)传统冲洗设备 1、冲像桶 (图) 容纳显影、停显液和定影液。 2、洗像池 恒温水池,分漂洗池、水洗池 3、其他:盘洗设备、缩影片及电影片冲 洗设备、卷片冲洗设备等等。
暗室注意事项
1、操作前双手应保持清洁、干燥,以防止污染 胶片及增感屏; 2、拿取胶片要小心轻放,切勿屈、折、抖动或 划伤,避免摩擦灰雾或伪影和静电; 3、操作要迅速,尽量减少胶片在红灯下的暴露 时间,以免发生灰雾; 4、事先应仔细检查暗盒,以防污染及带入衬纸 或其他杂物而造成伪影; 5、确保安全灯安全,防止暗室漏光。
规格(英寸):5×7、8×10、10×12、 11×14、12×15 、14×14 14×17 应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改裁或订购。
X线胶片应用前注意:片盒上标记有胶片的感 光速度,标明Ⅰ型或Ⅱ型。
感光速度:标志胶片记录图像的速度(敏感性)
Ⅰ型的感光速度标准是30~50,Ⅱ型的为 50~70。摄片时根据胶片的感光速度设定 曝光条件。 国外的感光速度标记:富士的RX、RX-S 柯达的RP、R 其中RX-S及R代表较高的感光度。
(二)建筑要求 1、地面 水磨石或水泥,附有下水 2、墙壁 有足够的防射线能力,厚度不小于 250mm。墙面为绿色或褐色,防止反射光过 强。 天花板和墙壁上部为白色或浅黄色, 可以反射安全光线,起到间接照明作用。 墙壁做防腐蚀处理。
3、门 暗室门的设计有两种 一)迷路 放光、通风 供工作时出入 二)与明室直接连接的普通门 4、窗 两层 内层:遮光窗,常为百叶窗,内 设窗帘。外层:普通玻璃窗。 5、传片窗 便于传递暗盒。双箱双门,灯光 标记。机房侧的箱门要有防X线措施。
保护膜层 乳剂层 结合膜层 片基
一、片基层 一层透明塑料薄膜,是X线胶片的支持体。它的表 面涂有不感光的乳剂,可以使整个X光胶片具有适 当的硬度和平挺度,便于拿取、冲洗加工。 1、基本材料: 1)、纤维素酯,根据原料不同分为: 硝酸纤维素酯,易燃,又称不安全片 醋酸纤维素酯,不易燃,又称安全片 2)、20世纪开始,聚酯片基,分为: A、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涤纶),不易燃,熔点高, 热稳定性好,吸湿性好,收缩性低,机械强度高, 耐拉、磨。 B、聚碳酸酯
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 伦琴(Willhelm Konrad Ro tgen, 1845---1923), 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
X线特性
穿透作用: 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质,KV 愈高,射线波长愈短,能量愈高,穿透力也愈强, 同时与被照物体的密度及原子序数有关; • 荧光作用: 作用于某些(荧光)物质时,能使 这些物质发射(激发)出可见荧光; • 感光作用: 能使卤化银感光材料感光; • 生化作用: 使人体组织的分子分解,导致细胞的 生理变化,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合理地利 用这种特性,也可以利用X 射线来治疗某些疾病 (放疗)。
胶片的保存
所有卤化银胶片在保存过程中感光性能都 会发生变化,保存性是指感光材料的感光 性能在一定保存期内的稳定程度。每种感 光材料在出厂是都有一个保存期即有效期 的规定,医用X射线胶片一般为2年。在保 存期间,各种感光性能变化较大,就称为 保存性差。各种感光性能较变化不大,就 称为保存性好。一般情况下,高感光度和 高反差系数的感光材料保存性较差些。胶 片保存性还与保存条件有关。
从自动洗片机应用,胶片分为 高温快显型 (GK)、普通型、通用型。 GK :用于高温自动洗片机冲洗。 优点:1、有较高的熔点,避免在高温下脱膜。 2、含银量低、薄层涂布,易于药 液渗透。 3、片基机械强度高,柔韧度好。 4、片基吸湿性好,易于干燥。
(二)口腔胶片 双面涂布乳剂的小尺寸X线胶片。 常用:30×40mm 铅箔包裹,吸收散射线。 (三)软组织胶片 适用与乳房、颈部软组织的摄影。 单面涂布乳剂,背面有抗卷曲、防静电基防辉层。 (四)CT胶片 单面涂布乳剂纪录阴极射线管上的影像的胶片。 属于感绿片类型。
当前医用感光材料发展方向:
低银、薄层、聚酯片基、T颗粒技术等系 列化片种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胶片 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少, 直至进入数字成像的 无胶片时代。
CT胶片一面涂有乳剂,另一面涂有紫色的 防光晕层,其作用是克服感光材料在曝光 时产生的光晕和光渗现象,在片基背面涂 上这种防光晕层后,可以最大 限度地吸收透过乳剂层和 片基的散射光和直射光, 防止这些光的反射和折射 到乳剂层造成光晕,影响 胶片的解像力和清晰度。
什么是解像率(力)
感光胶片能清晰地记录细部的能力,称为 解像率,又称为分辨力,单位为LP(线对) /mm,即每mm内可以辨别多少对线。
胶片的感色性
• 只对蓝紫色光线敏感的胶片称“色盲片” 或“蓝感片”,色盲片仅感受390-500nm光 谱范围的光线,而对于黄、绿、红、橙光 不敏感,所以暗示操作时所用的安全灯为 红色就是利用这个道理。早期普通片大多 为感兰片。 • 对绿色光线敏感的X线胶片称“感绿片”, 摄影中需要与硫氧化钆、溴氧化镧等稀土 增感屏配合使用才能达到减少曝光量的作 用。
2、安全灯的种类 a、室内照明灯:采用红灯面向上,顶板反射照 明 b、操作照明灯:装卸及冲洗局部照明 前者:光源面积大、亮度较低 15W为宜 c、标志照明灯:指示迷路及内外联系 25W以下 3、安全灯的测试: 20×100mm未感光胶片条,分阶段照射 20mm/次,1min/次 共5次 冲洗后观察 无密 度差别为安全
E、几何稳定性:几何尺寸严格 1)吸潮膨胀系数:(片基吸潮前后的水平膨胀比值) 2)热膨胀系数:(片基在不同温度下水平膨胀的比值) 3)浸水吸收率及热变形温度:(片基遇热变形的温度) f、导电性:片基为不良导体,易摩擦产生静电,电 阻小,静电就小。 g、化学稳定性:X线胶片要经过制造、冲洗,与许 多化学药品反应,所以要求片基有一定的化学稳 定性。
2、片基的基本性能 a、厚度:片基的厚度影响片基的透光率、折光率及 机械强度。 按照片基的性能和不同的使用要求,175~200μm 三醋酸纤维素酯片厚度127μm。 聚酯片基厚度175μm b、透明度及色泽:要求透明度越高越好 ,醋酸纤 维较聚酯好 c、耐光性:耐受长时间光照而不影响透明度,醋酸 纤维及涤纶片基较聚碳酸酯片基好。 d、机械性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
卤素的原子结构:
• 卤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电 子层数不同,它们的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 都随电子层数的增多而增大(不同点)。 • 卤素的原子半径总比相应的卤素离子半径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