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 人教版

合集下载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病梅馆记》的文意,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默写《病梅馆记》中的重点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病梅馆记》的文意理解和观点把握。

2. 文中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断句和实词虚词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句子。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修辞手法,进行详细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病梅馆记》的作者、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意,标记重点句子。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修辞手法,进行详细分析。

5. 课堂练习:让学生默写重点句子,检测学习效果。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病梅馆记》的文意,能够识别和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高了修辞手法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关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内容1. 课文解析:《病梅馆记》通过对病梅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时弊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修辞手法: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文化背景:介绍清代文人的生活背景,以及文人墨客对梅花的特殊情感。

高中语文教案:《病梅馆记》

高中语文教案:《病梅馆记》

高中语文教案:《病梅馆记》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病梅馆记》,使学生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怀和人生哲学。

2.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批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文中描述的景物、情感和哲理。

2. 分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运用鉴赏方法进行文本阅读和文学欣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病梅馆记》的兴趣,如:“你们喜欢看梅花吗?你们了解梅花有哪些象征意义吗?”师生进行讨论。

2. 分析文本(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病梅馆记》,注重理解文中描述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

师生一起分析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诗中有‘病梅馆’、‘庭院无尘,病客无闲语,卧听戎事’等描写,这是怎样的一种场景?作者通过怎样的词句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学生积极参与,与教师共同探讨。

3. 进一步解读(15分钟)教师对学生分析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扩展,帮助学生理解《病梅馆记》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教师可以引入诗词、典故等文学常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4. 鉴赏与评析(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病梅馆记》进行鉴赏与评析,引导学生了解该作品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5. 巩固与拓展(10分钟)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文练习,如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观后感或批评评论。

四、教学反思与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广泛阅读的作品等多方面来评估学生对《病梅馆记》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与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

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

高一语文教案病梅馆记一、教学内容1. 作者与友人在病梅馆赏梅的经过;2. 作者对梅花品种、特点的描述;3. 作者与友人的论梅对话;4. 作者从赏梅中得到的启示和对人生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的背景、主题和结构;2. 学习作者观察、描写梅花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3. 领悟作者从赏梅中得到的启示,培养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作者从赏梅中得到的启示,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重点:文章的主题思想、描写技巧和论证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梅花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3. 精讲课文:(1)分析文章背景,了解作者生平;(2)讲解文章主题,分析文章结构;(3)详细讲解文章中的描写技巧,如对梅花的描绘、对话的运用等;(4)解读作者从赏梅中得到的启示,引导学生领悟人生哲理。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文章的主题、描写技巧和启示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文章内容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病梅馆记2. 板书内容:(1)作者:龚自珍(2)主题:赏梅、论梅、启示(3)描写技巧:形象生动、对话论证(4)启示:人生哲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2)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技巧,举例说明;(3)从文章中选取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启示,谈谈自己的理解。

2. 答案:(1)文章主题:通过赏梅、论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2)描写技巧:如“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神韵;(3)启示:如“人生如梦,须尽欢”等,引导学生珍惜时光,追求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章主题、描写技巧和启示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堂讨论的积极性;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龚自珍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成就,提高文学素养。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2篇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2篇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模板精选2篇(一)《病梅馆记》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病梅馆记》的背景和作者。

2. 熟悉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线索。

3. 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线索。

2. 探讨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1. 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病梅馆记》的全文。

2. 教学用PPT或黑板。

3. 学生提前阅读《病梅馆记》的课文。

4. 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病梅馆记》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他们对梅花的印象,并与病梅馆做联系。

二、讲解文本(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一段,让他们依次朗读文中的关键段落,教师辅导其正确朗读。

2. 教师重点讲解文中的人物情节和故事线索,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和转折点。

3. 教师解读文中的典型句子和表达方式,串联起整个故事。

三、分析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如插叙、对比等手法,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手法对于故事情节和情感的表达的重要性。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文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生死、世间善恶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

四、学生阅读和欣赏(10分钟)1. 分发《病梅馆记》的阅读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题目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这篇作品。

2. 引导学生欣赏文中描写梅花和病状的精彩描写,让他们感受到作者对于美和病的独特关注。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2. 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推荐类似主题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梅花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完成《病梅馆记》相关的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病梅馆记》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篇散文。

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以下是整理的病梅馆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病梅馆记》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

(齐背《己亥杂诗》其一百廿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

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与这首诗异曲同工的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解题《病梅馆记》又名《疗梅说》,选自《龚自珍全集》,是一篇政治性的讽刺杂文或政治小品。

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借喻的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永。

从表面上看,字字句句都是在讲梅花,没有一句题外的话,但实际上处处都含有寓意,比喻十分自然贴切,充满了强烈的感情。

“记”是一种文体。

三、作家作品龚自珍(1791─1841),号定庵,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我国晚清时代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是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

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小学(隋唐以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经学、史学、散文、诗词等,都很有研究和成绩。

他写的散文有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作品集《龚自珍全集》。

他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急剧解体,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外国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进行侵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时代。

他在政治上主张打破现状,变法图强,他对外来的侵略,主张坚决抵抗,反对妥协投降。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病梅馆记》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病梅馆记》精品教案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病梅馆记》的作者、背景和文学价值;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韵味;1.2.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重点词汇和句子;1.2.3 作者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的身世、思想和文学成就;1.2.4 文学鉴赏: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如韵律、修辞等。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设计2.1.1 课堂导入: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1.2 新课呈现: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语言魅力;2.1.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词汇和句子;2.1.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2 教学方法2.2.1 讲授法: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词汇和句子;2.2.2 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朗读、讨论,增强课堂活力;2.2.3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提高实践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方式3.1.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3.1.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3.1.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2 评价标准3.2.1 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认真听讲、主动参与;3.2.2 作业完成情况:书写工整、答案正确、按时完成;3.2.3 单元测试:成绩达到预期目标。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工具4.1 教学资源4.1.1 教材:《病梅馆记》文本;4.1.2 参考资料: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文学鉴赏资料等;4.1.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等。

4.2 教学工具4.2.1 投影仪:展示课文、作者背景资料等;4.2.2 计算机:查找网络资源、制作课件等;4.2.3 教学黑板:板书重点内容。

《病梅馆记》教案(通用17篇)

《病梅馆记》教案(通用17篇)

《病梅馆记》教案(通用17篇)《病梅馆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把握、积累文言实词“使、病、解、本、穷”等、文言虚词“以”和复习使动用法。

3、理解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剧烈愿望。

教学重点:1、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积累—领悟—表达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校时我们曾学过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剧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剧烈呼声。

今日我们要学的是龚自珍在同一年写的控诉残害人才的另一篇作品:《病梅馆记》。

(板书课题、)二、简介。

(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简洁介绍一下”)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

我国近代杰出的的思想家、文学家。

三、了解完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本文的学习目标有三个:1、学习本文以梅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把握、积累文言实词“使、病、解、本、穷”等、文言虚词“以”和复习使动用法。

3、理解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要求改良的剧烈愿望。

四、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将采纳“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五、诵读。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诵读时必需留意三点基本要求: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要读出语气。

1、同学们听录音范读,听的时候留意以上三个要领,并划出在预习过程中发觉的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

2.录音听过之后我们检查一下预习状况:生字的读音、解释,请一位回答。

欹qī(倾斜)诏zhào(告知)斫zhuó(用刀斧砍)遏è(阻碍)诟gòu(辱骂)贮zhù(贮藏)3.结合我们刚才讲的字音,请同学们来集体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要留意诵读的三要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

《病梅馆记》详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病梅馆记》的文言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结构。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原文:讲解《病梅馆记》的原文,包括诗句的翻译和解释。

1.2.2 词语解析: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1.2.3 句式分析:分析文中的句式结构,讲解其特点和用法。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课文原文的理解和记忆。

2.1.2 词语解析和句式分析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2.2.2 文中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1.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1.3 教师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3.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导入新课:介绍《病梅馆记》的作者和背景。

4.1.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1.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1.4 教师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4.1.5 课堂练习: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2 时间安排4.2.1 导入新课:5分钟4.2.2 自主学习:15分钟4.2.3 合作探讨:15分钟4.2.4 教师讲解:20分钟4.2.5 课堂练习: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5.1.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人教版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

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

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

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