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了吗_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张俊瑞--金融研究信息不对称

合集下载

论述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论述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论述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市场流动性: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证券供求,增加市
场的交易量,从而活跃证券交易,增加证券市场的流动性。

2.完善价格发现机制:融资融券机制的存在,可以将更多的信息融入证券的
价格,使之能更充分地反映证券的内在价值。

同时,融资融券交易有助于市场内在的价格稳定机制的形成,可以减小证券价格波动的幅度,有利于市场价格的稳定。

3.增强市场稳定性:融资融券交易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新的交易工具,改变证
券市场“单边市”的状况,方便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

同时,融资融券的做空机制也为后期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拓宽投资渠道:融资融券业务一旦开展,给证券公司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交易量的增加会增大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将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获利机会。

5.增加投资风险:融资融券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交易工具,但也增加了
投资者的风险。

由于融资融券涉及到借入资金或证券进行交易,因此一旦市场行情不佳,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更大的亏损。

综上所述,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对我国证券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完善了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和稳定性,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投资渠道,同时也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启动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了吗_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张俊瑞

启动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了吗_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张俊瑞

2016年第6期(总第432期)No.6,2016General No.432176收稿日期:2015-09-22作者简介:张俊瑞,经济学博士,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Email :zhangjr@mail.xjtu.edu.cn.白雪莲,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Email :dreamllian@stu.xjtu.edu.cn.孟祥展,管理学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Email :mengxiangzhan@stu.xjtu.edu.cn.*本文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2148;71572144;71502138)、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财会[2015]5号)资助。

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

文责自负。

启动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了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张俊瑞白雪莲孟祥展(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本文以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为背景,对融资融券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检验。

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启动后标的公司中发生内幕交易的可能性显著上升,且这种现象在规模较小、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而较好的外部法治环境能够约束上述行为,在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融资融券对内幕交易的刺激效果减弱。

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助长了内幕交易者的套利行为,但有效的法治治理能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关键词:融资融券;内幕交易;法治环境JEL 分类号:G14,G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46(2016)06-0176-17一、引言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启动,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一次重大创新与突破,开启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信用交易时代。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信用交易”,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投资者以自有资金或证券作为担保物,通过向券商借入资金而买入证券(即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而卖出的行为(即融券交易),并在约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和利息。

融资融券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融资融券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融资融券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融资融券是指投资者以证券作为抵押物或者信用担保,从券商融资买入证券或者融入证券进行卖出的行为。

在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是一种重要的资金运作方式,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融资融券有助于增加市场流动性。

融资融券可以提高投资者参与市场的资金活跃度,增加市场的交易量和流动性。

通过融资融券,投资者可以灵活运用资金,进行买卖操作,从而增加市场的活跃度,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有助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市场的有效运作。

其次,融资融券可以提高市场参与者的杠杆比例。

通过融资融券,投资者可以以较小的资金量进行大额的证券交易,提高了投资者的杠杆比例,增加了投资者的盈利空间。

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参与者进入市场,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吸引力,对于市场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另外,融资融券可以增加市场的交易深度。

融资融券提供了多样化的交易方式和资金运作方式,为市场提供了更多不同类型的交易产品和服务,增加了市场的交易深度和广度。

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和透明度,促进市场的发展和规范运作。

此外,融资融券可以促进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融资融券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运作方式,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和创新机会。

通过融资融券,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参与市场,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活力,促进市场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健康发展。

总的来看,是多方面的,既有利于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也有助于增加市场的参与者和杠杆比例,提高市场的交易深度和广度,促进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在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深化融资融券市场改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促进融资融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繁荣和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

我国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

一、引言股价同步性,即股价的同涨同跌。

自从Roll 于1988首次发现股价同步性现象,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经济后果。

我国的证券市场一直以来严格地限制投资者卖空股票交易的行为,此后直到2010年3月31日启动了投资者在A 股的公开市场进行融资融券卖空股票交易的试点,打破了我国证券市场一直以来对证券投资者的融券买卖有着严格限制的制度准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首批融资融券标的个股主要包括上证和深证的90只个股后经过数次的扩容。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融资公司通过融券公司交易的方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股票市场的活跃度。

一旦股票投资者主观地认为其股价不可能符合其投资者的预期,认为股票市价已经偏离内在的价值过高或过低时,投资者也就可以通过融券公司卖出或通过融资公司买入等种种行为来从中获利,进而可以使得其股票价格逐渐重新回复到真正内在的价值。

当知情人知晓公司内部的坏消息,借助于卖空机制这一政策,是否能够更多地反映出公司的内部的特质信息,这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融资融券交易,促进市场发展。

信息是市场交易的基础,一般而言,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达到一定时,往往会引发企业中大股东的对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大股东往往会直接占用公司资源或者间接的滥用公司资源,通过关联交易等行为进行利益输送,这些行为都极大损害了公司的利益。

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起点较晚,我国从20世纪的90年代建立起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经过了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股市总体呈现不断完善的发展趋势。

但是和发达西方国家资本市场相比,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尚待解决。

例如我国的投资者中的中小投资者较多,追涨杀跌严重。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的中小投资者占比约为77%,2017年占比约为75%,2018年占比约为80%。

然而中小投资者普遍都存在着投资经验不足、对证券市场知识缺乏,时常表现出过度悲观、投资过度自信、追涨杀跌、羊群效应严重等非理性行为。

股权激励、货币薪酬与公司适度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激励、货币薪酬与公司适度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I N 坞 E I
治权激励 、 币薪酬 与公 司适度 投资 货
— —
来 自中国上市公 司的经验 证据
河 南教 育 学 院 付 东
【 摘
要 】以委托代理理论 为基础 , 文章 选取 2o —2 0 年 沪、 06 09 深两市上 市公 司为研 究样本 , 对上 市公 司股权激励和 货 币薪酬 两种激
配等 对 立 ; 突 , 中 因此 产 生 代理 成 本 。为 减 少代 理 成 本 , 东 必 段 没 有 增 量 意 义 。 股 须 不 断 完 善 公 司 治 理 机 制 , 经 理 进 行 有 效 的 激 励 , 中 设 对 其 计 良好 的薪 酬 契 约 ( 含 股 权 激 励 和 货 币 薪 酬 ) 协 调 股 东 包 是 与 经 理 之 间代 理 冲 突 的 有 效 手 段 (e s n a d Me kn , J n e n c l g i


研 究背 景 与 文 献 综述
样 能 够 显 著 提 高 企 业 适 度 投 资水 平 , 励 经 理 适 度 投 资 。 对 激
委托代理理论认 为, 在所 有 权 与经 营权 相 分 离 的 公 司 治 经 理 进 行 货 币 激励 是 提 高 企 业投 资效 率 的 必 要 措施 。3两 种 .
理 结构中 , 东委托经理经营管理企业 , 成委托代理关系 。 股 形
激 励 方 式 分 别 都 能 促 使 经 理 优 化 投 资 行 为 , 目前 二 者 没 有 但 起 到 相 辅 相 成 共 同提 高 投 资 效 率 的作 用 , 同时 使 用 两 种 手 即
二 者 之 间存 在信 息 不 对 称 、 目标 利 益 相 悖 、 险 与 责 任 不 匹 风

融资融券被骗真相揭幕!被骗可以维权追回!

融资融券被骗真相揭幕!被骗可以维权追回!

融资融券被骗真相揭幕!被骗可以维权追回!
前段时间一个自称是证券公司客服的人给我打电话说可以推荐牛股。

刚开始每天都会给我推荐股票,我也没在意,我闲来无事就打开了炒股软件,看了他推给我的票。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买了一点。

第二天还真的赚钱了,于是我和那个自称是证券公司客服的人聊了起来,后来他拉我进了一个叫主力筹码实战解析群,说有老师在里面讲股票,讲技术。

还给我们推荐股票,我看之前推荐的票还可以就答应了。

群里有一些人说老师的实力确实不错,我们也跟着赚了一点。

后来老师说最近一段时间股市行情不太好,带我们到做融资融券,利润更大!
老师说现在他自己也在做,投资少赚钱快,以最小的资金获取最大的利润,还给我们发了他自己做单的赚钱截图,看着还是比较赚钱的。

他要求大家必须在证券注册账户,要有执行力统一跟上老师的指导,说只要跟上布局资金可以翻一番。

我被赚钱冲昏了头便投了16万进去,随后老师在指导时不断的让我加仓,很明显行情不对了老师还是强调说执行力跟上就行,没有办法我只好老师的继续加仓。

我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老师都是希望我们重仓下单,也并未跟我详细的交代做这个的风险,只是一味的强调做这个能赚多少钱,加上直播间的那些跟我一样的“投资人”起哄,我就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可能是一伙的。

结果亏损严重,我去质问老师,却没了消息,平台客服也是各种敷衍,我连剩下的一点都出不了金。

融资融券是把双刃剑

融资融券是把双刃剑

Cover·Story融资融券是把双刃剑——涨时助涨,跌时助跌。

在“两融”以前的牛市中,你可以忽略这一点,因为那时候A股没有这把“双刃剑”。

在这一轮牛市中,你必须时时警惕,因为这把双刃剑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你的头上。

近期市场交易的波动加剧,说明A股的两融交易也不例外——融资盘集中的证券股,一个小时内可以从涨停到跌停。

在后面的行情中,这把双刃剑的“剑气”将更盛。

国外两融交易:助涨助跌在融资融券业务普遍流行后,投资者通过融资或者融券来进行操作,借入更多的资金或证券助推标的证券的上涨和下跌。

市场波动性随即增大,助长市场的投机气氛。

在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投资者专业程度普遍较高,但这种涨时买涨,跌时买跌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如图1,美国纽交所统计数据显示,当标普500指数处于上升阶段时,整个市场的融资融券多空强度随之上升,反之则下降。

图2中的日本股票市场也有同样的规律。

国内两融交易同样助涨助跌在国内,这种助涨杀跌的情况则略有不同。

由于我国不少机构不愿意出借券源给证金公司,再加上一些券商本身也不愿意冒风险把自有券源出借,导致目前转融券市场、两融市场已基本处于无券可融的状态。

因此在熊市阶段,融资融券很难起到“助跌”的作用,反而此时很多喜欢“抄底”的投资者融资购买股票从而对市场起到一定程度的稳定作用。

然而在牛市阶段,国内融资融券的“助涨”作用则比国外更明显。

某国内券商人士指出国内市场很多流通股实际流通性并不如国外的强,因此相比国外来说,活跃的融资盘对个股的影响力度相对更融资融券是把双刃剑本刊研究员池子龙122014年第48期Cover·Story大。

其中,这种现象在国内流通盘较小的创业板的融资标的体现得更加明显。

以上人士同时指出,信用账户里的大部分资金操作是以短线交易为主,基本很少有超过1周的融资,因此换手率明显高于市场整体,基本要达到市场整体换手率的6倍之多。

在他们看来,融资融券的灵活性,就是为了适应市场波动的最好工具。

融资融券对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

融资融券对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

面京々计蓄鲍学报zo-s年第l期金融与保险融资融券对中国证券市场运行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顾海峰,孙赞赞(东华大学旭Et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051)[摘要】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的运行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以沪深股市的经验数据作为样本,通过O LS模型和G r anger因果检验,对融资融券与沪深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的长期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股市处于不同行情时.融资融券与沪深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的长期关系呈现出不同特点。

为提升证券市场运行绩效,当证券市场处于上升通道时,监管当局应适当增加融券规模及减小融资规模;当证券市场处于下降通道时,监管当局应适当减小融券规模及增加融资规模;当证券市场处于震荡态势时,监管当局应保持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规模匹配,以达到平抑波动性与增加流动性的目标。

[关键词】融资融券;证券市场;运行绩效;股市流动性;股市波动性[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50(2013)叭一0022—09一、问题的提出我国证券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成立以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短短20年已发展成为国内优秀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

纵观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值容量已跻身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瞩目的资本市场。

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逐步形成包括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国内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力地提升了资本市场对国内企业的服务效能。

但是,在肯定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业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这20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的种种弊端。

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政策影响大。

我国证券市场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往往政策的利好和利空能直接决定证券市场的走向,这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十分有限。

二是缺乏做空机制。

我国证券市场由于一开始只有现货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因此只能通过单边做多才能赢利,而市场信息存在着严重不对称,资本的逐利本性使股票价格出现严重扭曲,一些股票的价格远远偏离其内在价值,股价剧烈波动,市场投机氛围浓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第6期(总第432期)No.6,2016General No.432176收稿日期:2015-09-22作者简介:张俊瑞,经济学博士,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Email :zhangjr@mail.xjtu.edu.cn.白雪莲,通讯作者,管理学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Email :dreamllian@stu.xjtu.edu.cn.孟祥展,管理学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Email :mengxiangzhan@stu.xjtu.edu.cn.*本文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2148;71572144;71502138)、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财会[2015]5号)资助。

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

文责自负。

启动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了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张俊瑞白雪莲孟祥展(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本文以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为背景,对融资融券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检验。

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启动后标的公司中发生内幕交易的可能性显著上升,且这种现象在规模较小、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明显,而较好的外部法治环境能够约束上述行为,在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融资融券对内幕交易的刺激效果减弱。

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助长了内幕交易者的套利行为,但有效的法治治理能够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关键词:融资融券;内幕交易;法治环境JEL 分类号:G14,G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46(2016)06-0176-17一、引言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启动,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一次重大创新与突破,开启了我国股票市场的信用交易时代。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信用交易”,是指符合一定条件的投资者以自有资金或证券作为担保物,通过向券商借入资金而买入证券(即融资交易),或借入证券而卖出的行为(即融券交易),并在约定期限内偿还本金和利息。

在限制卖空交易的市场中,投资者往往缺乏动机去搜寻公司负面信息,造成市场对坏消息反应不及时、市场收益负偏等问题。

因此,在全球大多发达资本市场中,早已引入了卖空机制。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相对较晚,早些年间开展信用交易的市场环境尚未成熟,从而融资融券交易始终处于限制状态。

直至2010年3月31日,我国首次启动含90只标的股票的融资融2016年第6期启动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了吗?177券交易试点,随后历经多次扩容,逐步拓宽标的股票范围,截止2014年12月31日,我国融资融券标的名单中共涉及796只股票,约占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

同时,融资融券交易量也在迅速攀升,截止目前,标的股票平均融资买入量占股票交易总量之比已突破20%(见图1)。

图1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月成交量历史走势融资融券的启动及其迅速发展引起了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关注和重视,学者们纷纷对这项交易机制的实施效果和经济后果展开了深入探讨。

已有研究初步肯定了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开展的成效,包括在降低股票价格波动、提高稳定性(李志生等,2015),减弱盈余公告漂移(黄洋等,2013),降低股价特质性波动(肖浩和孔爱国,2014)以及抑制公司盈余管理(陈晖丽和刘峰,2014)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有学者指出,由于我国融资融券启动较晚,仍处于机制运行开展初期,因此许多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对股票定价效率的改善较弱,也未起到降低股价暴跌风险的作用(许红伟和陈欣,2012)。

可见,现有研究对我国这项交易机制的经济后果尚存在一定争议,但总体而言基本肯定了融资融券的积极效应。

相比之下,本文从另一个视角———内幕交易入手,检验融资融券启动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以期为更好的完善和发展这项交易机制提供借鉴意义。

融资融券的杠杠效应以及双边操作的交易模式为内幕交易者提供了新的套利途径。

拥有内幕信息的交易者不仅可以选择在利好信息披露前融资大量买入股票,同时可以在提前得知利空信息时融券卖空股票,以实现利用内幕信息赚取超额收益的目的。

这样一来,当上市公司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后,潜在的高回报将诱导内幕信息知情者,特别是负面信息知情者在信息披露前采取交易行动,助长了内幕交易行为。

为了检验上述假设,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启动提供的自然实验环境,以2006-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基本肯定了上述假设。

178总第432期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我国关于融资融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融资融券的实施效果,包括对股票流动性、波动性以及信息效率等方面的影响,较少有文献讨论这一机制在我国现行市场环境下运行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基于这一视角本文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启动对市场中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为有关融资融券经济后果的争议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其次,以往文献着重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出发寻找影响内幕交易的因素,本文考察了外部证券市场中交易制度的变化可能引发的内幕交易者行为的变化,丰富了内幕交易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三,本文提供了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的实证证据,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最后,本文研究发现支持了法治水平对保障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健康运行的重要意义,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融资融券机制具有借鉴价值。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一)融资融券的经济后果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融资融券早已成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交易制度之一,因此关于融资融券经济后果的探讨一直以来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

其中,以对市场效率影响的分析最为普遍。

Diamond and Verrecchia(1987)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得出,卖空约束妨碍了市场对私有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的反应速度,降低了市场的定价效率。

随后,Biais et al.(1999)为这一观点提供了经验证据,他们发现在卖空限制更为严格的市场中交易频率更低,市场对好消息的调整速度远远超过坏消息。

Bris et al.(2007)也发现在允许融券交易的市场中,股票价格对负面信息的反应更及时。

此外,他们还发现,卖空约束显著降低了市场收益的负偏度,对减小市场恐慌、降低崩盘风险有积极作用。

Chang et al.(2007)研究发现限制卖空交易会造成股票估值过高,但允许卖空的股票波动性更大。

可见,关于融资融券对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始终未达成一致结论。

2010年,我国融资融券的正式启动,为学者探讨这一问题创造了条件。

廖士光(2011)基于首批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并未支持融资融券的价格发现功能。

许红伟和陈欣(2012)也指出,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尚处初期,许多功能还未发挥,对股票定价效率的改善较弱,也未起到降低股价暴跌风险的作用。

黄洋等(2013)检验发现,融资融券后盈余公告漂移明显减弱,支持了融资融券的价格发现功能。

李志生等(2015)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在降低股票价格波动、提高稳定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性玉和王帆(2013)实证分析发现,虽然融资融券交易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卖空交易对市场的影响远低于买空交易,意味着我国做空机制仍待进一步深化发展方能发挥积极作用。

随后,也有部分学者将融资融券的经济后果延伸至对上市公司行为的作用上。

其中,陈晖丽和刘峰(2014)从公司盈余管理视角探究融资融券的治理效应,并发现公司成为融资融券标的后,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降低。

肖浩和孔爱国(2014)发现,融资融券交易能显著降低股票交易噪音、提升信息效率,进而降低公司股票价格的特2016年第6期启动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了吗?179质性波动。

综上可见,有关我国融资融券实施效果的研究,虽未达成一致结论,但其积极效应基本得到了学者们的肯定。

(二)内幕交易的经验证据有关内幕交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讨某些事件中可能引发的内幕交易行为并为此提供证据,二是挖掘内幕交易的影响因素。

Keown and Pinkerton(1981)研究发现,企业并购中伴随着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知情者在并购信息首次公布前就已采取行动并从中获得超额收益。

John and Lang(1991)实证发现,在公司股利公告发布前,管理者会基于信息提前进行交易以获取私利。

类似行为在公司新股发行(Karpoff and Lee,1991)、股票回购(Lee et al.,1992)等事件公告前也时有发生。

国内学者也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祝红梅,2003)、控制权转移(唐雪松和马如静,2009)、股权分置改革(傅勇和谭松涛,2008)以及业绩预告(蔡宁,2012)等活动中也常伴随着内幕交易的发生。

李心丹等(2008)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后,在进入全流通时代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资金以及控制权等优势进行内幕交易的动机更强,内幕交易将更为严重。

由于内幕交易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因此在绝大多数国家这种行为都是被禁止的,查处和防范内幕交易是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

然而,由于内幕交易隐蔽性的特点,使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成为了难题,学者们试图寻找影响内幕交易的因素,以期为市场和监管者提供建议。

Frankel and Li(2004)指出及时的信息披露以及分析师跟进都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弱知情者交易动机。

唐齐鸣和张云(2009)研究表明,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降低内幕交易发生概率。

Skaife et al.(2013)检验内部控制和内幕交易的关系,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的公司内幕交易程度越高。

何贤杰等(2014)发现,存在券商背景独立董事任职的公司中,内幕交易更严重。

此外,Dai et al.(2015)研究发现,媒体关注能够有效地促进信息传播,加大内幕交易曝光风险,对减少内幕交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可见,内幕交易程度在不同公司中存在差异,提升内部治理、加强外部监督是降低内幕交易发生概率的主要途径。

(三)假设提出在我国融资融券启动以前,限于市场对卖空交易的约束,内幕交易的操作模式主要表现为利好信息披露前的买入行为。

然而,融资融券的推出,为内幕交易者提供了一条新的套利途径,即在利空信息发布前,融券卖空公司股票,从而实现双边操作的内幕交易形式(徐枫和王力,2014)。

国外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

Christophe et al.(2004)实证发现,盈余公告前卖空交易量越高的公司,在公告后的股票收益率越低,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交易者是利用私有信息而非公有信息进行的交易。

Khan and Lu (2013)研究发现,卖空交易者会在大规模内部交易发生之前先采取行动,反映了卖空者对信息掌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研究还发现,卖空者的信息优势更可能是来源于内幕信息的泄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