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探究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创新与探究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创新与探究》研究报告《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创新与探究》课题组一、课题提出背景教育现代化和新课程改革是当今我国基础教育两大热点问题。
在此背景下,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
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都需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思考如何走好专业化发展问题。
而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方面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从兴起至今,校本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并在逐步完善。
上海顾泠元老先生和他学生王洁提出了新课改下学校教研活动新思路——让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良华博士对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提出了校本教研一种操作模式即:“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余文森、吴刚平在《探索以校为本教学研究》中对开展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作了详实论述;徐世贵在《校本教研模式探寻》提出了“自修反思式”、“主题研讨式”、“学术沙龙式”、“案例透析式”等多种校本教研模式。
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法和途径研究正朝着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实践化轨道发展。
回顾我们曾经走过教研之路,尽管教研为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
从教研形式上看,教师被动学习情况还是普遍存在;从内容上看,教研活动只关注问题。
因此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理论和实践途径,必须注重与学校发展和教师现实需求相结合,体现一种动态发展。
显然,对“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促进教师在校本研究”中发展实践操作有效途径还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校本教研有效实施途径和方法研究”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意义、目(一)研究价值和意义1、研究价值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问题开展研究。
#依托“协作——探究”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靳立武

依托“协作——探究”校本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提要:“协作——探究”校本培训模式,是指为适应以新课程为代表的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满足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依据行动研究理论,以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困惑、需求为切入点,以更新教育教案观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校际间均衡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研—训三位一体,集中与校本两种形式统一”的教师培训模式。
我校自20 04年以来着重实行了“协作——探究”校本培训模式,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学生、学校整体和谐发展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从“形成协作团队,解决教案实际问题;拓展协作领域,提高课堂教案能力;寻求专业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三个角度探讨“协作——探究”校本培训模式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主题词:协作探究培训专业发展单位:顺义区龙湾屯中心小学姓名:靳立武通讯地址:顺义区龙湾屯镇府南路8号邮编:101306电话:师专业化是近几年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主要体现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服务精神、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案实践能力等方面。
如果与医生、律师等职业相比,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低,是个不争的事实。
通过校本培训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行,要求教师教育观念、教案行为、评价方式等都要发生变化,这都需要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①。
自2004年以来,我校着重实行了“协作——探究”模式的校本培训,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学生、学校整体和谐发展的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所谓“协作——探究”校本培训模式,是指为适应以新课程为代表的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满足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依据行动研究理论,以学校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困惑、需求为切入点,以更新教育教案观念、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校际间均衡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研—训三位一体,集中与校本两种形式统一”的教师培训模式。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案提 供 了依据 ,而 且 为设 计具 体 的培 训活 动 找 到能 在 实 施 培训 阶 段 ,尤 其 在校 本 培训 方 案 全面 实 充分 体 现这 三 方面需 求 的契 合 点 。 施 的 初期 ,学校 为 确 保 方案 的顺 利 实施 ,还 应组 织 第 二 步是 综 合 论证 培 训 方 案的 可 行性 。在 论证 教 师学 习方 案 的 具 体 内 容 和 与 之相 应 的学 习资 料 ,
维普资讯
校l 之l 园{ 窗
形 成教 师研究 该课题 的热 潮 , 培 训 、学 习 、实践 之 在 ( ) 践 反 思 式 一 实 教 育专家指 出,“ 教师成长 =经验 十 反思” ,专 家 后 ,既 完成 了课题 研 究 ,开展 了许 多有 意义 的活 动 , 教 师与新手教 师的一个 明显的 区别就 在于其 有无反省 编撰 出相关 适 合学 生 学 习 的教 材 ,又带 动 了学校 教 能 力。就 区教 师进修学校 来说 ,往往 采用让 基层学校 育教学 工 作的整 体发 展 。这样 ,既能 以教 师的学 习和 教 师上 来集 中培 训 的方式 ,然 而 ,随着 时 间的推 移 , 培 训促 进 教 科研 的深 入 发 展 ,又能 以 教科 研 的 发展 部 分教 师容易 脱离基 层实际 ,很难 把握 基层教 师的 推 动 教 师主 动参加 继 续学 习与接 受培 训 。 ( ) 赛促 训 式 五 以 培 训需求 ,降低 了培 训的针 对性 。基于 这种认 识 ,学 校提 出 了每 个 教师每 学期 必 须下 基层 参加教 学研 讨 、 这 是 历年 来 教 师培 养 的一 个 成 功 经验 之 一 。 如 上示 范课 、指导 课 题研 究 、写教学 案 例分 析等 活动 。 鄞 州 区姜 山镇 中心 小学 是 区实验 小 学 , 自创办 至 今 实践证 明这种组 织教 师下基 层调研 的方法 ,能及时捕 为 全 市输 送 了大批 优 秀 教 师 ,培养 出一 个 又一 个 市 捉 到基层学校 教 师的培训需求 信息 ,能有 的放矢地 反 级 教 坛新 秀 。其 成功 秘 诀之 一 在于 该 校 对抓 教 师教
探索校本教研内涵 彰显主体教育特色

探索校本教研内涵彰显主体教育特色——上城国际小学“课改先进集体”申报材料上城国际小学高晓娅上城国际小学是2007年庐阳区四所北迁学校的一所,北迁之前,学校的前身——舒城路小学在老城区就已经颇有名气,五十年校龄口耳相传的口碑、小班制办学、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攀登英语”屡结硕果……多年的历史积淀让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校园,使其成为课程改革的实践基地,北迁之后,上城教师秉承庐阳教育人“甘于奉献、锐意改革、追求特色”的教育理念,继续发扬舒小教育团队“脚踏实地、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坚持走校本教研之路,探求学校内涵发展,彰显主体性办学特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撑起新课改的又一片蓝天。
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1、学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小组,由潘桂文校长挂帅,分管教育教学的姚庆副校长专门协调新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导处、大队部具体组织新课程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新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潘桂文(校长)副组长:姚庆(副校长)赵育聪(副校长)杨爱武(教导副主任)高晓娅(教导副主任)组员:柏玉萍、李璐、戴震红、王征、江阿梅(教研组长)2、学校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了《新课程实施方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试行 )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落实分层培养,煅铸一支健康发展的教师梯队教育学生应是“有教无类”但要“因材施教”,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不同的阶段,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老师应该提出不同的成长目标、提供不同的成长平台。
作为管理者,我们的教研目标应立足不同层面教师的成长需求,培养优秀的教师梯队,每一个教师在教导处都存有一份档案,记录了教师的目标规划、培训经历、成长轨迹、电子材料。
校本培训五步学习法模式初探

◇德宏州畹町小学詹春梅畹町小学在校本培训中积极探索,开展以教师为本的培训形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色模式的“五步学习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本文拟对实践中的“五步学习法”的模式进行思考与探索,因地制宜的在“五步学习法”的框架内深化出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师的主体发展,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一、基本模式“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
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课题研究、科研报告、案例评析、教学研讨、师徒传授、校际交流)等方式来培训学校教师的一种校内在职培训。
“五步学习法”是校本培训的学习方法之一,针对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诊断,通过诊断.所有参与者一同制定“处方”.具体实施.促使全体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其操作程序大致为:①提出问题、诊断分析。
②学习、研究、交流、讨论。
③制定方法、措施和提出思路。
④具体实施。
⑤反思、总结。
“五步学习法”需要参与者在培训I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家进行交流讨论.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再用教材中相应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五步学习法”给教师的反思性对话和逆向思维提供了—个良好的环境。
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参与的教师需要发现并提出f bJ题,对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反思.对小组的多元见解进行批判性分析,分辨其中的合理成份.又要找出其中可能的差错.以便据此采取行动。
这些活动有助于教师的反思和自我完善,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
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具体实例下面是我校在解决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教学实际问题时,使用“五步学习法”的一个具体实例。
1.提出问题:学生为什么怕做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基础部分的知识?这个题日原来是“怎样指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但是刚提出来讨论时,大家都很沉默,没有人发言。
我想:是不是题目有点概括化了.大家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也许是第一次举行这样的研讨会。
小学数学教研校本培训

一、培训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特举办本次小学数学教研校本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分享、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培训目标1. 使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3. 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提升教研团队的整体水平。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三、培训内容1. 新课程理念解读(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及意义(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3)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2. 教学设计与实施(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3)课堂教学实施策略3. 课堂观摩与研讨(1)观摩优秀数学课堂(2)分析课堂教学亮点与不足(3)提出改进建议4. 教研团队建设(1)教研团队的目标与任务(2)教研团队的合作与沟通(3)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评价5. 教师专业成长(1)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2)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3)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幸福四、培训方式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2. 经验分享: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数学课堂,分析课堂教学亮点与不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 教学研讨: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
5.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教师掌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等技巧。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1. 时间:本次培训为期两天,具体时间为2022年10月15日至16日。
2. 地点:我校多功能厅六、培训组织1. 主办单位:我校教务处2. 承办单位:小学数学教研组3. 参加对象:全校小学数学教师七、培训要求1. 全体教师务必按时参加培训,不得缺席。
河北省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策略研究

河北省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策略研究摘要:校本培训是提高一线教师素质简易方便、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
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在培训体系、资源整合、教师自身、评价体系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经对河北省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情况的调研,文章对此项工作提出四项建议:培训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创立合作式校本培训体系,提高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完善教师校本培训评价体系。
关键词:河北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已显得愈发重要。
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应着力开展以校为本的农村小学教师培训,将农村基层学校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的主阵地,但由于农村地区培训信息少、学校经费不足、培训观念旧、缺乏因地制宜的培训评价机制等因素,导致并非所有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必将影响和阻碍校本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一、当前河北省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培训体系缺乏针对性校本培训应基于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同时兼顾校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计划性,但由调查情况看,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内容往往在这些方面存在问题。
一是培训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培训内容没有考虑到城乡教育的差别,没有结合当地经济文化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
例如,读书笔记交流会是学校向教师指定学习书目,限定教师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阅读任务,其间没有任何交流、汇报过程,结束后以读书笔记或反思体会的形式作为培训考核的依据,学校这种流于形式的读书笔记交流会,必然使教师放松学习,达不到读书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二是培训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统一地点、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的讲座式,以全员集中培训为主,分散培训少,缺乏灵活性,难以兼顾个体差异,对教师专业自我发展关注不够。
(二)培训资源整合不充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校本培训往往处于封闭状态。
教师校本培训的原则及模式探究

擘毒最|
(2 0 0 9 ) 0 8
—
2 0 0 9 /O & 总 第 2 7 1
期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
87 94
007 1
一
02
王 德勋 淮 阴师 范 学 院 江 苏 淮 安 (
,
223300
)
, 、
要 :积 极 开 展 校 本 培 训 是 提 升 教 师 素 质 促 进 教 师 发 展 的 有 效 途 径 在 校 本 培 训 中 必 须 坚 持 针 对 性 原 则 自主 性 原 则 和 多样 性 原 则 ;必 须 根 据 教 师 需 求 的 多元 化 选 择 适 当 的 培 训 模 式 以 达 到 打 造 支 高素 质 专 业 化 的 教 师 队 伍 的 目的
一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实 际 提 倡 培训 形 式 的 多 样 性 和 开 放 性 切 忌 培训 形 式 的 固定 单 枯燥无 味 或开 展 经 验交流活动 或 组 织 教 师 观 摩 优 秀 教 师 特 级 教 师 的 课 堂教 学 活 动 或 开 展 案 例 分 析 活 动 或 邀 请 高 师 院 校 的专 家 和 市 县 教 研 室 的研 究 员 做 学 术 报 告 等 从 而 促 进 教 师 的 专业 发 展 二 校本培训 的主 要模 式 1 同伴 互 助 式培 训 国 内外 的教 学 实践表 明 在 教 师 进 行 教 学 实践 的 同时 还 应 该 开 放 自己 加 强 同伴 间 的 交 流 切 磋 合 作 和 经 验 分 享 有 利 于 教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