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温度
温度晴雨表

9-29 9-30
#DIV/0! #DIV/0! #DIV/0!
10-29 10-30 10-31
#DIV/0! #DIV/0! #DIV/0! #DIV/0!
晴 雨 表
日期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2-10 12-11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天气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平均温度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晴 雨 表
日期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9-20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天气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平均温度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日期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天气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平均温度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人教版物理八上《温度》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测量温度
任务一: 认识温度计
任务二:
会用温度计
我学会了……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目标检测: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1.使用前: 观察 ——和——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在—
被—测—液—体—中—;且不能容碰器壁—和—容—器—底
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完要全浸入 被
测液体中,不要碰容到器底或容器壁. 。
②要等待 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A
B
C
D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3、读数时: ①玻璃泡要继续 留在被测液体,中
②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 相平 .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量程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 在液体中;
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读数。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2、下图表示的测量液体温度和读数的方 法中,正确的是( d )
人教版物理八上3.1《温度》 课件(共31张PPT)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31《温度》教学精品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31《温度》教学精品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册第31章《温度》。
具体内容包括温度概念、温度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以及温度测量工具——温度计使用方法。
我们还会探讨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温度概念,解温度对生活和自然界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摄氏度和华氏度转换方法,能够熟练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现象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
教学重点: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在课堂上,我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学生触摸并描述他们感受。
通过这个简单实践,引导学生思考温度概念。
2. 例题讲解(1)什是温度?温度表示什?(2)温度单位有哪些?如何进行转换?(3)如何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3. 随堂练习(2)使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温度,并记录数据。
4. 温度计使用方法(1)介绍温度计结构和原理。
(2)演示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
(3)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体温度。
5. 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1)讨论温度对天气、动植物生长等影响。
(2)举例说明温度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温度概念2. 温度单位:摄氏度、华氏度3. 温度计使用方法4. 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方法5. 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温度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重要性。
(3)使用温度计测量家中不同房间温度,并记录数据。
2. 答案:(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物理量,对生活和自然界具有重要影响。
(2)32°C、0°C、100°C(3)根据实际情况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和摄氏度与华氏度转换掌握较好,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温度计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练习。
温度统计表

小雨/小雨 9
14
12
小雨/小雨 11
14
13
阴/小雨
14
20
17
小雨/阴
10
19
15
小雨/小雨 16
11
14
小雨/阴
14
10
12
阴/阴
18
13
16
阴/阴
21
14
18
阴/小雨
16
12
14
阴/阴
14
9
12
阴/阴
18
10
14
小雨/小雨 18
10
14
小雨/小雨 11
9
10
多云/多云 14
7
11
多云/多云 15
16
21
多云/多云 31
18
25
中雨/小雨 20
15
18
多云/多云 26
14
20
阴/小雨
16
10
13
风力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19年04月天气温度记录表
天 气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平均温度
小雨/阴
22
17
20
多云/多云 23
15
19
晴/多云
25
15
20
阴/多云
24
17
21
小雨/小雨 25
19
22
阴/阴
23
17
20
阴/小雨
19
15
17
温度计ppt31 人教版优秀课件

生活体验:
模拟一个生活中使用体 温计的场景。
温度计的使用
学习游戏比赛: 互问互答
正确使用温度计:
A.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最小分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
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C.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
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
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 的液面相平.
通过阅读你有哪些 收获?
常 用 温 度 计
实
验 用 温 度
体 温 计
计
寒 暑 表
探究活动二:观察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在刻度上有什么不同?
常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量程
-2℃~102℃ 35 ℃~ 42 ℃ -14℃~50 ℃
分度值
1℃ 0.1℃ 1℃
探究活动三:
再观察实验用温度计和体温 计,你还有新的发现吗?
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__3_7_℃__,读作
_37_摄__氏__度 .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_℃_~__4_2_℃ ,最小分 度值是__0._1_℃__.
4.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1、感受“春夏秋冬”的冷热不同
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
自制温度计
探究活动一:
把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变化。
冷水
热水
自制温度计
冷水
热水
3、温度计
原理: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实验用温度计的结构
人教版《31温度》 ppt课件

测温液体 玻璃管 人教版《31温度》
摄氏温度的表示?
单位:摄氏度 符号:℃
人教版《31温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50记作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 ℃
等分100份 1份为1摄 氏度 人教版《31温度》
100
101 ℃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 -4.7℃
读作 负4.7摄氏度
或 零下4.7摄氏度
人教版《31温度》
℃
人教版《31温度》
℃人教版《31温度》℃人教版《31温度》
温度计的使用
人教版《31温度》
℃
最高温度? 110℃
110
100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 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 温度的温度范围。
⑵玻璃泡浸入液体后
要
,待温度计
的示数 再读数。
⑶读数时玻璃泡要 ,视 线与温度计中液柱 人教版《31温度》 相平
体温计 1、体温计
量程 35℃ ~42℃ 分度值 0.1℃
人教版《31温度》
2、特点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⑵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 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 段用力下甩。 正确答案:3789.673℃
C.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
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
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
的液面相平.
人教版《31温度》
下面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A
B
C
D
玻璃泡碰 到容器底
玻璃泡碰 玻璃泡未全 到容器壁人教版《浸31温入度》液体中
制冷剂温度压力对照表

7
-4.6925
7.5 -2.4975
8 -0.50613
8.5
1.393
9
3.2092
9.5 4.9506
10
6.624
10.5 8.2352
11
9.7896
11.5 11.291
12
12.745
12.5 14.153
13
15.52
13.5 16.847
14 14.5 15 15.5 16 16.5 17 17.5 18 18.5 19 19.5 20 20.5 21 21.5 22 22.5 23 23.5 24 24.5 25 25.5 26 26.5 27
0.945
-65
0.249
R11、 R123制冷 剂温度压 力对照表
表中压力 为绝对压 力(减1=
表压 力),1ba r=1.0197
kg/cm² 温度 ℃ -40 -39 -38
R11 压力bar 0.051 0.054 0.058
R123 压力bar
温度 ℃ 5 6 7
R11 压力bar 0.495 0.516 0.537
R123 压力bar 0.411 0.429 0.448
温度 ℃ 50 51 52
R11 压力bar 2.346 2.416 2.486
-37
0.062
8
0.559 0.467
53
2.559
-36
0.065
9
0.582 0.487
54
2.633
-35
0.069 0.052
10
0.606 0.508
-55
0.39
-88 0.074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31《温度》教学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31《温度》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温度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 使学生了解温度与物体热现象的关系,理解物态变化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温度与物体热现象的关系。
难点: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冰块、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现象,如热水、冷水、冰块等,引发学生对温度的好奇心。
2. 新课内容:讲解温度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温度与物体热现象的关系。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物体,观察温度变化对物体热现象的影响。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温度的计算和应用。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温度的选择题和计算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温度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2. 温度计的结构与使用方法3. 温度与物体热现象的关系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温度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
(2)举例说明温度与物体热现象的关系。
(3)计算题:已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热水瓶中的水温为80℃,求热水与冰水的温差。
答案:(1)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测量方法为使用温度计。
(2)例如:物体温度升高,会发生熔化、汽化等热现象;温度降低,会发生凝固、液化等冷现象。
(3)温差为80℃ 0℃ = 8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对温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但在讲解温度与物体热现象的关系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温度单位,如华氏度;探讨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冰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温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
2.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投影仪、挂图、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使用火,开创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仍离不开热的利用.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有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
二、进入新课
1.温度
(1)实验:我们把一左手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这时,我们觉得在左手感到温水冷、右手感到温水热.
(2)分析总结: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人们的感觉只能大致区分温度.很冷的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会觉得很冷,可是从外面走进屋子里的人会觉得比较暖和.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thermometer).
2.温度计
(1)制作:我们用桌上的材料自制一个温度计.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
(2)实验:将广口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
(3)现象: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
(4)分析: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
(5)现在我们看挂图和投影,来认识它们,(投影片课本图3.1-2,挂图温度计的构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讨论.
可能的答案:
[1]投影片上,甲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乙是体温计,丙是寒暑表.
[2]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温度计的使用、液体、刻度、符号.
[3]甲图的量程是-20℃—110℃,最高温度是110℃.最低温度是-20℃,分度值1℃.
[4]乙图的量程是35℃—42℃,最高温度42℃.最低温度是35℃,分度值0.1℃.
[5]丙图的量程是-30℃—50℃,最高温度50℃.最低温度是-30℃,分度
值1℃.
3.摄氏温度
(1)同学们刚才是否注意到在温度计上有C(或℃),℃表示什么?请大家依据以往的经验相互讨论,然后看书比较并整理出笔记.
[1]℃是摄氏温度单位的符号,读做摄氏度.
[2]温度用符号t表示.
[3]摄氏温度是这样来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摄氏度(1℃).
[4]例如: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读做“37摄氏度”.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4.7 ℃,读做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总结: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研究摄氏温度.
(2)课堂练习:我们看想想议议,能否把空白填上.
沸水的温度是100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我国最低气温为-52.3 ℃(漠河镇)
鸽的体温为42 ℃
南极洲(1983年)最低气温为-89.2 ℃
火箭燃烧室内燃气约3400 ℃
液态氮沸点-195.8 ℃
4.怎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所测液体温度能否超过量程?
[想想议议]
[1]要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2]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
[3]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5.温度计将如何正确使用?请大家看图想想议议.
第一个图错误是把温度计玻璃泡位于容器底部
第二个图错误是把温度计玻璃泡位于容器侧壁.
第三个图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
还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是:没有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就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
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的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
正确使用温度计:
[1]要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2]测量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但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体温计
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仔细看挂图、思考以下问题:[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2]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
[3]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体温计不可以,为什么?
[4]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先要甩甩?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
学生可能的答案:
[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
[2]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
[3]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
[4]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温度不准确.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及正确使用的方法.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1.阅读科学世界
2.动手动脑学物理的习题
中考链接:
(2013年安徽)1.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
(2013年广东省)2.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
答案: 1. 36.5 2.水银或甲苯酒精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