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镜单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40例临床疗效分析
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治疗价值探究

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治疗价值探究发表时间:2016-07-22T12:05:00.6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作者:沈贵州陈保家林学堂王林雄[导读] 前十字韧带作为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在断裂后会使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变差。
沈贵州陈保家林学堂王林雄泉州市安溪县医院骨科福建安溪 362400【摘要】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治疗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取我院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参照组行普通的切开重建术,实验组在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的关节活动度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术后粘连发生率为13.33%,实验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关节镜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交叉韧带断裂前言前十字韧带作为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在断裂后会使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变差,对膝关节功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
在发生前交叉韧带断裂后,要及时接受治疗,以免关节出现反复扭伤,从而导致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等结构的损伤[1]。
随着关节镜在临床上的普及,对于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一般采取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进行治疗,我院为了探讨其效果,特进行以下的研究。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6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用随机方式将其进行分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参照组,两组的例数均为30例。
所有患者均经过MRI检查确诊,Lachman试验阳性。
关节镜下单束等长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连续硬膜外麻醉 或硬腰联合麻 醉 ,患者仰卧位 。
1. . 1关节镜常 规检查 2
术后次 日行股 四头肌及小腿三头肌等长收缩断裂 ,术后2-8 出 44  ̄
引流 , 穿用抗血栓弹力袜 。2 内0 4。功 能锻炼 ,a N 。 ̄5 N内0 9。功 。-0 能锻炼 ,8 周恢复正常 ,并完全负重行走 。半年恢复正常生活。
镜下见体部断裂9 ,股骨止点断裂2 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 例 2 3 例。半月板损伤根据损伤程度行半月板成形术。
1. .2制作 胭绳肌肌腱移植物 2 关节镜 检查证 实A L C 损伤后 ,于 同侧胫骨 结节 内侧2m做4m纵 c c
行切 口,显露鹅足 ,横行 切开缝 匠肌 筋膜找到半腱 肌及股薄肌肌 腱 , 于止点 连同骨膜一 并切 下 ,用取 腱器 切取肌腱全 长。剥离肌腱残 留肌 肉,每根 肌腱 两端用 编 织线缝 合 ( 两根 肌腱 用不 同颜色 编织 线 ,以 便 区分 ) 。将 两肌 腱对 折 ,在 “ u”行端距 顶点3m处 向顶点编 织缝 c 合。用2N预牵张 ,1mn 0 5 i以上 ,测量其直径 。备用 。
带 的 临床 疗 效。方 法 对 3 例 前 交叉 韧 带断 裂患者在 关节镜 下应 用 自 四股 胭 绳肌肌腱 分别建 立胫 骨隧道 及 股 骨隧道 ,行 前 交叉 韧 带单束 l 体
等 长 重建 ,应 用 Rgdx和 It f i f ii n a x分别 对 股骨侧 和 胫 骨侧 移植 物进 行 固定 ,术后早 期 进行 功 能锻 炼 ,并 处理 相 关并 发症 。对 其 术前 、术 ri 后 6 月的稳 定性 及 lso 评 分进行 分析 。结 果 术后 3 例 均获 随访 , 时间 6 3 个 yh l m 1 - 6个 月 ,术 前 前抽屉 试 验 阳性 ,Lcma 试 验 阳性 。术 ah n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邹本江(吉林省延边二院关节外科,吉林延边 133001)【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对照组采用髌腱移植重建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
结果 术后3个月和六个月,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应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膝关节镜;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前交叉韧带损伤【中图分类号】R6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1.97.02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易损伤部位,其主要作用为限制胫骨过度前移,但是在剧烈下肢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中,极易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损害较大,需尽早治疗[1]。
手术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疗法之一,近年来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临床应用逐渐增多,为进一步探明该术式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0例,对比分析了该术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0~52岁,平均36.11±16.02岁,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5例,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后外侧角损伤1例。
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0~51岁,平均35.59±15.48岁,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6例,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后外侧角损伤1例。
关节镜下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应用

关节镜下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应用李宇鹏;骆兆配;林爱仙;冯达周;姚艺艺;冯文娇【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46例经MRI等影像学检测确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及Lysholm评分.结果:手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阳性率均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关节镜下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疗效显著,可快速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7(030)008【总页数】3页(P1172-1174)【关键词】关节镜;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效果【作者】李宇鹏;骆兆配;林爱仙;冯达周;姚艺艺;冯文娇【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529500;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529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运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可引起膝关节不稳,早期重建立可避免发生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继发损伤[1]。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关节镜下重建不仅损伤小,而且可以在早期恢复锻炼,缩短康复时间[2]。
本研究对4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于关节镜下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评价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46例经MRI等影像学检测确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5例,女21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7.7±11.4)岁,受伤距手术时间11~32d,平均(19.4±6.3)d;均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
膝关节镜下三种术式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效果比较

表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第一作者:林圣荣,男,主治医师,从事运动医学、脊柱外科临床工作通信作者:郭氧,男,主任医师,从事运动医学、关节外科临床工作。
E-mail :guoyang@膝关节损伤是现代体育运动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断裂为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容易发生在篮球、足球等高强度体育活动中。
ACL 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装置,其断裂可能导致一系列继发损伤,例如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以及骨性关节炎等[1]。
然而,造成ACL 断裂的原因通常为复合暴力,这种暴力机制不仅造成单纯的膝关节前后向损伤,通常还合并其他膝关节稳定装置的损伤,前外侧韧带(anterior lateral ligament ,ALL )作为控制胫骨内旋的重要结构为其中之一[2]。
Claes 等[3]发现,在所有ACL 断裂的患者当中,78.8%的人合并ALL 损伤。
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在ACL 重建术中联合ALL 重建,从而保留患者旋转及前后向稳定性[4]。
此后,随着这一术式的推广,许多ACL 断裂患者接受了ACL 联合ALL 重建术治疗,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及较少的并发症[5,6]。
然而,这些研究通常将关注点放在轴移试验、Lachman 试验阳性率以及IKDC 、lysholm 等膝关节功能评分上,较少关注此类手术对膝关节功能改善的方面。
本研究通过对接受ACL 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明确此类手术中ALL 重建对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因ACL 断裂接受膝关节镜ACL 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96例。
其中,27例接受ACL 单束重建,40例接受ACL 单束联合ALL 重建,29例接受ACL 双束联合ALL 重建。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方法: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病例来源于本院收治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计90例,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纳入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切开重建术,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干预后,比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疼痛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数据提示P<0.05;两组患者比对治疗总有效率数值,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数据提示P<0.05。
结论:将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应用在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有效改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实现临床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是构成膝关节组织的重要结构,有效维持膝关节稳定性[1]。
在外力作用或者是不当运动影响时,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数值也会上升,伴随人们健康意思是不断提升,运动过程中出现此种类型损伤发生率更高。
症状主要体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活动程度受限,发现不及时会造成前交叉韧带陈旧性损伤,对膝关节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会加重膝关节功能退化[2]。
伴随医疗技术发展进步,治疗疾病措施逐渐增加,其中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逐渐应用在临床中,有效解决常规手术中难以执行的关节内病变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9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客观性分析,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探讨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病例来源于本院收治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计90例,依据双盲法分组原则,纳入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5例,研究组资料:男23例,女22例,年龄区间为26-55岁,计算平均值为(36.40±3.25)岁,伤后到手术时间为15天-3个月,计算平均值为(65.35±25.47)天;对照组资料:男24例,女21例,年龄区间为24-55岁,计算平均值为(36.46±3.25)岁,伤后到手术时间为14天-3个月,计算平均值为(64.26±26.30)天。
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经临床及关节镜检查确诊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4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KDC、Lyrshohn、Tengner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IKDC、Lyrshohn、Tengne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kt2000屈膝30度、90度134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明显缩小;治疗组患者的kt2000屈膝30度、90度134N下胫骨前后移动距离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开放手术,将膝关节切开行肌腱移植修复前交叉韧带,治疗后患肢石膏固定4周。
治疗组: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膝关节镜探查,明确患者膝关节断裂的具体部位,借助关节镜将韧带残端清理干净,并进行髁间窝成形;然后取膝前内侧髌腱旁侧的纵切口进入,利用导针引导,按照选定的等长点进行骨道钻取;并用打磨器将隧道打磨光滑。
在确定骨道的完整性后,借助尾部带孔的导针穿入骨道,从外髁侧引出,借助该导针由胫侧将异体骨—腱—骨复合体引进装入骨道中,髌腱部留在关节腔内,在关节镜下调整张力,检查重建的韧带是否等距、有无撞击后,利用挤压螺钉拧紧嵌入,将骨块与骨道进行固定。
治疗后患肢固定在伸直位并进行一整套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
1.3 评分方法术后定期随访,对患者行X线片检查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系统的IKDC、Lyrshohn、Tengner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采用kt2000在kt2000屈膝30度、90度134N下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胫骨前后移动距离[3]。
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分析目的:观察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Lysholm 评分、IKDC2000评分、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的Lysholm 评分、IKDC2000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8%;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韧带松动、韧带自发断裂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能够维持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膝关节稳定,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创伤小,并发症少,故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标签: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关节镜;膝关节功能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中极为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一旦出现损伤、断裂会引发各种严重的继发性疾病,如半月板退变、膝关节失衡、创伤性关节炎等病症,严重者甚至会引起严重的继发性关节损伤,给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1-2]。
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交叉韧带损伤,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的32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
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2.2±5.4)岁。
致伤原因:运动损伤11例,交通事故18例,高处坠落及摔伤各3例;致伤部位:左膝关节20例,右膝关节12例。
韧带受伤到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间隔为1天~4年。
全部病例均存在明显的关节不稳定症状,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者1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者5例,外侧半月板损伤者4例,双侧半月板损伤3例,内侧付韧带损伤1例,后外侧复台体损伤者1例。
1.2 方法1.2.1 手术方法①关节镜下探查ACL:给予膝关节镜检查,以观察膝关节ACL的断裂情况,判断损伤程度,处理术前合并伤,移除残余韧带,清理粘连的坏死组织;②切取移植肌腱:沿髌骨韧带,在胫骨结节与髌骨下缘4cm左右,各取纵形切口1个,使髌骨、髌骨结、髌腱充分暴露,按照髌腱宽度切取1/3,并凿下止点处的髌骨和胫骨结节骨块,髌骨韧带内翻,形成一个中间髌骨韧带、两端骨块的移植体;③建立骨隧道:患者取屈膝卧位使关节腔充分显露,瞄准器定位后,使用导针钻透胫骨进入髁间窝,逐步钻出胫骨隧道,经胫骨再钻出深股骨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i qu e o f A CL u nd e r a r t h r os c o p y of k ne e .M e t ho ds Col l e c t 4 0 pa t i e n t s wh os e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e nt f r a c t ur e d of k ne e
文章编号 : s wg k 2 0 1 4 - 1 1 - 0 2 1 3
膝 关 节镜单束 解剖 重建 前交叉 韧带 4 O 例 临 床 疗 效 分 析
王晖 马超 秦泗通 王涛 许 永 那健
[ 摘 要]目的 探 讨分 析膝 关节 镜单 束解 剖重 建 前交 叉韧 带 ( a n t e r i o r c r u c i a t e l i g a me n t , AC L )的临 床疗 效 。方法 选 择2 0 1 1 年 8 月~ 2 0 1 4 年 8 月 我 院收治 的 4 0例 前交 叉韧 带断 裂 的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 在 膝 关节镜 下行 前 交叉韧 带 单 束 解剖 重建 ,术 后 随访 1 ~ 3年 ,应用 理 学检查 、I K D C、L y s h o l m及 T e n g e r 评分 等 方法 ,评价 患者 手术 情况 、膝
r e c e i v e d a n d c u r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b e t w e e n A u g u s t 2 0 1 1 a n d A u g u s t 2 0 1 4 o u r s u b j e c t o f s t u d y , e a c h o f t h e p a t i e n t s A c L w a s
能恢 复情况 令人 满 意 ;患者膝 关 节稳 定性 明显 改善 ,膝 关节 活 动度 两侧 无 明显差 异 。结论 膝 关节 镜单 束解 剖重
建 前交 叉 韧带 安全 有 效 ,患者 术后 膝 关节 功 能 、韧带 稳 定术 后 并发
2 0 1 5年
O 8月
生 物 骨 科 材 料 与 临 床 研 究
OR T HOP AE DI C BI OM E C HA NI CS M A T E R L A L S A ND C L I NI CAL S T UDY
第 1 2卷 第 4期
d o i : 1 0 3 9 6 9  ̄ . i s s n 1 6 7 2 — 5 9 7 2 2 0 1 5 . 0 4 0 0 5
关 节功 能 、韧带 稳定性 及 活动度 恢 复情 况 。结 果 4 O 例 患者 平 均手 术时 间为 ( 9 5 . 8  ̄ 6 . 9 0 ) mi n ,患者 术后 并发 症发
生 率为 7 . 5 %,患者 临床满 意度 为 9 1 _ 3 %;患 者术 后 I K D C,L y s h o l m和 T e g n e r 评 分较 术前 有显 著改 善 ,膝关 节功
e f f e c t a na l y s i s
Wa n gHu L Ma C h a Q Qi nS i t o n g , e t a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J o i n t S u r g e r y , Xu z h o uC e n t e r Ho s p i t a l Xu z h o uJ i a n g s u ,2 2 1 0 0 9 ,
t i o n o f t h e k n e e j o i n t ,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l i g a m e n t a n d t h e mo t i o n r e c o v e r y s i t u a t i o n o f p a t i e n t s wa s e v a l u a t e d b y p a t h o l —
Ch ma
I Ab s t r a c t J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e c t o f s i n g l e b u n d l e a n a t o my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
症 少 ,临床 满意 度 高 。
[ 关 键词 】膝 关节镜 ;单 束解 剖 ;重建 前 交叉韧 带 ;临床 疗 效
[ 中图 分类号】R6 8 6 [ 文献标 识码 ]B
Th e ar t hr os c o pi c s i ng l e bun dl e o f a na t o my a n t e r i or c r uc i a t e l i g am e n t r e c o ns t r uc t i o n of 40 c a s e s o f c l i ni c a l c u r a t i 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