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显微手术,主要是通过重新建造已经损伤或断裂的前交叉韧带,以恢复膝部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这种手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拉伤或撕裂、肌肉损伤或其他膝关节损伤情况下被广泛使用。

但是,该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后的康复护理。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的方式,重点讨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及进展,以帮助康复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术后康复护理前期手术后的第一天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需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水肿情况。

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照顾,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1. 疼痛控制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能够引起患者的不适和抵触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疼痛的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轻度的疼痛可以采用局部冰敷和非甾体消炎药治疗。

对于严重疼痛患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2. 水肿控制手术后的膝关节很容易出现水肿,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常见的措施包括局部冰敷、高枕头睡眠、非甾体消炎药治疗等。

3. 动作指导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尽量保持足够的休息,但是也需要适当进行一些动作。

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术后康复动作。

手术后第二天到第七天是康复的关键时期。

此时需要加强疼痛和水肿的控制,逐步开始进行康复运动。

1. 康复运动康复运动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环节。

适当的康复运动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弹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康复运动包括:膝关节屈伸、肌肉收缩、轻度跟腱和髌骨平稳运动等。

2. 操作指导在康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持续的操作指导,对运动姿势和顺序进行详细讲解,特别是保证患者的动作不会给患者带来更大影响,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出更好的康复效果。

3. 术后疼痛控制术后疼痛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疼痛在康复过程中控制不好,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可以导致康复失败。

因此,当患者的疼痛加重时,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加强疼痛防治措施。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

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的进展。

1. 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一天,患者需住院休息。

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手术部位的红肿、渗血等情况。

如有必要,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术后第二天,患者可进行下床活动,适量站立。

护士应当在旁边协助患者前往洗手间或进行其他康复活动。

此时,患者可能感到疼痛和不适,护士应当及时安抚和帮助患者。

3. 术后第三天至第七天术后第三天至第七天,患者需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加强肌肉的锻炼,促进膝关节的康复。

护士应当监督患者康复训练,确保训练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术后第七天至第四周,患者应当逐渐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此期间,护士应当注重营养和睡眠的管理,保证患者能够充足地休息和摄取足够量的营养。

5. 术后第四周至第十二周术后第四周至第十二周是患者恢复期的关键时期。

患者需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才能逐渐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护士应当监督患者的训练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6. 术后三个月以后术后三个月以后,患者的康复进展已经明显,但仍需继续锻炼和康复训练,以巩固康复效果。

护士应当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进展,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与支持。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护士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使患者能够顺利地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护士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康复工作。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极其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手术后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手术室护士和术后恢复室护士都需要密切协作,在不同的阶段上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

首先,在手术前,手术室护士需要准确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手术情况,并按照医生的要求准备好手术器械、仪器和药品;在手术过程中,必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迅速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其次,在手术后,术后恢复室护士要及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术后恢复室应是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患者应处于平躺位,保持膝关节伸直,起床活动时间应在医生要求的时间范围内进行。

针对不同的术后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1. 术后第一天至第三天:患者会感到疼痛和不适,需要口服镇痛药,并要开展早期康复锻炼,如脚踝的抬高运动、活动手指等。

保持膝关节伸直,每两小时进行一次肌肉萎缩的检查,避免额外的膝关节负荷和滑膜刺激。

2. 术后第四天至第七天:疼痛感减轻,但仍会出现肿胀、活动受限、坐骨神经疼痛等症状。

要继续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如进行肌肉的主动收缩和放松、小幅度的膝盖屈曲等练习,并逐渐增加强度和范围。

同时为患者配备合适的固定装置,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3. 术后第八天至第十四天:患者的膝关节开始恢复功能,可以进行主动活动的训练,如进行轻度的步行练习、骑车等,但要逐渐增加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关节受损。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姿势和配合,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最后,护士要加强患者的宣教工作,告诉患者注意事项,如睡姿、饮食、穿衣,以及术后定期复诊等。

同时,也要与医生和康复师密切合作,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时调整和更新。

总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是一项复杂和关键的工作,它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只有护士始终保持高度警觉、细心聆听患者的需求,并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和术后康复方案,才能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重新回到他们的生活中。

前交叉韧带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前交叉韧带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前交叉韧带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前交叉韧带又称前十字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断裂后可以产生明显的膝关节不稳,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如果不及时治疗,关节出现反复扭伤,容易引起关节软骨、半月板等重要结构的损害,导致关节过早老化和骨关节病的发生。

【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详细的解释和指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评估全身情况。

(3)预防感冒。

(4)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

(5)术前1d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患侧小腿及大腿备皮,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4h。

(6)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1)术后体位:患肢抬高,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保持膝关节伸直位,戴可调节支具。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吸氧,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患肢足趾末梢循环,皮肤温度、颜色、肿胀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

(3)伤口护理:观察切口渗出、引流,保持敷料干燥,弹性绷带包扎松紧度适宜,以防止由于包扎过紧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4)功能锻炼①距小腿关节的屈背伸运动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

②直腿抬高。

③术后第3天即可扶双拐下地行走,从趾着地开始,逐渐负重。

④佩戴支具,按要求调节角度。

(5)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护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 1年内避免剧烈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2.饮食指导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3.康复指导股四头肌及膝关节功能锻炼,佩戴支具,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

4.复诊须知术后3、6个月复诊。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护理

使异 物 随镜 身 一 同取 出 , 异 物 时 , 定 要 注 意轴 向 , 异 物 酸目如果一次空腹食用较多, , 会在
胃酸 的作 用下 形成 鞣 酸蛋 白凝结 成 硬块 , 发生 胃柿 石症 。 参 考 资 料
轴与镜身及食管腔 的长轴保持一致 对于外形不规则异物 , 。 钳取
部位 要 考 虑 通过 食 管 时 的横 径 越 小 越好 ,但 要 避 免 尖利 部分 外
露, 以防划伤食管 , 造成再 次损伤 。 夹取异物时一定要套 紧或 钳
紧 , 至咽 部 时 防 止 松脱 误 吸 入 气 管 引 起损 伤 或 窒息 , 退 或造 成 气 管 异 物 。 时 因异 物 的体 积 较 大 , 先将 异 物 用 圈 套 器 切 割成 多 有 须 块 , 复 进 镜 操 作 , 次 取 出 。 时 术 者 及助 手 要 有 耐 心 , 反 分 此 同时 要 安 抚好 患 者 , 以心理 支持 。 予
与 重建 , 疗效 果 好 , 治 现将 护 理体会 报 道如 下 。
1 临床 资 料
交叉韧带的损伤是较为严重 的运动性损伤 , 中以前交叉韧 其
带( C ) 最 常见 。 交叉 韧 带是 维持 膝 关节 稳定 的 主要 因素 , A L 损伤 前
损伤后如不进行修复或重建 ,会引起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
患者 均 在关 节镜 下进 行 A L重建 术 。 C
2 护理
21 术前 护理 . 21 心 理 护理 .1 . 首 先 根 据 患者 在 年龄 、 性别 、 文化 程 度 、 受 能 接
工作 单位 :6 10 青岛 中国人民解放 军第 四零 一医院北 院 2 60
区创 伤 外科 收稿 日期 :0 0 0 — 8 2 1 —5 2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是发生率较高而又严重的运动损伤,治疗不当将导致膝关节不稳定而严重影响关节运动功能,甚至造成病残。

ACL的治疗以重建为主,但是以往采取切开手术的方法进行重建,手术创伤大、关节腔长时间暴露容易引起或加重关节软骨损害,加之重建韧带定位不够精确,固定不够牢固,直接影响手术后康复和临床效果。

随着微创外科和膝关节镜技术的发展,目前国际上多在关节镜下进行ACL重建。

1 术前准备1.1 术前心理护理: 关节镜手术虽然是一种微创手术, 但毕竟是一种创伤, 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情绪, 担心预后不良等。

手术室护士应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及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绍膝关节镜手术的优点、手术的大致过程、术中如何配合及可能出现的不适等, 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减轻患者紧张情绪。

1.2 术前宣教: 根据不同手术部位, 需要不同的麻醉方式, 做好常规宣教, 主要了解患者病情、心肺功能及术前准备情况, 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设备、环境及术前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功能锻炼知识, 目的是让患者了解锻炼的内容和方法, 为术后能进行良好的功能锻炼打好基础, 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增强信心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迎接手术。

2 手术配合要点2.1病人一般采用硬腰联合麻醉,麻醉完毕,病人平卧位。

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防止术后伤口感染。

根据手术需要摆好手术体位,以便于术者变换关节位置,做各个方位的手术。

2.2关节镜是关节内手术,要求在高度的无菌条件下进行,配合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过程中要持续冲洗关节腔,为了防止手术野潮湿保持无菌,我们采取病人消毒完毕,先铺消毒好的敷料布类,再在手术部铺一块两侧接有塑料引流袋的手术薄膜,并将引流液体的塑料袋放在台下装有过滤网装置的水桶内。

经过这样处理,保证了手术野的干燥和无菌,同时防止残存在皮肤毛孔内的细菌污染伤口及器械。

在冲洗时,选用悬挂流注装置,离手术台1米以上,关节腔内压力不能过高,否则液体将通过裂缝进入周围组织,引起筋膜间隔综合征。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要点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要点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要点1. 术后初期护理1.1 休息与疼痛管理•患者需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控制术后疼痛。

1.2 创面护理•保持手术创面清洁干净,定期更换敷料。

•注意观察创面是否有渗液、红肿、发热等异常情况。

1.3 压力分散•使用合适的床垫和靠垫,以减少对手术部位的压力。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以适时转换体位。

1.4 深静脉血栓预防•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或穿戴弹性袜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2. 康复训练2.1 物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牵引、热敷、冷敷等。

•物理治疗有助于减轻肌肉紧张和炎症反应,促进康复。

2.2 功能锻炼•根据康复师的建议,进行适量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但要避免过度负荷。

2.3 步态训练•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步态训练,恢复正常行走姿势。

•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或助行器,在合适的时机逐渐减少使用。

2.4 平衡训练•进行平衡训练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控制能力。

•可以通过单脚站立、平衡板等方式进行训练。

3. 饮食与营养3.1 饮食调理•根据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利于创面愈合和肌肉恢复。

3.2 补充营养素•酌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以促进骨骼健康和康复。

4. 心理支持4.1 家庭陪伴•鼓励患者家人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孤独感。

4.2 康复教育•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康复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术后恢复的过程。

•解答患者的疑惑,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4.3 心理咨询•如有需要,安排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

5. 定期随访5.1 复诊及检查•遵循医生的指示,定期进行复诊和相关检查。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5.2 康复评估•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调整治疗计划。

以上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的要点,通过合理的休息、创面护理、康复训练、饮食与营养、心理支持以及定期随访,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注意事项--摘录自北医三院运动...ACL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ACL重建术后患者都会收到一份《ACL重建术后康复方案》,上面详细列举了术后各个时间段的康复内容。

事实上,即便有这个康复计划,患者朋友还是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扰。

在门诊复查和术后患者电话咨询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现将此类问题做一总结并提出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①术后常见症状⑴后方疼痛现在ACL重建的主流技术是用自体腘绳肌腱。

术后的这种疼痛一般为取腱时取腱器造成皮下组织、深筋膜等损伤引起,表现为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疼痛。

此类疼痛一般持续至术后1周左右,也有患者根本就没有此类疼痛。

有时会有少量出血渗至皮下也会有刺激从而产生疼痛。

患者可以自己观察,若看到大腿后方或者膝关节后方的皮下有淤血,轻度压痛,没有明显肿胀,就是正常现象。

⑵体温升高术后体温轻度升高,在38℃以内,持续不过4天,一般为术后吸收热,属正常情况。

如果体温超过38℃或体温尽管在37.5℃左右但持续时间大于4天,要警惕术后感染或呼吸道等感染,需尽快就医。

⑶关节肿胀 ACL重建术后膝关节一般都会有肿胀,因软骨等损伤的程度不同,肿胀的程度也不一样。

较轻的患者在术后4-6周肿胀就会好转,一般在术后3个月内可以消肿,如果软骨损伤较重,术后6-8个月膝关节肿胀的患者也有。

一般建议3个月以上膝关节没有消肿的患者要及时就医。

膝关节肿胀一般为积液引起,若感觉膝关节肿胀很明显、张力很大(有时会伴有体温升高),应看门诊,由手术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要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等。

3个月以内的轻度肿胀,若正在进行膝关节屈膝等角度康复,可加强冰敷(详见后述)。

若膝关节活动度已经恢复,可以外用关节洗药口服扶他林等进行消炎,同时加强膝关节肌力练习(详见后述)。

⑷内踝淤血重建ACL取腱处或者骨道口会有少量出血,出血量若在20-30ml以上则不能在其附近吸收。

不能吸收的出血会沿着皮下与深筋膜之间的间隙向下流之内踝处停留,慢慢渗出,在皮下形成青紫等淤血的表现,按之有轻度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 2. 1 心理护理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术中配合及术后的康复
是非常必要的。

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术后患肢功能恢
复的顾虑,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恐惧及紧张等心理。

本科首
先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差
异,制订系统的个体化康复计划,用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
言与患者交谈,向患者讲解进行该手术的必要性及其与传统开
放手术相比的优越性,尽可能地使患者了解前交叉韧带重建手
术的目的、步骤,并请病房内术后效果好的患者与术前患者交
谈,消除他们的猜疑和顾虑,保证患者处于治疗的最佳状态。

1. 2. 2 术前准备(1) 完善常规的术前准备,行胸片,心电图,
膝关节的正侧位片及MRI ,检查其它系统有无重大疾病; (2)
术后患肢制动须在床上排便,术前有效的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
小便,可预防术后因排便方式的改变引起的排便困难; (3) 按医
嘱行术前皮试; (4)术前宣教,嘱患者术前晚22 :00 禁食,24 :00
禁水,以免术中引起恶心、呕吐情况,避免误吸及窒息; (5) 按医
嘱予以术前晚静脉滴注抗生素。

1. 2. 3 术前康复训练为了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术前
指导患者行正确的股四头肌和膝关节功能锻炼是必要的[2] 。

指导患者学习并掌握踝关节的主动被动活动,股四头肌肌肉静
力收缩,患肢直腿抬高等训练。

1. 3 术后护理
1. 3. 1 一般护理(1) 硬腰联合麻醉后护理常规:禁食水6h ,
神经阻滞麻醉后护理常规,如术后返回病房无恶心、呕吐可进
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2) 术后伤肢予棉垫,棉花腿,弹力绷
带加压包扎,外用伤肢长腿夹板固定好,垫于一软枕上抬高。

观察伤肢血循环,趾端动度及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弹力绷
带包扎松紧是否妥当,包扎过紧会导致静脉回流不畅,包扎过
松会导致关节腔积血。

(3) 同时观察伤口敷料情况,如有渗血
渗液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换药。

(4)术后立即予冰袋持续冰敷患
处。

冰袋下垫一张治疗巾,以免浸湿敷料。

常规冰敷72h。

72h 后改为每次锻炼后可适当冰敷。

(5) 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
和抗生素,防止感染。

1. 3. 2 伤口负压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关节腔常规放置负压引
重庆医学2008 年10 月第37 卷第19 期9712流,此负压引流瓶为一次性引流瓶,有利
于关节腔积血积液的
排出。

伤口负压引流管术后12h 开放,应注意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有无扭曲,脱落,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引流量,并做好记录。

如果引流量突然增加,应及时报告医生。

术后48h 内关节腔活动后未见明显引流液后即可拔除引流管。

1. 3. 3 功能锻炼(1) 麻醉消失后即可行踝关节的跖屈及背
伸运动,股四头肌肌肉静力收缩训练,早期的功能锻炼有利于
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消肿。

(2) 术后第1 天,拆除伤肢长腿夹板进行膝关节屈曲训练(训练方法: ①坐于床沿,被动屈膝90°或健侧下肢放于患肢上,帮助屈膝。

②仰卧位,双手抱住患肢大腿慢慢将膝关节弯曲) ,活动范围0~90°,3 ~4 组/ 天,2~3 次/ 组,这有利于关节腔积血的排出。

继续予踝关节的跖屈及背伸运动,股四头肌肌肉静力收缩训练。

(3)
术后第2 天,视关节腔引流液排出情况拔除伤口负压引流管。

拔管后患肢制动4~6h 后才活动。

除前两项锻炼外,增加直腿抬高训练,4~5 组/ 天,20~30 次/ 组。

运动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4)术后第3 天,可带长腿夹板扶拐下地伤肢部分负重练
习行走训练2~3 周,带夹板下地行走时间为6 周,6 周后可换成患肢用护膝保护下下地行走。

未负重行走时去除长腿夹板
可自由伸曲膝活动。

1. 3. 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做好患者的出院宣教。

指导
患者出院后在家中的训练: (1) 术后6 周以后逐渐增加膝关节
弯曲度训练(和正常的腿相比尽可能的弯到正常,每天坚持活
动) ; (2)肌肉力量的训练:直腿抬高练习(每天3 组,每组300
~500 次,以肌肉酸痛为度) ,术后2 周后加沙袋在踝关节处进
行直腿抬高练习,重量从2. 5kg 开始,以后逐渐加重量运动以
第2 天晨起不感肌肉酸痛为度,坚持3~6 个月; (3) 术后6 个月后可行浅蹲训练,门诊X 线摄片随访后可逐渐开始行慢跑,
游泳等锻炼; (4) 术后1 年后异体移植的韧带可进行所有的体
育锻炼(如果是自体移植的韧带术后7 个月后可进行所有的体
育锻炼)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