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励志资源整合体系研究——以安徽大学为例

合集下载

2015安徽省教学成果奖(非竞赛类)名单

2015安徽省教学成果奖(非竞赛类)名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项目名称 理实交融 拓展创新 构建大学物理互动教学体 系 教育生态视野下的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英语学术 论文写作课程体系建设 可重构核与粒子物理实验平台 生态学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引领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带动大面积学生的 跨学科实验教学督导和实践 三学期制下研究型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 教材《当代科技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新型研究生招生实践和探讨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程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 究与实践 理工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双模培训方法的探索 与实践 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理论 与实践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能力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及实践 主要完成人 奖项等级 卢荣德 程福臻 刘斌 万树德 周 特等奖 幸祥 郭玉刚 王晨 陈纪梁 孙蓝 邢鸿飞 莫青杨 刘 一等奖 海清 万洪英 金革 李锋 陈炼 梁福田 刘升全 一等奖 沈显生 刘晓燕 张倩 邸智勇 一等奖 郑小琦 李晶 霍剑青 沈连婠 顾 一等奖 为兵 轩植华 黄微 李维维 郑媛 高明丽 二等奖 张燕翔 三等奖 杜进 朱玉春 史源东 马科 三等奖 张宝 梁樑 张辉 胡良梅 李平 王 特等奖 章豹 陈翌庆 陈文恩 田杰 黄景 吕洪君 解光军 杨明武 程心 张 一等奖 章 杨依忠 张彦 陈殿林 潘莉 董军 房彬 黄志斌 一等奖 尚长风 刘新芳 胡小建 赵菊 杨爱峰 傅为忠 姚 一等奖 禄仕 彭书传 胡淑恒 李如忠 岳正波 一等奖 王继忠 周本军 汪家权 唐烁 开晓山 刘植 谭常春 朱士 高等数学集成创新,数字资源在线共享 二等奖 信 任蓓 建设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课程教材 推进 徐科军 黄云志 马修水 林逸榕 二等奖 工程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 王海欣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黄云志 徐科军 张毅 都海波 甘 二等奖 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原理”课程中的运用与创 唐莉 董军 刘金 王志红 张建设 二等奖 新 周甄武 黄志斌 任升莲 吴文涛 喻根 彭书传 李 宏伟 刘梅 赵卫东 赵萍 谢晶晶 庐山地理与地质综合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二等奖 季斌 张明明 刘建敏 杨欣 田剑 李加好 张妍 陈义华 赵艳玲 赵 以生命叙事促进大学生美德养成的教育研究与 潘莉 王峰 魏荣 陈群 郭芙蓉 黄 二等奖 互联网+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决策模拟的教学研究 文理 骆正清 李姚矿 傅为忠 袁 三等奖 与实践 文霞 夏勤 王淼 云计算背景下设计学科人才培养移动教学模式 韦艳丽 张宝 韩春明 陈新生 殷 三等奖 的构建与应用 晓晨 王忠 周莉莉 何红艳 张萍 “专业英语-双语教学-MBA商务英语” 相互促 孙超平 任明仑 刘心报 岑徽宁 三等奖 进的实践探索 陆厚祥 刘慧敏 新课程体系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整体优 檀江林 黄志斌 张才国 徐桂红 三等奖 化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王峰 陈二林 张庆彩 以培养应用和创新能力为导向,推进工科数学 刘植 朱晓临 陈晓彦 彭凯军 时 三等奖 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军 陈荣保 方敏 肖本贤 李刚 朱敏 《自动化》专业综合课程教学研究 三等奖 岳胜 孙越 高水平大学整合式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王良龙 杜先能 张洪 李晓辉 吴 特等奖 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怀东 朱欣春 赵磊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的“五层次、四 石先阳 周立志 邓国志 武超 周 一等奖 平台、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平台建设 忠泽 引领计算机专业建设,创建“2-3-3”育人模 张燕平 仲红 李学俊 陈洁 王华 一等奖 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改革与实践 彬 赵鹏 崔杰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多元化培养 梁雯 汪传雷 陈来 叶春森 吴海 一等奖 与实践 辉 刘宏伟 秦浩 综合性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孙玉发 李晓辉 梁栋 许先璠 张 二等奖 的改革与实践 保华

202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作品获奖名单》

202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作品获奖名单》
天津大学
一等奖
《中国农村幼儿教育危机与对策的探究》
四川大学
一等奖
《新阶段三种扶贫模式在河南实践的调查研究--以信阳、驻马店、周口三市为例》
河南科技大学
一等奖
《食品安全中食物过敏原的基础研究及相关试剂盒的研制》
深圳大学
一等奖
《农户借贷行为与二元金融联动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千社万户的调查》
苏州大学
二等奖
《“拿来”有道--从利益平衡视角看中国开源软件著作权保护》
复旦大学
二等奖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状况及未来就业意愿的调研分析—基于豫鄂川赣四省的调研》
中国人民大学
二等奖
《新增300亿斤粮食从哪里来?--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产能调研》
河南工业大学
二等奖
《农村财务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佛山市三水区引入中介组织管理村级财务调查与思考》
特等奖
欧阳光明(2021.03.07)
《人民币指数期货期权定价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特等奖
《告别徊徨: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调查》
华东师范大学
特等奖
《大学生“村官”机制建设:基于1260个乡村实证调查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
特等奖
《金融海啸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28个省区市的调查分析》
山西大学
二等奖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中村社区参与研究--基于太原市10个典型城中村社区的实地考察》
二等奖
《论社会的有机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二等奖
《金融危机下影视产业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以重庆影视产业为例》
重庆邮电大学

2011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结果

2011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结果

第1页,共16页
2011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立项一览表(人文科学)
万元 序号 1 2 3 4 5 6 7 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问题研究 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康德美学的都市化境遇 安徽省媒体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模式探究 鲍里斯·查哈洛夫对中国20世纪钢琴教育的影响研究 皖江城市带城镇家庭体育研究 基于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会话教学研究 合计 1 2 3 4 5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及其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控制结构视角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区域物流能力研究 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现状的研究与探索 跨文化交际中语篇分析度等级对焦虑感和不确定性影响 合计 1 2 3 4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资源型地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以两淮地区为例 资源型城市贫困脆弱性问题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基于SSM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动态分析——以淮南为例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外语学习绩效研究 岳柏冰 吴 鲁 2011SQRW028 2011SQRW029 2011SQRW030 2011SQRW031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宫晓虹 沈维成 刘 刘 林 涛 2011SQRW023 2011SQRW024 2011SQRW025 2011SQRW026 2011SQRW027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项目名称 项目 主持人 赵凤伟 吴 李 马 黄 方 伟 原 萍 项目编号 2011SQRW016 2011SQRW017 2011SQRW018 2011SQRW019 2011SQRW020 2011SQRW021 2011SQRW022 项目 类型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资助 金额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0.40 2.80 0.40 0.40 0.40 0.40 0.40 2.00 0.40 0.40 0.40 0.40

资源整合与协同的成功案例

资源整合与协同的成功案例

资源整合与协同是组织成功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并促进跨部门和跨组织的协同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和提高绩效。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资源整合与协同案例:1. 联合研发与创新:许多企业通过合作伙伴关系进行研发和创新,以整合不同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例如,汽车制造商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智能驾驶技术,医药公司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发新药物等。

这种资源整合和协同有助于加快创新速度、降低研发成本,并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2. 跨部门项目团队:在大型组织中,跨部门项目团队的建立可以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

通过将来自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项目团队,可以充分利用各个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时,工程、设计、采购和运营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3. 跨行业联盟:不同行业之间的联盟合作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

例如,电信公司与银行合作推出移动支付服务,将电信技术和金融服务相结合;航空公司与酒店集团合作提供旅行套餐,整合航空运输和住宿资源。

这种跨行业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有助于拓展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并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4. 合并与收购:合并与收购是一种资源整合的策略,通过整合两个或多个组织的资源和能力来实现协同效应。

例如,两家互补业务的公司合并,可以整合市场份额、技术专长和生产能力,提高竞争力。

合并与收购还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并加强在市场上的地位。

5. 跨国合作: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是资源整合和协同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跨国合作,企业可以整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市场,共享技术、品牌和渠道。

例如,汽车制造商通过与供应商建立全球供应链,实现零部件的优质供应和成本控制。

跨国合作还可以促进经验分享和最佳实践的传递,提高组织的整体能力。

6. 跨部门知识共享:在大型企业中,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共享是资源整合与协同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平台、组织内部培训和交流活动,可以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应用。

安徽大学 行政管理学案例库案例

安徽大学 行政管理学案例库案例

安徽大学行政管理学案例库行政职能案例案例1:谁来牵走这条破船?下面是某报2002年7月26日的一则报道。

请运用行政职能的原理分析这一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编辑同志:环岛路是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太阳湾”海滨浴场的潮间带却长期搁置着一条废弃的渔船,实在有碍观瞻。

在媒体曝光后,这条破船仍“巍然不动”。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清除这一瑕疵,恢复环岛路的美丽风光。

——读者王某一条破旧不堪的渔船,却让几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皱起了眉头。

因为“目前没有相关规定,我们没有办法解决”。

16日,记者以《破船脏了环境》为题对王某反映的问题作了报道。

18日早晨,记者再次来到该处,看到这条已经腐朽的渔船依然占据着沙滩一隅。

记者饶船走了一圈,发现船体上没有牌照或可以显示主人身份的标志。

“太阳湾”海滨浴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渔船从今年4月份就停靠在这里。

他还说,环岛路沙滩上还有不少这类破船,它们与周围的景观极不协调,而且船体的碎片也成了沙滩垃圾的“制造者”。

哪个部门对清理这条木船负有责任?受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委托,当日下午,记者以游客身份,在近一个小时内拨打了多个单位的电话,可是仍然无法找到能牵走这条破船的“主管部门”。

某管理办。

工作人员态度还算温和,询问了渔船的停放地,然后说他们管的是海上,沙滩上的事情他们会和执法部门联系。

记者追问这个问题究竟属于哪个部门管,他回答说,环岛路由许多部门管辖,“职责有交叉”。

“有没有直接主管的部门呢?”对记者这一问题,他没有回答,只是记下了记者的联系电话,表示“处理后会给一个反馈”。

城监某大队。

工作人员听到记者的陈述后,回答说:“可以去看一下”。

记者问他们是不是主管部门,他回答说:“如果是侵占沙滩、影响市容就可以管。

如果是在水上我们就管不了。

”“这艘船是停在海边的沙滩上,你们能管吗?”“如果是沙滩公共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管。

如果是营利性的,应该别的部门管。

”并说该片沙滩属于“太阳湾”的卫生管理范围,应该由“太阳湾”管理处找到船主,视情况清理。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评审结果公示一览表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评审结果公示一览表

66 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关于“五育并举”培养青年的落实机制研究
67 大学生网络欺凌干预——旁观者的“慎独”道德品质培养及其行为引导研究
68 基于双螺旋模型的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69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研究
70 新时代大学生公益社团实践育人成效提升的路径研究
71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研究
125 高校党建活动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作用研究
126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难点和对策研究
127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研究
128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研究
129 红色音乐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130 高校网络思政平台的育人影响力研究
131 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效果评价、影响机理与教育路径研究
49 中庸思维对大学生情绪健康与社会适应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50 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科学干预机制研究
51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育人研究
52 高校思政类微信公众号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5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54 “三全育人”制度优势转化为高校治理效能研究
55 “共生、共创、共融”——短视频育人机制研究
95 高校辅导员“劳动教育”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96 高校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97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
98 新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认同感提升研究
99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100 新工科辅教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01 大学边缘生识别及内化策略研究
102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研究
28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效能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2015年安徽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

2015年安徽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
附件2
2015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研究课题资助项目
评审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
负责人
申报单位
A2015001
皖北地区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研究
杜爱玉
亳州市社科联
A2015002
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发展战略研究
顾晨婴
合肥学院
A2015003
长江经济带视域下合肥经济圈南京都市圈联动发展研究
——以马鞍山发展为例
缪新棠
马鞍山市社科联
A2015009
新常态下安徽收入分配研究
张扬
省社会收入分配研究会
A2015010
安徽投资回报率与投资竞争力研究
张前程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
A2015011
金融支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方静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A2015012
新常态下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A2015025
“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背景下安徽省行政标语话语方式研究
陈红燕
合肥学院
A2015026
皖西北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民主治理体制研究
刘张飞
阜阳师范学院
A2015027
网络舆情应对效果评估体系研究
李青
安徽工业大学
A2015028
安徽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治理框架的建构研究
黄佳豪
省老年学会
A2015029
胡宁
安徽师范大学
A2015057
传统地域建筑审美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徽州地区为例
季文媚
安徽建筑大学
A2015058
琅琊寺研究
韩传强

新时代高校校史资源育人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校史资源育人路径研究

《矽按学悅乡银》2020年第6期教育教学新时代高校校史资源育人路径研究裴佳越(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摘要:校史承载着一所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文明,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校史研究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结合“文化育人”、“三全育人”理念,通过分析育人工作的问题与成因,从多个角度探索新时代高校校史资源育人的实现路径,以促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文化育人;高校;校史资源;育人路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547(2020)06-0126-00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校史蕴含着一所高校的精神文化,承载着高校自办学以来的荣辱兴衰,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更加注重“文化育人”。

校史作为高校的重要文化资源,它不仅是高校精神文明的载体,还具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利用校史资源育人可以使当代新青年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对于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实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各高校对于校史资源育人工作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校史资源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工作中欠缺校史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因此,研究校史资源育人的实现路径,已成为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高校校史资源的内涵资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释义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犬然来源。

”这一释义可以理解为狭义的资源概念。

从广义上理解,资源是指人类活动的对象条件和要素,分为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两种叭与资源相同,校史具有可利用性、效益性与稀缺性的特征,校史资源作为资源的一个下位词,同样具有广义的特点。

每一所高校都经历过从一无所有到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校史则是这一过程的全方位的真实记录,包括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史、教学与科研史、建筑史、人物史,同时还记录着该校管理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变革,蕴含着高校的人文精神与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宝贵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n o mi ten,a d t k hu Unie iy a h e a l o fr t patr y n a e An i v r t s t e x mp e s
i t d c d t a u s e o l t e e i ai n t e r s u c s n r u e t r u sa g a h d t r n t h e o re o h p wi m o
c no m iyr s l. o fr t e u t Ke y wo ds r hih r e c to g e du a in;i piai n l d c to ns r to a e u a in;An i hu
u v riy nie st
大任务 的过程 中 , 高校聚集 了丰富 的励 志教 育知识 、 榜样 和
Ab t a t T i a t l f m u s e o lwi e emi ai n s r c h s r ce r i o p r u s a g a t d t r n t h o t e c n o ai n t ba n n t e a ay i u i est u u s a h o n t t o o t i,i h n lss n v ri p r e o y s g a i ee i ain t e r s u c s c n o ain a d i h o l w t d tr n t h e o r e o n tt n n t e h m o o
励 志 关 系 网络 , 些 渐 渐 形 成 励 志 资 源 。经 过 长 期 的 积 累 与 这 历史 的洗礼 , 这些资源就表现为励志教育 的物质保 障 、 制度
Aut rS ad e s An ui Unv r i 2 00 ho dr s h ie st 3 39, fiAn i y, Hee , hu , Ch n ia
高校励志资源整合体 系研究
以安 徽 大 学为例 叶春 森
中图 分 类 号 : 4 G6 7
朱欣春
张 兴 丽
203 ) 3 0 9
文章 编 号 :6 2 7 9 (0 1 1 - 0 — 2 1 7 — 8 4 2 1 )2 0 1 0
( 安徽 大学商 学 院
文献 标 识 码 : A
பைடு நூலகம்
和 特 征 的基 础 上 . 究 励 志 资 源 对 大 学 生 励 志过 程 的 影 响 . 研 构 建 大 学 励 志 资 源 整 合 模 式 .并 以 安徽 大 学 为 例 介 绍 励 志
资 源 整 合 的 成效
关键 词 高校 教 育 励 志 教 育 安徽 大 学
Res ur e nt g aton S t m of o c I e r i yse H i e I s r to hA gh r n pia i na C a e St dy o s u f AnhuiUni r iy / ve st /YeChu e , u ne un ns nZh Xi h , Zha g Xi l n ngi
安徽 ・ 合肥


本 文 从 励 志 内涵 入 手 .在 分 析 高 校 励 志 资 源 内涵
终保持积极 向上 的精神状态 , 中精力干某种事业 , 集 从而实 现远大 目标。励 志教育属 于德育教育范畴 , 是指基于社会时 代主题 , 用心理学 、 应 成功 学和人力资 源管理等科 学规律 , 通 过 设 计 系统 、 学 的 教 育 激 励 机 制 , 起 学 生 艰 苦 奋 斗 的 科 唤
作 风 意 识 和 积 极进 取 的心 态 ,端 正 自主意 识 和 成 就 动 机 , 培 养 自我 规 划 和管 理 能 力 , 造 内 知 荣 辱 、 树 新 风 的人 格 品 塑 外 质 , 导树 立 理 想 , 为 实 现 人 生 理 想 目标 而 拼 搏 奋 斗 。励 引 并 志 教 育 一 直 是 思 想 教 育 工 作 的重 点 ,高 校 的 励 志 教 育 具 有
高校 是 一 个 重 要 的社 会 机 构 , 通 过 培 养 人 才 、 务社 它 服 会 和创 造 知 识 来 改 善 资 源分 配 的 均 衡 水 平 。在 实 现 上 述 三
u ie st p r u s g a wi d tr n t n h r s u c s nv ri y u s e a o l t h ee mia i t e e o re o
时代 特征 和高校 自身传统校风的烙 印。 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市场经济价值观念 的冲击 ,一些 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 、 理想信念模糊 、 价值 取向扭 曲、 诚信 意识淡薄 、 社会 责任感缺乏 、 苦奋斗精 神 艰 淡化 、 团结协作 观念较差 、 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口 。这些转型 期 中 的病 态 来 自于 家 庭 背 景 的 差 异 、社 会 关 系 的 复 杂 化 和 角色心态多样化与脆弱化I 。因此 , 】 加强高校励志教育是一 项迫切 的德育工作。 22高校励志资源分析 _
c a a t itc o nd to h r cersi f u a in, t e e e r h uru a o l h r s a c p s es g a wih t dee mi to he r o r e o p s e a g a t e e i to t r nai n t es u c st uru o lwih d t r nai n m t r c s n ue c ot e un v r iy sud nt h o tuci he p o e s if n e t h i e st t e ,t e c nsr t l 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