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一、名词解释1、月经:子宫内膜随卵巢周期性变化发生的规律性脱落及出血称为月经。
2、月经周期:女性月经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
一般为21~35日,平均为28日。
3、月经期:月经周期的4~5天为月经期。
4、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5、胎产式:指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有纵产式,横产式,和斜产式。
6、胎方位: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盆骨的关系,简称胎位。
7、分娩: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内全部娩出的过程。
8、分娩先兆: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分娩先兆。
9、产褥期:孕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
10、恶露:是指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蜕膜组织等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11、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步恢复指未孕状态的过程。
12、流产:凡妊娠不过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13、异位妊娠: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者,称为异位妊娠。
15、前置胎盘:妊娠28周,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16、胎盘早期剥离: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
17、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
孕龄<37孕周的胎膜早破又称为早产(未足月)。
18、胎儿窘迫: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称为胎儿窘迫。
19、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
20、急产从有产痛到完成,只要少于3小时就称为“急产”。
医学上对急产的界定则为: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大于10厘米。
妇产科护理学

第一章 绪论
• 二、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史
• 妇产科护理最早源于产科护理。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专人参与照顾妇 女的生育过程,这就是早期的产科及产科护理雏形。自各民族文字产 生后至印刷术发明前,人类就已结束了以口述形式流传历史的方式, 医学和护理学史也得以流传。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距今约3500年 前),古埃及Ebers古书中就有关于妇产科学的专论,至公元前460 年,著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创立了著名的“ 希氏医学”,在他的医学巨著中描述了古希腊的妇产科学及他反对堕 胎的誓言,同时记录了他关于阴道检查和妇科疾病的治疗经验。公元 前50—前25年,古罗马的Celsus描述了子宫的结构,并记述了用烙 术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章 绪论
• 我们的祖国医学发展历史悠久。公元前1300—1200年,在以甲骨文 撰写的卜辞中就有王妃分娩时染疾的记载,此为我国关于妇产科疾病 的最早记录。2000多年前诞生的《内经》是中医古典巨著。在该书 的《素问》篇里,有对女子成长、发育、月经疾患、妊娠的诊断及相 关疾病治疗的认识和解释,这些妇产科学知识对后人颇有重要启示。 至隋朝,巢元方著有《诸病源候论》,其中对于妇人杂病、妊娠病、 产病、难产及产后病等妇产科病因、病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解释。至 唐代,孙思邈先著有《千金要方》,其中有三卷专论《妇人方》:上 卷论妊娠和胎产,中卷论杂病,下卷论调经;后著《千金翼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章 绪论
• 四、妇产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 妇产科护士要完成好这个角色,就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 医学护理技能,善于与人合作,情绪稳定,并应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 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有较好的语言 、文字表达能力。以自身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广博的 知识、端庄的仪表、亲切的态度服务于病人,为确保妇女和下一代的 健康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1.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
两轴平行者称纵产式,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99.75%。
两轴垂直者称横产式,仅占足月妊娠分娩的0.25%。
两轴交叉者称斜产式,属于暂时的,分娩过程中转为纵产式,偶尔转为横产式。
2.胎方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
3.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
4.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
5.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及坏死的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的液体。
6.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
是一种综合症状,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中,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
发生在临产过程者,可以是发生在妊娠后期的延续和加重。
7.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一分钟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精心护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预防远期后遗症。
8.流产: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9.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
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多小于2500g,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
1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11.前置胎盘:正常胎盘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
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为前置胎盘。
12.异常分娩:影响产妇分娩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
这些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发生异常,或几个因素间不能相互协调适应,而使分娩过程受到阻碍,称为异常分娩,又称难产。
妇产科护理学

未来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未来妇产科护理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 更加广泛,如远程医疗、智能护理等; 二是个性化护理的需求将不断增加,针 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护理计划;三是妇产科护理将更加注 重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提高妇女和儿 童的健康水平。
特点
妇产科护理学具有专业性、全面性、情感性和人文关怀的特点。专业性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妇产科护理知识和技 能;全面性要求综合考虑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情感性强调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人文关怀则要求尊重 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妇产科护理的重要性
01
促进健康
妇产科护理的目标是促进女性健康,预防和解决生殖系统相关的问题。
02
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
女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 生殖器官和相关组织,具 有产生卵子、受精、孕育 胎儿等生理功能。
子宫的结构与功能
子宫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场 所,具有产生月经、孕育 胎儿等功能。
卵巢的结构与功能
卵巢是卵子的来源,通过 排卵释放卵子,与精子结 合形成受精卵。
医疗记录。
知情同意
在进行治疗和护理前,向患者 充分说明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 、效果、风险等,并获得患者 的知情同意。
医疗费用透明
向患者提供详细的医疗费用清 单,确保患者对费用的知情权 和选择权。
投诉与纠纷处理
建立完善的投诉和纠纷处理机 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纠
纷,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事故处理与法律责任
妇产科护理教育体系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其教育体系通常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两个部分。理论学习主要涉及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实践操作则注重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妇产科护理学讲义第三章

第三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分娩: 孕满28周后, 胎儿及其附属物全部从母体排出的过程。
足月产: 孕满37周而不满42周分娩者。
早产: 孕满28周而不满37周分娩者。
过期产: 孕满42周及以上分娩者。
例题:妊娠37周至不满42周间分娩者称为A.早产B.足月产C.难产D.过期产E.滞产[答疑编号5]『正确答案』B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因素本节考点:(1)产力(2)产道(3)胎儿(4)精神心理状态影响分娩的四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
若四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 胎儿顺利经产道自然娩出, 为正常分娩。
例题: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取决于A.产力、产道B.产道及胎儿的大小C.产力、产道及胎儿, 包括胎位、胎儿大小及有无发育异常D.产力、产道及会阴盆底的情况E.产力、产道及胎儿大小[答疑编号5]『正确答案』C一、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称为产力。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为分娩的主要力量, 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中, 使子宫颈口开大, 迫使胎儿下降娩出。
腹肌、膈肌和肛提肌在第二产程时起辅助作用。
(一)子宫收缩力:临产后的正常宫缩具有以下特点:①节律性: 宫缩具有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常宫缩是子宫体部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
临产后随着产程进展, 每次子宫收缩的强度由弱到强(进行期), 维持一定时间(极期), 随后由强到弱(退行期), 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 间歇期子宫肌松弛。
如此反复, 直至分娩全部结束。
在全部分娩过程中, 子宫收缩的频率逐渐增加, 强度逐渐加强, 子宫腔内压力逐渐加大。
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30秒, 间歇期约5~6分钟。
随着产程的进展, 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间歇期逐渐缩短。
当宫口开全后, 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60秒, 间歇期可缩短至1~2分钟。
②对称性: 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 向中央集中, 左右对称③极性: 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 向下逐渐减弱。
妇产科护理学全册ppt课件

疼痛评估和管理策略在妇产科中应用
2024/1/30
疼痛评估方法
01
掌握疼痛评估工具,准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疼痛管理策略
02
根据疼痛原因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
药物镇痛与非药物镇痛
03
了解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患者安全
。
34
康复锻炼指导在妇产科中应用
康复锻炼重要性
强调康复锻炼对妇产科患者恢复的重要性。
19
2024/1/30
05
产褥期保健与护理
20
产褥期母体生理变化及恢复过程
乳房变化
乳腺开始分泌乳汁,乳房逐渐 充盈并出现胀痛。
消化系统变化
产后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减弱, 约需2周恢复。
生殖系统变化
子宫逐渐缩小并恢复至孕前状 态,阴道壁松弛逐渐恢复,外 阴水肿消退。
2024/1/30
血液循环系统变化
血容量于产后1~2周恢复至孕 前状态,血液高凝状态逐渐改 善。
妇产科护理学全册ppt课件
TENTS
• 妇产科护理学概述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 妊娠期保健与护理 • 分娩期保健与护理 • 产褥期保健与护理 • 妇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 计划生育服务与咨询 • 妇产科护理实践2技能提升
2024/1/30
01
浴,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尿潴留与便秘
04 鼓励产妇多饮水、勤排尿、多吃
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
预防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
2024/1/30
23
2024/1/30
06
妇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
24
妇科炎症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
妇产科护理学第六版实践与指导

第一部分:妇产科护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1 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关于妇女生殖健康和生殖过程的专业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维护和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提高生育率和保障母婴安全。
1.2 基本原则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践中,有以下基本原则需要遵循:(1)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尊严;(2)倡导科学、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3)注重个性化护理,尊重患者的需求和意见;(4)强调团队合作,医护人员之间需要紧密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服务;(5)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第二部分: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2.1 孕前护理孕前护理是指在孕育前通过适当的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和体格检查,帮助妇女做好生育准备工作,降低孕产期风险,提高生育率。
孕前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妇科检查、遗传交流、生育准备、营养指导等。
2.2 孕期护理孕期护理是指在妇女怀孕期间,通过定期产前检查、健康指导和紧急救援,保障母婴安全,预防并发症,提高妊娠结局的质量。
孕期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孕期食宜、孕期体育锻炼、孕期保健、孕期常见疾病的处理等。
2.3 产期护理产期护理是指在妇女分娩期间,通过专业的护理技术和综合医疗手段,确保母婴安全,降低分娩风险,促进产妇术后康复。
产期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前准备、分娩过程护理、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等。
2.4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是指产妇产后的恢复护理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产后复原、哺乳指导、产后情绪疏导、新生儿健康检查等。
第三部分:妇产科护理学的实践和指导3.1 妇产科护理实践妇产科护理实践是指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实习或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岗位后,通过实际操作和病例分析,提高护理技能,锻炼专业素养,提高护理质量。
妇产科护理实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
3.2 妇产科护理指导妇产科护理指导是指医院或护理学校为妇产科护理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包括护理技能培训、医疗救护培训、专业知识学习等。
妇产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妇产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孕妇在妊娠期间,以下哪项不是常规的产前检查项目?A. 血压测量B. 体重监测C. 心电图检查D. 血常规检查2.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A. 空腹血糖 >5.1mmol/LB. 餐后1小时血糖 >10.0mmol/LC. 餐后2小时血糖 >7.8mmol/LD. 餐后3小时血糖 >6.1mmol/L3. 以下哪项不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A. 宫缩乏力B. 胎盘残留C. 子宫内膜炎D. 胎儿窘迫二、判断题1. 孕妇在妊娠期间应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以减少胎儿畸形的风险。
(对/错)2. 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该增加食盐的摄入,以保证充足的钠元素。
(对/错)3. 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该避免剧烈运动,但适当的运动是有益的。
(对/错)三、简答题1. 简述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合理膳食结构。
2. 描述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心电图检查不是孕妇常规的产前检查项目。
2. 答案:C解析: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餐后2小时血糖 >7.8mmol/L。
3. 答案:D解析:胎儿窘迫不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
二、判断题1. 答案:对解析:孕妇在妊娠期间应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2. 答案:错解析:孕妇在妊娠期间应该控制食盐的摄入,以预防妊娠高血压。
3. 答案:对解析: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孕妇的身体健康和分娩过程。
三、简答题1. 答案:- 孕妇应保证膳食的多样性,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
- 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特别是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
- 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特别是叶酸、铁、钙等。
- 控制糖分和油脂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
2. 答案:- 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
- 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宫缩情况,及时处理宫缩乏力。
- 分娩后,应检查胎盘是否完整,防止胎盘残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护理学考试重点!一.1.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2.生理性贫血: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使血液稀释,出现生理性贫血。
3.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若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搏量降低,血压下降。
4.妊娠纹:随着妊娠子宫增大,腹壁皮肤弹力纤维过度伸展而断裂,使腹壁皮肤出现紫色或淡红色不规则平行的裂纹,产后变为银白色,持久不退。
5.早期妊娠:妊娠12周末以前中期妊娠:第13-17周末晚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6.胎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7.指示点: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8.总产程:是指从有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
分三个产程,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是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是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是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9.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10.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者。
11.冰冻骨盆:宫颈旁组织也增厚变硬,向外呈扇形扩散至盆壁12.子宫内膜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癌,以腺癌为主,又称子宫体癌。
13、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
二.1、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
纵产式有头先露、臀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
2、胎方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
3、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
4、流产:凡妊娠不满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5、习惯性流产: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6、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异位妊娠,也叫宫外孕。
7、妊高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8、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型病变存在。
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9、前置胎盘: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胎盘前置。
10、继发性闭经: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11、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指手术时疼痛或局部刺激使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率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12、产褥期: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成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成为~,一般需六周。
13、葡萄胎:是一种滋养细胞的良性病变,主要为组成胎盘的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变性,各个绒毛的乳头变为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也称水泡状胎块。
14、纵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者。
15、横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者。
16、斜产式:胎位纵轴与母体纵轴交叉者。
17、复合先露:偶见头先露或臀先露与胎手或胎臀同时入盆称~18、胎头拔露: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为~19、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称为胎头着冠。
20、分娩:妊娠满28周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21、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称~22、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称~23、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称~24、子宫复旧: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包括子宫体纤维的缩复,子宫内膜的再生子宫颈复原和子宫血管变化。
25、初乳: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称~,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免疫球蛋白G和SIgA,脂肪和乳糖含量较成熟乳少,极易消化,是新生儿早期的天然食品。
26、过度乳:产后7~14天分泌的乳汁称~27、成熟乳:产后14天以后分泌的乳汁称~28、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阴道排出称恶露。
29、新生儿:足月新生儿系指孕龄满37周至不足42周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新生儿期系指胎儿出生后断脐到满28天的一段时间。
30、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孕妇、胎儿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31、生理性缩复环:分娩时随着产程进展,子宫上段肌纤维缩复变短,下段则被牵引扩张,变长而薄。
子宫上下段交界处,由于肌壁厚薄不同,在子宫内形成一个环状隆起处,称为~ 32、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胎儿窘迫是一种综合症状,主要发生在临产过程,也可发生在妊娠后期,主要表现为胎心音改变,胎动异常及羊水胎粪污染或羊水过少,严重者胎动消失。
33、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为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34、流产: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35、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血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36、难免流产:指流产不可避免。
在先兆流产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37、不完全性流产:由难免流产发展而来,妊娠产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有部分残留于宫内,从而影响子宫收缩,致使阴道出血持续不止,严重时可引起出血性休克,下腹痛减轻。
38、完全性流产:妊娠产物已完全排出,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腹痛随之消失。
39、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内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者。
40、习惯性流产: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41、复发性流产:连续两次及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42、先兆子痫:孕妇除有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外还出现头痛、眼花、胃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颅内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可能随时发生抽搐,故称为~43、子痫:即在先兆子痫的基础上,进而出现抽搐发作,或伴昏迷。
45、双胎妊娠:一次妊娠有两个胎儿称为~46、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发性疾病。
临床上从皮肤瘙痒,黄疸和病理性胆汁淤积为特征,主要危及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47、妊娠期糖尿病:指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生的任何程度的耐糖异常,不论是否需要用胰岛素治疗,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诊断为GDM。
48、月经过多:病人的月经周期规则,但经量过多,(大于80ml)或经期延长(大于7日)49、月经频发:病人的月经周期规则,但短于21日。
50、不规则出血:病人的月经周期不规则,在两次月经周期之间任何时候发生子宫出血。
51、月经频多:月经周期不规则,血量过多。
52、闭经:是妇科常见症状,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53、原发性闭经:年龄超过16岁(有地域性差异)第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尚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称为~54、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涨,腰酸或合并头痛,乏力,头晕,恶心等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
55、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56、继发性痛经:由于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引起的痛经。
57、经前期综合征(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前期出现生理、精神以及行为方面改变,严重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
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
58、绝经:是每一个妇女生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它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功能终止。
指月经完全停止一年以上。
59、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60、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转移至子宫以外,它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具有恶性肿瘤行为,但恶性程度不高,多数仅造成局部侵犯,仅4%病人发生远处转移。
、61、子宫胎盘卒中:又称库弗莱尔子宫,内出血严重时,血液向子宫肌层内侵润,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变性,此时子宫表面出现紫蓝色瘀斑,尤其在胎盘附着处更明显。
称为~ 1.子宫韧带:圆韧带(作用是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阔韧带(保持子宫位于盆腔中央的位置)、主韧带子宫(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韧带)、宫骶韧带(是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间接地保持子宫前倾位置)。
2.骨盆的组成:骨盆的骨骼由一块骶骨、一块尾骨及左右髋骨组成。
骨盆的关节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骨盆的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
3.胎盘的形成: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4.胎盘的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
5.早期妊娠诊断的三大症状:停经、早孕反应、尿频。
中晚期妊娠临床症状:子宫增大、胎动、胎心音、胎体。
6.子宫收缩力三大特点: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缩复作用。
7.骨产道三个平面: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
8.胎头径线有四个:双顶径、枕额径、枕下前囟径、枕颏径。
9.先兆临产表现:假临产、轻松感、见红。
10.临产的诊断:1.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 2.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 3.胎先露下降。
11.第一产程的临床表现:规律宫缩、宫口开张、胎头下降、胎膜破裂护理:1.提供护理支持,促进有效的适应2.观察产程进展3.促进舒适:①提供休息与放松的环境②补充液体和热量③活动和休息④更换床单⑤排尿和排便:适应症:若初产妇宫口扩张﹤5cm、经产妇﹤3cm时,可行灌肠。
禁忌症:胎膜早破、有异常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心脏病、胎儿窘迫、会阴陈旧性Ⅲ度撕裂均不宜灌肠。
12.第二产程妇女护理:①密切观察胎心率②指导产妇屏气③接产准备④接生13.第三产程㈠产妇护理:⑴协助胎盘娩出⑵检查胎盘胎膜⑶检查软产道⑷预防产后出血⑸观察产后一般情况⑹促进亲子互动㈡新生儿护理:⑴清理呼吸道⑵阿普加评分及其意义⑶身体外观的评估⑷脐带处理⑸保暖⑹辨认一、子宫收缩乏力的护理措施(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者A、第一产程的护理1)改善全身状况:a.保证休息,避免过度疲劳;b.补充营养、水分、电解质,鼓励产妇多进易消化、高热量饮食;c.保证膀胱和直肠的空虚状态:温肥皂水灌肠、导尿;2)加强子宫收缩:a.针刺穴位:合谷,三阴交等;b.刺激乳头可加强宫缩;c.人工破膜;d.催产素静脉滴注,必须由专人看护,随时调节滴速,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