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技术的潮滩湿地植被分类
湿地分类 标准

湿地分类标准1.气候特征,湿地分类首先要考虑气候特征。
气候条件决定了湿地的形成、分布和特点。
根据气候特征,湿地可以分为热带湿地、亚热带湿地和温带湿地等。
2.土壤类型,土壤类型也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土壤类型对湿地植物生长、水文条件和生态系统结构都有影响。
常见的湿地土壤类型包括沼泽土、河流冲积土、滨海盐土等。
3.植被类型,植被类型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植被类型反映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的不同。
湿地植被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类型。
4.水文条件,水文条件是指湿地水的来源、水位、流量和水质等。
不同水文条件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水文条件,湿地可以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
5.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也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地理位置的湿地具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
根据地理位置,湿地可以分为沿海湿地和内陆湿地等。
6.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湿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不同生态环境对湿地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威胁。
根据生态环境,湿地可以分为城市湿地和自然湿地等。
7.生态功能,生态功能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生态功能的湿地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平衡产生不同的影响。
根据生态功能,湿地可以分为生产功能、净化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8.保护级别,保护级别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保护级别的湿地需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根据保护级别,湿地可以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等。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及其分布1. 分类单位植被型组: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的最高级单位,由建群种生活型相近、生境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而成。
如沼泽、红树林湿地、水生植物湿地等。
植被型:是湿地植被分类系统中最重要的高级单位。
在植被型组内,根据建群种的生活型的异同而划分。
如沼泽湿地可进一步分为森林沼泽型、灌丛沼泽型、草本沼泽型和藓类沼泽型等。
群系组:是植被型与群系间的辅助单位。
以建群种亲缘关系相近,并在植物分类系统中为同一“属”,群落外貌相似为依据,将相似的植物群系归纳为统一的群系组。
群系:植被分类中最重要的中级单位。
以建群种或优势种相同的群丛或群丛组归纳而成。
2. 湿地植被单位的命名与编号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采用不同的命名方法。
植被型组:其命名是根据湿地群落建群种的生活型所表现出来的外貌状况和生境差异而命名的,如沼泽、红树林、盐沼等。
不加数码,用黑体字表示。
植被型:是根据群落的优势种生活型而命名的,如森林沼泽、灌丛沼泽、草本沼泽、藓类沼泽等。
用Ⅰ.Ⅱ. Ⅲ. ……,统一编号。
群系:根据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的“种”名命名,用1.2.3.……数字后加“.”点,在群系组下编号,如不划分群系组,则在植被型下编号。
说明:名录中未包括的湿地植被类型,各省根据实际调查情况,依据本规程的湿地植被分类系统,自行列入。
1)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2个植被型)I 寒温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5个群系)1. 兴安落叶松群系:大、小兴安岭的河漫滩、平缓的沟谷等。
2. 长白落叶松群系:长白山林区、熔岩台地低洼处等。
3. 太白落叶松群系:秦岭东太白山地阴坡的平缓处。
4. 峨嵋冷杉群系:西南地区山地、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盆地的西缘山区。
5. 雪岭云杉群系:天山山地的河谷及河漫滩。
II 暖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3个群系)1. 水松群系:珠江三角洲,其它地方零星分布。
2. 水杉群系:主要分布于湖北利川等地,浙江、江苏、江西等地也有分布。
3. 池杉群系:湖北、浙江、江苏、江西等省的平原水网地区及水库周围等地段。
湿地植物的分类及特点(分条整理)

湿地植物的分类及特点(分条整理)湿地植物按其生活习性及生态环境,分为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
沉水植物1)整个植物沉没在水中,根生于泥中;2)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气腔大而多;3)叶片常为狭长或细裂成丝状,多呈墨绿色和褐色;4)花小,花期短,以观叶为主;5)常分布于4-5m深的水中,能消耗水中多余的养料,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6)水中的环境比陆地的环境稳定,气候和环境对沉水植物的影响小于陆地植物。
所以许多沉水植物种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7)如苦草、黑藻、黄花狸藻。
漂浮植物1)根退化或完全缺失;2)全株漂浮于水面,随水流四处漂浮;3)漂浮植物分布于湖泊、池塘或间生于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之间。
4)如大薸、水禾等。
浮叶植物1)根和地下茎生于水底泥中;2)无明显的地上茎或茎细弱不能直立;3)叶漂浮于水面,有沉水叶和漂浮叶之分,叶柄细长柔软;4)体内通常贮藏大量的气体,使叶片和植株能浮于水面;5)常分布于水深0.5-3m区域,成明显的群落;6)如睡莲、中华萍蓬草、荇菜等。
挺水植物1)植株直立挺拔高大;2)根或根状茎生于水下泥中;3)茎叶明显,上部植株挺出水面,下部或基部沉入水中;4)营养繁殖力强,地下茎可不断产生新植株,常排斥其他植物而形成单种群落;5)常分布于水深0-1.5m的沼泽地、湖、河、塘等近岸的浅水区;6)如荷花、千屈菜、再力花、菖蒲、花叶芦竹、水葱等。
湿生植物1)耐水湿能力强,能在河岸边种植的植物,包括湿生草本植物和湿生木本植物。
2)湿生草本如玉带草、薏苡、活血丹、姜花等。
3)湿生木本如夹竹桃、水松、垂柳、木芙蓉、金钟花、小叶扶芳藤等。
参考文献:[1] 吴玲.湿地植物与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

中国湿地植被分类(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中国湿地植被分类(植被型组-植被型-群系)针叶林湿地植被型组I 寒温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1. 兴安落叶松群系2. 长白落叶松群系3. 太白落叶松群系4. 峨嵋冷杉群系5. 雪岭云杉群系II 暖性针叶林湿地植被型1. 水松群系2. 水杉群系3. 池杉群系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I 落叶阔叶林湿地植被型1. 水冬瓜赤杨群系2. 江南赤杨(桤木)群系3. 枫杨群系4. 胡杨群系5. 黑杨群系II 常绿阔叶林湿地植被型1. 香樟林群系Ⅲ 竹林湿地植被型1. 水竹林群系2. 大箭竹群系灌丛湿地植被型组I 落叶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1. 油桦群系2. 柴桦群系4. 细叶沼柳群系5. 高山柳群系6. 沼柳群系7. 川三蕊柳群系8. 柳叶绣线菊群系9. 川西锦鸡儿群系II 常绿阔叶灌丛湿地植被型1. 野牡丹群系2. 狭叶杜香群系4. 草原杜鹃群系5. 隐蕊杜鹃群系6. 毛蕊杜鹃群系7. 狭萼杜鹃群系Ⅲ 盐生灌丛湿地植被型1. 盐角草群系2. 柽柳群系3. 碱蓬群系4. 盐地碱蓬群系5. 大白刺群系6. 泡果白刺群系7. 塔里木沙拐枣群系8. 盐节木群系9. 盐生草群系10. 盐穗木群系11. 具叶盐爪爪群系草丛湿地植被型组I 莎草型湿地植被型1. 修氏苔草群系2. 乌拉苔草群系3. 灰脉苔草群系5. 漂筏苔草群系6. 湿苔草群系7. 沼苔草群系8. 芒尖苔草群系9. 阿尔泰苔草群系10. 帕米尔苔草群系11. 踏头苔草群系12. 青藏苔草群系13. 木里苔草群系14. 红穗苔草群系15. 弯囊苔草群系16. 绿穗苔草群系17. 坚果苔草群系18. 藏嵩草-苔草群系19. 四川嵩草苔草群系20. 藏北嵩草-苔草群系21. 藏西嵩草-苔草群系22. 喜马拉雅嵩草-苔草群系23. 黄颖莎草群系24. 香附莎草群系25. 水葱群系26. 百球藨草群系27. 庐山藨草群系28. 三棱藨草群系29. 荆三棱藨草群系30. 海三棱藨草群系31. 蒯草群系32. 羊胡子草群系33. 高荸荠群系35. 野荸荠群系36. 刘氏荸荠群系37. 华扁穗草群系38. 扁穗草群系39. 华克拉莎草群系40. 香附子群系II 禾草型湿地植被型1. 芦苇群系2. 北方芦苇群系3. 卡开芦苇群系4. 狭叶甜茅群系5. 水甜茅群系7. 荻群系8. 菰群系9. 黍群系10. 李氏禾群系11. 拂子茅群系12. 假苇拂子茅群系13. 大米草群系14. 互花米草群系15. 星星草群系16. 獐毛群系17. 稗群系18. 盐地鼠尾粟群系19. 芨芨草群系20. 葡萄冰草群系Ⅲ 杂类草湿地植被型1. 香蒲群系2. 蒙古香蒲群系3. 狭叶香蒲群系5. 葱状灯心草群系6. 翅茎灯心草群系8. 田葱群系9. 慈菇群系10 帚灯草群系11. 杉叶藻群系12. 班唇马先嵩群系13. 水木贼群系14. 节节草群系15. 翅碱蓬群系16. 水烛群系苔藓湿地植被型组1. 中位泥炭藓群系2. 尖叶泥炭藓群系3. 白齿泥炭藓群系4. 广舌泥炭藓群系5. 卵叶泥炭藓群系6. 钝叶泥炭藓群系7. 沼泽泥炭藓群系8. 大金发泥炭藓群系9. 薄网藓群系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I 漂浮植物型1. 满江红群系2. 紫萍群系3. 槐叶萍群系4. 凤眼莲群系5. 大薸群系6. 水鳖群系II 浮叶植物型1. 莕菜群系2. 菱群系3. 睡莲群系4. 莲群系5. 鸭趾草群系6. 小掌叶毛茛群系7. 水皮莲群系8. 浮叶眼子菜9. 莼菜10. 空心莲子草11. 芡实群系Ⅲ 沉水植物型1. 菹草群系2. 马来眼子菜群系3. 龙须眼子菜群系4. 微齿眼子菜群系5. 苦草群系6. 金鱼藻群系7. 东北金鱼藻群系8. 黑藻群系9. 水车前群系10. 海菜花群系11. 穗状狐尾藻群系12. 轮叶狐尾藻群系13. 茨藻群系14. 梅花藻群系15. 黄花狸藻群系16. 川蔓藻群系18. 水盾草群系19. 水车前群系红树林湿地植被型组1. 白骨壤群系2. 红树群系3. 秋茄群系4. 木榄群系5. 桐花群系6. 海桑群系7. 水椰群系8. 苦槛蓝群系9. 海滨木槿群系10. 海漆群系11. 红海榄群系12. 银叶树群系13. 黄槿群系14. 榄李群系。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类别及配置要点分析_1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类别及配置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3-07-25T02:17:38.36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3年15期作者:曹焕云[导读] 城市湿地公园属于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城市生态景观需求等原因,城市湿地公园不断的兴起。
而在设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到不仅具有生态化的功能同时还要注重城市公园与城市活动之间的联系。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3摘要:社会高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现阶段,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
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体现之一,具有生态保护、环保教育、游览休闲、生态观光等功能,它是一座城市生态建设效益的直接展现,更是城市生态的标志性产物。
城市湿地公园是由各类植物科学搭配组成,植物配置模式直接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作用、景观质量。
基于此,着重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要点,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要点引言城市湿地公园属于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生态系统,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城市生态景观需求等原因,城市湿地公园不断的兴起。
而在设计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到不仅具有生态化的功能同时还要注重城市公园与城市活动之间的联系。
而在这之中,植物造景尤其重要,在不同的场景中不同的景观植被会营造出不同的城市湿地空间,发挥植物造景的重要作用。
1植物景观营造原则1.1生态优先在确保湿地生态系统连贯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保留现有湿地植物,对长势不佳的灌木和地被进行适当迁移和清理,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充分发挥乡土植物抗逆性强的优势,适当引进外来物种,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构建稳定、和谐的湿地植物群落。
1.2功能突出基于区域的功能定位,选择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植物品种,充分发挥湿地植物的生态、美学和教育等功能。
在充分展示湿地景观特色的基础上,营造四季有景的植物群落,增加鸟类食源植物和鸟栖植物,提供适宜的鸟类栖息地。
潮滩地物分类

潮滩地物分类
潮滩是潮汐作用下的沿海地带,经常受到潮汐和波浪的影响。
潮滩地物的分类通常涉及到潮汐作用、植被分布、地形特征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潮滩地物分类:
1.潮滩类型:
•高潮滩:高潮位以上的潮滩,通常在潮汐过程中只有涨潮时会被浸没。
•低潮滩:低潮位以下的潮滩,通常在潮汐过程中只有落潮时才会露出。
2.植被分布:
•盐沼:生长在潮滩上,耐盐碱的植被,如碱蓬、碱草等。
•红树林:通常分布在低潮滩区域,是一种特殊的潮滩生态系统,如红树、红树林溪等。
3.地形特征:
•沙质潮滩:由沙粒组成的潮滩,通常出现在沙滩地区。
•泥质潮滩:由泥沙淤积形成的潮滩,通常出现在河口、湾区。
4.生态系统:
•滨海湿地:潮滩通常与滨海湿地关联,构成丰富的生态系统,为鸟类、鱼类等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
5.水文特征:
•潮汐河口:位于河口地区的潮滩,受潮汐影响较为明显。
•海湾:潮滩在海湾地区可能呈现不同的特征,受潮汐、波浪和海流的共同影响。
这只是一种基本的分类方式,实际上潮滩地物的分类可能更为复杂,具体的分类方法可能会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水动力条件等多个因素进行细分。
这种分类有助于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和海岸管理等领域的工作。
人工湿地中植物分类

2利用这些植物的生长(主要是块根、球茎和果实的生长)需要大量的P磷、K钾元素的特性,将其作为P去除的优势植物应用,以提高系统对P的去除效果。
泻泽慈姑荸荠芡实薏米
挺水草本植物类型
芦苇、茭草、香蒲、旱伞竹、皇竹草、藨草、水葱、水莎草、纸莎草等
人工湿地中植物分类
1-根据植物类型分类
名称
常见植物
特点应用漂Fra bibliotek植物水葫芦、大薸、水芹菜、李氏禾、浮萍、水蕹菜、豆瓣菜等。
1生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好,根系发达
2生物量大,生长迅速;
3具有季节性休眠现象,如冬季休眠或死亡。生长的旺盛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10月或9月-次年5月;
4生育周期短,主要以营养生长为主,对N氮的需求量最高。
3-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类型分析
由于潜流式人工湿地湿地系统填料之间的空隙大,植物根系与水体养分接触的面积要较表流式人工湿地湿地广,因此对于营养生长旺盛、植株生长迅速、植株生物量大、一年有数个萌发高峰的植物如香蒲、水葱、苔草、水莎草等植物适宜栽种于潜流湿地;
对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存,生长相对缓慢,一年只有一个萌发高峰期的一些植物如芦苇、茭草、薏米等则配置于表面流湿地系统。
深根散生型植物,根系一般分布于20-30CM之间,植株分散,这类植物有香蒲、菖蒲、水葱、藨草、水莎草、野山姜等,这类植物的根系入土深度也较深,因此适宜配置栽种于潜流式人工湿地。
浅根散生型植物,如美人蕉、芦苇、荸荠、慈姑、莲藕等,其根系分布一般都在5-20CM之间。由于这些植物的根系分布浅,而且一般原生于土壤环境,因此适宜配置于表流式人工湿地中。
4-植物对污水的适应能力分析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湿地公园建设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的分析与探讨
在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方面,应该根据不同湿地的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
湿地公园可以划分为分别适合湿地草本植物、湿地灌木和湿地乔木的区域,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还可以根据湿地公园的定位和主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湿地植物进行植物配置,以提升公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
选择莲花、菖蒲等具有湿地特色的植物作为湿地公园的代表植物。
景观营造是湿地公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景观营造通过合理的园林设计和景观设置,营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观赏性的景观形象。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法,如水景、观景台、小型景观雕塑等。
水景是湿地公园的重要景观元素,可以通过设置湖泊、池塘、喷泉等水体来打造出水景效果。
观景台则可以用来观赏湿地风光,提供参观和休息的场所。
小型景观雕塑能够增加湿地公园的艺术氛围和趣味性。
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还应注重生态建设和可持续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应选择具有生态适应性强、对湿地环境有益的植物,以促进湿地的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景观营造方面,应采用生态友好的建材和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可以选用可降解的木材、使用节水灌溉系统,减少园林垃圾的产生等措施。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只有在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才能打造出具有高度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湿地公园。
相关部门和设计师需充分了解湿地公园的功能需求和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将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健康的休闲娱乐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河 口型潮 汐湿 地 ,是 由长 江径 流 携带 的泥沙 沉 积 而成 , 目前 仍 以每年 1 5 0 m 一 2 0 0 m 的淤涨 速度 向东海 推 进 。崇 明东滩地 势平 坦 ,滩地 以 5 ‰ 的和 缓坡度 向 海 倾斜 ,东滩 的滩 高 为 3 . 6 — 4 . 2 m ;土壤 盐度 为 3 - 6 , 多 由粉 砂组 成, 且有机 质含 量高 ;植被 主要 以挺 水类 植物 为 主 , 由低潮 区 的海 一棱 蔗草 、 内侧 高 潮 区 的 芦 苇群 落 和 中 、高潮 区交错 混 生 的互 花 米草 群 落 3 大类 组 成 。研 究 区 内芦 苇 带 、藤 草带 、光滩 分 界 明
1 2 1 。0 1 一 1 2 2 。1 0 E , 3 1 。2 6 一 3 1 。3 5 N , 称 为崇
明东 滩 。崇 明东滩 是 长江 口规模 最 大 、 发育 最 完善
像 时刻天 空无 云 ,影像 质量 较好 。I K O N O S影 像成 像 以增 强影 像 判读 的可靠 性 和 影像 的解 译 能 力 ,
提高 数据 分类 和 目标识 别的准 确性 。
研 究表 明 ,同… 融合 算 法对 不 同类 型 的 图像 融
合 效果 不 问 ; 同一 图像 ,不 同 的应用 ,选取 的融 合
方法 也 同 。 。为此 ,本文 以崇 明东滩植 被为 研究对 象,以 I K O N O S影像 与 T M 5影像 为数 据源 ,探 讨 了崇
一
个研 究 难 点 。近年 来 随着 遥感 技术 的发展 , . 人
类 获 得 了海 量 的 多 时相 、 多光谱 和 多 分辨 率 遥 感 图 像 。但 每种 遥 感 图像 都 各有 优 缺 , 因此 需要 融 合 多 传 感 器 影像 所 含 的信 息 ,把 它 们 互补 地有 机 结 合起
L I J u n — h u i Y UAN Y i Z HU Y u n — h o n g WAN G Xi a o . a o Y ANG L i - j u n
1 引言
湿地 植 被 是湿 地 生 态 系统 的 重要 组 成 部分 ,植
被 的动 态 变 化 能够 反 映湿 地 的生 态 环境 变 化 ,被 认
[ 关 键 词 ] 湿 地 植 被 ,分 类 , 融 合 , 神 经 网 络
[ 中图分类号]P 2 3 7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6 7 4 — 5 0 1 9( 2 0 1 4 )0 1 — 0 0 2 4 — 0 4
Th e T i d a l Fl a t Ve g e t a t i o n C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Ba s e d o n F u s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显 ,潮沟 发达 。 图 1 为研 究 区概况 图。
为 是 个 反 映 生态 环 境变 化 的敏 感 指示 器 。植 被 分 类 是植被 覆 盖状况 和动 态变 化规律 研 究 的基 础 …。 遥 感 技 术具 有 宏观 、 同步 、动 态 的优 势 ,可 以应用 于 大 规模 、大 尺度 的湿 地植 被 调查 中 。但 潮 滩湿 地 处 于海 陆交 汇 的特 殊 地 带 ,土 壤背 景 受潮 汐 影 响 ,变 化 非 常 复杂 ,可达 性 差 ,利 用遥 感 图像进 行 分类 是
明东滩 植 被 分类 方 法 ,为 潮滩 植 被 动态 监 测及 覆 盖 状 况提 供 参 考 ,并 为进 一 步研 究 植 被群 落 生态 系 统 稳 定性和 植被 恢 复提供 科学 依据 。
2 数 据 与方 法
2 . 1研 究 区和数据 集
1 研 冗 区概 况
( 2 )数据 集
( 1 )研 究 区概况
2 4
测绘第 3 7 卷第 1 期2 0 1 4 年 2 月
基于融合技术 的潮滩湿地植被分类
李俊辉 袁一 朱云虹 汪晓傲 杨立君
( 1 . 江苏省地质测绘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8 ;2 . 南京邮 电大学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3 )
[ 摘要 ]为了解 决遥 感影像上潮滩湿地植被光谱相似性导致 的分类 困难 问题 ,本文 以 L a n s a t 5 、I K O N O S影像 为 数据源 ,探讨了融合技 术在潮滩湿地植被遥感分类 中应用 ,提 出了基 于小波融合变换 的神经 网络分类方法 。实 验 结果表 明,融合技术提高 了潮滩湿地植被的分类总精度 ,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轴 墨卡 托投 影 ,Z o n e为 5 1 。该影 像 为 G e o级 产 品,
该级别的产 品经过了简单的几何纠正,消 除了影像
采集 引起 的几何 误差 。2 0 0 7年 1: 5 0 0 0部 分 崇 明东 滩地 形 图与 1: 5 0 0 0 0上 海市 边滩 资源 遥感 调 查 ,坐
2 5
时问 为 2 0 0 7年 5月 1 1日北 京 时间 1 0点 4 4分 ,成 像 时 刻 天 空无 云 ,影像 质 量 好 ; 多光 谱 影像 分 辨 率
为 1 m ,全 色 影像 为 l m ;水 准 面为 W G S 8 4 ,投 影为横
滩 与裸 露 光滩进 行 分离 。 图 2为植 被潮 滩分 离 结果 。
, r M影像 成像 时 间为 2 0 0 7 年 4月 7日, 北 京 时间 1 0点 1 9分 ; 太 阳方位角是 1 3 3 。 ,高度 角是 5 7 。;影
像 中心经纬度 为 1 2 1 。4 6 1 7 ”E 、 3 1 。3 5 4 4 ”N ; 成
研 究 区 位 于 崇 明 岛 最 东 端 ,其 经 纬 度 范 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