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类型划分为4大类23个小类

合集下载

《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哪两大类

《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哪两大类

《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哪两大类《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哪两大类_什么是湿地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哪两大类,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哪两大类1、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

2、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作出的,即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3、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

4、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

什么是湿地狭义湿地(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

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20多个类型,这个定义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接受。

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素。

水的来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续期和频率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

水对湿地土壤的发育有深刻的影响。

湿地土壤通常被称为湿土或水成土(Hydric Soil)。

广义湿地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湿地的概念

湿地的概念

湿地的概念、分类及作用一、湿地的概念:湿地的定义有多种,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作出的,即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

形成原因: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

其类型多样。

因而成因也多样。

一般来说。

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且地势较低平。

排水不畅。

除此之外。

热带地区还因降水丰富。

排水不畅形成湿地。

(如印尼)高原地区还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且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

于易积水的低洼处易形成湿地。

(如青藏高原)高纬度地区还因气温较低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

并且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也易形成湿地。

(如东北三江湿地)二、湿地分类:湿地可以归类为4大类自然湿地和1大类人工湿地。

4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

滨海湿地: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及其沿岸海水浸湿地带,是指浅海水域、潮下水生层、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潮间盐水沼泽、红树林沼泽、海岸性咸水湖、海岸性淡水湖、河口水域、三角洲湿地;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湖泊湿地:包括永久性淡水湖、季节性淡水湖、永久性咸水湖、季节性咸水湖;沼泽湿地:包括藓类沼泽、草本沼泽、沼泽化草甸、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地热湿地、淡水泉或绿洲湿地。

人工湿地:包括水稻田、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以及农用洪泛湿地,蓄水区,运河、排水渠,地下输水系统等。

三、湿地的作用:(一)提供水源: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

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

湿地分类 标准

湿地分类 标准

湿地分类标准1.气候特征,湿地分类首先要考虑气候特征。

气候条件决定了湿地的形成、分布和特点。

根据气候特征,湿地可以分为热带湿地、亚热带湿地和温带湿地等。

2.土壤类型,土壤类型也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土壤类型对湿地植物生长、水文条件和生态系统结构都有影响。

常见的湿地土壤类型包括沼泽土、河流冲积土、滨海盐土等。

3.植被类型,植被类型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植被类型反映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的不同。

湿地植被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类型。

4.水文条件,水文条件是指湿地水的来源、水位、流量和水质等。

不同水文条件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水文条件,湿地可以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

5.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也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地理位置的湿地具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

根据地理位置,湿地可以分为沿海湿地和内陆湿地等。

6.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湿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不同生态环境对湿地产生不同的影响和威胁。

根据生态环境,湿地可以分为城市湿地和自然湿地等。

7.生态功能,生态功能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生态功能的湿地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平衡产生不同的影响。

根据生态功能,湿地可以分为生产功能、净化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8.保护级别,保护级别是湿地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同保护级别的湿地需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根据保护级别,湿地可以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等。

湿地分类

湿地分类

湿地分类1 基本分类1.1 海域潮下海域:低潮时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无植物生长的浅水水域,包括海湾和海峡;潮下水生植被层,包括各种海草和热带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间海域:多岩石的海滩,包括礁崖和岩滩;碎石海滩;潮间无植被的泥沙和盐碱滩;潮间有植被的沉积滩,包括大陆架上的红树林。

1.2 河口潮下河口:河口水域即河口永久性水域和三角洲河口系统。

潮间河口:具有稀疏植物的潮间泥、沙或盐碱滩;潮间沼泽包括盐碱草甸、潮汐半盐水沼泽和淡水沼泽;潮间有林湿地包括红树林、聂帕榈和潮汐淡水沼泽林。

泻湖湿地:半咸至咸水湖,有一个或多个狭窄水道与海相同。

盐湖(内陆排水区):永久性和季节性的盐水或碱水湖泥滩和沼泽。

1.3 河流永久性的河流:永久性的河流和溪流,包括瀑布;内陆三角洲。

暂时性的河流:季节性和间歇性流动的河流和溪流;河流洪泛平原,包括河滩,洪泛河谷和季节性泛洪草地。

1.4 湖泊永久性的湖泊:永久性的淡水湖(8k㎡以上),包括遭季节性或间歇性淹没的湖滨;永久性的淡水池塘(8k㎡以上)。

季节性的湖泊:季节性淡水湖(8k㎡以上),包括洪泛平原湖。

1.5 人工水面如水库、池塘、水稻田等属于广义湿地,得到湿地公约的认可。

2 《湿地公约》分类2.1 天然湿地2.1.1 海洋/海岸湿地A-永久性浅海水域:多数情况下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包括海湾和海峡。

B-海草层:包括潮下藻类、海草、热带海草植物生长区。

C-珊瑚礁:珊瑚礁及其邻近水域。

D-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岛屿、海边峭壁。

E-沙滩、砾石与卵石滩:包括滨海沙州、海岬以及沙岛;沙丘及丘间沼泽。

F-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

G-滩涂:潮间带泥滩、沙滩和海岸其他咸水沼泽。

H-盐沼;包括滨海盐沼、盐化草甸。

I-潮间带森林湿地:包括红树林沼泽和海岸淡水沼泽森林。

J-咸水、碱水泻湖:有通道与海水相连的咸水、碱水泻湖。

K-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泻湖。

Zk(a)-海滨岩溶洞穴水系。

湿地(wetland)调查的技术与方法

湿地(wetland)调查的技术与方法

湿地(wetland)调查的技术与方法时间:2008-06-06 16:18:11来源:生物秀浏览次数133次浏览评论对国际重要湿地进行调查的目的就是查清其资源现状,特别是野生动植物及其分布状况,综合评价湿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找出威胁国际重要湿地的主要因子,从而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湿地调查是湿地保护和管理及其合理利用(如生态旅游等)的基础。

一、湿地的定义和分类标准1.湿地的定义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系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2.湿地分类标准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湿地公约》分类系统,《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将全国湿地划分为5大类28种类型,各种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如下:Ⅰ、近海及海岸湿地(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及其沿岸海水浸湿地带):Ⅰ1xx水域: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永久水域,植被盖度<30%,包括海湾、海峡。

Ⅰ2潮下水生层:海洋低潮线以下,植被盖度≥30%,包括海草层、海洋草地。

Ⅰ3珊瑚礁:由珊瑚聚集生长而成的湿地。

包括珊瑚岛及其有珊瑚生长的海域。

Ⅰ4岩石性海岸:底部基质75%以上是岩石,盖度<30%的植被覆盖的硬质海岸,包括岩石性沿海岛屿、海岩峭壁。

本次调查指低潮水线至高潮浪花所及地带。

Ⅰ5潮间xxxx:潮间植被盖度<30%,底质以砂、砾石为主。

Ⅰ6潮间淤泥xx:植被盖度<30%,底质以淤泥为主。

Ⅰ7潮间盐水沼泽:植被盖度≥30%的盐沼。

Ⅰ8xx沼泽:以红树植物群落为主的潮间沼泽。

Ⅰ9海岸性xx:海岸带范围内的xxxx。

Ⅰ10海岸性淡水湖:海岸带范围内的淡水湖泊。

Ⅰ11河口水域:从近口段的潮区界(潮差为零)至口外海滨段的淡水舌锋缘之间的永久性水域。

Ⅰ12xx湿地: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育而成的低冲积平原。

Ⅱ、河流湿地(本次调查仅限于河床(枯水河槽)平均宽度≥10米,面积大于100hm2的全国主要水系的四级以上支流)Ⅱ1xx河流:仅包括河床,同时也包括河流中面积小于100hm2的水库(塘)。

湿地趣味知识

湿地趣味知识

湿地趣味知识
湿地是指由水体、湖泊、河流或海洋所形成的自然环境,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以下是一些湿地的趣味知识:
1. 湿地类型:湿地可以分为沼泽、泥炭地、湖泊、河口湾等不同类型。

每种湿地都有其特有的特征和生物群落。

2. 湿地功能:湿地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包括水源涵养、水质净化、防洪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湿地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3. 物种多样性: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栖息地之一,许多珍稀濒危物种都依赖湿地生存。

例如,湿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站点,吸引了大量的鸟类。

4. 著名湿地: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湿地,如美国的伊万霍湖、肯尼亚的马赛马拉湿地、中国的三江平原等。

这些湿地具有独特的景观和生物群落,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

5. 湿地保护: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湿地正面临着退化和破坏的威胁。

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措施来保护湿地,并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等方式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总之,湿地不仅是自然界的宝贵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

了解湿地的趣味知识可以增加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湿地自然保护区分级

湿地自然保护区分级

湿地自然保护区分级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

根据其重要性、生态功能和受保护的对象等因素,湿地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最高级别的保护区,其范围广泛,包括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物种栖息地。

这些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相对于一级保护区来说范围较小,但仍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物种栖息地。

这些保护区通常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或特定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而设立的。

三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某些特定物种或特定生境而设立的。

这些保护区的范围相对较小,但仍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以上三个等级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如国家公园、自然遗产地等。

这些保护区通常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文化、历史或旅游需求而设立的。

总之,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分级是根据其重要性、生态功能和受保护的对象等因素来确定的。

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简述湿地的种类和意义

简述湿地的种类和意义

2013年第11期现代园艺1湿地的意义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

在世界自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料F)制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湿地是陆地与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地表为浅水所覆盖或者其水位在地表附近变化;从资源学的角度来看,凡是具有生态价值的水域(只要其上覆水体水深不超过6m)都可视为湿地加以保护,不管它们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而美国工程师协会(The US Corps of Engi-neers)则干脆把湿地定义为在一定的频率和延续时间内被地面水或地下水淹没或浸润的地区。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湿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

一方面,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

另一方面,湿地又不完全独立,它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相邻的地景系统,和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影响邻近系统的活动。

具体到其发育史上,湿地源于其它生态系统,又演变成它种生态系统。

2湿地的分类目前湿地分类与湿地的定义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分类方法多样,因地区、学科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概括而言,有成因和特征分类两大类,将每一系统下面再按照地貌部位的不同分成亚系统,对每一个亚系统按照基底物质组成的不同分成湿地类,湿地类又分成更细的亚类;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利用四级特征不能完全描述的湿地,还可用附加特征描述,以便更好地反映湿地水文、化学、土壤特性和人类影响。

Brinson 的分类法则主要根据湿地的功能划分。

这种方法把地貌、水文和水动力特征看成是湿地的3个同等重要的基本属性,分析一个湿地的第1步就是将这3个特征归入相应的功能湿地类中。

按湿地的地貌位置可以把湿地分成4个大组:属河流地貌系统、属凹地貌系统、属海岸地貌系统和广泛分布的泥炭湿地。

水文特征的分类按湿地水源补给的方式不同分为:降水补给类、地表漫流补给类和地下水补给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类型划分为4大类23个小类,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如下:
(一)河流湿地
1、永久性河流:仅包括河床。

2、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3、泛洪平原湿地:河水泛滥淹没的河流两岸地势平坦地区,包括河滩、泛滥的河谷、季节性泛滥的草地。

(二)湖泊湿地
1、永久性淡水湖:常年积水的淡水湖泊。

2、季节性淡水湖:季节性或临时性的泛洪平原湖。

(三)沼泽湿地
1、藓类沼泽:以藓类植物为主的泥炭沼泽。

2、草本沼泽:植被盖度≥30%、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沼泽。

3、沼泽化草甸:包括分布在高山和高原地区的具有高寒性质的沼泽化草甸、冻原池塘、融雪形成的临时水域。

4、灌丛沼泽:以灌木为主的沼泽,植被覆盖度≥30%。

5、森林沼泽:以乔木为主的沼泽,植被郁闭度≥0.20。

6、地热湿地:由温泉水补给的沼泽湿地。

7、淡水泉或绿洲湿地。

(四)人工湿地
1、蓄水区:水库、拦河坝、水电坝。

2、运河、输水河。

3、淡水养殖场。

4、农用池塘:包括小型水池。

5、灌溉用沟、渠。

6、稻田、冬水田:一季和多季水稻田。

7、盐田:包括晒盐池、盐水泉。

8、采矿性积水区包括:砂、砖、土坑、取土坑、采矿地。

9、废水处理场所。

10、城市性景观和娱乐水面。

二、湿地保护等级
湿地类型按保护程度分成五级,其划分标准见表2.9。

保护等级划分标准代码
I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 1
II 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 2
I
II精品
文档,
地(市)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 3
你值
得期

IV 县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 4
V 非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 5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