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地区气候变化与农业对策
河北省南宫区域雾霾天气变化特征分析

著的下降 趋势 。一 些学 者 还对 雾霾 形 成 的物理 化 学条
件 、如何 区分雾和霾等做过 系统 的分析研 究 ,为雾霾 的 天气 预警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方法
r ' r r
l 7 0
…
1 5 0 1 3 0
I l O
0 5 5 7 5 0 )
[ 摘要]本文利 用 1 9 8 0— 2 0 1 3年 河北省南宫气象站 3 4年的地面观测资料 ,对南宫 区域雾、霾天气现 象的气候 变化特
征 进 行 了统 计 分 析 。 [ 关键词 ]雾 ; 霾 ; 变化 特 征 中 图 分 类 号 :X 5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2 8 8 X ( 2 0 1 4 ) 0 5— 0 1 3 6— 0 3
代表性意义 。
9 0 1 98 0 l 9 85 1 99 0 1 9 95 2 00 0 20 05 2O1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份
图 1 南 宫站 1 9 8 0— 2 0 1 3年 雾 日数 年 际 变 化
时 出 现雾 与霾 ,记 为一 个 霾 日。
图 2是南宫市霾 日数年际变化曲线 ,南宫在 8 0 、9 0
年 代 出 现 霾 的 概 率 很 小 ,可 能 与 8 0年 地 面 观 测 规 范 调
3 雾霾 天气 的气 候 变化特 征
3 . 1 雾 日数 年 变化
整有关 。自 1 9 9 8年后 呈逐 波动性 年 增多趋 势 ,增 多速
开 来 一 。
一l l l l l l
河北省南宫市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河北省南宫市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作者:关俊华耿世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2期摘要利用河北省南宫市51年逐月和逐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等资料,运用气候趋势倾向分析、t检验等方法,对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南宫市平均气温呈线性上升的趋势显著,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与年气温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夏季气温变化与年气温变化明显不同,目前年平均气温和春、秋、冬3个季节平均气温都处于升高时期,以冬季变暖最明显。
年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非常一致,且夏季减少的线性趋势明显;春季降水呈增多趋势,与年降水变化趋势不一致。
关键词气候;变化特征;河北南宫;1958—2008年中图分类号P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2-0251-01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地气候变化趋势与强度差异很大,而研究小区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灾害预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南宫市位于河北东南部,属于黑龙港流域,研究该地的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1-2]。
近年来,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干旱严重,给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3-7]。
该文用南宫多年来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来分析南宫地区的气候变化,研究南宫气候变化的规律,为提高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来源与技术方法1.1资料来源该文资料来源于河北省南宫市气象局。
资料包括1958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
1.2技术方法该文利用气候趋势分析方法,定义年平均值大于多年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为偏多或偏暖年份,小于多年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为偏少或偏冷年份,二者之间为正常年份。
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气候数据变化趋势,气候趋势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y(t)=a+bt,式中,y(t)为某气象要素时间序列,t为时间,单位为年。
浅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浅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作者:张勇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20期南宫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属黄河冲积平原,总面积86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万亩,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主产小麦、谷子、玉米、棉花等,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水量584毫米,年平均日照2955小时,全年无霜期约200天,是传统农业大县(市),先后获得“全国棉花百强县(市)”、“河北棉花之乡”、“河北韭菜之乡”等称号,“银宫”牌皮棉评为全国十大棉花名牌,“南宫黄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农业产业经济在南宫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农业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来抓,这也给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带来动力和压力,主要是现在农村青年对农业生产缺乏了解,弃农现象十分普遍,务农人员年龄偏高,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最终效益不高,存在对农业重视不够现象。
作为农业大县(市),传统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推广模式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对当前的农业推广体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市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开展农业推广调查和多年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总结了几点经验。
1 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1.1 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措施,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积极性,逐步增加相应待遇。
基层农业推广队伍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工作繁琐,服务对象多数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科技意识淡薄,习惯于传统的种植模式人群,还有待遇偏低,导致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是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断层,年龄大的缺乏现代农业方面的理论知识,主要凭经验做工作,而近年来安排的大学生虽有理论知识,但缺少经验,由此造成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差。
1.2 加大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资金注入力度,特别是应扩大对农业科研、培训教育、推广等领域的投入,加强农业科研和农民技术培训,提高推广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南宫基地召开玉米 棉花轻简化技术现场观摩会

7 8・
少 环 境 污 染 ,保 护 生态 环 境 ; 五 是 提 高
现
场 目
南宫基地技术负责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 究所 耿军义 研 究 员讲授 了 “ 两年 三 熟粮 棉轮 作 的技 术要 点和 棉花 机 械 化 、轻 简 化栽 培 技 术 ” ;邢 台农 科 院李文 治副 院长 讲授 了 “ 玉 米 生产机 械 化管 理及 粒 收技 术 ” ;南 宫 市 农业 局 高 级农 艺 师 张 先 忠讲 授 了 “ 主要 农 作物 病 虫 害 防 治技 术 ” ,高 级 农 艺 师贾
缢
2 0 1 5年 1 0月 1 0日,河 北 省 渤 海 粮 而玉米 机械 化 粒收 技术 才 刚 刚开始 。玉 米机 械 化粒
收技 术 的推广 将进 一 步 降低 生 产成 本 ,大 幅提 高 玉 米 生产效 率和 效益 。 南 宫 基地 玉 米 机械 收 粒 示 范 田选用 中熟 节 水 、
德彩 讲授 了 “ 小麦 节水 高效 栽培 技术 ” 。
与 会 领 导 和 专 家 对 此 次 观 摩 会 给 予粮仓 科 技示 范工 程 南宫 项 目组
选择推广 “ 两 年 三 熟粮 棉轮 作节 水 高 产 技术 ” ,在
观 , 3 喜 妻 亳 至 喜 爹 主 摩 星 潮 搠
植 效 益 下 降 ,近 几 年 粮 食 种 植 面 积 逐 年 扩 大 。但 黑 龙 港 地 下 水 资 源 严 重 缺 乏 ,
2 . 2 棉 花 机 械 化 、 轻 简 化 管 理示 范观 摩 。棉 花 管 理 环节 多 、费工 费力 、劳动 强度 大 、效益 低 一直 是 制 约 我 省棉 花 生 产发 展 的 重要 因素 。棉 花机 械 化 、 轻 简化 管理 也一 直 是科 技工 作者 、农 技 推广 人 员和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

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气象服务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包括气象灾害预警、气象信息预报、气象服务技术支持等内容,对于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种植、防范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现状以及发展对策。
一、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现状1. 气象灾害预警需求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气象灾害如干旱、水灾、冻害、风灾等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农民急需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2. 气象信息预报需求农民需要获得气象信息预报,如降水量、温度、风速等数据,以便科学安排种植和管理农作物。
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对气象条件有不同的要求,而气象信息预报可以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时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气象服务技术支持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也越来越依赖于气象服务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农民监测和评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1. 提高气象设施设备建设水平为了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需要加大对气象设施设备的建设投入。
加强气象观测站点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气象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能力。
还需要改善农村气象服务设施,让气象信息更快、更准确地传达给农民。
2.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对于保护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还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的科学防范技术研究,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指导。
3. 加强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是农民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加强对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
建立健全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发布气象信息,提供给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
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气象信息服务。
鲁棉研37号在河北省南宫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中"#$-鲁棉研37号在河北省南宫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2020,47(8):38-39https:///10.11963/1000-632X.wslzhj.20200807鲁棉研37号在河北省南宫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王胜利5,魏克训2,赵红军",魏蕾2,郝蕾2(1.农业部黄淮海棉花遗传改良与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济南250100;2.河北省南宫市农业农村局,河北南宫051800)南宫市地处河北黑龙港流域,属河北省地下漏斗区,水资源匮乏。
棉花属节水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明显低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全市植棉面积常年稳定在2万hm2左右,居河北省植棉县(市)第二位,是河北省重要的植棉区之一。
近年来,南宫市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部门连续示、推广种植棉花种鲁棉研37号,种、产量、抗倒伏、省等特点以及籽棉售价高等优势,迅速占领南宫市及周边棉花主产县区市场,推广面积逐年增加,初步统计该品种年种植面积南宫市植棉总面积的80%左右。
1鲁棉研37号的种植表现1.1衣分高山东省区试鲁棉研37号的衣分为42.6%,近3年在南宫种植衣分平均41.0%以上,其中2019年43.0%,棉农籽棉售价种0.20元&1.2结铃性强通过同期调查对比,相同的地力条彳4:、种植密度及管理水平,鲁棉研37号平均单株成铃17〜18个,棉花品种3〜5个&耐低温、抗倒伏能力突出近年南市棉花种期及棉花苗情况,鲁棉研37号是种植种苗最好的。
特别是2019年的倒春寒及连续阴雨不利,部种,鲁棉研37号是的。
,南市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常生、等,棉花大面积倒伏,最终造成明显减产。
经连续3年种植观察,鲁棉研37号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2018年10月15日南宫出现并伴随强降雨天气,造成南宫市大部分棉田倒伏严重,而收稿日期:2020-06-12*通信作者:*******************鲁棉研37号棉田未出现明显倒伏;2019年遭受台“奇玛”侵袭,鲁棉研37号依旧表现优异的1.4果枝短而上冲,省工、易管理从鲁棉研37号在南推广种植几年表现看,该品种型紧凑,赘芽少,果枝短,封行行间有明显空隙,利于棉通风透光、减少烂铃,更便于棉田中后期喷药、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实施&随着当地劳动本断上升,种省工、省时、的优点受到农民的欢迎&1.5产量高鲁棉研37号整个生育期长势旺、叶功能好,根,强,开花集中,且结铃性强&通过对4个乡镇20多个植棉村调查,该品种在南宫市种植模式下种表现更好的丰性&2019年河北垂杨镇张庄村棉农王登平种植1hm2棉花,其中鲁棉研37号种植0.67hm2,实收籽棉3456.5kg,折合667m2产籽棉345.7kg;另夕卜0.33hm2种植其他品种,实收籽棉1621kg,折合667m2产籽棉324.2kg。
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各个领域都会产生影响,其中农业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领域。
气候变化会影响作物生长、质量和种植面积等方面,给农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农业生产者需要采取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1.气候变暖导致农作物变异气候变暖会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同时也会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农作物的变异。
许多作物在气候变化下的生长环境中将产生不稳定的产量和品质,导致供应不稳定并影响农民的经济利益。
2.极端天气使种植面积缩小气候变化带来了更频繁的极端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涝、灾害等,这会使得种植面积缩小并且农作物产量下降。
在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增加水源,并且使用特殊的农业技术来增加产量。
在洪涝地区,农民需要大力发展中低处农田,利用水稻去吸收大量的污水和泥沙。
3.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增多气候变化导致了自然灾害的增多,例如干旱、风暴、地震等,这些自然灾害会对农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影响。
农民可以采取保险措施来降低这种风险,同时还可以加强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1.发展高效种植方式农业生产者需要采用高效种植方式来增加作物产量,例如采取种植、种植保农、精准施肥、增加种植密度等措施。
这可以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来实现,例如遥感技术,利用遥控飞机等现代高科技设备进行监测,来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和提升农机设备的效率。
2.加强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为降低自然灾害的风险,农民需要对这些灾害进行预防。
农业生产者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进行农业保险、农业灾害预警、风险评估等措施,来减少损失。
农民也可以在自己的农田内改善土地管理,例如保留农田周围的林木,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3.推行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推行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韧性。
同时,可持续农业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推动区域农业发展。
这包括利用有机肥料、农用基地灌溉、尽可能减少农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等措施,同时加强农田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农业成为受影响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影响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雨模式的改变:气候变暖导致降雨分布不均,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也发生变化。
部分地区长期缺水,造成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了持续性的暴雨。
这种情况影响了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影响农民的收成。
2. 温度的上升: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长期高温会使农作物受到热应激,出现干旱和营养不良现象。
此外,高温还可能导致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农田受到威胁。
3.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洪水、冰雹等)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这些极端事件会对农田、农作物和农民造成巨大破坏,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应对措施面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减轻损失并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农作物的品种,选育适应气候变化的抗旱、抗病虫和耐高温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
同时,推广科学的耕作方法和管理技术,加强农田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
2.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改善灌溉系统,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发展节水型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的浪费。
3. 调整农作物布局:根据气候变化状况,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种植结构,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热的作物,适时转作旱地农业或经济作物。
同时,采用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持率。
4.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建立健全的防灾减灾机制,提前预警极端天气事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固农田堤防、灌溉设施和农房,提高抗灾能力。
5. 推广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采用循环利用的农业模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善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宫地 区气候变化 与农 业对策
关俊华
( 宫市气 象局 南 河北 南宫 0 55 ) 5 70 [ 要] 摘 受大 气候 的影 响, 五十 年来 我们 南 宫地 区的气 候有 了 明显 的变化 , 降水 减少 、气温 上升 , 工农 业生 产和 人 民生 活造成 了很 大 影响 。通过 分析 给 研究气 候变 化规 律, 革种 植方 式和 作物布 局 i 改 大力发 展雨 养农业 和 节水 农业 : 当规模地 发 展立 体农业 和 生态 农业, 证我 区农 业高 速稳 定的增 长 。 适 保
而 散失 , 以, 所 有效水 就 少的很 可 怜了 .正 因为如此 , 了保住 和充 分利 用这 为 部 可贵 的水 资源, 后应 继续 大兴农 田水 利, 今 建立地 上和土 壤 水库, 充分利 用 河 、渠 、 塘拦 截 自然 降水, 时要大 力搞 好深 耕 改土, 同 增施 有机 肥 工作, 扩 大地 膜 、农摸 、秸 杆等 地 面覆盖 面 积, 实践证 明, 盖农 田能 提高 0- 0 m 覆 2 a 耕作 层土 壤湿度 的 2 4 2  ̄4 c 土 壤湿 度 3 4 4  ̄6 c 深 土层湿度 的 . %, 0 0m . %, O 0m 1 6 相 当于 2 m . %。 O m的 降水效 果 。 目前, 我们 地 区灌溉技 术还 比较落 后, 资源利用 率还相 当低 .大力发 展 水 ’
份 图 1 南宫5 0年年平 均气温 变化 ( 距平, 9 滑动 平均, 线性倾 向) — 一 a 一
大 限度 地 利 用 自然 降 水和 提 高 现有 水 资源 的利 用率 、 生产 转 化率 。 我地 常年 降水 4 0 7 8 . 毫米 , 约折 4 亿立 方米, 旱的年 份也 能达到 3 亿 1 偏 0 立 方米 , 是平均 地表 径流量 为 17 2 但 5 . 毫米 , 即约有 3 %的夏 、秋季 降水量成 0 为径 流而 失掉 , 如再折 除无效 降水也约有 作物耗 水量 的一半水分成 为无效蒸 发
2 温度 .降水 量 的变 化 为 了分析 气温和 降水变 化趋 势, 采用线 性倾 向分析 和 9 滑动 平均趋 势分 a 析, 图 l 图 2 见 、 。线 性倾 向是 否显著 采用 t检验 法, 给定 。计算 表 明, 平 年 均气温线性倾 向变化通 过 了显著性检 验, 明年平均气 温线性上 升趋势是 显著 说 的, 平均 每 la上升 0 17 O . 9 ℃。从 9 滑动平 均趋势线可 以看到, a 南宫在 19 年 90 以前基本处 于低温阶段, 只是 18年前后 有短暂 的升温趋势, 90 以来, 90 19 年 一直 处 于偏暖 阶段, 0 0年后是 最暖 时期, 20 目前仍 处于偏 暖气候 背景 时期 。 年降水量 没有通过 t 检验, 明年 降水量线 性变化趋 势不显著 。从 9 滑 一 说 a 动趋 势变化 曲线可 以看 出, 明显存在 周期波动 , 基本 上是 1a 2 左右 一个周期 , 近 年 来, 化周期 有加长 的趋 势,目前处于 第三个 变化 周期 的降水偏 少阶段 。 变 春、秋 、冬个 季 节和 年平 均气 温在 5 1年来 都有 不 同程 度 的上升 , 季 冬 升温 最 明显, 2 世 纪 比 6 年代 升高 1 5 比历年平 均值 升高 0 8 。只 有 1 O . ℃, .℃ 夏季 目前 气温 开始 出现下 降趋 势 。 目前, 年气 温和 四个 季节气 温都 处于 偏暖 时 期 。各季 节 降水 变 化趋 势 不 同, 、 秋 、冬三 个 季 节 降水与 年 降 水变 化 春 趋势不 一致, 为上升 的趋 势, 目前降水接 近常年, 只有夏季 降水趋势 与年 降水 变 化趋 势 比较一 致, 下降 的趋 势,目前 降水 偏少 。 为
从而 使两者 原来 相适应 的关 系不再 相适应 而影 响 了农 业 生产 , 以, 所 水利条 件 相对 差的地方 应适 当减 少一年两 作和对 水分敏感 的夏玉米 等作物 的种植面积 , 增加 一年三 作及 较耐旱 而又 高产 的甘薯, 谷子 等作物 的面 积, 水利条 件较好 的 地方 应适 当一年 两作及 增产 潜力较 大 的夏玉米 和高产 的 中晚熟玉 米品种 的面 积, 具研 究, 套种 夏玉 米 的平 均气 候增产 潜力 为9 1 0 公斤 / 而 目前我区大 部 亩, 平均 玉米亩 产量 仅有 30公斤或 多一 些, 0 近些年 来套 种夏 玉米大 大减少 了, 应 大力 宣传和 推广 , 玉米 需水量 相对较 少, 约为4 0 1毫米 , 而且 其根系 吸水力 以及 水分 利用率 都 比较 高, 以, 所 在水分 能满足 时 容易取得 高产 .但 玉米 对水分 的 敏感性 强, 当水 分临界期 短水 时也极易严重 影响产量 形成 甚至绝收, 以, 当 所 适 掌握玉米 种植面积 对我 区的粮食产 量很重要 , 冬小麦是 我地 的比较耐旱而 又稳 产 的 当家作物 , 早年型下 减产 率仅 为 1. %, 以, 造条件 尽量 扩大小麦 在 21 所 创
种 植 面积 是 增加 和稳 定 我 区粮 食产 量 的又 一措 旌 。 32 大力发 展雨养 农业和 节水 农业 . 根据我 区水资源 极其匮乏 的状况, 今后 我们必须 大力发展 雨养农业和 节水 农 业, 要把 这个 问题 当 作战略 问题来 抓, 雨养农 业和节 水农 业的关 键是如 何最
[ 关键 词] 气候变 化 农业 对策 南宫地 区 中图分类号 :2 5 0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09 94 (0 02 -2 80 10 — 1X2 1 ) 10 6 —2
1引 富 当代 气候变 化 已经 引起 了国 内外科学 家和各 国政 府的广 泛关注 。 宫地 南 区是河北主要 的农业 生产区, 这里 气候变化 对工农业 生产尤 其对农业 生产影 响 都很 大, 具一些专家 预测, 气候偏早 偏暖 的特 点还会将 维持很长 时间, 同时 间有 小 涝,大 风 、冻 害 、冰 雹 等灾 害 的 频 繁发 生 , 对 我 区 的农业 生 产 造 成威 将 胁 。南宫地 区是 当前 以农 业为 主体经 济的农 业地 区, 候 资源相对 比较 丰富, 气 农业 增产潜力 很大, 但我地 的农业生产 水平和基 础还 比较 落后, 大程度 上讲, 很 农 业生产 还是 自然经济 , 又加之我 地 的气象灾 害 比较 频繁, 影响 和制约 着我 地 的农业稳 定发展 , 并合 理利用 气候 资源, 了解 在一定 程度 上减轻 或避免 这些 气 候 变 异和 灾 害 的 影 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