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论文
绿色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谈绿色建筑电气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关系分析…

绿色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谈绿色建筑电气设计2、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关系分析3、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模式4、建筑工程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5、建筑工程中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应用全文总字数:20820 字篇一:谈绿色建筑电气设计谈绿色建筑电气设计[摘要]现阶段,城镇化的速度在加快,建设项目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作为与民众、与社会有着紧密关联的一项工程,其环保性能也得到了愈来愈多的注重。
电气设计是建设项目中十分关键的一环,其设计品质可以在一定层面上直接影响到绿色建设物的建造成效,因此,这也成为了相关企业极为注重的内容。
基于此,本文就以绿色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为出发点,首先简要叙述绿色建筑的特性,其次探讨绿色电气设计的准则以及现状,最后提出几点实际的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电气设计;准则;措施引言在国内经济进步的历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忽视了一部分环保工作,而随着新时代的来临,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环保的关键性,并且也制订出了一系列的防治举措。
建设行业作为主要产业,也应该起到表率效用,主动寻求行之有效的手段,来促使绿色化项目的建。
电气设计是建设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其也是建设物中各项基本性能的保障,因此在这个环节,也应当加强绿色化设计,确保电气设计的节能性。
可见,对绿色建筑的电气设计予以探究,是极为必要的工作,下文将作出简要论述。
1绿色建设项目的主要特性1.1环保特性绿色建设物可以在全部使用周期中,尽可能地提升资源运用率,同时能够显著的缩减各类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而是着重应用一些清洁能源,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这一层面上,就展现出了其中的环保特性。
1.2宜居特性对于建设物而言,其服务的对象主要就是人类,因此务必要做到以人为出发点,而绿色建设项目就是将此作为目标的工程。
例如,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尽量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同时在设计活动中,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入,继而使得其更适宜于民众居住。
环境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明清江南园林建筑与文人的审美情趣…

环境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2、明清江南园林建筑与文人的审美情趣3、考现学在既有建筑改造的应用4、中小建筑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5、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全文总字数:22781 字篇一: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摘要:本文主要以绿色生态型的建筑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绿色生态型建筑以及其设计理念,然后对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讨论,旨在加强对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的设计。
关键词: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建筑设计;要点1前言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愈加关注绿色生态理念,重视建筑、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加强建筑的绿色生态性设计,结合其设计理念和设计要点,提高设计的生态化,满足新时期的建筑需要。
2绿色生态型建筑简述绿色生态型建筑,指的是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实现了建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型建筑。
这种建筑类型以城市的生态建设为中心,将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要满足现代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又要实现对对气候、空气、光照、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等条件的充分利用,为人们创造现代化的绿色生态型建筑。
同时在建设中,还要将节能环保作为建设的核心,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和可循环材料,在不影响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现阶段,这种绿色生态型建筑的建设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内容,绿色生态型建筑也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3.1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自然中的阳光、空气和水时人们生存所需的基本元素,与很多现代化建筑中的照明和空调系统相比,不仅不会对生态环节造成影响,而且还会降低在人为环境中产生的身体不适、皮肤干燥和亚健康等问题。
因此,在绿色生态型建筑中,将自然因素作为设计的动力,提高了设计的效果,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中重点遵循的理念。
3.2使用感受舒适化由于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高质量的生活产品是人们关注的内容。
绿色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探析、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工作措施…

绿色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探析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工作措施3、绿色建筑理念养老建筑设计分析4、亲子主题公园绿色建筑设计研究5、绿色建筑的创新管理探索全文总字数:18069 字篇一: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探析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探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当前在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不同主体在绿色目标实现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制度和体系建设措施,推动绿色施工技术创新,提高绿色施工管理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国内建筑施工的规模和质量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实现新的飞跃,社会大众对建筑质量和建筑的环保节能性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相关单位必须加强重视,结合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管理方法,打造更为系统化的施工管理体系,推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合理开展。
1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同时开启多个项目,不同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存在差异,对施工进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协调项目进度,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相关单位必须安排专业的员工开展施工管理工作,通过协调建筑施工不同环节的施工进度和相关数据,可以有效规避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随着建筑施工的深入开展,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也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建筑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
通过安排专门人员开展施工管理工作,可以及时端正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打造更为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对保障建筑施工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除了对建筑质量提出要求之外,还对建筑的环保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添加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相关的内容,引入更为环保的材料和施工方式,对建筑施工不同环节进行合理调整,继而实现节约建筑施工材料,降低对周边环境污染影响的目的,对提高建筑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绿色建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

绿色建筑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绿色建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3、绿色建筑理念下养老建筑设计4、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应用5、绿色建筑材料在工程施工的应用全文总字数:18166 字篇一:绿色建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绿色建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一、绿色建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一)绿色建筑与城镇化的含义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我国的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二)绿色建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绿色建筑可以带动城镇化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可以带动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建筑是实现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载体,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是推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引擎。
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就是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现阶段的城镇化建设,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建筑相关产业有机结合,缓解因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
同时,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可以为绿色建筑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更好地挖掘绿色建筑的潜力,推动绿色建筑产业优化升级。
二、绿色建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绿色建筑最早是以试点建筑为主开始普及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绿色观念的普及,绿色建筑的运营实施才开始被广泛推广。
截至2016年底,全国范围内有20多个省市建立了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团,绿色建筑面积已达8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建城区面积的50%以上都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相关建设产业已经成为当下建筑发展的主流。
节能低碳绿色建筑论文(4篇)

节能低碳绿色建筑论文(4篇)绿色建筑论文篇一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河北与浙江显然都是建筑节能工作走在前列的省份,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两个建筑节能大省的着力点和发展路径却有所不同。
“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的是市场力量,所以才有“欧洲门窗看纽伦堡,中国门窗看高碑店”的说法。
依靠市场的动力推动建筑节能,对河北来说实属无奈之举。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谁也不愿意看到全国空气质量预报时,排名靠后的几个城市都是河北的“专利”。
”由于前者沉重的环保欠账和令人诟病的雾霾天气,而不得不在转型中加速而艰难地与建筑节能赛跑。
而“浙江版“的建筑节能则不同,虽然不能说浙江的空气质量就是“天生丽质”,也不能说江南水乡依然是那么小桥流水,但节能减排和碳排放的压力毕竟还是要小于河北。
因此,依靠政府的号召和推力是浙江的特色。
这样的文字显然还交代得不够,首先让我们看看“河北版”建筑节能的市场推动力和吸引力。
9月16日,中德建筑节能领域系列合作项目在中国国际门窗城签约。
德国驻华大使馆大使柯慕贤、德国能源署署长斯蒂芬#8226;科勒到场。
本来这样一个商业活动不太可能惊动省领导,但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却亲自来到签约现场。
用现在比较时髦的一句话是:为企业站台。
记者发现,这次“河北版“的建筑节能,依靠市场的力量共签订了六个大项目。
分别是德国能源署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建设被动式门窗博物馆项目;德国威玛生物质燃料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合作生产生物质燃料项目;德国梅森伯格商贸无限责任公司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共同在中国国际门窗城建设德国绿色家居建材展览中心项目;德国诺托。
弗兰克五金集团、德国格屋五金集团、德国雷诺科涂料公司入驻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项目。
签约的主角,是河北奥润顺达窗业集团,这个我国最大的节能门窗生产企业,2004年就通过市场谈判与德国合资,将欧洲节能门窗理念技术引入中国。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

绿色建筑论文精选3篇绿色建筑论文篇一[论文摘要]本文以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为例,从集成化设计、精细化设计、适宜性技术的运用等方面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一、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案例分析深圳体育新城安置小区是深圳市为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建设的住区,需要解决5个村落的500户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
因为由政府投资,资金受到严格控制,工期紧张,需求也非常特殊。
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对项目的分析和定位非常重要,原住民对设计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工期和拆迁进度。
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我们通过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精确控制,实现了低成本适宜技术的绿色建筑目标,该小区也获得2006年国家财政部、建设部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图1,图2)。
1.集成化设计在规划过程中我们成立专门的沟通组及设计组,同步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不会因为工期缩短而降低质量。
我们一方面与建设方沟通,以求更好地实现安置政策;另一方面与村民沟通,以保证我们的方案能够更贴近村民需要,也为方案后期的顺利实施打下必要的基础。
为了更顺利地与村民深入交流,我们还专门选派了会方言的建筑师参与沟通。
考虑到原住村民的客家文化背景,在对客家民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又引入社会学、民俗学、植物学等学科学者协助建筑师进行协同设计,丰富了方案的内涵。
2.精细化设计为满足原村民自住房与出租房分开、每个村要相对集中等要求,针对用地紧张的情况,我们将相对比较安静的东部设为自住区,西侧为小户型出租区。
5个村从南到北依次排列,通过道路、景观、幼儿园、会所等公共设施来间接区分,而不是用围墙生硬地隔断,这样既保证了整个小区设计一体化,又满足了居民的基本需求。
我们采用数字化手段,从定性判断走向定量验证,力图把常规技术作精,提高舒适度的同时节约资源。
结合日照模拟,调整总平面布局,使所有住户都能达到规范中的日照要求,并借助通风模拟验证了小区内每栋建筑都有顺畅的通风(图3)。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

绿色建筑物设计案例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积极采用环保和节能的设计理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和资源浪费,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同时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品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案例,展示它们在实践中的成果和效益。
我们可以看看新加坡的“花园理想城市”项目。
这个项目是由建筑师理查德·卡森设计的,旨在打造一个生态友好的城市社区。
整个项目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比如雨水收集系统、节能灯具、太阳能板等。
建筑物的设计还考虑了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减少室内能耗并提高舒适度。
通过这些创新设计,花园理想城市成功实现了环保和节能的目标,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且宜居的社区。
另一个成功的绿色建筑案例是荷兰的“特拉维夫市中心办公大楼”。
这座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造一个生态平衡的工作场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师采用了许多绿色建筑技术,比如绿色屋顶、太阳能板、高效隔热材料等。
建筑物还设置了很多自然采光和通风的设计元素,以降低能耗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通过这些创新设计和技术应用,特拉维夫市中心办公大楼成为了荷兰乃至整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建筑之一。
除了以上案例,还有许多其他成功的绿色建筑项目,比如美国的“华盛顿州立大学凯恩大楼”和中国的“北京国贸三期”。
这些项目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都充分利用了各种绿色建筑技术,比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地下循环系统等。
通过这些创新设计和技术手段,这些绿色建筑物成功实现了节能和环保的目标,同时提升了建筑物的利用效率和舒适度,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典范。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和利用效率。
通过学习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提供借鉴和启示。
绿色建筑论文参考范文

绿色建筑论文参考范文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绿色建筑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绿色建筑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谈绿色建筑材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居住环境和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一种科学人文环境发展的理念。
关注绿色环保,关注生命健康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成为必然,绿色建筑材料收到重视和研发,绿色建筑材料是环保健康的,对于人民的生活和居住是安全的,无污染的,观众居住环境的科学环保,在近年来的生活质量提高的背景下,绿色建筑材料的运用受到更多关注。
怎样理解绿色建筑材料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要注意哪些问题,都是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
1 绿色建筑材料的概念及特点1.1 绿色建筑材料的含义“绿色”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主题。
绿色建筑材料从原料的使用,生产过程的污染程度小,和对环境的保护方面来看,绿色建筑材料都是回收利用生活和生产废弃物的好方法的表现,绿色建筑物无污染、科学合理关注健康,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的,有益于人们的健康、几乎无污染用能够重复利用废弃物的绿色环保的绿色建筑材料。
这种健康又环保的建筑材料,被冠以“绿色”的含义,这种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技术是高科技的清洁生产,在国外,早已经应用于建筑和装饰施工方面;在我国还没有实质性的应用,只是停留在概念中而已。
1.2 绿色建筑材料具有的独特性1.2.1 绿色家装材料的生产用料大多数是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
1.2.2 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选取上,高科技的投入,新技术的应用。
加上环保低碳的新工艺用于生产领域。
1.2.3 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配方的制作和生产整个流程中,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比如:甲醛、芳香烃类化学品;另外,产品不得含有某些有毒重金属,比如汞、镉、铅等。
1.2.4 绿色建筑材料的整体设计是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以关怀人文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最高要求,关注居住环境的改善,有益人民的身体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论文
摘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离不开全民的参与,通过我们共同的智慧、经验、勤勉和努力,我国的建设事业一定会走上一条环境和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前言
绿色建筑的内涵已有许多的论述。
归纳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
有人把绿色建筑归结为具备4R的建筑。
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
因此,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
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
同时,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人要具体操作的对象。
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扼要阐述其设计原则。
1.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
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
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1.2简单与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1.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
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2绿色建筑的标准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最高效率的利用能源、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标准:
(1)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绿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
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4)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5)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3.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
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
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
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
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
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
a.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
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
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
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
b.立体绿化。
引入“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
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绿化,在西墙面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
夏季爬山虎覆盖墙面形成
一道绿墙,绿墙与墙面之间形成大约300mm宽的间层,这间层形成了良好的通风竖井,增强了墙面的散热性能,而且绿墙还能避免阳光对墙面的直射。
屋顶绿化是在建筑屋顶上采用蓄水覆土种植,屋面上种植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形成一个“空中花园”。
阳台绿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
(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
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笔者在雅安市滨河公园方案设计中较好的应用这样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穿越时空,聆听茶香》的设计构思,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3.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
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a.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
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以秸杆稻草为原料的绿色建材——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广使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不仅具有色彩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良性能,而且在环保上解决了秸杆焚烧的问题;其次它自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
b.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
c.
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
d.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
a.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
b.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
c.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
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
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
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4结束语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离不开全民的参与,通过我们共同的智慧、经验、勤勉和努力,我国的建设事业一定会走上一条环境和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