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学案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2

人教2011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充满趣味、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进一步形成专注默读的习惯及速读能力;2.抓书中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3.了解儒勒▪凡尔纳在书中呈现出来的科学幻想精神和能力,主动接受其启发,养成科学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读目录,知大略:把握全书结构、故事情节框架,尽快弄清人物及其关系;2.在速读的同时,勾画重点或疑难之处;3.概括、复述刚看过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1.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阅读目的,恰当地选择确定读书速度与读书方法;2.善于前后勾联,既不遗漏关键信息,又能快速形成整体印象。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名著《海底两万里》、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语(出示幻灯1,课名及授课者信息。
)各位同学:可能都知道,新时代的科学技术之发达,各种航空航天器之先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但您是否知道,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有位作家小说中的人物就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有造出潜艇的时候,他笔下的人物就驾驶着这种不可思议的钢铁怪兽在海中上升、下潜,来去自如?这位作家是谁?生答:儒勒▪凡尔纳!(屏显,幻灯2——徐知免的话:“凡尔纳预言的实现似乎还远远没有到头,但我们面对这一切,已经惊讶不已,难怪乎有人断言:‘二十世纪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把凡尔纳的预言变为现实的过程而已。
’”)对,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在他的带领下,感受他的奇思妙想,做一次两万里的长征——阅读他的名著《海底两万里》。
(屏显,幻灯3)出示幻灯4:书名及不同版本的图书。
二、整体认知《海底两万里》问:大家手里的是哪一种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示其关注书的版本,并介绍版本的标志项目:出版社、编著(译)者、版次、印次、字数。
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李观政主编、陈筱卿译,2014年10月第1版,2017年12月第12次印刷。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公开课教案_2

(一)经典名句
1.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2.我沉迷在这种昏睡中有多少时候,那我不能估计;但当我醒来的时候,看看太阳已经向西边低下去了。
3.我能为了完全个人的利益,损害我的同伴们的将来吗?
(二)经典故事情节
①冰山封路:在南极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逃出大海。
性格特点:博古通今,善良勇敢、热爱考察事业
故事情节:章鱼袭击
【康赛尔】
他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
【注】“鹦鹉螺”号艇长的名字——“尼摩”在拉丁文中是子虚乌有之意。
性格特点:自信,因为他的头在其肩部轮廓所形成的弧线上面高傲般扬着,那双阴郁神态的眼睛冷静沉着地注视着别人
镇定,因为他的皮肤苍白而不红润,说明他性情平和。
坚毅,这从他眼眶筋肉的急速收缩就能看出。
果敢,因为他的深呼吸就显示出了十分强盛的生命力。
故事情节: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
【阿龙纳斯教授】
法国生物学家,博古通今,热衷于科学研究。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
在《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驾驶诺第留斯号,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几乎游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他经常在海底袭击那些十恶不赦的海盗船,当然,对于侵略占领自己祖国的英国军舰,他也绝不放过。他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
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六单元 :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公开课教案_25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路线,概述航行主要事件。
2.掌握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1.了解“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路线,概述航行主要事件。
2.掌握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和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圈点勾画法课前准备:PPT课件阅读检测材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学习目标(一)情境导入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这个人就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海洋三部曲”之一《海底两万里》。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路线,概述航行主要事件。
2.通过圈点勾画法,掌握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
二、检查阅读情况,了解本书内容1.正确理解书名“海底两万里”: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而不是“在海底两万里深处旅行”。
2.连线理清人物仆人尼摩捕鲸手阿龙纳斯法国博物学家康塞尔潜水艇“诺第留斯”号船长尼德·兰3.旅行路线(根据书目看地图)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根据“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路线,概述航行主要事件。
三、快速阅读指导及训练(一)快速阅读方法指导:1. 抓住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挑重要、感兴趣的内容跳读;2. 集中精力,高度专注;3. 采用默读,每分钟不少于400字;4. 视域要宽,不回读;5. 圈点勾画标识,再读可提速;(二)快速阅读训练课文P158—1601. 快速阅读本章,预计8分钟左右;2. 圈点勾画标识有用信息(数字、工具、重要事件);3.完成速读检测环节一跳读课文P158—160,完成速读检测环节二4.阅读后能简要复述本章内容并对“我”进行简要点评;5.师生交流阅读感受。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指导目的:1、了解文学名著的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物形象,掌握阅读的方法。
3、培养阅读的兴趣,爱上阅读。
二、指导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三、指导难点:1、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2、掌握作品的科幻性四、课前准备:学生粗略阅读了《海底两万里》五、指导过程:导入:激趣阅读尼摩船长站起来,我在他后面跟着,餐厅后部的两扇:门打开了。
我走进一个房间,大小跟我刚才走出的那饭厅差不多。
这是图书室。
图书室的四壁摆着高大的紫檀木嵌铜丝的书架,架上一层一层的隔板上放满了装潢统一的书籍。
架子下面摆着一排蒙着栗色兽皮的长沙发;沙发的曲度正合适,坐上去很舒服。
沙发旁边有可以随意移来移去的轻巧的活动书案,人们可以把书放在上面看。
图书室中央放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许多小册子,其中有些是过时的报纸。
半嵌在拱形天花板上的四个磨沙玻璃球发出柔和的电光,浸浴着这和谐的整体。
我看了这所布置十分精致的图书室,心中十分赞美,我几乎都不敢信任我自己的眼睛。
——选自第一部第十一章《鹦鹉螺号》认识一位天才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飞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面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儒勒·凡尔纳(1828年-1905年),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科幻小说,其中很多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经变成现实,所以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认识一种文体【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通常将“科学”“想象”“小说”视为其三要素,也就是科幻小说具有科幻性和文学性(一)文学性1、理清情节2、读懂人物3、感悟主题1、理清情节(1)整体感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4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 深入促读课一.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再次感受小说中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训练快速阅读方法,学会抓住主要信息阅读,把握人物形象; 3.感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训练快速阅读方法,学会抓住主要信息阅读,把握人物形象; 2.感受作者非凡想象力,感知小说中人物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过程 1.组内轮说:你认为《海底两万里》有哪些“奇妙”之处呢?请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海底两万里》真神奇啊,奇在______奇在________奇在_________生答。
预设:1.《海底两万里》真神奇啊,奇在海底美丽的景色,奇在博士一行人奇妙的际遇,奇在尼摩船长这样的人物。
师板书(奇艇、奇景、奇遇、奇人)2.假如你是尼摩船长,请你带领大家参观诺第留斯号,你将怎样介绍呢?(与学生作业相结合)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
(外形和动力,内在构造)3. 以书本P158“精彩选篇—海底森林狩猎”为例,进行快速阅读,关注海底风光的语句。
限时3分钟。
(教师手机计时)4. 采访按时完成的同学,你一定掌握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
板书:1)专心致志;2)默读扫视;3)关键信息。
(根据阅读目的)5. 我们跟随诺第留斯号,环游了海底世界,我们的航行线路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画一画。
(回顾内容)先学激趣——我最感兴趣的“奇遇”有:(课前由欧阳志浩、顾家源、罗逸凡、马紫宸、王可等同学提出)(1)那格波罗尔岛——相遇土著人(2)锡兰岛——拯救海底采珠人(3)维哥湾——打捞金银财宝(4)南极之旅——冰山倾覆(5)巴哈马群岛附近——遭遇大章鱼(6)爱尔兰附近海域——疯狂复仇各组找到情节对应的章节,用快速阅读方法阅读,关注并圈划事件中描写尼摩船长的语句。
教师小组内拍照投屏展示。
学生讲解并朗读模拟情景,教师适当板书。
预设:(1)那格波罗尔岛——相遇土著人:文本中:“好,先生,让他们上来好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教案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目标】1.训练并掌握“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通过专题探究等方式,了解《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重要情节。
3.通过阅读交流活动,加深对主要人物的认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并训练“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教学难点: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按计划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并开展专题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2)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有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发射到月球上;……同学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预设:儒勒·凡尔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去感受他非凡的想象力和不可思议的预知力。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3)二、知识备查,走近名著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本名著的作者。
(出示课件4)预设:儒勒·凡尔纳 (1828—1905),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早年在巴黎学法律,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写出了很多科学幻想小说,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他的故事生动,幻想有科学基础,许多预想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证实。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名著的内容概要。
(出示课件5、6)预设: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
这时,海上出了一个怪物,闹得沸沸扬扬。
科考活动结束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计划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弦更张,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优质课教学设计_0

部编版七(下)《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昆明市罗浩宇名师工作室导入:(多媒体幻灯片)展示文字:(设计意图:通过精选名著文段和图片,让学生知道这本书完成于1866年——1869年,那时候还没有潜水艇。
这个期间,无论外国还是中国,轮船制造水平都不高,所以更不可能有潜水艇这样的高科技水下航行的工具了。
通过精选名著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 散在沙间像星宿一般的海星,满是小虫的海盘车,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
朵朵的花,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
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
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
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
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提问一:从这段文字描写的景物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世界?明确:这是一个海底世界。
提问二:写这段文字的作者是不是乘坐潜水艇看到了美丽的海底世界,于是把它描写下来呢?明确:不是。
这段文字其实出自《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完成于1866年——1869年,这时候还没有潜水艇。
那这个时期造轮船的技术如何呢?请看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图一:19世纪末外国轮船图片图二:1869年6月,中国福州船政局制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下水。
明确:从以上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在1866年——1869年期间,无论外国还是中国,轮船制造水平都不高,所以更不可能有潜水艇这样的高科技水下航行的工具了。
因此作者——儒勒·凡尔纳是靠丰富的想象力写完这本书的。
环节一:走进作者(设计意图:通过对作者的介绍,以及后人对凡尔纳的评价,不仅让学生对作者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有所了解,而且明白作者凡尔纳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束
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 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作业课件新人 教版
复习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作业课件 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作业课件新
人教版
D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 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 海同学底们,两下万课休里息十快分速钟。阅现在读是作休息业时间课,件你们新休息人一下教眼版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学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再次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与故事,体验海底世界的惊险和神奇。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感受小说中精彩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并运用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3.感受小说中精彩人物、情节和环境描写。
4.提高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积极探索能力。
三、课前准备
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完成读书交流作品。
四、教学过程
(一)名著原文导入
读音纠正,重点字词:介壳(qiào),壳,坚硬的外皮
(二)介绍课程进展 1 2 3 4 5 阅读阶段 自读 初探
深读 共议 表达 阅读策略
自我提问 跨界阅
读 再现还原 分析悬念 外化输出 资源成果
自拟学程 航海日记
复原潜艇
尼摩之谜
精致作品
(三)课文内容回顾
1.请你说说《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2.“诺第留斯号”在海底遇到了那些险情?他们是如何化解的?
(四)成果展示与交流——快乐大闯关 第一关:还原“诺第留斯号”
找出《海底两万里》中描绘的“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的相关语句,并根据这些语
句,还原“诺第留斯号”平明图。
1. 请一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2. 要求学生找出描写“鹦鹉螺号”的相关语句。
第二关:搭乘“诺第留斯号” 问题回顾
“请梳理理阿龙纳斯教书的“海底两万里”路线(标注起点、重要节点、终点,绘制在
世界地图中)。 阿龙纳斯及其同伴乘诺第留斯号,开始了海底探险旅行。
行程:起点——太平洋终点——挪威西海岸
历时:不到十个月
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挪威西海岸,航程约两万里。”
问题升级
就《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每个地方的见闻或发生的故事,按照海底旅行的线路,做一
张海报。
(学生展示,并交流。)
2
第三关:重返“诺第留斯号”
俄国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凡尔纳的长篇小说妙极啦,我读的时候是成年人了,
但它们仍然是我赞赏不已,在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方面,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师。”
的确,在海底两万里的航行中,险象环生,作者巧设悬念,把故事写的精彩动人。请结
合书中细节,用有创意的形式演绎精彩情节(如思维导图、海报、插图、游戏设计、改编绘
本、故事脚本……)
(学生展示并交流,教师补充“漫画——决斗鲨鱼”。)
第四关:走进“诺第留斯号”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请结合更多精彩细节“整合还原”你感兴趣的两个人物形
象。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探讨交流,再一次明确人物形象。)
(1)尼摩船长
为同伴的牺牲难过——人道主义。
有藏书一万两千册的图书馆,懂得多国文字,制造如此奇妙的潜水艇,还不被人发现—
—博学。
搏斗鲨鱼勇救采珠人——勇敢、内心炽热、同情贫苦人。
将海底沉船上的金银财宝全都送给弱小的国家进行正义的战争——内心炽热、同情贫苦
人。
与章鱼肉搏——勇敢。
在珊瑚礁搁浅,与土著人对峙——沉着、冷静。 隐藏在海底生活,不愿踏上土地一步
——向往自由、反对独裁和战争。
(2)阿龙纳斯(教授)
正直仁慈、学识丰富、热爱科学考察事业,有献身科学精神。
(3)康塞尔(仆人)
性格稳定、为人热情、正直诚实、忠心耿耿的仆人。
(4)尼德·兰(捕鲸手)
体格健壮、有勇有谋,但性格固执,脾气暴躁,永不言弃的精神。
请以尼摩船长为主语仿写一段话: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
文豪,大书法家,穿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家的憎恨者,一个瑜伽
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
坚持己见者,
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学生随堂练习,教师指导,共享交流)
尼摩船长是一个坐拥理性的智慧的孤独天才,一个胸怀感性的革命斗士,一个神秘的隐
居者,一个博物学家,一个历史学家,不安现状的冒险家,富有的收藏家,一个有艺术品味
的贵族,一个失去祖国与家人的王子,一个与世隔绝的海洋人,一个内心燃着怒火的复仇者,
一个为自由、为不受压迫战斗的战士,一个最冷漠又最温情的矛盾体,一个被仇恨支配的可
怜人,一个不愿接受现实的孩童。
读完这部小说,你有什么感受和启示,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
五、课后作业
在小说《海底两万里》中陷入漩涡的危急时刻,尼摩船长会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
试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续写一个片段。
3
要求:
1. 续写的起点一定是“鹦鹉螺”号陷入漩涡之后;
2. 推测尼摩船长的言行举止;
3.贴近小说的相关情节;
4.要加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