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Gd)2O3:Eu(YGO:Eu)纳米粉体合成及透明陶瓷制备

合集下载

Nd:YAG粉体及透明陶瓷制备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Nd:YAG粉体及透明陶瓷制备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

Nd:YAG粉体及透明陶瓷制备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Nd:YAG(钇铝石榴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激光器、光纤通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材料。

制备Nd:YAG材料的常见方法包括固相反应、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可制备出高质量的Nd:YAG透明陶瓷,但其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

因此,探究简化溶胶-凝胶法制备Nd:YAG透明陶瓷的工艺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二、选题意义1.提高Nd:YAG透明陶瓷制备效率,缩短制备时间。

2.简化制备过程,减少制备成本。

3.采用新的方法和工艺,探究透明陶瓷制备的新途径。

三、研究内容1.研究合成Nd:YAG粉体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包括原料选择、配比、烧结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的控制。

2.研究制备Nd:YAG透明陶瓷的工艺,通过改变烧结工艺、烧结温度和时间等,优化产物性能。

3.对Nd:YAG粉体和透明陶瓷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的测试和表征。

四、预期成果1.建立一套简化制备Nd:YAG透明陶瓷的工艺。

2.获得具有良好物理、化学性能的Nd:YAG透明陶瓷。

3.为Nd:YAG材料的应用提供新的制备思路和方案。

五、研究方法1.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Nd:YAG粉体。

2.通过改变烧结温度和时间等,探究制备Nd:YAG透明陶瓷的优化工艺。

3.利用XRD、SEM、EDS、UV-Vis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

六、进度计划第1-2个月:阅读文献,了解Nd:YAG材料的制备研究现状。

第3-5个月:制备Nd:YAG粉体,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分析。

第6-8个月:探究制备Nd:YAG透明陶瓷的优化工艺。

第9-10个月:对Nd:YAG透明陶瓷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

第11-12个月:撰写论文并完成答辩。

Nd∶YAG纳米粉体的合成及透明陶瓷的烧结

Nd∶YAG纳米粉体的合成及透明陶瓷的烧结

Nd∶YAG纳米粉体的合成及透明陶瓷的烧结詹维超;曾群;王皓;修光捷;张庆茂【期刊名称】《陶瓷学报》【年(卷),期】2014(35)2【摘要】采用反向滴定共沉淀法,以商业Y2O3(99.99%)、Nd2O3(99.999%)、Al(NO3)3·9H2O(99.0%)等低价粉体为原料,乙醇为分散剂,以30 ml/min的速率滴定,制备出Nd∶YAG陶瓷粉体材料.对制备的粉体进行DSC-TG热重差热分析、XRD及红外光谱表征.将粉体进行压片后真空烧结,得到透明陶瓷.结果表明: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的Nd∶YAG粉体,在900℃附近就已合成Nd∶YAG相,且在1000℃获得了颗粒均匀、分散性能好、粒径约50 nm的粉体,将粉体压片后,在1780℃真空条件下保温8h烧结出Nd∶YAG透明陶瓷.【总页数】5页(P149-153)【作者】詹维超;曾群;王皓;修光捷;张庆茂【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湿化学法合成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 [J], 闻雷;张伟开;孙旭东;李乃哲;其鲁;何德坪;马伟民2.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Nd∶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 [J], 谢慧财;杨儒;秦杰;李敏3.微波均相合成YAG纳米粉体及其可烧结性研究 [J], 王介强;陶文宏;高新睿;李勇;郑少华4.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 [J], 马飞;曹林洪;刘天源5.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法制备Nd∶YAG纳米粉体及透明陶瓷的制备 [J], 王海丽;田庭燕;袁雷;王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u_2O_3∶Eu~(3+)纳米粉末及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Lu_2O_3∶Eu~(3+)纳米粉末及透明陶瓷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L 。 , E 透 明 陶 瓷 的 透 明度 和发 光 性 能 。测 uO : u 量并 讨论 了两 种 方 法 制 备 的 L , E 。 明 陶 u O : u 透 瓷 的发光 衰减 曲线 和 寿命 。
近年来 , L , 为基 质 的发 光 材 料 的研 究 以 uO
备 受关 注 , 单 晶激 光材 料 L Y ¨ 和 陶瓷储 从 uO : b
方法 合成 样 品 的结 构 、 形貌 和发 光 , 获得 的粉 末 将
按 照 ( uL )O E u : 的化 学 配 比 ( 是 E ¨ u 的掺 杂 摩 尔 分 数 ) 将 配 置 的 E N 和 , u( O ) L ( O )的标准水 溶 液混合 搅 拌 , u N ,, 将该 混 合 溶 液
以 1 5m / i 速度 均 匀 地滴 入 到 适 量 的碳 酸 . L m n的
氢铵 和 氨水 ( H A C+A ) 合 沉 淀 剂 溶 液 中 , W 混 不
断搅拌陈化 2 。将 陈化好的悬浮液用蒸馏水和 0h
乙醇 过 滤洗涤 各 3次 , 于 10o 放 0 C烘箱 中烘 干 , 研 磨 获 得共 沉淀 前驱 粉体 。取适 量 前驱 粉末 放入水
煅烧 5h 氮气氛 中 1 0 , 0℃烧结 2h 再于氮气氛 中 1 0 7 , 0℃退火 1 6 0h获得 L E 透 明陶瓷 。比较 了两 uO : u 种方法制备的 L E 透明 陶瓷 的透 明度和发光 性能 。测量并 讨论 了所合成 的 L E ”透 明陶瓷 的 uO : u uO : u 发光衰减 曲线和能级寿命 。 关 键 词 : u O : u ;透明陶瓷 ; L E ” 光致发光 ; 荧光衰减
P CS 7 .5 H A : 85. x P C: 2 0 ; 8 5 AC 3 5 F 7 5 文献标识码 : A

透明氧化铝陶瓷制备的研究进展

透明氧化铝陶瓷制备的研究进展

透明氧化铝陶瓷制备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透明氧化铝,透光率,烧结助剂,烧结工艺1引言透明氧化铝陶瓷最早是由美国Coble博士发明的,他通过在Al2O3中添加0.25wt% MgO,于1700~1800℃氢气气氛下烧结出呈半透明的氧化铝陶瓷,从此开创了透明氧化铝陶瓷研究和应用的新篇章[1]。

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和研究,科研工作者发现,通过提高氧化铝的纯度、致密度以及合理的调控显微结构,可以显著提高氧化铝陶瓷的透光性。

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制备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助剂得到了极大地扩展,除了MgO,一些稀土氧化物(如Y2O3、La2O3、ZrO2等)同样可以作为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助剂,并且采用复合添加剂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MgO。

关于添加剂的引入方式,谢志鹏等[2]提出了化学沉淀包覆工艺,在1800℃氢气气氛下烧结,制备了透明氧化铝陶瓷。

与传统的球磨工艺相比,该方法能够实现添加剂在氧化铝基体中的均匀分布,从而大大提高了陶瓷的透光性。

关于透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技术,最近的研究工作表明,采用热等静压(HIP)、放电等离子(SPS)等特种烧结工艺可以制备出亚微米晶的高性能透明氧化铝陶瓷。

例如,Jin等[3]采用SPS工艺,于1250~1350℃,80MPa压力下烧结,制备了晶粒尺寸小于1μm,直线透光率为53%的透明陶瓷。

由于晶粒细小,其机械强度也非常优异。

此外,Mao等[4]就氧化铝晶粒光轴取向对透光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在强磁场条件下进行透明Al2O3陶瓷浆料的注浆成型,使烧结后的Al2O3陶瓷晶粒光轴趋于一致,从而减少六方晶系Al2O3陶瓷因双折射率不同带来的光损失,显著提高透明Al2O3陶瓷的透过率。

下面就影响氧化铝陶瓷透光性的各种因素,以及氧化铝粉体选择、烧结助剂及作用、烧结工艺及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应用进行综述。

2影响氧化铝陶瓷透明性的因素2.1.1气孔对透明陶瓷透光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气孔率,又包括气孔尺寸、数量、种类。

无铅压电陶瓷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陶瓷性能研究进展

无铅压电陶瓷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陶瓷性能研究进展

无铅压电陶瓷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陶瓷性能研究进展3于 颖1,胡建强1,陈志武2(1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广州510640;2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此类材料的压电性能相对于铅基压电陶瓷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着它的实际应用。

纳米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无铅压电陶瓷性能全面达到或超过铅基压电陶瓷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和平台。

综述了近年来无铅压电陶瓷纳米粉体的合成方法,比较了纳米粉体和普通原料制备的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展望了无铅压电陶瓷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通过调控反应参数,得到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纳米粉体,实现无铅压电陶瓷纳米粉体的尺寸和形状均匀且可控,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必将大幅度地提高。

关键词 无铅 压电陶瓷 纳米粉体 制备Progress in N ano 2powder F abrication and Property Study ofLead 2free Piezoelectric CeramicsYU Y ing 1,HU Jianqiang 1,C H EN Zhiwu 2(1 Key Lab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2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Abstract Lead 2f ree piezoelectric ceramics (L FPC )have attracted an increasing attention along with the eco 2nomic development and human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improvement.But ,compared with properties of lead piezo 2electric ceramics (L PC ),poor properties of L FPC restrict its applications seriously.Nevertheless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offer a good platform to make properties of L FPC reach and even exceed those of L PC.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progress in nano 2powder fabrication of L FPC is reviewed.The properties between L FPC based on nano 2powders and L FPC based on ordinary raw material are compared.Finally ,the f uture prospect on the de 2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L FPC based on nano 2powders is proposed.The uniform nano 2powders with controllable sizes and shapes can be acquired by varying reaction parameters ,using which the performance of L FPC will be en 2hanced greatly.K ey w ords lead 2free ,piezoelectric ceramics ,nano 2powders ,fabrication 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07006555);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启动基金项目 于颖:女,1984年生,硕士研究生 E 2mail :ying.yb @ 胡建强:通讯联系人,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研究Tel :020********* E 2mail :jqhusc @0 引言压电陶瓷因具有机电耦合系数高、价格便宜、成型定型容易、能批量生产,而且能实现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制作传感器、超声换能器、驱动器、压电变压器、滤波器、换能器、压电蜂鸣器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

超细粉体制备Nd∶Y2O3透明陶瓷

超细粉体制备Nd∶Y2O3透明陶瓷

超细粉体制备Nd∶Y2O3透明陶瓷
霍地;孙旭东;刘亦农;张牧;修稚萌;李晓东
【期刊名称】《中国稀土学报》
【年(卷),期】2008(26)1
【摘要】采用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合成了碱式碳酸钇沉淀前驱体,研究了的前躯体的煅烧工艺对氧化钇粉体性能及烧结氧化钇陶瓷组织、致密化行为以及透光率的影响。

在1000℃煅烧6 h获得的超细粉体,经过在氢气介质中1750℃保温3 h烧结后,获得组织均匀,无残余气孔,透光率高的氧化钇陶瓷。

【总页数】5页(P56-60)
【关键词】掺杂Nd3+氧化钇;透明陶瓷;超细粉体;煅烧温度;稀土
【作者】霍地;孙旭东;刘亦农;张牧;修稚萌;李晓东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04;
西澳大利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Crawely WA 6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21;TF123
【相关文献】
1.Y2O3粉体分散性对固相反应法制备YAG透明陶瓷的影响 [J], 吕光哲;王平原;
许龙山;赵岩
2.合成高活性Y2O3和Al2O3超细粉及Nd:YAG透明陶瓷 [J], 吕光哲;孙旭东
3.用于制备YAG透明陶瓷激光材料超细粉体的合成及其表征研究 [J], 徐雪春;卢
铁城;承刚;刘彦章;杨争;黄存新;林理彬
4.氨水共沉淀法制备Nd:Y2O3透明陶瓷纳米粉体 [J], 王能利;张希艳;刘全生;米晓云;王晓春
5.采用超细粉体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透明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的研究 [J], 林开利;秦超;倪似愚;陈立东;卢建熙;常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稀土离子掺杂的透明陶瓷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稀土离子掺杂的透明陶瓷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稀土离子掺杂的透明陶瓷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作者:张艾丽米有军来源:《佛山陶瓷》2014年第03期摘要:透明陶瓷是一类通过玻璃的受控晶化而形成的由特定纳米晶相和玻璃基体构成的复合材料。

近年来,因其在光通讯、激光、固态三维显示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光学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研究了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并采用熔体急冷法及后续热处理方法分别制备了稀土掺杂的含CaF2和YF3纳米晶的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材料,通过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所得材料的晶化行为、显微结构和光谱性能。

关键词:透明陶瓷;稀土掺杂;显微结构1 前言自1962年R.L.Coble首次报导成功制备出透明氧化铝陶瓷材料以来,就为透明陶瓷材料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

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且耐腐蚀,能在高温、高压下工作,还有许多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性质,如:强度高、介电性能优良、低电导率、高热导性等。

所以,逐渐在照明技术、光学、特种仪器制造、无线电子技术及高温技术等领域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50多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法国等对透明陶瓷材料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发出了Al2O3、Y2O3、MgO、CaO、TiO2、ThO2、ZrO2等氧化物透明陶瓷以及AlN、ZnS、ZnSe、MgF2、CaF2等非氧化物透明陶瓷。

作为一类新型的光电功能材料,稀土离子掺杂的纳米结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在光通讯、激光、固态三维显示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稀土离子掺杂的透明陶瓷的制备工艺透明陶瓷的制备过程包括制粉、成型、烧结及机械加工的过程。

为了达到陶瓷的透光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致密度高;(2)晶界没有杂质及玻璃相,或晶界的光学性质与微晶体之间差别很小;(3)晶粒较小而且均匀,其中没有空隙;(4)晶体对入射光的选择吸收很小;(5)无光学各向异性,晶体的结构最好是立方晶系;(6)表面光洁度高。

纳米和亚微米氧化物透明陶瓷的制备

纳米和亚微米氧化物透明陶瓷的制备

摘要稀土氧化物透明陶瓷以其良好的物理性能、优异的光学性能,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与单晶和玻璃作为激光材料相比它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可大尺寸制备,成本低,掺杂浓度高等,因此它被预言是单晶激光材料和玻璃激光材料的替代品。

本文分别用络合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了掺钕氧化钆镧粉体和掺铒氧化钆粉体透明激光陶瓷粉体,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对比,得出共沉淀法比溶胶凝胶燃烧法更适合制备这种稀土氧化物粉体。

然后又用沉淀法制备了Nd:Y2O3和Nd:YAG两种透明激光陶瓷粉体,通过使用的三种不同的沉淀剂进行对比,得出在共沉淀法中复合沉淀剂最适合制备稀土氧化物透明陶瓷粉体。

关键词:稀土氧化物透明陶瓷固相反应法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燃烧法目录摘要 (I)第一章引言 (3)第二章粉体的制备方法 (5)2.1固相反应法 (5)2.2共沉淀法 (5)2.3溶胶-凝胶法 (7)2.4燃烧法 (8)2.5水热合成法 (9)第三章粉体制备的实例 (11)3.1(Nd:GdLa)2O3透明激光陶瓷粉体的制备 (11)3.2 Er:Gd2O3透明激光陶瓷粉体的制备 (12)3.3 Nd:Y2O3透明激光陶瓷氧化物粉体的制备 (13)3.4 Nd:YAG透明激光陶瓷氧化物粉体的制备 (14)第四章结论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引言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技术发明以来,很快就在通信、材料、军事、医疗和科研等众多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可以预见,激光科学在其自身向前迅速发展的同时,向其他学科领域的渗透也必将进一步加深,这一过程中将对激光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目前来看,固体激光在所有类型的激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现在固体激光器所用的激光材料主要是激光晶体和激光玻璃。

这些材料的应用一方面为激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在这一过程中也越来越明显的凸现出来。

因此,探索新的、兼具激光晶体和激光玻璃两者优点的新型激光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便是激光科学发展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d ct n ,Not e tr nv ri , h n a g 1 0 0 ,Chn ;3 S h o o c a ia En ier g h fE u ai ) rh a en U ies y S e y n 10 4 o s t ia . c o l fMeh ncl gn ei ,te n Unv ri f senAu tai, a lyWA 6 0 , srl ) ies yo tr srl Crw e 0 9 Autai t We a a
摘 要 : 究 以碳酸氢 铵作 为沉 淀剂制 备 Y14 d u 0 ( GOE ) 米粉体 的工艺 , 采用 真空 烧结制 备 研 .G oE 06 3 3 6 o Y :u 纳 并
了 YGO: u透 明陶瓷 .实验 结果 表 明 :以硝 酸 盐 为母盐 ,以碳 酸氢 铵 为沉 淀 剂 ,在本 研 究试 验 条件 下 获得 的 E YGO 先驱 物为 晶态的水 合稀土 碳酸 钇钆正 盐.先驱 物在 6 0 C煅 烧后 可以得到 立方 晶型 的 YGO 粉体 . 烧 温 0。 煅
程 教 育 部 重 点 实验 室 ,沈 阳 10 0 ; . c o l f c a i l n ier g t eU i ri f sen 0 4 3 S h o h nc gnei ,h nv s yo tr 1 o Me aE n e t We A s a a C a l 0 9 A s a a u t l , rw e WA 6 0 , u t l ) ri y ri
度对 粉体的 颗粒尺 寸及 尺寸分 布 有影 响, 10 。 1 0 C煅烧 所 获得 的粉体 由粒径  ̄10 m 的球形颗 粒组 成 ,颗粒 尺 0n 寸分 布均匀 ,粉体 具有较 好的烧 结性 能.采用所 制备 的 YGO:u纳米 粉体 ,在 1 7 。 E 6 0 C真空烧 结 2 h可 获得 透光
性 良好的透 明陶 瓷,样品 在可 见光 区的最 高透 过 率 可达 7 . 高于相 同工艺 条件 下制 备 的氧化 钇透 明陶瓷 . 46 %,

键 词 : 纳米 粉体;闪烁 体; YGO; 氧化钇 ;氧化 钆;透 明陶瓷 文献 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TQ14 7
S nh s f( Gd 2 3 u( y t ei o Y, )0 : YGO: u s E E )Na oP wd ra dF b iaino n — o e n a rct f o
vri , h na g100, h a 2 T eK yL b rtr f l t m gei P oes go tr l Mi s y esy S ey n 104 C i ; . h e aoaoyo e r a nt rcs n f eis( n t t n E co c i Ma a ir
A bs r c : t a t The s n he i n — ie 1 4 0 E o 6 y t ss ofna o sz d Y 3Gd 6 u 03( O:u o drb s ga HC 0 YG E )pw e yui nA n

(mmo im y rg n cr o ae rc i t n tc nq e w si et ae . Th rcro o d r a nu h d o e ab n t)pei t i eh iu a n si td p ao v g ep eu srp w es
, ,
(.Th y L b rtr o i to y a dT x ueo tr l Mii r f d c t n , rh atr i 1 eKe a oao yfrAns r p n e t r f o Maei s( ns y o u ai ) Not esen Un- a t E o
o t i e r fc ys aln nd i e e o y t i m a ol um o m a a bo a e b a n d we e o r t l e a nd x d t t ru g d i i ni n r lc r n t .On c li to a cna i n,t e h p e u s rpo r c r o wde swe ec n e t d t r t l n t ru g do i u o d t6 0 C. r r o v re oc ys al ey t i m a l i ni m xi ea 0 。 Thepo e acne wd rc li d a 0 C h w te it rng be vir m a n y du o t i a r we t p r il ie dit i to nd t 1 0。 s o be t rsn e i ha o , 1 i l e t her n r o s a tce sz s rbu i n a i f s v r g r il ie ne t a e a epa tce sz .Tr n pa e tYGO e a c r r p r d y sn e i t 1 0 C or2 n a s rn c r mis we e p e a e b i t rng a 67 。 f h i v c um sng t wd r acne t 1 0。 The YGO e a c h ws a hi h i l e tan mit n e au u i he po e sc li d a 0 C. 1 c r mis s o g n—i r s t a c n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6期
20 0 7年 1 1月
无 机 材 料 学 报
Jo na no ga c M at ra s ur lofI r ni e i l
Vb1 2,No. 6 .2
NO . 2 0 V, 0 7
文章编号: 0034 20 )618—6 10—2X(070—0 90
Tr ns a par t Ce a i s en r m c
LIXio Don XI ZhiM e g ,BAILiLi GAO e LI YiNo 。 H U io Zhi S a— g , U - n - , Ti , U - ng X a— 。 UN Xu— n Do g
( Gd 2 :uYGO:u 纳 米粉 体 合成 及透 明 陶 瓷制 备 Y, ) E ( 03 E)
李 晓东 1 修 稚 萌 ,白丽 丽 , , 高 铁 2 L uYi n 3 , i i a — h3

孙 旭 东
(.东北 大 学 材 料 各 向 异 性 与织 构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沈 阳 100 ; .东 北 大 学 材 料 电磁 过 1 10 4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