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语言学组合与聚合总结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42语法组合规则及聚合规则

《语言学纲要》42语法组合规则及聚合规则

• (三)语法手段
• 构成语法形式的方式(手段)就是 语法手段。
• 提供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下面几 种:
• 1、选词 • 能否相配:
• 组合成基本结构的词,当然要在词 义上相配,例如“喝粥”"吃粥"。
• 意义改变: • 再如:猎人和狗 猎人的狗
• 句子成分的选词:
• 基本结构的各个项都要求一定词类 里的词来充当。例如“水、火、太 阳、饼干”之类一般所说的名词, 很少可能充当主谓结构里的谓语。
2、述宾结构
• 这种结构反映动作(述语)和受动 作支配的事物(宾语)的关系。汉 语中的述宾结构都是述语在前,宾 语在后。例如:
• 切/西瓜 • 洗/衣服 • 斜线前面的是述语,后面的是宾语。
3、述补结构
• 在述语的后面,也可以加上一些成分 以表示述语的程度、结果、趋向等, 这叫做补语。由述语和补语构成的结 构叫做述补结构。汉语的述补结构是 述语在前,补语在后。
• (二)语法形式:
• 各种基本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必须通 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
• 语法意义的表现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
• 语法意义是概括出来的;任何语法意 义都是通过语法形式体现出来的。
•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关系是形式和 内容之间的关系,语法形式表现语法 意义,语法意义必须通过语法形式才 能具体表现出来,二者以对方为存在 条件。如汉语“同志们”中的“们” 和英语“comrades”中的s 。
• 例如: 急/哭了 • 站/稳 搬/出去 • 斜线前面的是述语,后面的是补语。
4、偏正结构
• 这种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 如: 人民的/力量 高/水平 (定中)
• 马上/出发 加倍/努力 (状中)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从声学的角度看,一个音强的增 减过程就是一个音节。发一个音 节时,声音的强度一般有一个由 弱到强再转弱的过程,发几个音 节就会有几个这样的音强增减过 程。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从听感的角度来看,音节是说话 时自然发出的听话时自然感到的 最小语音片段,可由一个或多个 语音单位(音位)构成。
补充知识:音位的区别特征
20世纪50年代,布拉格学派(音位 学派)创始人雅柯布逊在瑞典声学 家方特和美国语言学家哈勒的帮助 下,创立了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理论, 他考察了上百种语言,从世界语言 中概括出12对音位的区别特征。后 人陆续增加,到乔姆斯基和哈勒的 《英语的音型》,已经把区别特征 发展到30多对。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6.送气/不送气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7.前/后 前后舌面音和前后舌尖音 舌面元音和舌尖元音、舌尖辅音 8.高/低 区分高、低、半高、半低元音 /i//u//y/都是高元音;/a/是低元音;
/o/半高元音;/e/半低元音。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9.圆/展 圆唇元音:嘴唇撮起呈圆形而发
在一连串语音中相邻音节之间一 般都有明显的间隔。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 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在由音位 的组合构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就 是音节。
普通话音节最少有?个音素,最 多有?个音素。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二)音节的发音过程
音; 不圆唇元音:嘴唇向两边展开而
发音。
《语言学纲要》音位聚合和组合
二、音位的聚合
双向聚合:音位分属两个聚合中
,呈平行对称分布;有的音位彼 此依靠多项特征相互区别(多项 对立)

《语言学纲要》音位的聚合和组合

《语言学纲要》音位的聚合和组合

04 音位组合规则探讨
音节结构与音位组合限制
音节构成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由声母、韵母 和声调组成。在音位组合中,声母和韵 母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组合,形成不同 的音节结构。
VS
音位组合限制
音位组合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某些辅音音 素不能出现在某些元音音素前面或后面, 某些音节结构在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不存 在等。
省略现象
在语流中,由于语速快或发音习惯等原因, 某些音素可能会被省略不发。省略现象在口 语中尤为常见,但不影响语义的表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弱化现象
在语流中,某些音素可能会因为发音部位或 发音方法的变化而弱化,变得不够清晰。弱 化现象也是口语中的常见现象,需要注意区
分和辨认。
05 聚合与组合在语言学中应 用
语音系统构建中的聚合与组合
最小对立体与音位变体现象
最小对立体
两个音位之间的对立关系可以通过最小对立体来体现。最小 对立体是指除了某一音位特征不同外,其他音位特征都相同 的词或音节。例如,/pin/和/bin/就是一组最小对立体,它 们的区别仅在于/p/和/b/的对立。
音位变体
同一音位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具体实现形式称为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之间不构成音位对立,但它们在语音实现上存在差 异。例如,/p/在词首时送气较强,而在词尾时送气较弱,但 它们都是/p/音位的变体。
聚合关系中的链移和音变现象
链移现象
在语音演变过程中,一个音位的发音特征可能逐渐向另一个音位靠近,最终取代该音位的位置,这种 现象称为链移。链移现象通常会导致一系列音位的变化和调整。
音变现象
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发生的变化。音变可以发生在音位内部,也可以发生在音位之间。常见的音变 现象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音变现象是语音演变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推 动力之一。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在语言学中,语言单位指的是语言中具有语法和语义功能的最小单位,它们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更大的单位,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聚合成更复杂的结构。

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层级组合,即不同层级的语言单位按照一定的层级顺序进行组合。

在英语中,单词可以组合成短语,短语又可以组合成句子,句子再组合成段落,段落组合成篇章,层级组合形成了语言的层级结构。

其次是并列组合,即两个或多个同级语言单位并列组合在一起,构成并列结构。

在汉语中,“我喜欢唱歌和跳舞”,其中“唱歌”和“跳舞”是并列的动作,它们并列组合成了一个具有并列关系的句子成分。

另外还有依附组合,即一个语言单位依附在另一个语言单位之上,形成依附结构。

在汉语中,形容词常常依附在名词前面,表示修饰关系。

如“美丽的花朵”,其中“美丽”依附在“花朵”之前,修饰了“花朵”的特征。

上述几种组合关系构成了语言单位的基本组合方式,同时也在不同语言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组合关系的形式决定了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方式和语言结构的形态特征,对于理解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组合关系,语言单位之间还存在着聚合关系,即几个语言单位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语义关系聚合成一个整体。

聚合关系不仅体现了语言单位之间的语义联系,也反映了语言的语用功能和逻辑结构。

聚合关系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一种是修饰关系,即一个语言单位修饰另一个语言单位,表示它们之间的属性关系。

在英语中,“the big house”,其中“big”修饰了“house”,表示了它的属性特征。

另一种是逻辑关系,即几个语言单位之间通过逻辑连接词或语法结构形成逻辑关系。

在汉语中,“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等逻辑关系都是通过特定的语法结构来体现的。

此外还有并列关系,即几个语言单位并列在一起,表示它们之间的同级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章一鸣(2004年10月14日)一、组合关系和和聚合关系的提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语言学纲要》上说:“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P33)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会讨论这个问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著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

他在第五章“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中深刻地阐述了这对关系。

索绪尔说的“句段关系”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组合关系”,也可称为“配置关系”、“搭配关系”等;“联想关系”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聚合关系”(这个名称是由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建议改称的),也有称作“类聚关系”、“会同关系”等的。

索绪尔说:语言各项要素间的关系和差别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内展开的,每个范围都会产生出一类价值;这两类间的对立可以使我们对其中每一类的性质有更好的了解。

它们相当于我们心理活动的两种形式,二者都是语言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一方面,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结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性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

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语言的链条上面。

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以称为句段(syntagmes)。

所以句段总是由两个或几个连续的单位组成的(例如法语的re-lire“再读”;contre tous“反对一切人”;lar vie humaine“人生”;Dieu est bon“上帝是仁慈的”;s’ il fait beau temps,nous sortirons“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出去“,等等)。

一个要素在句段中只是由于它跟前一个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要素相对立才取得它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话语之外,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章一鸣(2004年10月14日)一、组合关系和和聚合关系的提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

《语言学纲要》上说:“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P33)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会讨论这个问题。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著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来的。

他在第五章“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中深刻地阐述了这对关系。

索绪尔说的“句段关系”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组合关系”,也可称为“配置关系”、“搭配关系”等;“联想关系”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聚合关系”(这个名称是由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建议改称的),也有称作“类聚关系”、“会同关系”等的。

索绪尔说:语言各项要素间的关系和差别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内展开的,每个范围都会产生出一类价值;这两类间的对立可以使我们对其中每一类的性质有更好的了解。

它们相当于我们心理活动的两种形式,二者都是语言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一方面,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结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性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

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语言的链条上面。

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以称为句段(syntagmes)。

所以句段总是由两个或几个连续的单位组成的(例如法语的re-lire“再读”;contre tous“反对一切人”;lar vie humaine“人生”;Dieu est bon“上帝是仁慈的”;s’ il fait beau temps,nous sortirons“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出去“,等等)。

一个要素在句段中只是由于它跟前一个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要素相对立才取得它的价值。

另一方面,在话语之外,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

举例说明语言系统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举例说明语言系统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系统是人类思维的产物,通过符号、词汇和语法规则的组合与聚合,建立了复杂多样的语言结构。

在语言学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构建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通过举例说明语言系统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一、组合关系的示例说明1.1 词语的组合关系在语言系统中,词语是基本的语言单位,通过词语的组合,可以构成更为复杂的意义。

以汉语为例,我们可以通过主谓宾结构来表达复杂的动作和状态,比如“小明吃苹果”。

1.2 句子的组合关系句子是语言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通过句子的组合,可以构成更为复杂的语言结构。

“小明吃苹果,他觉得很甜”,这两个句子通过并列关系,构成了更为完整和复杂的意义。

1.3 段落和篇章的组合关系除了词语和句子的组合关系,语言系统还包括了更为复杂的结构,比如段落和篇章。

在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中,不同的段落通过逻辑连接和语义关联构成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二、聚合关系的示例说明2.1 词汇的聚合关系在语言系统中,词汇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关联和联系,比如近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等。

通过词汇的聚合关系,可以构建丰富的语义网络,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2.2 句子的聚合关系句子之间也存在着丰富的聚合关系,比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等。

通过句子的聚合关系,可以构建语言的逻辑和语义关联,使得语言表达更加紧凑和严谨。

2.3 段落和篇章的聚合关系段落和篇章之间也存在着聚合关系,通过段落和篇章之间的联系和关联,构建了更为完整和系统的语言结构。

这些聚合关系使得整体意义更为丰富和深刻,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语言系统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是语言表达和传递意义的基础。

通过组合和聚合,语言可以表达丰富的意义和信息,使得人类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组合和聚合也使得语言具有了丰富的创造性和表现力,为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语言学概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言学概论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 前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语言学里两个有趣的概念——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就把这些晦涩的术语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说清楚。

你可能会问,这俩有什么区别呢?好吧,让我用点小例子来给你们讲讲。

2. 组合关系2.1 什么是组合关系?先说说组合关系。

简单来说,组合关系就是单词是怎么组合在一起形成句子的。

想象一下,你要做一道美食,得把各种食材搭配起来,对吧?你不能把牛肉、土豆、橙子全混一起,不然真是无从下嘴!在语言中,单词就像这些食材,它们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组合,才能让句子变得有意义。

比如说,你想说“我喜欢吃苹果”。

这里的“我”、“喜欢”、“吃”和“苹果”这几个词,就像做菜时的食材,得按照特定的顺序放在一起。

要是你说成“苹果我喜欢吃”,那听上去就有点奇怪了,简直像是在拼图,却拼错了地方,哈哈!2.2 组合关系的特点在组合关系中,词的顺序和结构很重要。

就像舞台剧,演员得排好队才能演出。

你要是把主角和配角的位置搞混,观众肯定会看得一头雾水。

此外,组合关系还涉及到语法规则,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搭配方式。

比如英语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而中文则有时候会用“时间+地点+动作”的顺序。

就像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饮食文化一样,语言的组合也各有特色。

3. 聚合关系3.1 聚合关系是什么?接下来咱们聊聊聚合关系。

这家伙就有点意思了,聚合关系是指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词汇的选择。

想象一下,你在聚会中,可以和不同的人聊天,你会根据对方的兴趣和背景选择合适的话题。

语言也是如此,在说话时,我们会根据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词汇。

比如你在公司开会,谈论业绩的时候,肯定会用一些正式的词,比如“盈利”、“增长”之类的。

而和朋友闲聊时,可能就会说“赚了不少钱”这种轻松的话。

这里的选择,就是聚合关系在起作用。

3.2 聚合关系的特点聚合关系强调的是词的替换与相互关系,像是朋友之间的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合关系和和聚合关系的提出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索绪尔提出来的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

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

例如"学习外语","学习"与"外语"组合,形成述宾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

例如"学习外语",其中"学习"可以用"研究"替换。

语言的组合关系说明了语言结构的规则,语言的聚合关系说明了替换规则。

二、语音的组合与聚合关系
语音中的每一个音素(音位),它总是处在相邻的音素之间。

通过音素组合关系的研究,建立起来音位。

例如:北京话有几个与[a]发音比较接近的元音,从音质角度看,它们是不同的音,它们分别为[a]、[ɑ]、[A]、[ε]。

[a]只出现在i和n 的前面,如bai 、ai、ban、an等;[ɑ]只出现在u和ng的前面,如gao、yang、ao、gang等;[A]只出现在音节的最后,如jia、hua、ba 等;。

根据这些组合规律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为一个音位[a]。

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按音位设计的。

聚合关系是出现在一定组合中相同位置上的各语言成分所具有的类聚会同的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对立互补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的,我们把能够出现在一个音节开头的那个辅音归成一类,那就是声母。

声母之间是聚合关系。

如有的辅音只出现在i和ü前面,像j、q、x,我们把这三个辅音看作是一个小的类聚,它们在发音上有共同的特点称为舌面音。

其他如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双唇音、舌根音等类聚。

现代汉语中的辅音大部分有双向的聚合。

我们可以看下面的z c s 、zh ch sh、j q x。

从可以看到,横向的三个辅音也分别是一种聚合,第一行是舌尖前音的聚合,第二行是舌尖后音的聚合,第三行是舌面音的聚合;同样纵向的三个音也是一种聚合,第一列的三个音是不送气塞擦音的聚合,第二列是送气塞擦音的聚合,第三列是擦音的聚合。

三、词(语素)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或者说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在语言中,语素不可再分,因为切分语素得到的是音素。

语素和语素可组合成词语。

语素的组合和聚合不像语音那样有严整的规律。

语素的组合有许多制约的因素。

语素组合比较有规律的是一些虚语素,即词缀。

如现代汉语中的“阿”总是和表人的语素组合在一起,构成“阿公、阿婆阿Q、阿姨”等。

与此类似的还有,例如:子——矮子、才子、担子、胆子、桌子。

在形态比较丰富的印欧语里,都有不少组合规律比较明显的语素。

如英语的前缀和后缀。

四、词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词和词的组合问题远比音素、语素来得复杂。

如汉语,一个名词后面能出现的词类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助词、数量词等,一个名词前面能出现的词类可以是形容词、代词、数量词、介词等。

词的组合是分层次的,如现代汉语中结构关系,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连动关系、兼语关系、以及介宾结构、助词结构等。

词和词的聚合规则主要是词类、形态和语法范畴。

语法中的词类是指语法功能的分类,我们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学过。

形态则是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又叫词形变化。

形态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如英语的主要动词be有8种变化形式。

be 、am 、is 、are 、was 、were、being、been。

形态变化的主要形式有:
(1)附加词尾。

towork—works
(2)内部曲折foot—feet (3)异根we—us—our good—better—best 重音。

通过重音位置的移动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五、语义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语义的聚合即语义场,是指某些共同义素的词组成的场。

如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有一个共同的义素,[亲属]。

再如猪羊马牛,都具有一个共同的义素[家畜]。

同义词具有共同的义素,往往可以成为一个语义场,但不是说所有的语义场都是同义词。

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可以分属不同的语义场,如“汉”与朝代挂钩时是朝代语义场,与民族挂钩是是民族语义场。

语义的组合是一定现实关系的反映。

如施动关系、受动关系、领属关系等。

六、句法的组合和聚合关系
在线性的不同位置上存在着一种搭配关系即为组合关系。

在线性的某个位置看,它们是否存在替换关系,则为聚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