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仍辨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

合集下载

中西医优化选择治疗法在呼吸系常见病中的应用:王会仍主任?…

中西医优化选择治疗法在呼吸系常见病中的应用:王会仍主任?…

类 不 断增 多 , 但 只 有抑 菌 和 杀 菌 作 用 , 对 由细 菌 产 生
的 内毒 素 血 症 ,尤 其 是 革 兰 氏 阴性 杆 菌 产 生 的 内 毒
素血 症 , 除 多粘 菌 素 有 抗 内 毒 素血 症外 , 余 几 无 拮抗 作用 , 而 多牯 菌 素 因 其 肾 毒 性 而难 用 于 临 床 。中 药 的 清 热 解 毒药 物如 黄 芩 、 黄连 、 重楼 、 金银花 、 鱼腥 草 、 金 养 麦 、穿 心 莲 等 ,虽抗 菌 、抑 菌作 用 不 强 ,却 能 增
力受损而导致二重感染 , 或 发 生 激 素依 赖 等 。 中药 如
麻黄 、 细辛 、 甘草 、 姜 半 夏 等均 能抑 制过 敏介 质 释 放 , 降低 I g E水 平 及增 加 C AMP的 含 量 ,从 而 舒 张支 气 管 平 滑肌 而 达 到 平 喘 的效 果 ,虽 其 平 喘作 用 不 如 西 药迅速 , 但 无明显毒副作用 。 故 主 张 在 西 药 阶 梯 治 疗 方 案基 础 上 ,同时 运 用 中药 宣 肺 化痰 、降气 平 喘 , 从
曩词 慢 性 管 管哮喘 媳 管 扩
名 中 医 王 会 仍 主 任 医师 从 医 3 0余 年 ,擅 长 内科 临 床 ,尤对 呼 吸 系疾 病 的 治疗 积 有 丰 富 的 临 床 经 验 在临诊中, 一 向注 重 中西 医 的优 化 选 择 , 认 为 治 疗 呼 吸系 疾 病 + 要 善 于 发 挥 其 各 自的治 疗 优 势 , 做 到 扬 长 避短 , 才 能 有 助 于 提 高 临 床 的治 疗 效 果 , 现 仅 就 王 主
王 主 任认 为 支气 管扩 张 的急性 发 作 期 治疗 重 点是 控 制感 染、排痰 及止 血 。在 控制感 染方 面 ,正如前 面所 述 ,西 医的优势 比较 明显 ,抗生 素有其 确切 、快速 的抗 炎作 用 ,但亦 有其 各种 毒 副作用 、不足 之处 ,为达 到治 菌” 、浩 “ 毒” ,仍 需辅 以中药如金银 花 、连翘 、重楼 、 白毛夏枯草 、鱼腥 草 、黄芩 等清 热解毒 药物 在止血方面 , 轻度 咯血 者 可 先选 中 医 药 治 疗 , 根 据 辨 证 施 治 ,如 痰 热 蕴 肺 者 予 以 清 热 泻 肺 、 凉 血 止 血 ,方 以银 翘 栀 芩 汤加 仙 鹤 草 、 白茅 根 、花 蕊 石 等 ; 如 肝 旺 气 逆 者 予 以 清肝 、泻肺 、降气 止 血 , 予 黛 蛤 散 合 泻 白散 增 减 , 可 加 服 白及 粉 、 三 七 粉 以加 强 止 血 作 用。 这 时 中药 的作 用 不 纯 是 止 血 , 还 可 能 具 有 通 调 气 血及 改善 肺 循 环 等 多种 作用 。对 于 中 、重 度 咯血 ,则 以 西 药 作 为 首选 ,垂 体 后 叶 素 等 止 血 药 物 往 往 效 果 较 快 而可 靠 , 一旦药物治疗无效 , 可 施 行 支 气 管 动 脉 栓 塞 疗 法 ,因血 块 堵 塞 气 管 而 引 起 窒 息 时 , 可 及 时 作 气 管 插 管 或 气 管 切 开 ,必 要 时 可 施 行 外 科 手 术 治疗 。 在促进排痰方面 , 西药必嗽平、 沭 舒 痰 等粘 液促 动 剂 具 有祛 痰 、 排 痰 作用 , 但 可 出 现 胃肠 道 反应 , GP T增 高 等 副作 用 ,而 中草 药 中 有 着 丰 富 的 临 床 行 之 有 效 而 不 良反应 较少 的粘 液促 动剂 , 如 桔梗 、 远志、 紫菀 、 款冬 花 、 天 竺 黄 、胆 南 星 等 。 在 预 防 和 减 少 支 气 管 扩 张 复 发 方 面 ,认 为 本 病 的 病 理 特 点 是 气 阴 两 虚 及 瘀 热 内伏 于 肺 ,采 用 益 气 养 阴为 主 , 清肺 化瘀 为辅 , 百 合 固金 汤 台 黄 芪生 脉 饮 加 减 。对 于 反 复 发作 , 病 程 较 长 ,发 展 至 由肺 及 脾 及 肾或 阴 损及 阳时 , 则 治疗 应 予 以健 脾 益 肾 , 重 点 是 调

哮喘治愈后的故事

哮喘治愈后的故事

哮喘治愈后的故事“王医生,我把老伴也带来了,他得的也是‘支气管哮喘’病。

三年前,我劝他和我一起到你这里来治疗哮喘病,他不相信,还说,没听说不吃药,不打针,光针灸就能治好哮喘病的,简直是天方夜谈?!这不,看到我经过你精心的三年治疗,不再哮喘了,平常连感冒都很少出现,他这才相信,非要我带他上你这里来,也请你给治治他的气管炎。

”说话的是一位年近60岁的大娘,肥西县上派镇人。

记得她是2003年11月初来到我们科的,她向我主诉:患哮喘病已有几年,每天晨起咳喘多痰,咳的痰全是白色泡沫样,夜里喘甚,平常连走路都感胸闷气急。

若逢天气骤变,气喘病就发作更加厉害,发作时必需口服氨茶碱.麻黄素以及抗生素,才能暂缓症状,严重时还得去医院吊水方能平喘。

这一年来病情日见加重,哮喘频作,胸闷气急,夜寐艰难,常端坐呼吸。

平素形寒怕冷,手足不温,胃口不好,饮食不香,经服用多种中西药,效果不显……”。

诊视:面色萎黄,两目虚浮,神疲气乏,腰膝酸楚,舌黯红,苔薄白微腻,脉濡滑。

辨证:此为宿痰恋肺,感寒即发,肺失肃降所致。

本着先宣肺平喘,化痰和中为治标,后健脾补肾,扶正祛邪为治本的治疗原则,我们为她采用了冬补,夏治,春秋季化寒的一系列的纯物理疗法:夏季从头伏开始,进行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以宣肺化痰为主;春秋季从换季开始,采用十四经大刮痧以祛寒平喘为治;冬季则选用中西医结合之法——穴位埋线,来提高机体内环境的抗病能力。

第一年治疗结束,她告诉我们,晨起咳嗽大大减少,胃口大增,怕冷情况有所好转;又经过第二年的治疗,她的哮喘症状发作减轻,每次发作只需服用一些常规西药即有疗效,精神好多了,身体有力了。

三年过去了,她说,平常连感冒也很少得了。

这不,趁今年巩固治疗的同时把老伴苏先生也带来了。

她还告诉我,她的女儿以及女儿的孩子也患有气管炎,看来这病真的遗传,只能让她们统统到这儿来才有希望治愈……。

按:支气管炎、哮喘这个千百年来难以攻克的疾病,不知使多少个不幸的生命饮恨终生。

王会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王会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李某 ,女 ,28岁 。2013年 12月 20日初诊 :反复 咳 嗽 咳痰 2年余 ,再发半 月余 。两年前房 屋装修 后 出现咳嗽 , 胸 闷 ,痰 少 ,咽喉不 适 ,每 闻刺激 性 气 味后 上述 症 状加 剧 。近 因受凉 后咳嗽 、咳痰 、胸 闷再发 ,昼轻夜 重 。舌红边 有齿痕 、苔 薄腻 ,脉 细 。肺 功能检 查 :支气管 激发试 验 阳 性 。西 医诊 断 :咳嗽变 异性 哮喘 ;中 医诊 断 :咳嗽 之风 邪 犯 肺 型 。治 以宣肺 化痰 ,祛 风解痉 ,利 咽止 咳 。止 咳定 哮 汤加 减 ,处方 :炙 麻 黄 、陈皮 、甘 草各 6g,黄 芩 、白前 、蚤 休 、地肤 子各 12g,苦 杏仁 、制 半夏 、僵蚕 、蝉 衣各 10g,桑 白皮 、太 子 参 、前 胡 、茯 苓 、炙 枇 杷 叶 各 15g,野 荞 麦 根 30g。水 煎 服 ,7剂 。12月 27日二 诊 :患者 服药 1周后 ,胸 闷 咳嗽症 状减 轻 ,前方 既效 ,守 原方 。再 予 7剂 。并 嘱 咐 患者远 离刺 激性气 味 ,忌 食海 鲜 、腥辣 、油炸 食物 。服 药 半 月 ,患者病 情 明显好转 ,继续服用 中药两月 ,病情逐渐 稳 定 。 4 结 语
咳嗽 变异 性哮 喘是 指 以慢 性 咳嗽 为主要 或 唯一 临 床表现 的一种 特殊类 型哮喘 。随着 咳嗽变异性 哮喘诊 断 的明确和 中西 医对该病 临床认识 的深 入 ,治疗 手段 日益 增 多 ,尤 其 是 中 医治疗 咳嗽变 异 性 哮喘 有 了很 大 的 发 展 ,王 老师 治疗 咳嗽变 异性 哮喘标 本兼 顾 ,辨证 与辨病 相结合 ,同时注重特色 药的应用 ,疗效 值得肯 定 。
CVA常 兼有 咽干 、咽痒 等症状 ,且 咽痒 即咳 ,难 以克 制 ,王 老师认 为 “喉为肺 之 门户 ”,喉 主通气 与发声 的功 能 均依赖 于肺 气 的作用 ,外邪 犯肺 ,肺 的宣 降功 能失常 致 咽喉不利而见 咽喉肿痛 ,音声重浊 或失音 ,是 为“金实 不 呜”,肺 阴亏虚致咽喉不 利而见 喑哑是为 “金破 不呜 ”。 且 “肺 喜润 而恶燥 ”,易受 外邪而伤 津 ,使肺体失 润 ,痰液 无 以化生 ,而 出现 干 咳 、咽痒 等症状 。有 鉴于此 ,王老师 用 自拟 止 咳定 哮汤 :炙 麻 黄 9g,苦杏 仁 、川 朴 、蝉 衣 各

王会仍验案三则

王会仍验案三则

功能 障碍 。既 往有慢 性 浅 表性 胃炎 、反 流性 食 管炎 史
8年 。证 属 肝 胃气 机 失 调 ,升 降 失 司 ,肺 失 清 肃 。治
拟和 胃降 逆 ,宣 降肺 气 ,止 咳化 痰 。处 方 :杏 仁 、淡
竹茹 、竹 沥半 夏 、前 胡 、苏 子 各 1 g 2 ,枇 杷 叶 、代 赭 石 ( 后下 ) 、海螵蛸 ( 煎 )各 1 g 先 5 ,蝉 衣 、川连 、甘
浙江中医杂志 21 0 2年 6月第 4 7卷第 6 期
【 案 医话 】 医
王会 仍 验 案 三则 *
周 林 水
浙 江 中医药大 学 附属 第 一 医院 浙江 杭 州 3 0 0 10 6
关 键 词 咳 嗽 哮 证 咳 血 名 医经 验 王 会 仍
王 会仍 主任 医师 ,系 全 国老 中医药 专 家 学术 经 验 继 承工 作 指 导 老 师 ,行 医 5 0余 载 ,学 验 俱 丰 ,擅 长
典型 反流症 状表 现为 胸 骨后 烧 灼 感 、反 酸 、嗳 气 、胸 闷等 症状 。故 治疗 上 , 当以肺 为 标 , 胃为本 ;止 咳 为
治 疗 内科 疑难杂 症 ,尤其 是对 治 疗 呼 吸系 统 疾病 颇 有
建 树 。笔者 有 幸 随 师 临诊 ,获 益 颇 多 。今 不 揣 愚 陋 , 结 合王 师临 床案 例 ,略述其 治疗 经验如 下 。 1 咳 嗽案 ( 胃食 管反 流性 咳嗽 )
今 ,咳喘未再 反 复 。
先有 胃肠疾 患 ,后 生 咳嗽 ,既无 表 证 ,当求 内 因 ,所 谓 诸 脏 先 伤 ,后 传 于肺 ,标 见 于 肺 ,而 其 本 在 胃也 。
现代 医学 亦认 为 , 胃食管 反流性 咳嗽 ( RC ,是 因 GE )

王会仍学术经验简介

王会仍学术经验简介

在 临诊 的过程 中 , 主 任 不 仅非 常熟 悉 中药 的 性 王 能, 根据 中药 的 四气 五 味 、 降沉 浮 及 归 经 合 理用 药 , 升 而且 在 长期实 践 的过程 中积 累 了丰 富的灵 活用 药和 配 伍 经验 。如对 痰 的治疗 , 根据痰 的不 同性 质 , 他 用药各 异 。湿 痰燥之 , 用苍术 、 药 白术 、 夏 、 苓 、 半 茯 胆南 星等 ;
证, 对痰 白量 多 的患者 不轻 易用 温药 , 如此 辨证 屡屡 获
王 主任认 为 临床疗 效 的好 坏与辨 证论 治有 着密 切 的联 系 , “ 病 求 本 ” 是 寻求 引起 疾 病 的原 因 , 而 治 即 针 对 病 因病 机 从根本 上 治疗疾 病 , 因此 , 主任在 临证 时 王 十分强 调 辨 证 施 治 和 治 病 求 本 。他 认 为 在 审 因辨 证
段 , 时用药 不宜 过于寒 凉 , 此 以防肺气郁 遏 , 邪热 伏 闭 ,
时, 应善 于从 纷繁 复杂 的征 象 中 , 审理 出病 变 的本质 与
效 。慢 性支气 管 炎 的缓解 期则 以本 虚 为 主 , 临 床 表 虽 现 仍有 少量 咳嗽 咳痰 , 此 时 的治疗 当 以扶 正 固本 为 但 主。 由于慢性 支气 管 炎 夏 季处 于相 对 缓 解 阶段 , 主 王 任遵 循 “ 春夏 养 阳” 的古 训 , 用 “ 病 夏 治 ” 采 冬 的方 法 , 给予温 补脾 肾 、 气扶 正之 品 , 以 化痰 , 到 “ 安 ” 益 佐 达 正 “ 清 ” 目的 , 而减 少 了慢 性 支气 管 患者 在 冬 季 的 邪 的 从 发 作次 数和 程度 , 提高 了患 者 的生存 质量 。
理和 征候 的 内在联 系 , 握疾 病 的发生 、 把 发展 和 演变 的

王会仍医案集

王会仍医案集

王会仍医案王会仍主任中医师,1938年7月出生,幼时随父母移居新加坡,1954年辞别双亲归国学习。

196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一直在浙江省中医院工作。

历任浙江省中医学会理事、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曾被聘为《中医临床与保健》和《现代应用药学》等杂志的特邀编委。

1986年应邀在新加坡中医公会及新加坡同济医药研究学院作中医学术讲座,深受好评。

1996年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同年被指定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四十余年来,致力于临床、科研和教育事业。

对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最为擅长,对呼吸系疑难病证治疗颇富经验,对失眠、鼻炎、胆病和胃肠道等疾病也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科研一向孜孜以求,70年代初就积极参加浙江省防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负责中药“重楼”、“侧柏叶”、“山苍子油”及“香叶醇”等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协作课题的临床验证工作。

嗣后,又就中医药对肺功能的影响及“肺气虚证”与肺功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主持完成了“肺气虚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关系及其本质的研究”和“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肺心病低氧血症的临床研究”等省自然科学基金会及省中医管理局课题的研究项目。

先后撰写了《肺气虚与肺功能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和《参麦针对慢性肺心病低氧血症及酸碱失衡的影响》等50多篇论文和综述,分别在《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和《中国医药学报》等刊物上发表。

近年,还参与了《实用中医内科手册》及《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等书的编写工作,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

肺系疑难病医案一、肺结节病治验潘××,女,44岁,已婚。

初诊:1999年8月4日。

病史简介:反复咳嗽、咯痰、气急、胸闷3年。

3年前出现咳嗽,咯痰,痰多,色白而清稀,伴有气急、胸闷,神倦乏力,查血ACE为66.5Iu/ml,经CT 及病理证实为肺结节病,服用“强的松”7月后,肺结节曾消失。

半年前病情复发,症状性质同前,血ACE又高达60 Iu/ml,服用强的松后肺结节与症状都未见明显改善,遂自停服激素。

王有奎治疗哮喘经验介绍

王有奎治疗哮喘经验介绍

王有奎治疗哮喘经验介绍(作者: 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王有奎哮喘王有奎主任医师是山西省著名呼吸病专家,从医40余载。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法,以及许多疗效明显的验方,尤其对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顽疾有独到经验。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

现仅就王老师治疗哮喘的经验作一简述。

1对支气管哮喘病机的新认识自《丹溪心法》提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后世医家多认为,哮喘的发生是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

而王老师经过数十载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认识到哮喘产生的病机应是:宗气不足,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不利。

宗气是由脾胃运化所生成的水谷精气与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而成,它“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

因而肺脾功能是否正常与饮食营养是否充足决定宗气的盛衰。

若饮食不当或脾虚运化无力,影响宗气化生,聚湿成痰;若肺气虚,宣通肃降功能低下,卫表不固,易受非时之感侵犯,遇有情志不畅或劳累过度,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肺的宣降功能,使肺失宣肃,不能正常布散津液,而聚液成痰、成饮,痰浊贮于肺部。

子夜时分,阳气虚极,肺气虚尤甚,加之痰浊壅阻气道,肺失宣降,故而哮证多在夜间发作。

《类证治裁》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 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可见,如果肾之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 亦可出现肺失宣肃而发哮证。

此外,“肺主降,肝主升”,全身气机的调畅亦需此二者功能协调。

若肝气郁滞,气逆上犯于肺,则肺气上逆而发作哮喘。

总之,痰盛气阻只是哮喘之标,而宗气不足、肺宣通肃降功能低下才是哮证之本。

2治法有所创新迄今临床治疗哮喘多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遵循“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而发作时多从寒热辨证或分虚实施治,总以八纲辨证为主。

但这一原则忽视了脏腑之间相互滋生、密切相关的因素,且因没有认识到宗气不足之本,只在缓解期才施以补肺、脾、肾的治法,大大降低了哮证的疗效。

王会仍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王会仍治疗肺系疾病经验

悲忧太 过 , 肺 气 闭阻 , 可致气机不利 ; 或 郁 怒 伤
肝 , 肝气上 逆 于肺 , 可致 肺 失 宣 降 ; 或 肝气 犯 脾 ,
脾失运 化 , 可 滋生 痰 饮 ; 思 虑 伤脾 , 脾失 运 化 , 则 津液 聚而 为痰 ; 恐 惧 过度 , 伤及于肾, 肾 虚失 纳 ,
王会 仍 治 疗 肺 系疾 病 经 验
刘 贤 忠 , 张 丽 婷 , 童 卫 泉 , 王 帅 , 陈 芳
( 1 . 浙江 中医药大学第一 临床 医学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5 3 ; 2 . 浙江中医药 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 浙江 杭州 3 1 0 0 0 6 )
[ 摘要 ] 王会 仍认 为 , 肺 系疾病 的病 位在 肺脾 肾 , 肺脾 肾亏虚 为 本 , 滞、 痰、 瘀、 热 为标 , 外感 六淫 、 饮食 不节、 情 志不 畅 为诱 因 ; 强调 从肺 脾 肾论 治 , 主 张 以“ 急 则标 本兼 治” “ 缓 则 治其 本” 为治 疗原 则 , 兼顾 补 气理 气 、 清肺化
48
We b s i t e h t t p : / / x u e b a o . a h t c m. e d u . c n E— ma i l a h x b b j b @1 6 3 . t o m 安 徽 中医药 大学 学 报 第 3 4卷 第 3 期 2 0 1 5 年6 月 J ANHUI UNI V CHI NE S E ME D Vo 1 . 3 4 No . 3 J u r L 2 0 1 5
不能蒸化水液 , 则 聚而 为痰 。
2 治 疗 原 则
液 输 布 和代 谢 , 若 肾 阳不 足 , 则不 能蒸化 水液 , 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