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2016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湖北省黄石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文综卷(历史).doc

湖北省黄石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文综卷(历史).doc

黄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卷第一卷(单项选择题共1.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渐趋形成。

该商路的起点是(B )A.洛阳 B.长安 C.敦煌 D.疏勒2.“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C)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3.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他是(B )A.玄奘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4.民族英雄郑成功所打败的侵略者是( D )A.沙俄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5.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B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D.推行了近三百年6.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现与发掘(D )A.说明当时炼铜、炼钢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B.表明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所用的铜都来自以铜绿山为中心的长江流域一带C.证明了我国矿冶技术“外来论”D.为研究我国乃至世界冶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7.黄石民众曾赞颂张之洞“遇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

其功不包括 (A )A.筹建源华煤矿 B.修筑铁山至石灰窑运矿铁路C.兴办大冶铁矿 D.兴办王三石煤矿8.1953年和1958年毛主席曾两度亲临黄石视察,主国是因为黄石(B0A.风景优美 B.是重要的工业基地 C.历史悠久 D.地方党政领导的邀请9.“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D)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10.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C)A.《南方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B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动了社会习俗的进步12.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 (D )A.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3.下列适合实践“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地区有①新疆②西藏③香港④台湾⑤澳门 ( C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14.公元前25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D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15.“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条常规流行于古代 (A )A.西欧一些国家 B.阿拉伯国这 C.中国 D.日本16.〈古兰经〉是下列哪一宗教的经典 (D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17.下列历史人物与成就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A)A.但丁——《神曲》B.牛顿——相对论C.爱因斯坦——进化论D.梵高——《安娜·卡列妮娜》18.巴黎公社(C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是世界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政权19.右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C )A.珍珠港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图漫画“中东乱局”中哪一问题属于中东问题焦点 (D )A.伊拉克 B.黎巴嫩 C.伊朗 D.以巴第二卷(非选择题共30分)21.(8分)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鸦片战争示意图图二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1)图一所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和历史发展阶段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答: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指出图2中空白方框内A、B所指经济特区名称。

湖北黄石市中考调研文综试题(历史部分).doc

湖北黄石市中考调研文综试题(历史部分).doc

湖北黄石文综考试历史部分选择题16、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

丝绸之路的走向是CA、长安—中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欧洲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欧洲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17、小军收藏了一幅历史人物图像(右图),她想给此图作注,她作的注解应该是BA、出使西域,抗击匈奴B、东渡日本,弘扬佛法C、西行天竺,求取佛经D、三游江都,远征高丽18、在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的友好贸易中,最受当地人喜爱的物品是BA、丝绸、茶叶B、丝绸、瓷器C、丝绸、药材D、珠宝、香料19、下列对《尼布楚条约》的叙述,错误的是DA、双方经过平等协商B、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C、这是中俄间签订的第一个边境条约D、条约签订于1685年朝前期进一步强化了“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社会更加趋向于封闭愚昧、妄自尊大,与西方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不包括BA、天朝物产丰盈,无需互通有无B、保护民间工商业的发展C、担心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侵犯D、害怕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统治21、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现,雄辩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采矿和冶炼技术方面的伟大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①当时的工匠们已成功进行了还原冶炼,炼渣的含铜量大都低于1.7%,粗铜的含铜纯度在91.3%以上②他们已经懂得通过观察自然铜和孔雀石的颜色、光泽来进行目力找矿③为研究我国乃至全世界冶金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资料④著名学者夏鼐1981年在北京召开的古代冶金技术讨论会上宣读了论文《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发掘》,震动了大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2、毛泽东主席第二次视察黄石时,对厂领导说:“你们厂变化真是快,我简直认不出来了。

”这个厂是DA、华新水泥厂B、黄石电厂C、大冶铁矿D、大冶钢厂23、张之洞在黄石兴办矿业的意义有①带动了黄石地区矿业的发展②有力地驳斥了我国矿冶技术“外来论”③活跃了黄石地区的商品经济④使黄石成为著名旅游城市B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24、下列示意图描述的是AA、佛教传播的路线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25、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6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 2016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答案分析第Ⅰ 卷一、选择题1.【答案】 B【分析】 1949 年代 1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1950 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向中南军政委员会恳求将石黄矿区改组为市,命名“黄石市”。

1950 年 8 月 21 日,省辖黄石市成立。

故答案选B。

【考点】黄石的有关史实2.【答案】 A【分析】地方史可知,南山头与龙角山等地的游击战向来坚持斗争到抗战前夜。

故答案选 A 。

【考点】南山头、龙角山的游击战3.【答案】 C【分析】三星堆古旧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域发现的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旧址,被称为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青铜立人像于1986 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旧址二号祭祀坑出土,整体由立人像和台座两大多数接铸而成。

故答案选C。

【考点】三星堆文化4.【答案】 B【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春秋期间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提出“仁”的学说,创办了儒家学派,对后代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答案选 B 。

【考点】儒家思想5.【答案】 B【分析】由资料信息“集小郡、乡邑聚为县”剖析可知,当时成立了县制。

故答案选B。

【考点】郡县制6.【答案】 C【分析】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先期的年号,唐玄宗统治先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唐代进人全盛期间,史称“开元盛世”。

故答案选C。

【考点】开元盛世7.【答案】 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契丹族成立了辽、党项族成立了西夏、女真族成立了金,这些都属于少量民族政权,加上赵来政权,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当时,因为北方战乱屡次,南方相对平和,经济发展较快,南宋期间,南方经济完好超出了北方,成为中国新的经济重心。

故答案选D。

【考点】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的南移8.【答案】 D【分析】 A ,B,C 均为客观史实,即历史现象。

D是对《辛丑合约》签署的理性认识和判断,即历史结论。

湖北黄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word版,含答案)

湖北黄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word版,含答案)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1页 (共8页)黄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卷姓名: 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满分140分,其中物理80分,化学6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Al —27第Ⅰ卷 (选择题 共46分)第Ⅰ卷共23题,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0题为化学学科试题,11—23题为物理学科试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 .氢能B .太阳能C .生物质能D .石油3.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碘升华B .铝放置于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C .风能发电D .蒸发蔗糖水溶液得到蔗糖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鸡蛋清显碱性B .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C .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D .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C .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D .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6.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氧化物:H 2ONO 2 Fe 3O 4B .碱: Ca(OH)2 Ba(OH)2 Na 2CO 3C .酸:CH 3COOH CH 4H 2SO 4D .盐:NH 4NO 3 MgCl 2 CuO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2页 (共8页)B .性质:CO 2、CO 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D .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8.下列除杂、分离提纯的方法或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9.验证Zn ..A .FeSO 4溶液、Zn 、CuB .ZnSO 4溶液、稀盐酸溶液,Fe 、CuC .ZnSO 4溶液、FeSO 4溶液、CuD .ZnCl 2 溶液、Fe 、CuCl 2溶液10.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湖北黄石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

湖北黄石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

2016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语文(湖北黄石卷)精编word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绽.开(dìng)吮.吸(shǔn)栖.息(qī)忧心忡忡.(cōng)B.剽.悍(piāo)嗔.视(zhēn)秕.谷(bǐ)浑身解.数(jiě)C.谰.语(lán)迸.射(bèng)挑衅.(xìn)吹毛求疵.(cī)D.告罄.(qìn)镂.空(lǒu)椽.子(chuán)销声匿.迹(nì)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真谛烦燥通霄达旦一代天骄B.隐密陨落眼花瞭乱大庭广众C.箫瑟藩篱来势汹汹因地治宜D.瓦砾沉湎相形见绌一泻千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考前夕,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台湾电信诈骗团伙作案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三山”与“两湖”相得益彰....。

D.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这本《昆虫记》的失主竟然是我们历史老师“俾斯麦”丢失的。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D.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5.填入文段空格中相应的句子,最贴切...的一项是()其怡情也,①;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②。

A.①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②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B.①最见于处世判事之时②最见于独处幽居之际C.①最见于杂处群居之时②最见于读书演算之际D.①最见于读书演算之时②最见于杂处群居之际6.对下列文段的理解或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湖北省黄石市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016年黄石市中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考生姓名:考号:学校:第Ⅰ卷选择题(19分+16分)第I卷共35题。

1~19题为历史学科试题,20~35题为思想品德学科试题;每题1分,共35分;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出生在尊贤坊,以诗文名扬海内,被称为明朝“后七子”之一的是A.万止斋 B.吕调阳 C.吕质 D.吴国伦2.在南山头建立的黄石地区第一正规的红军队伍是A.红五纵队 B.红八军 C.红12军 D.红16军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文中“轩辕”指的是A.黄帝B.禹C.启D.汤4.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长城5.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6.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7.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

此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外国毒品走私的运动。

这一雕塑应该建在A.厦门 B.虎门C.澳门 D.江门8.右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A.走向共和B.军阀割据C.君主立宪D.国家统一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各项中不是“新纪元”的含义的是A.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D.新中国的成立,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0.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那么,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建立的是A.西藏和平解放 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11.“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

精品:湖北省黄石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湖北省黄石市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内,每题1分。

)1. 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科举制。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 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

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轻徭薄赋,精减机构C.文成公主人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有关唐太宗的史实。

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不是唐太宗,B、C、D项均与唐太宗有关。

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3.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4.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A.洛阳B.长安 C.扬州 D.成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大兴为长安,定为都城。

在隋朝的大兴城的基础进一步修建和完善。

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

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5.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湖北省黄石市2016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黄石市2016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黄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卷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满分80分,其中思想品德40分,历史4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第I卷共35题。

1~19题为历史学科试题,20~35题为思想品德学科试题。

每题1分,共35分。

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石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三四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栖息。

解放后,在这里建立了黄石工矿特区,随后设立了省辖市。

今年8月是黄石市建市A.65周年B.66周年C.55周年D.56周年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阳新、大冶的革命根据地被分割包围,革命一度转入低潮。

但阳新、大冶边界的________等地的游击战一直坚持斗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被称为“红旗不倒的地方”。

A.南山头、龙角山B.北山头、龙角山C.南山头、龙港D.北山头、龙港3.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

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4.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自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5.《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

”材料反映了当时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确立行省制D.推行郡国并行制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诗中的“开元全盛日”在位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7.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卷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满分80分,其中思想品德40分,历史4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第I卷共35题。

1~19题为历史学科试题,20~35题为思想品德学科试题。

每题1分,共35分。

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石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三四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栖息。

解放后,在这里建立了黄石工矿特区,随后设立了省辖市。

今年8月是黄石市建市A.65周年B.66周年C.55周年D.56周年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阳新、大冶的革命根据地被分割包围,革命一度转入低潮。

但阳新、大冶边界的________等地的游击战一直坚持斗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被称为“红旗不倒的地方”。

A.南山头、龙角山B.北山头、龙角山C.南山头、龙港D.北山头、龙港3.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

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毛公鼎4.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自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5.《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县。

”材料反映了当时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确立行省制D.推行郡国并行制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诗中的“开元全盛日”在位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武则天7.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论述,完全正确的是①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条件④中共十四大——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10.“一不为名、二不为利。

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这是对下列哪位模范人物的真实写照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11.“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

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12.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A.金字塔B.种姓制度C.《汉谟拉比法典》D.佛教13.一位普通家庭中的男主人可以去参加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可以领取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

这一情景应出现在A.古代雅典B.古代印度C.古代巴比伦D.古代罗马14.章西女王、玻利瓦尔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A.使国家赢得了独立B.领导的是资产阶级革命C.沉重打击了美洲殖民者D.领导了反殖民斗争15.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这就注定这场改革A.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B.没有任何成效C.废除了农奴制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英法对德宣战B.太平洋战争的爆发C.斯大林格勒战役D.诺曼底登陆17.有关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 B.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C.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D.日本经济增长率居首位历史学习包括史实的确认、解释、规律揭示、概念形成和价值认同等基本环节,请结合所学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A.“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B.“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葡萄牙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D.“三角贸易”带了亚非拉的经济繁荣19.“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在历史上,一批又一批思想家站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①文艺复兴②新文化运动③五四运动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第Ⅱ卷共7题。

36~38题为思想品德学科试题,共24分;39~42题为历史学科试题,共21分。

39.【历史年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外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共7分)材料一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399年,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称帝。

1405年,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至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中国进行侵略活动。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郑成功率领将士于1662年初击败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第二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

为保卫边疆,康熙帝命令清军围攻侵略军,并获胜利。

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727年,清朝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乾隆帝时,回部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最终清军平定了叛乱,并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7年级下册》A. B.⑵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何重要意义?(1分)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到了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

在西欧长期动乱的过程中,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6世纪,东罗马帝国四处征伐,帝国日益衰落。

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东罗马帝国灭亡。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9年级上册》⑶C. D. E. (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3分)⑷罗马帝国从建立到分裂持续了多少年?(1分)40.【判断分析】(共3分)的迅速发展,...的一项是 ⑵理由分析。

(只分析你所选之项;2分)41.【材料解析】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共8分) 材料一 图说历史左 江右 彼得格勒莫斯科(1918年3月前首都)俄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918年3月后首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主要城市 1918年8月苏维埃政权控制地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东 海黄 海台湾岛南 海琼海陆丰湘赣中央赣南闽西井冈山 广州 武昌长沙长 江革命根据地及名称(1929——1932年)南昌 闽浙赣 鄂豫皖洪湖湘鄂赣 湘鄂边川 陕 湘鄂西 南京里 海⑴ 比较两图,指出俄中两国苏维埃政权在分布上有何不同?(2分)⑵ 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不同于俄国的革命道路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史实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分) 材料二南北战争后30年对美国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摘自《多国崛起•美国》事情总是发展的。

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摘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3)美国“开始腾飞”所具备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有哪些?(2分)(4)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使材料中“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的史实。

(写出两例即可;2分)42.【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一战后的新秩序”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共3分)中央 崖A. B. C. (将对应内容分别填入答题卷中)黄石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9.⑴A.郑和七下西洋B.1684年⑵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⑶C.罗马共和国的建立;D.1世纪;E.476年⑷42140.⑴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⑵理由分析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渡江战役后,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41.⑴不同:俄国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国主要分布在农村。

⑵启示: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⑶政治: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⑷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两项即可)42.A.巴黎和会;B.《九国公约》;C.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