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四部分专题一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4-1-8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课件:专题一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4-1-3

1.开门见山,直击主旨。指的是在文章的开端就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或描述表现的对象。这种开头方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直截了当,能让人一下子抓住事物本身。
它适用各种文体,主要用于议论文。如果考生在高考作文中选择议论文,不妨“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话题,亮明观点,单刀直入,让评卷人一目了然。如2017年浙江高考佳作 《兼读三书,精读心书》的开头:
本文的观点,鲜明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
7.题旨阐释,表明观点。从文章题旨单刀切
入,直奔主题,对标题或相关概念的意义加
纽带一词,含义丰富,或可多语境解读。
放之社会,便是那人人割舍不下的一怀乡愁; 置于文化,便是那古往今来薪尽火传的人文
宝库;观乎四海,便是那纵横全球串联世界
的信息高速公路。但今天我所说的纽带,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开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提示】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
道材料作文题,分析立意时,重点抓住关键
句,“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 知道山外有高楼”,让山沟里的孩子走出大 山,亲身感受外面精彩的世界,这是开阔孩 子们的视野,让他们见识从未见过的美好现 实,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成功 的欲望,刺激学生发奋学习,努力向上,所
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也容易引起评卷人的注意。同时,还为文章主题的提出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思想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如2017年浙江高考佳作《人生突围》 的开头: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博尔赫斯如是说道。确实,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 这篇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博尔赫斯和苏格拉底的名句,恰当地引出“三本大书”,提出“在读书中认识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论述张本。这样的开头,在点题明确的同
2019版高考复习:第4部分 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训练 专题2 增分策略1 掌握议论文种开篇方式

【典例】
人生在世,需有立身之本。何为本?我想,
就是扎进地层的 “树根” ,我们内心深处的 “灵魂” 。(2013 年福建省满分作文《守住内心的“灵魂”》)
5. 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 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 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
后院里的那棵芍药,就已经成为了时时牵挂的挚友。(2015年北
京卷满分作文《深入灵魂的热爱》)
3.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 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
音乐美感。 【典例】 言必信,行必果 满招损,谦受益
4.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 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 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感悟 写法]
一、熟悉写作中开头常用的
6种修辞手法
1.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 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
具体。
【典例】
宽广的心灵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心中装有他
人,才能与他人为友,融入社会,升华自我。(满分作文《心中 请装有他人》)
味无穷。
【典例】 人的内心很坚硬,会为坚定信念宁死不屈,会 对一腔情怀视死如归,会澎湃出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
不肯休 ”的坚贞勇敢。人的内心也很柔软,对新生的枝芽徒生
怜爱,会对婆娑的落红感春伤悲,会吟咏出“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的伤情悲赋。(2015年上海卷优秀作文《既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4.1.1考场作文分点突破 (一)基础篇 (共152张PPT)

学案一
-13-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练文笔· 析典例] [典例1]单则实例材料 今年29岁的小孙,来自豫南某国家级贫困县。8年前大学毕业后,小 孙就开始报考公务员。8年时间里,他奔波于全国各地,路费、报名 费花了近9万元,先后报了63次名,考了62次试。他在以笔试第一的 成绩入围浙北某市法检部门岗位面试后,撕碎了将于第二天进行的 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的准考证,并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到 了公务员考试论坛。小孙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人们对 此褒贬不一。
学案一
-11-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能力要求]
1.高考作文对审题的要求 在高考作文分等分项评分细则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 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 不鲜明; 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 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 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
学案一
-9-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 家,正躬逢着属于她的大时代。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却也 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 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 国担当而倍感荣光。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摇响自信中国。
学案一
-10-
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品悟提示】 作者抓住“一带一路”和“高铁”两个关键词,勾勒出 自己眼中的中国形象。“一带一路”既包含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的内涵,又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新时代的倡议;而“高铁”则是中 国技术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这两个关键词的选择既有代 表性,又有典型性,准确而恰当。 作者以“丝路驼铃”和“和平高铁”统领标题、开头和结尾,同时,又 以“我所认识的中国”一句贯串文章主体,将关键词所体现的中国精 神和中国形象有机融合,既有个人情感的融入,又有国际视野的解 读,同时兼顾时代特色和科技特征,显示了作者较高的政治素养和 文学表现力。可以说,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作者的骄傲 和自信。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二 千古文章意为高课件 新人教版

书店的包容,为现世谋了一处安慰和一份闲情,自此,卿心安处是 书香。
12
不分贫富,无论贵贱,24 小时共享书店看到的,是褴褛衣衫下
澄心如荷的读书意。在E这v份al融u融at的io包n纳o中n,ly是. 一个民族的大气概, ted失w了it它h,A无sp以o至s民e族.S大li气de象s。f纸or页.窸N窣E,T那3是.5朝C圣l者ie虔n诚t P的r跫o音fil。e 5.2
样的她了。氤氲诗书气E,v滋al长u了at一io个n人o的n素ly养. ,更难得的,是她对 ted熙w来it攘h往A的sp各o色s人e的.S包li纳de。s而f这or一.切N,E由T她3自.5己C所l言ie,n是t P已r成o习fil惯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E:v“al有u些at人io经n常o看n着ly看. 着就睡着了,但他们 ted只w要it来h看A书sp,o哪s怕e只.S看li一de页s、f只or看.一N行E,T都3是.5我C们l的ie读n者t P;r甚o至fil有e 5.2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审题。C审o题p不y清rig,h就t 会2“00南4辕-2北0辙1”1。A所sp以o,s审e题P立ty意L是t决d.定作文
成败的关键一步。
2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典A例s]po(导se学.号Sli4d2e13s63f2o3)r(2.0N17E·山T东3卷.5)阅C读l下ie面n的t P材r料o,fil根e 5.2
错过就寻不回来;是一份包纳往往寻暖而栖,也许身上衣正单,又或心中贫寒交迫, 可一旦捧起一本书,指尖便像多了一抹素彩,渐翻渐宁,踩响一串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一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4-1-3

上可以占得先机,因为人在潜意识中有读到问句就自然而然地
去思考的习惯。所以,一个高质量的、直击命题核心的问句不 仅可以显出作者的睿智,还可以引导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思 考。更主要的是在开头就巧设问句,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激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2017年浙江高考佳作《人生三读》的开
头:
2019年5月6日
又轻盈飞扬。希望我能帮你们读懂这本大书。
2019年5月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
19
文章的开头就把中国比作一本大书,并且介绍了这本书 的特点,“既饱经沧桑,又历久弥新;既沉郁厚重,又轻盈
飞扬”。这本书古老而鲜活、厚重而轻盈的特点跃然纸上,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文章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开篇 ,彰显了文采,为下文的进一步具体描写作了很好的铺垫。 高考作文不管用哪种方法开篇,都要特别注意两点:一 是语言简洁,切勿烦琐冗长,拖泥带水;二是快速入题,观
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博尔赫斯如是 说道。确实,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要学习那些由具体知识 构成的有字之书,继而阅读由世事阅历堆砌的无字之书,最 终读懂那本我们最熟悉的也是最陌生的心灵之书。这一过程
其实正如哲人苏格拉底所言:“认识你自己。”
这篇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博尔赫斯和苏格拉底的名句,恰 当地引出“三本大书”,提出“在读书中认识自己”的观点 ,为下文展开论述张本。这样的开头,在点题明确的同时, 彰显底蕴,达到了一种文采飞扬的艺术效果。 2019年5月6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
22
四忌:不必要的解释 文章开头,突如其来、不作交代不行,作不必要的解释
也不行。如写《女排五连冠给我的启示》,要是一开头就用
较长篇幅去说明女排的组成、女排五次获冠军的时间、地点 ,同谁争夺冠军等情况,就不必要了。当然,根据需要,适 当对所写的问题作些解释也是必要的。
2019届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第4部分 写作 专题4 辩证思维显深度——让高考作文见解更深刻

[满分佳作] 从独木桥到阳光道 ——我看高考 广西一考生 四十载岁月流逝,高考仍然是每一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青春记 忆。从千军万马争过 “独木桥”到如今千万寒门子弟 “跃龙门”的 “阳光道”,高考,已演变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四十年前,高考是一座通往理想彼岸,却随时有跌落深谷的危 险的独木桥。我的父辈都是农民,却也饱受高考所带来的利弊之苦。 曾经,大学生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却也是高贵与财富的象征。那 时的教育远未有如今这样普及与发达,能考上大学的因素也远不止 努力与勤奋,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是最贴切的形容,反映了当 时考大学之困难与艰辛。
从独木桥到高考如今的阳光大道,这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兴盛, 一个民族的崛起。“少年强则国强”,高考转变为教育的发展提供 导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 的未来国力。当越来越多人不再恐惧于高考的淘汰率而转向期待高 考所会带来的人生改变时,高考就真正达到了它培育人才、挑选人 才的真实目的。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 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名师解读]
今年是恢复高考 40 周年, 以此命题显然着意于引
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 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40 年前高考的恢复,是极富象征意义 的事件;直到今天,高考对于大到国家社会、小到每位亲历其中的 个体来说,其重要性与影响力仍然不言而喻。
四十年后,高考是一条宽阔稳固的阳光大道,是付出便有收获 的寒门子弟的成功之道。随着我国国力与日俱增,教育现状已得到 了极大的改善,考上一所大学早已并非难事,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 获得高水平知识的权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文关怀的逐步提升, 高考的公平性也日益明显,使高考从一个冷酷多变的 “刑场”成为 了无数人的梦想腾飞之地。
2019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一 高考作文专项突破4-1-5优秀PPT课件

2.引用论证法 引证法是在议论中引用公理、名言警句、经典著作、历 史文献、谚语、成语、俗语、传说、古今诗文等,以此作为 论据,来证明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即引用理论论据来进行 论证。其优点在于较有权威性、说服力。 运用引证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要找到确切的理 论论据,可以称之为“引”;二要对理论论据加以分析,使 之与论题充分联系起来,可以称之为“证”。许多学生对于 “引”是颇费心机的,但对于“证”则往往不够重视;只“ 引”不“证”,犯了“观点加引语”的毛病。如:
4.对比论证法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 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 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 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 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 如一篇题为“合作才能共赢”的作文这样写道:
每天早上五点半,我一般都会自动醒来,起床,洗漱,坐在阳台前,打开电脑,深吸一口早晨的空气,写文。 几乎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将早上这一点时间看的非常重要,不希望被打扰。
前天早上还是一样,我准备好坐下,正在写文同时,听到房间里女儿在大声叫着爸爸。我心想有老婆和女儿在房间,就没有过多理睬,继续打字。 过了一会,房间门打开,女儿一脸微笑几乎是小跑着从房间里出来。刚刚从睡梦里醒来的缘故,头发还没来得及梳,睡眼惺忪的双眼瞪着我,笑着向我跑来。
技的进步,交流方式的增多,不仅没有增进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以 前,我们没有手机、不会发微信的时候,日子虽然过得有些 单调,但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时的场面,总感觉那么温馨。 可是,一部小小的手机,便将我们的生活完全改变。整天埋 头微信之中,亲情怎么会得到维系呢?(选自学生优秀习作 《科技改变生活》)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写作(含解析)

2019高考语文专题练习-写作(含解析)一、写作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的既定的轨道羁绊自己前行的脚步。
其实,内心的声音——那些关乎灵魂、关乎真我的声音,时时在向我们发出召唤!请以“做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温馨提示:只能写议论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罂粟的果实可以制成鸦片等毒品,它开花的时候格外娇艳美丽。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我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除诗歌外)。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作文:“jìng”这个读音可以对应许多个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自己的作文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个周末,无数人的手机被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微信文章刷了屏。
“十年前的今天,我拼着命生下了儿子;十年前的今天,儿子拼着命来到我身边。
每对母子都是这样拼着命才能相见,可是我却没有保护好他。
”这样的文字让每一个为人父母者读来动容。
虽然事情的具体细节还在核实,但校园欺凌的话题,再一次引发了社会的集中关注。
对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户外真人秀是目前电视台追捧的娱乐热点,情感、游戏、旅游等各种玩法让明星们忙得不亦乐乎。
面对荧屏上的“真人秀热”,河南卫视却剑走偏锋,首次将“文学”这个抽象名词与电视娱乐结合在一起,从5月15日起推出一档真人秀节目《文学英雄》,节目将作家蒋方舟、蔡崇达、张晓晗、陈谌等人,与演员张晓龙、吴樾、柯蓝、李乃文等人混搭一处,让这些作家和演员一起在电视上秀文学,用电视真人秀形式来表现文学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合得真实,巧合得合情合理 .让读者感觉既在情理之中,又
在意料之外.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身份兼职”.
13
【例5】 的.
请赏析下面文章,看作者是如何设置情节的巧合
寒冬里
寒风凛冽. 一个秃头的老乞丐在街头乞讨. 人们缩颈揣手,行色匆匆,老乞丐一个子儿也没有讨到. 饥寒交迫中,他发现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朝这边走来.乞丐
忙迎上前去,伸出脏兮兮的手,颤巍巍地说:“ 上帝保佑您
,尊敬的先生,行行好,赏几个铜板吧.”
14
绅士看了看这个裹着破烂棉袄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 秃头老汉,便开始摸自己的衣袋 . 但摸遍了衣袋也没有找到
一个铜板——他身上没有带钱.
可怜巴巴的老乞丐非常失望. 绅士踌躇了一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乞丐摊着的手 上. 老乞丐捧着温暖的帽子不知所措,呆呆地看着绅士在寒
“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什么会倾斜23.5度呢?”
学生甲惶恐地答:“不是我弄歪的.” 督学摇摇头,转问学生乙 .学生乙双手一摊,说:“您也 看见了,我是刚刚才进来的.” 督学疑惑地询问老师,老师抱歉地说: “ 不能怪他们,
这地球仪买回来时就这样了.”
8
督学脸色愈来愈难看 .这时,校长赶紧解释: “ 学校经费 有限,这是在地摊上买的.”
种手段包括 “ 设悬 ” 和 “ 解悬 ” 两方面 .所谓 “ 设悬 ” 就是 设置悬念,即在情节发生、发展的关键时刻或人物命运攸关 的重要关头,叙述戛然而止,转叙他事,从而引起读者强烈 的寻根问底的兴趣 . 所谓 “ 解悬 ” 也叫 “ 释悬 ” ,就是指在
情节发展的特定阶段,通过矛盾的解决,揭示事情原委和人
5
成绩 期中考试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 . 他说:“ 九十分以
上和八十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八十分以上和七十分以上的
人数也一样多 . ” 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 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 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 “ 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 样多.”
6
三、铺陈误会法 误会法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一方误会另一方或双方相互误
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以达到 引人注目、突出要点的目的 . 以抑显扬,则扬得更高;以扬 垫抑,则抑得更深 . 有抑有扬,作品就会曲折跌宕,波澜起 伏.
10Βιβλιοθήκη 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扬中有抑、抑中 有扬、明扬实抑等多种方式 . 在运用抑扬这一艺术手法时,
一定要顾及所描述对象内在和外在特征,注意抑扬的比重,
12
爸爸懒懒地眨了眨眼:“简直不是人 .”妈妈听到这话,那 个脸呀红得无法形容 .“好比仙女下凡尘.” 爸爸悠悠地补了一 句.妈妈破怒为笑. 五、设计巧合法
巧合法是利用生活的偶然事件来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 .巧合
处处皆是,因为巧合,生活才变得更精彩,精彩的叙事作品 便是精彩生活的写真 . 常言说,“无巧不成书”,作文要善用 “巧合”,“巧”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巧”可以揭示主 题,“巧”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使用时需要把条件写足,
专项突破八 记叙文情节“波澜”六法 记叙文所记事件以生动曲折、跌宕起伏为佳,讲究
波澜起伏之美,情节的曲折之美更是记叙文出彩的关键,为
此,写好记叙文要掌握情节“波澜”六法.
1
一、巧设悬念法 悬念又称关子 .它是作者为了激发那种 “紧张与期待的心
理活动 ” ,在行文中有意采取的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 . 这
的惩罚,很害怕,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 贵族老爷很高兴.他向朋友们说,他很幸运,因为不需要步父 亲的后尘了. “可是,请问你父亲是怎么做的?”朋友们问他.
3
“ 你们想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做的么?好吧,我告诉你们 ……有一次他住旅店时,马被偷走,他就把马肚带套在脖子
上,背着马鞍走回家了 . 如果小偷不是这样善良和客气的话
物命运的结局,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以满足.
2
【例1】 请赏析下面的作品,看作者是如何设置悬念的.
威胁 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 登了这样一个声明: “ 如果不把马还给我,那么我就要采取 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威胁生效了.小偷不
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
围绕着“地球仪为什么会倾斜23.5度”这一问题,学生、
老师和校长各有不同的说法,却没有一种答案是对的,小说 通过极力铺陈误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学校师生的不学无 术.
9
四、抑扬交错法 “抑 ” ,就是抑制,对人、事、物进行贬抑; “ 扬 ” ,
就是扬起,对人、事、物进行褒扬 .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
使抑扬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例 4 】 请赏析下面文章情节,看作者是如何设置抑扬 变化的. 妈妈有次出差买了一件靓丽得有点让我瞠目的衣裳,不
过这件衣服让她年轻至少十岁 . 妈妈好像也发现了这惊人的
效果,于是在客厅左摇右摆,在我面前晃来晃去.
11
“妈,您不累,我的眼可累啊 .求求您,坐下歇息,怎样 ?”
会,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手法 . 误会往往表
现为人物不了解事实真相,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错误地判 断为另一种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 . 文章常对误会作必要的渲 染和强调,其结局,一般是情节陡转,误会解除,有时也可 能是误会加剧.
【例3】
波澜的.
请赏析下面的故事,看作者是如何设置故事的
7
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 督学到学校视察,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就问学生甲:
,我发誓,我一定要照父亲那种做法去做!” 一则简短的声明,竟吓得小偷心惊肉跳,赶紧原马奉还 ,也让朋友不明就里 .寻找其中缘由竟然是一种简单的自我 惩罚方式,令人啼笑皆非.
4
二、情节突转法 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
和情感愿望吸引到朝这个方向发展的唯一可能性上去,层层
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 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例 2 】 请赏析下面语段的结尾,看作者是如何掀起故 事的波澜的.
“儿子,那你说说妈这件衣裳好不好看,真心话.”“真
心话是么?我送您一个字:靓.两个字:真靓.三个字:太靓 了.”我对着她那充满期待的目光如是说. 妈妈两眼放光,捧着我的脸说: “ 眼光不错,很有审美 观念 . ” 这时候爸爸回来了,妈妈满脸兴奋地迎上去: “ 德
子(爸爸的乳名),本夫人的衣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