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临床影响因素研究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比疗效分析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比疗效分析目的:分析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以此为参考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用药方案。
方法:随机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并平均分为两组,50例奥氮平组患者应用奥氮平进行药物治疗,50例利培酮组患者应用利培酮进行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阴性与阳性症状分(即PANSS评分)进行比较与评定。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的药物应用治疗后,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另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均能对精神分裂症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且安全性能较好,治愈率较高,考虑到血糖与血脂的影响方面,利培酮较奥氮平更具有临床的推广以及应用的价值。
标签:奥氮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导致了体重增加、高血糖、高血脂等问题也随之明显增多,这些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易引发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与不便。
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当中,奥氮平与利培酮均属于非经典类药物,对于阴性或者阳性的患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广泛。
本次研究当中就这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PANSS评分进行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当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6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范围在18-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8.5岁,病程范围在3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5±1.2年。
对所有患者进行严重身体疾病、脑部器质性疾病、酗酒、药物滥用史,以及妊娠期与哺乳期的妇女排除后,PANSS总分均≥50分,血脂代谢经过检测结果显示正常。
将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应用奥氮平进行用药治疗,命名为奥氮平组,另一组采用利培酮进行用药治疗,命名为利培酮组。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研究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临床资料 : 2 0 1 0年 4月 ~ 2 0 1 2年 4月我 院收治 了精神分 裂 症 患者 7 O例 , 其 中, 男4 0例 , 女 3 0例。将他们 随机分为奥氮平 组 与利 培酮组 , 奥氮平组病 人有 3 5例 , 其 中, 男2 0例 , 女 1 5例 , 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都出现了以上 的一些不 良反应 ,奥氮平组
利培酮与奥氮平联合用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利培酮与奥氮平联合用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01-07T14:57:58.1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5期作者:蒲铃江[导读]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利培酮与奥氮平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中江县精神病医院四川德阳 618100)【摘要】目的:对利培酮与奥氮平联合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用药方法进行探讨,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方法:将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联合用药治疗组与治疗对照组,两组人数均等各39例。
对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单一的利培酮进行治疗,对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予以利培酮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在不同的用药治疗方法之下,两组患者在各自的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和治疗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
而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基本一致,治疗后虽然两组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但联合用药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更大,与治疗对照组相比同样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单一的利培酮用药治疗而言,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利培酮与奥氮平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关键词】利培酮;奥氮平;联合用药;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41-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会引起患者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健康与生活,同时还可能会对家庭与社会造成安全方面的威胁,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我们必须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不断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这不论是对于患者自身的健康而言,还是对于家庭与社会而言,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f 3 1 . 8  ̄ 6 . 6 ) 岁: 病 程 3个 月 2 5年 , 平均 9 . 4  ̄ 3 . 6年 两 组 在 性
别、 年龄 、 病 程 等 一 般 资 料 比较 无 显 著 差 异 0 . 0 5 1 , 具 有 可 比性 。
关键词 : 利 培酮 ; 奥氮平 ; 精神分裂症 ; 对 照 研究
‘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4 9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8 1 7 4 ( 2 0 1 5 ) 0 3 — 0 5 3 9 — 0 1
自第 一 代 抗 精 神 病 药 氯 丙 嗪 发 明 以来 . 各 种 抗 精 神 病 药
理。 计量资料采用 ; 表示 , 行t 检验 ; 计 数 资料 采 用 例 表 示 。
行X : 检 验 。P < 0 . 0 5差 异 有 统 计学 意义
2 结 果
疗效 。 特选取 6 8例 符 合 条 件 患 者 进 行 临 床 对 照研 究 。报 道 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物 不 断 问世 。 目前 , 以利 培 酮 、 奥氮平 、 阿 密 舒 床 治 疗 精 神 分 裂 症 的 主 要 药 物
…
。
且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 利 培 酮 与 奥 氮 平 对 于 精 神 分 裂
症 的治 疗 均 疗 效 显 著 I 2 ] 。 笔者为验证 、 比较 两 种 的药 物 的 临 床
精 神病 理分。上述分数越高 。 表 明症状越严重 将 P A N S S总
分 减分 率 7 5 %, 5 0 % 7 4 %、 2 5 %~ 4 9 %、 < 2 5 %分别 视 为 痊 愈 、 显
观察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3 讨论 (1)奥氮平属于多受体作用的非典型
药物。 药理作用与氯氮平相似,它对D1、
D2、D3、D4、D5、5-HT2A、5-HT2c、 5-HT3、5-HT6、M1、M2、M3、M4、M5、 α 1 - 肾 上 腺 素 及 H 1受 体 有 亲 和 力 。对 5-HT、DA、ACH有拮抗作用。具有非典 型抗精神病药一般特征。
入组前进行1周清洗期。奥氮平初始 剂量5mg/d,1周内加至10mg;利培酮初 始剂量1mg/d,2周内加至3~6mg/d。疗 程8周,可酌情使用苯氮二卓类药或抗胆 碱能药,不合并其他抗精神药物。
疗效评定以PANSS减分率为依据, 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 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以副反
本结果显示:进一步证明了奥氮平治 疗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疗效相当,安全性 好、依从性好,一次性服药方便,而且奥氮 平EPS发生率少且轻,可以作为一线临床 药物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9.
【收稿日期】2011-12-27
66 中国卫生产业·第九卷·第一期·中
奥氮平(olanzapine,再普乐,zyprexa) 是噻吩二氮卓类衍生物,由氯氮平分子结 构改造发展而来。药理作用也和氯氮平相 似有镇静和较轻的抗胆碱作用,对催乳素 影响较少。最大优点是具有氯氮平相似疗 效而无粒细胞缺乏,因此安全性比氯氮平 优越。1996年上市,1999年引进我国,是20 世纪90年代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药物研究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变化采用 检验诗水蛇山神庙和 f 检验。
2 结果
奥氮平组中2 例中痊愈4 显著进步1 例, 0 例, l 好转4 , 例 无效l , 例
显效率 7 %。 培酮组 痊愈 3 , 5 利 例 显著进 步 9 , 7 , 例 好转 例 无效 1 , 例
显效率 6 %。2 0 组差异无显著性( 均> .5。 J P 00 )
例, 其中男性l例, 5 女性5 年龄 1 ~3 岁, 例, 7 5 平均病程(. ±O4年。 12 .)
2 组以上 各项差异均 无显著性 ( 均 > .5。 P O0 )
12 方法 .
奥氮平组起 始剂量 lmg d,周内加到治疗剂 量2 rg O / l 0 /d, a 平均 (0 3 .) /d。 程 8 。 1. ±52mg 疗 周 治疗 期 间不 合并其它抗精 神病 药物 ,
体外系反应及依从性方面优于利培酮, 而在体质量增加方面劣于利培
酮。
发病例, 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陆物质和非 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AN s总分/6 P S) > 0
分。
3 讨 论
奥氮平对精神分 裂症的阳性症状及 阴性症状均有 良好的疗效 , 最 大优点 是具有 氯氮平 相似疗 效而 无粒细 胞缺IN M DC L T E T N 8 7 HN O EG E IA R A ME T
参考文献
‘
【】 沈渔 . 神病学【 . 4版 . 1 精 M】第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0 1 6 9 人 2 0 :7 ~
681.
共人组病例 4 例 , 分为 2 。 0 随机 组 奥氮平组 共 2 例 , 中男性 l 0 其 3 例, 7 , 女性 例 年龄 1~3 岁 , 9 7 平均病程(. 14±0 5 。 .) 利培酮组 共 2 年 0 【 收稿 日期 l2 0 -1 -0 08 3 2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分症的对照研究

效 相 当, 良反 应 轻 , 不 良反 应 有 异 同 。奥 氮平 组体 重增 加 较 多, 培 酮 组 锥 体 外 系反 应 发 生较 多 。 不 但 利
两 种 药 物均 为疗 效好 、 全 性 高 的 抗 精 神 病 药 。 安
关 键 词 奥氮平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Con r lsud o l n a ne an rs e i n n t e te t e t o he fr te s de c io t o t y n o a z pi d ip rdo e i h r a m n f t is- pio s h z phr niOu e a
Abta t Obet e Toe u u t h l ia e f ay a d sft foa z pn n ip rd n n sr c jci v v lae teci c l fi c n aey o ln a ie a d rs eio ei n c
TESS. s ls Re u tThe o e ale f c ie r t f oln a ne an ipe i ne w e e 91 7 v r l fe tv a e o a z pi d rs rdo r .6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作 者 对奥 氮 平 与 利 培 酮 治疗 精 神 分 裂症 的疗 效 为 2 4 1— 5岁 , 平均 为 ( 2±7 3 岁 , 均病 程 为 ( . 3 .) 平 55 进行 了分 析 。现 报道 于后 。
1 对 象 和 方法
±24 年 ; 氮平 组 (7例 ) 其 年龄 为 1 3 .) 奥 2 , 9— 8岁 , 平 均为 (1± . ) , 均病 程 为 ( . 2 2 年 。 比较 3 68 岁 平 5 6± . )
作 者单位 :4 0 0 安徽省铜陵 市第三 人民医院 24 0
11 对象 .
e o o il e o e v i p y ha rc ai n s h s e a r e v r y n s c i ti p t t .Ac a e t Ps c ity,S a d, y h ar cn
不 能居 多 ; 氮平 组 以 嗜 睡 、 涎 、 秘 明显 ; 联合 氯 流 便 而
维普资讯
四川精 神卫生 2 0 0 2年第 1 5雀第
17 5
T和 多 巴胺 受 体 平 衡 拮 抗 剂 , 改 善 分 对 5 .% 及 5 . % , 12 2 4 而联 合组 减 分率 为 6 . % , 因子 培 酮 为 5一H 73 各 尽管 利 培 酮 分 的分析 比较 , 如情 感 淡漠 、 思维 贫乏 方 面 , 联合 组 的 裂 症 阴性 症状 更 为有 效 。本 文结 果 表 明 , 但 减 分 率最 明显 , 均优 于 其 它 两 组 ( 与治 疗 前 后 对 比 P 对 阴性 症 状具 有 一定 的疗 效 , 仍不 及 它 对 阳性 症状 的治 疗效 果 。其 次 , 氯氮 平 在稍 大剂 量 治疗 时则 有 明 <0. 1 。 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 :10.16662/ki.1674-0742.2017.27.023论著 ------------2017 NO.27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疗效及临床影响因素研究何华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精神科,江苏南通226500[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应用的疗效以及临床影响因素。
方法方便选取如皋市精 神病防治医院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每组 50例。
利培酮组药物剂量范围在2~6 mg/d ,奥氮平组药物剂量范围在10~20 mg/d 。
两组患者均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 评定量表(PANSS)进行为期6周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
结果6周后,利培酮治疗精 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有效率为86%,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有效率为86%曰奥氮平组患者在阳性症状与一般 病理症状中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利培酮组(P <0.05)曰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种药物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 治疗效果均明显增加(P <0.05);治疗时间这一因素与利培酮和奥氮平两种药物不存在交互作用(P >0.05);治疗时间、 剂量、病程对利培酮的疗效有明显影响(R2=0.56,P <0.05),治疗时间对奥氮平的疗效有影响(R2=0.38,P<0.05)。
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治疗,利培酮与奥氮平疗效相当,但是奥氮平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好于利培酮。
[关键词]奥氮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效果;临床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7)09(C )-0023-03Research on Curative Effect and Clinical Influence Factors of Risperidoneand Olanzapine in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the Acute StageHE Hua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Rugao Psychiatric Hospital,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 226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research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clinical influence factors of risperidone and olanzapine in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the acute stage. Methods 100 case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convenient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isperidone group and olanzapine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drug dose range was 2〜6 mg/d in the risperidone group, while the drug dose range was 10〜20 mg/d in the olanzapine group,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for six weeks by the PANSS, and medication of patients was accurately recorded in treatment course. Results After six week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risperidone and olanzapine in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the acute stage were respectively 86% and 86%,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positive symptoms and general pathological symptoms in the olanzapine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isperidone group, and treatment effect obvious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P<0.05), and there was no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risperidone and olanzapine(P>0.05), and treatment time, dose, treatment course had an obvious effect on risperidone(R2=0.56,P<0.05), and the treatment time had an effect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lanzapine(R2=0.38,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isperidone and olanzapine in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n the acute stage is similar, but the stability of treatment effect of olanzapin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isperidone.[Key words] Olanzapine; Risperidone; Schizophrenia in the acute stage; Effect; Clinical influence factors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精神状态一般比较严重,此 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 的症状,同时对患者家属以及患者的治疗建立良好的 依从性,为维持治疗期与巩固治疗期建立良好的基础。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是利培酮与奥氮平'该研 [作者简介]何华(1963-),男,江苏如皋人,本科,主治医师,主 要从事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及心理治疗方面的研究。
究选取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诊治的100例精神 分裂症患者,对比分析两种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 的治疗效果,探讨疗效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上精神分裂 症急性期的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方便选取该院诊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23中外医疗2017 NO.27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论 著其随机分为两组,利培酮组与奥氮平组各50例,随访 到第6周时,奥氮平组有1例失访。
所有患者或其监护 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利培酮组男28例,女22 例;年龄19~42岁,病程6~50个月,年龄与病程分布均 不符合正态分布,年龄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23 (19,28)岁,病程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4(2,13)个月。
奥氮平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8~40岁,病程7~88 个月,年龄与病程分布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年龄中位数 及四分位间距为25(18,27)岁,病程中位数及四分位 间距为7(2,14)个月。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 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纳人 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 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门诊或者住院患者;②PANSS[2]总分>80分,病情处在急性期;③年龄18~50岁;④初发 患者或者复发患者;⑤1周之内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6 周之内未服用过长效抗精神病药。
排除标准:③有严重 心脑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②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③ 不愿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者;④过敏体质,对多种药 物过敏者。
1.2方法利培酮(国药准字H20060697)组起始剂量为1mgd,在1周之内将剂量增至2~6 m g/d,中位数及四分位间 距为6(3,6 m g/d);奥氮平(国药准字H20010799)组其 实剂量为5m g/d,在1周之内将剂量增至10~20 m g/d,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20(14,20 m g/d),两组患者治 疗疗程均为6周。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 行药量的调整,并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予心得安或者 安坦等药物并进行详细记录。
1.3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用PANSS进行 疗效评定,评定者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医生,疗效评定标 准为PANSS减分率,逸80%c代表基本痊愈,逸50%c代表治疗有效,逸25%代表病情有好转,<25%认定为无效,有效率计算以逸50%c为标准。
1.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计量参数以(X±s)表示,米用的检验方式有秩和检 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检验的 水准为琢=0.05(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疗效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2、4、6周之后PANSS各因子分数 以及总分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见表1。
治疗6 周后,利培酮组基本痊愈、治疗有效、病情好转以及无 效的例数分别为23例、20例、4例与3例,有效率为 86%(43/50);奥氮平组基本痊愈、治疗有效、病情好转 以及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例、23例、6例与0例,有效 率为86%(43/50)。
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3.81,P=0.28)。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各项因子分数变化比较[(S±s),分】组别因子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 周后治疗6周后利培酮组P25.38±4.5918.49±4.8612.83±5.1310.28±4.39 N25.49±6.4921.59±6.7616.28±5.7913.59±6.18G44.79±5.4635.19±5.8628.36±7.4619.83±7.49T95.46±10.5975.16±13.4657.86±16.4648.79±16.27奧氮平组P28.31±4.4822.16±5.1616.27±5.4912.79±4.65 N24.16±6.2519.78±6.4816.58±10.4713.58±4.98G50.86±8.7640.89±12.1133.15±10.4926.54±7.65T102.54±16.8982.46±22.4665.79±19.4650.10±15.86注:P表示阳性症状因子;N表示阴性症状因子;G表示一般病理症状; T表示总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