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类

合集下载

地质类项目实施方案

地质类项目实施方案

地质类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地质类项目是指在地质勘查、矿产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开展的各类工程项目。

地质类项目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案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项目目标。

1. 确保地质类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提高地质类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3. 保障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项目前期调研。

在地质类项目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包括地质勘查、环境评估、资源评估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方案制定。

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安全防护方案等,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 施工实施。

根据制定的方案,组织施工实施工作,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 监测与评估。

在地质类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工程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5. 完工验收。

地质类项目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工程的完工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达到设计要求,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管理。

1. 项目组织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组织管理机制,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确保项目的有序进行。

2. 资金管理。

严格控制项目资金使用,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3. 安全管理。

加强对地质类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

4. 环境保护。

在地质类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工作,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可控范围。

五、项目成果。

1. 项目实施过程中,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 项目实施后,形成科学合理的工程成果,为地质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总结。

地质类项目实施方案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能够提高地质类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地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地质情况描述

地质情况描述

地质情况描述地质情况描述地质情况是指一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产资源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情况。

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开展矿产勘探、建设工程、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地质情况。

一、地质构造地球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之间相互移动,导致了各种地形和构造的形成。

在中国境内,主要有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等大陆板块以及青藏高原和东北亚陆缘等活动板块。

这些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中国境内许多山脉和高原的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山脉等。

二、岩石类型岩石是组成地壳和上部地幔的主要物质,其类型有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

火成岩是由火山喷发或深部侵入物浆结晶而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如砂岩、泥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原有岩石发生改变而成的,如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中国境内主要有华北地区的花岗岩、扬子地区的砂岩和变质岩以及青藏高原的大量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等。

三、矿产资源中国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和能源矿三类。

金属矿主要包括铁、铜、铅锌等;非金属矿主要包括盐、硫、石灰石等;能源矿主要包括煤、油气和核能等。

中国境内最大的金属矿资源是铁,其次是铜和锌;最大的非金属矿资源是盐和硫;而能源方面则以煤为主。

四、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和滑坡等自然灾害都与地质情况密切相关。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交界处,地震频繁。

火山爆发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

洪水和滑坡则与地形、降雨等因素有关。

总之,了解一个地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开展各种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标准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标准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标准
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基于地下水的产出、流动和贮存
特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首先考虑地质构造,包括地层的产状、倾向和节理等特征。

不同的地质构造对地下水的
储存和运移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划分水文地质类型时需要考虑
地质构造的影响。

2. 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还要考虑地下
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产出条件、水文地质构造、水文地质
条件等。

根据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地下水文地质类型
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岩溶水文地质类型、沉积水文地质类型等。

3. 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还要考虑地下
水文地质特征,包括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水动力特征、水热特征等。

这些特征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
此在划分地下水文地质类型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征。

4. 地下水资源特征,最后,地下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还要考虑
地下水资源的特征,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产出特征、贮存
特征等。

根据地下水资源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地下水文地质类型划
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富水区、贫水区等。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标准是一个综合考虑地质构造、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资源特征的过程,
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的产出、流动和贮存特征,以及地下水资源的
开发利用和保护需求,从而科学合理地划分不同类型的水文地质类型。

地质类实习总结(通用3篇)

地质类实习总结(通用3篇)

地质类实习总结(通用3篇)地质类实习总结(通用3篇)充实的实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方法,这时候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实习总结了。

那么实习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为大家的地质类实习总结(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性质:《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次实习时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2、这次地质认识实习的任务是:1)让学生了解有关煤矿地质工作根本工作方法和特点。

2)观察和认识常见的一些岩石。

3)建立一套完整的底层层序。

4)认识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

实习2周(1月15至一月25),共10天,其中井下工作2—3天,编写实习报告1—2天。

由地当煤矿技术部门技术员殷明光老师指导,xx届煤矿工程高本班聂涛对孙家湾煤矿地区的地质情况进展了实地勘察并进展了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讲解,没有缺勤人员。

在两天的井下工作中,分别对1#、2#井,运输巷,回风巷进展了实地勘察,通过实地体验、感悟加深了对煤矿地质学习兴趣,将课本与实际结合,更好、更真切的获得知识。

通过本次煤矿地质学的矿井地质实习,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加深了课堂所学的重要内容。

野外实习是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和继续,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与课本的联系,加深了对某些岩石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学有所用。

而对地质构造的观察,不仅更好的了解地层的形成,也将当时课堂上的立体想象给实际化,不再对某些地层感到模糊,大脑里已经有了地层的画面,这样也更好的去和课本枯燥的知识和图片相联系。

为期两天的矿井地质实习完毕了,自己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却是很多的。

单从这两天野外实习就发现,地质工作者是多么的不容易。

而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将来在煤矿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地学核心期刊(挺全的)

地学核心期刊(挺全的)

地学核心期刊介绍核心期刊定义:所谓核心期刊指的是刊载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且学术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专业读者特别关注并成为检索与阅读首选的那些期刊。

能在国内外知名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反映了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所以核心期刊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1 中文地质学类核心期刊序号刊名序号刊名序号刊名1 地球化学1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 地震地质2 地球科学 11 地质科技情报 20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3 地质学报 12 矿物学报21 地球学报4 岩石学报 13 地学前缘22 地质与勘探5 地质论评 14 第四纪研究 23 岩石矿物学杂志6 地质科学 15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4 地质地球化学7 沉积学报 16 古生物学报 25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改8 中国区域地质17 地层学杂志为:长春科技大学学报)9 矿床地质 18 矿物岩石2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中文地质学类核心期刊引自《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第三版)1 常用外文地质学类核心期刊外文地质核心期刊筛选,采用文摘法、引文法、影响因子三项指标综合筛选与专家审核的方法。

文摘法的数据来源于美国GeoRef数据库, GeoRef数据库较为全面地收录了世界范围内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文献的数据库,GeoRef 选用13000多种地学期刊,是国际著名的地学检索工具;从 GeoRef数据库中检索1995-1997年的三年地质学科期刊被摘资料。

引文和影响因子数据采用的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引用报告》(简称)1996年度的数据。

从中获得97种刊被引量及影响因子数据。

为拟补《科学引文索引》一年数据的不足,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又选取《地质科学》、《地质学报》、《矿物学报》、《矿床地质》、《古生物学报》(1995-1997)五种中文地质类核心期刊对其引用外文文后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对采集的数据利用FOXBASE汉字数据库系统进行筛选。

地质学学科门类

地质学学科门类

地质学学科门类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涉及地球内部、地表和地球表面的各种地质过程和现象。

地质学可以分为几个学科门类:
1. 物质成因与地质力学(Lithology and Geomechanics):
- 研究岩石的成因、分类、结构和性质,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作用、沉积过程等;地质力学则研究地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如地质体的形变、破裂和应力分布等。

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
- 研究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和演化过程,包括地质构造形态、地层变形、褶皱、断裂、地震等地质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3. 矿床学与矿物学(Mineralogy and Economic Geology):
- 研究矿物的性质、分类和分布规律,以及矿床的形成、类型、勘探和开采;经济地质学则关注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 地球化学(Geochemistry):
- 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构造、变化和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岩石和矿物的化学成分、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以及地球化学过程对地球的影响。

5. 古生物学与古地理学(Paleontology and Paleogeography):
- 研究地球历史上生物的演化和地球的演化过程,通过古生物和古植物的化石记录重建古环境、古气候和古地理条件。

6. 地球动力学与地球表层变化(Geodynamics and Surface Processes):
- 研究地球表层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地貌变化、河流、地质灾害、海岸线变迁等,以及地球的自转、地磁场和板块构造等动力学过程。

地质学的不同学科门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对地球形成、演化和现象的全面研究。

地质地貌分类

地质地貌分类

地质地貌分类
地质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理形态和地质结构,它的分类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
1.按照地质时代分类:
按照地质时代,地质地貌可以分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个时期。

古生代地质地貌以火山喷发和海水沉积为主,中生代则以大陆的分裂和构造运动为主,新生代则以冰川作用和海洋沉积为主。

2.按照地貌类型分类:
按照地貌类型,地质地貌可以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山地一般是由构造活动或火山喷发形成的,高原则是指海拔较高的平坦地区,丘陵则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貌类型,平原是指平坦广阔的区域,而盆地则是指比周围地势低的地区,有时还有湖泊、河流等。

3.按照地球物理学分类:
按照地球物理学,地质地貌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四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外核是地球的第三层,内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地幔则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每种分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 1 -。

地质类奖项

地质类奖项

地质类奖项
以下是一些与地质相关的奖项:
1. 地质学界最高荣誉:彭罗斯奖(Penrose Medal)
这是由美国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颁发给对地球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的奖项。

2. 英国地质学会奖(Awards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英国地质学会颁发多种奖项,包括沃勒斯顿奖(Wollaston Medal)和比格斯比奖(Lyell Medal),以表彰在地质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3. 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奖(Awards of the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这个奖项体系包括许多奖项,涵盖了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莫里奖(Maurice Ewing Medal)和陶然奖(John Adam Fleming Medal)等。

4.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奖(Awards of the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颁发多种奖项,如普莱斯金奖(Louis Néel Medal)和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奖(Alfred Wegener Medal),以表彰在地球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5. 中国地质学会奖
中国地质学会颁发多种奖项,包括李四光奖、邵逸夫地球科学奖等,以表彰在地质学及相关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地质类奖项,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地质学相关的奖项存在。

每个奖项的设立目的和评选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具体细节可以参考各个奖项的官方规定或相关组织的网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类
1, geology [dʒɪ'ɒlədʒɪ]
n. 地质学;地质情况
2, geologist [dʒɪ'ɒlədʒɪst]
n. 地质学家,地质学者
3, crust [krʌst]
n. 外壳;面包皮;坚硬外皮
vi. 结硬皮;结成外壳
vt. 盖以硬皮;在…上结硬皮
4, mantle ['mænt(ə)l]
n. 地幔;斗篷;覆盖物
vi. 覆盖;脸红
vt. 覆盖
5, core [kɔː]
n. 核心;要点;果心;[计] 磁心
vt. 挖...的核
6, continental crust
[地质] 大陆地壳
7, oceanic crust
[海洋] 海洋地壳,大洋地壳
8, layer ['leɪə]
n. 层,阶层;地层
vt. 用压条法培植;把...堆积成层
vi. 借助压条法生根繁殖
9, stratum ['strɑːtəm; 'streɪtəm]
n. (组织的)层;[地质] 地层;社会阶层
10, strata ['strɑːtə]
n. 层;地层;阶层
11, plate [pleɪt]
n. 碟;金属板;金属牌;感光底片
vt. 电镀;给…装甲
12, fault [fɔːlt; fɒlt]
n. 故障;[地质] 断层;错误;缺点;毛病;(网球等)发球失误vt. (通常用于疑问句或否定句)挑剔
vi. 弄错;产生断层
13, fault plane
[地质] 断层面
14, fault zone
[地质] 断裂带;[地质] 断层带,断层区
15, rift [rɪft]
n. 裂缝;不和;[木] 裂口
vt. 使断裂;使分开
vi. 裂开
16, crack [kræk]
n. 裂缝;声变;噼啪声
adj. 最好的;高明的
vi. 破裂;爆裂
vt. 使破裂;打开;变声
17, split [splɪt]
n. 劈开;裂缝
adj. 劈开的
vt. 分离;使分离;劈开;离开
vi. 离开;被劈开;断绝关系
18, disintegration [dis,inti'ɡreiʃən]
n. 瓦解,崩溃;分解
19, decomposition [,dikɑmpə'zɪʃən]
n. 分解,腐烂;变质
20, erosion [ɪ'rəʊʒ(ə)n]
n. 侵蚀,腐蚀
21, fossil ['fɒs(ə)l; -sɪl]
n. 化石;僵化的事物;顽固不化的人
adj. 化石的;陈腐的,守旧的
22, igneous rock
[岩] 火成岩
23, sedimentary rock
[岩] 沉积岩;水成岩
24, metamorphic rock
[岩] 变质岩
25, quartz [kwɔːts]
n. 石英
26, limestone ['laɪmston]
n. [岩] 石灰岩
27, marble ['mɑːb(ə)l]
n. 大理石;大理石制品;弹珠
adj. 大理石的;冷酷无情的
28, granite ['grænɪt]
n. 花岗岩;坚毅;冷酷无情
29, lithogenous [li'θɔdʒinəs]
adj. 成结石的;造岩的;造礁的
30, lithosphere ['lɪθəsfɪə]
n. 陆界,[地物][地质] 岩石圈
31, magma ['mægmə]
n. [地质] 岩浆;糊剂
32, mineral ['mɪn(ə)r(ə)l]
n. 矿物;(英)矿泉水;无机物;苏打水(常用复数表示)adj. 矿物的;矿质的
33, ore [ɔː]
n. 矿;矿石
34, deposit [dɪ'pɒzɪt]
n. 存款;保证金;沉淀物
vt. 使沉积;存放
vi. 沉淀
35, 矿床
[地质] deposit
[地质] ore deposit
mine
[地质] mineral deposit
36, platinum ['plætɪnəm]
n. [化学] 铂;白金;唱片集达100万张的销售量;银灰色
adj. 唱片集已售出100万张的
37, silver ['sɪlvə]
n. 银;银器;银币;银质奖章;餐具;银灰色
adj. 银的;含银的;有银色光泽的;口才流利的;第二十五周年的婚姻vt. 镀银;使有银色光泽
vi. 变成银色
38, copper ['kɒpə]
n. 铜;铜币;警察
adj. 铜的
vt. 镀铜于
39, tin [tɪn]
n. 锡;罐头,罐;马口铁
adj. 锡制的
vt. 涂锡于;给…包马口铁
40, lead [liːd]
n. 领导;铅;导线;榜样
adj. 带头的;最重要的
vi. 领导;导致;用水砣测深
vt. 领导;致使;引导;指挥
41, nickel ['nɪk(ə)l]
n. 镍;镍币;五分镍币
vt. 镀镍于
42, mercury ['mə:kjuri]
n. 水银;水银柱;精神
43, sodium ['səʊdɪəm]
n. [化学] 钠(11号元素,符号Na)
44, gem [dʒem]
n. 宝石,珍宝;精华;受人重视者
vi. 点缀;用宝石装饰;饰以宝石
adj. 最佳品质的
45, diamond ['daɪəmənd]
n. 钻石,金刚石;菱形;方块牌
adj. 菱形的;金刚钻的
46, emerald ['em(ə)r(ə)ld]
n. 绿宝石,翡翠;[宝] 祖母绿;翠绿色
adj. 翡翠的;翠绿色的
47, ruby ['ruːbɪ]
n. 红宝石;红宝石色
adj. 红宝石色的
vt. 使带红宝石色
48, glacier ['glæsɪə; 'gleɪsɪə]
n. 冰河,冰川
49, glacial ['gleɪsɪəl; -ʃ(ə)l]
adj. 冰的;冰冷的;冰河时代的
50, glacial epoch
冰川期;冰河时期
51, age [eɪdʒ]
n. 年龄;时代;寿命,使用年限;阶段
vt. 使成熟;使变老,使上年纪
vi. 成熟;变老
52, period ['pɪərɪəd]
n. 周期,期间;时期;月经;课时;(语法学)句点,句号adj. 某一时代的
53, glacial drift
[地理][水文] 冰碛
54, iceberg ['aɪsbɜːg]
n. [地理] 冰山;显露部分
55, volcano [vɒl'keɪnəʊ]
n. 火山
56, active volcano
[地质] 活火山
57, extinct volcano
死火山
58, dormant volcano
[地质] 休眠火山;睡火山,休火山
59, eruption [ɪ'rʌpʃ(ə)n]
n. 爆发,喷发;火山灰;出疹
60, crater ['kreɪtə]
n. 火山口;弹坑
vt. 在…上形成坑;取消;毁坏
vi. 形成坑;消亡
61, lava ['lɑːvə]
n. 火山岩浆;火山所喷出的熔岩
62, volcanic [vɒl'kænɪk]
n. 火山岩
adj. 火山的;猛烈的;易突然发作的
63, volcanic dust
火山尘
64, earthquake ['ɜːθkweɪk]
n. 地震;大动荡
65, quake [kweɪk]
vi. 震动;颤抖
n. 地震;颤抖
66, tremor ['tremə]
n. [医] 震颤;颤动
67, seism ['saɪzəm]
n. 地震
68, seismic ['saɪzmɪk]
adj. 地震的;因地震而引起的
69, seismology [saɪz'mɒlədʒɪ]
n. 地震学
70, magnitude ['mægnɪtjuːd]
n. 大小;量级;[地震] 震级;重要;光度
71, seismic wave
[地震] 地震波;海啸,海啸波
72, cataclysm ['kætə,klɪz(ə)m]
n. 灾难;大洪水,地震;(社会政治的)大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