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影响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大事件回顾

合集下载

2010年汽车零部件汽车水泵和排气歧管行业分析报告

2010年汽车零部件汽车水泵和排气歧管行业分析报告

2010年汽车零部件汽车水泵和排气歧管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汽车水泵和排气歧管概述 (6)1、汽车水泵 (6)(1)汽车水泵构造 (6)(2)汽车水泵工作原理 (6)(3)汽车水泵类别 (6)2、排气歧管 (7)(1)排气歧管构造 (7)(2)排气歧管工作原理 (8)(3)排气歧管类别 (8)二、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8)1、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8)2、行业政策及相关规定 (9)(1)《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9)(2)《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 (10)(3)《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 (10)(4)《中国汽车零部件“十一五”专项发展规划》 (11)(5)《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11)三、行业发展概况 (12)1、汽车行业概况 (12)(1)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状况 (12)①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 (12)②全球范围内的合并重组加剧 (13)③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14)(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状况 (16)2、汽车零部件行业 (19)(1)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 (19)(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21)(3)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25)①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并购重组活跃 (25)②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明显 (25)③零部件全球化采购成为潮流 (26)④汽车零部件新技术发展趋势 (26)(4)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26)①企业正加剧分化 (26)②产业结构正逐步优化 (27)③政策环境有利于零部件产业发展 (27)④自主品牌的培育促使核心竞争力提升 (27)⑤中国成为世界零部件制造重要组成部分 (28)3.汽车水泵、排气歧管行业 (28)(1)国外汽车水泵、排气歧管行业发展状况 (28)(2)国内汽车水泵、排气歧管行业发展状况 (29)(3)汽车水泵、排气歧管行业的发展趋势 (30)四、市场需求及其变动情况 (31)1、汽车水泵 (32)2、排气歧管 (32)五、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32)1、行业竞争状况 (32)(1)国外行业竞争状况 (32)(2)国内行业竞争状况 (33)①为主机厂商配套 (33)②企业内部配套 (34)③合资/独资企业返销 (34)④出口海外市场 (34)⑤为售后市场服务 (34)(3)国内汽车水泵、排气歧管行业存在的问题 (35)①产业结构不合理 (35)②自主开发能力弱 (35)③中资企业边缘化倾向明显 (36)④出口结构“三低一高” (36)2、行业内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36)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37)(1)生产规模 (37)(2)行业认证 (38)(3)技术水平 (38)(4)产品品牌 (38)(5)先发壁垒 (39)4、市场供求状况 (40)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40)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41)1、有利因素 (41)(1)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扶持本行业大力发展 (41)(2)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本行业的飞速前进 (42)(3)全球化采购为本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42)2、不利因素 (43)(1)上下游行业的双重挤压对本行业经营造成较大压力 (43)(2)生产规模成为本行业发展的瓶颈 (43)(3)本土企业有被外资企业边缘化趋势 (43)七、行业的技术、经营及周期性特点 (44)1. 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44)2. 行业经营模式 (45)3. 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 (45)八、行业的关联性及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行业的影响 (46)1、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46)(1)与上游行业关联性 (46)(2)与下游行业关联性 (46)2、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本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46)(1)有利情况 (46)(2)不利情况 (47)九、行业主要企业简要情况 (48)1、汽车水泵主要企业 (48)(1)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48)(2)山东隆基集团有限公司 (49)(3)浙江爱信宏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49)(4)华纳圣龙(宁波)有限公司 (50)(5)河南省西峡汽车水泵股份有限公司 (50)2、排气歧管主要企业 (51)(1)西峡县内燃机进排气管有限责任公司 (51)(2)富士和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51)(3)佳木斯畅通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52)(4)杭州市萧山汽车滤清器有限公司 (52)。

2010年中国汽车工业十大事件

2010年中国汽车工业十大事件

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2010年4月25日-5月2日,2010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00余家厂商参展,展出车辆990辆,包括全球首发新车89辆,其中国内厂家75辆,跨国公司14辆。

跨国公司发布亚洲首发车41辆,中国首发车35辆。

展出概念车65辆,其中跨国公司37辆。

2010北京车展成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车展。

比亚迪和戴姆勒合资生产电动车2010年5月27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旗下比亚迪汽车与戴姆勒全资附属公司戴姆勒东北亚签订合资协议,成立50:50的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电动汽车将结合戴姆勒在电动汽车结构和安全领域的专有技术以及比亚迪的汽车电池和驱动技术,首款电动汽车将在2013年正式上市。

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10年6月1日,国家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按照节油率和最大电功率比确定补贴金额。

因此,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生产一致性管理办法2010年7月1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要求车辆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保证车辆产品一致性,即保证实际生产销售的车辆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

长安PSA联姻2010年7月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和标致雪铁龙集团(PSA)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共同投资85亿元人民币(约合9.35亿欧元)成立50:50的合资公司,生产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

首期产能为20万辆汽车和20万台发动机。

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2010年9月3日-5日,以“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年度主题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

2010年汽车零部件非等速传动轴行业分析报告

2010年汽车零部件非等速传动轴行业分析报告

2010年汽车零部件非等速传动轴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二、行业发展概况 (7)1、汽车行业的发展概况 (7)(1)全球汽车工业概况 (7)(2)我国汽车工业概况 (8)2、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基本情况 (10)(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 (10)(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13)3、传动轴行业基本情况 (16)4、传动轴行业市场容量 (16)(1)汽车行业主机配套市场 (16)(2)工程机械行业主机配套市场 (18)(3)维修服务市场 (20)(4)海外市场 (21)三、行业竞争情况 (21)1、行业竞争格局 (21)2、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22)(1)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 (24)(2)杭州万向传动轴有限公司 (24)(3)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24)(4)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5)(5)台州和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25)(6)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25)(7)瓦房店宏达等速万向节制造有限公司 (25)(8)天津丰津汽车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26)(9)柳州市恒力传动轴有限责任公司 (26)(10)吉林江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6)(11)湖北省丹江口丹传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 (26)(12)江苏格尔顿传动有限公司 (27)(13)东风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 (27)(14)陕西蓝通传动轴有限公司 (27)(15)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 (27)3、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28)4、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8)(1)质量体系认证、工艺过程审核和产品认可 (28)(2)主机配套市场对供应商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水平、成本控制和市场开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9)(3)资金障碍 (29)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30)四、影响本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0)1、有利因素 (30)(1)产业政策支持 (30)(2)成本竞争优势明显 (31)(3)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 (31)(4)汽车零部件出口快速增长 (32)(5)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力发展 (32)2、不利因素 (33)(1)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33)(2)开发能力较弱,缺乏名牌产品 (33)(3)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 (33)五、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经营模式、行业特征 (34)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4)2、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34)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35)六、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35)七、行业出口情况 (36)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传动轴行业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传动轴行业的管理采取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2010年车身、车身附件及通用件主要生产企业年度经济效益指标信息

2010年车身、车身附件及通用件主要生产企业年度经济效益指标信息

703884 579191 354370 340000 3849000 1251816 817349 233169 30000 1261300 936199 936199 934840 665516 549700 200000 3000000 1482671 676200 401228 401228 397800 950702 587800 544761 437200 219400 200000 182000 123000 89800 4011622 3251429 2272575 2038743 1233000 1159845 1159845 1076500 1052907 905781 831000 805746 603075 600000 570000 450000 450000 437421
2010年车身、车身附件及通用件主要生产企业年度经济效益指标信息
企业名称 驾驶室及车身总成,台 山东遨游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柳州柳新汽车冲压件有限公司 天津双协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日照兴发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湖北省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寿光万龙实业有限公司 厦门金龙汽车车身有限公司 庐江县同大江淮车身附件有限公司 扬州神舟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安徽江淮福臻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三环集团公司 湖北三环车身系统有限公司 货厢总成,台 四川嘉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诸城市洋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车厢内饰件厂 衡水格林铸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五莲县恒瑞车辆附件有限公司 日照兴发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诸城长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舒兰市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资阳市蓝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兰田专用车有限公司 合肥瑞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北京中冀福庆专用车有限公司 泰安鹏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安徽安凯华夏汽车有限公司 韶关市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合力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刮水器总成,只 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天津阿斯莫汽车微电机有限公司 广州三叶电机有限公司 合肥创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上海万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法雷奥汽车电机雨刮系统有限公司 通威金密金属(佛山)有限公司 手动玻璃升降器,只 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沈阳金杯广振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三环集团公司 合肥创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上海明芳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江苏南汽常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动玻璃升降器,只 广州三叶电机有限公司 主要配套车型 五征、义和 CC、FOTON、EQ、美亚等 东风柳汽 花冠 五征 上依红、湖南汽、SX、三一、重汽等 海狮 各种汽车 福田雷沃、中联重科 JAC 各种汽车 各种汽车 长安、EQ、重汽 北汽福田 JMC 五征 五征 福田雷沃 CA 南骏 SX、CA、BJ重汽 JAC 各种汽车 重汽 JAC 北奔,陕汽 各种汽车 SVW、CA、FVW、NJ、HMC、SQR、LZW等 FVW、SVW、HMC、SQR等 天津一汽丰田、北京现代、起亚、SGM等 广本、东风本田、本田(中国) JAC SVW、JAC、华泰、SQR SVW、SGM 丰田 华晨金杯、SGM 金杯、SGM、广振、JAC、出口等 FVW、SVW、出口 各种汽车 JAC 重庆Ford、英伦帝华 安凯 重庆TSK、广州TSK 产量 300000 158684 106193 82695 74000 64500 55387 29100 27653 21000 19217 15799 15799 598000 198000 118661 89160 80000 43000 16731 8000 6557 3790 3614 3303 2566 2407 2226 2000 7690000 1821400 1821356 1817200 1217100 500000 440000 288700 164467 2470000 1235000 464209 437046 400000 208147 185900 4913400

浅析中国对影响汽车零部件措施案裁决的履行

浅析中国对影响汽车零部件措施案裁决的履行

浅析中国对影响汽车零部件措施案裁决的履行摘要: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是中国入世后第一次作为被诉方而被上诉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案件,因而备受关注。

对于此案,中国虽然败诉,但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毕竟当时中国对WTO各项协定并不是那么熟练。

本文首先介绍了案件的来龙去脉,然后对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裁决进行了梳理,最后对于败诉后中国对DSB建议和裁决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整合分析,希望能对中国以后的应诉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案DSB裁决执行情况一、案件回顾1.案件起因2006年3月30日,欧盟和美国就中国实施的对汽车零部件进口造成负面影响的措施同时提出磋商请求(DS339 和DS340),随后,2006年4月13日,加拿大也向中国就该措施提出磋商请求(DS342),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中国采取的某些措施阻碍了中国对美国、欧盟和加拿大汽车零部件的进口。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承诺逐步削减汽车和零部件的关税,到2006年7月,中国进口汽车关税会降至25%,而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则削减至10%,由此可以看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之间的关税税率差距是非常明显的,这导致了大批汽车厂商以全散件或半散件的方式进口汽车零部件,然后再在国内进行简单的组装,逃避了大幅度的关税,从而谋取高额利润。

为遏制此类现象,减少中国关税的流失,海关总署、中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商务部制定了《办法》及《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整车特征的核定规则》来对上述现象进行管理。

2.申诉依据上述规定引发了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的不满,认为如果进口的零部件超过一定的临界值,中国则对这些用于生产汽车的零部件按照与整车相同的税率征收关税,这一措施剥夺和损害了原属于他们的利益,现将三方认为中国违反的条款整理如下:(1)GATT1994的第2条(包括第1段)(关于关税减让)和第3条(包括第2、4、5段)(关于国民待遇)的原则;(2)《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TRIMS)第2条及本协定附件解释性清单的1(a)和1(b)部分(关于原产地比例);(3)《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SCM)第3条(关于禁止性补贴);(4)《中国入世议定书》(WT/L/432)(包括第一部分1.2和7.3段),及《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第93(中国代表确认未对汽车的成套散件和半成套散件设立关税税号,如中国设立此类税号,则关税不超过10%,工作组注意到这一承诺)、203和342段;二、案件裁决专家组于2008年7月18日提交了此案的终裁报告,虽然中国据理力争,但专家组并未支持中国的辩解,认定中国违反了相关协定,而上诉机构则基本支持专家组的审判,于2008年12月15日提交了该案的终裁报告,并将终裁报告散发给各成员方,宣布中国败诉。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及全年乘用车分析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及全年乘用车分析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及全年乘用车分析2011-01-12 09:23 来源:太平洋汽车网 责任编辑:nantong02关键词:中国车市中国汽车分析2010年车市分析2010年乘用车产销对比 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信息发布会,会上发布了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相关数据。

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延续了上年发展态势,在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等多种鼓励消费政策叠加效应的作用下,全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

去年1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6万辆和167万辆,双双打破历年12月产销记录。

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大特点: 特点之一:延续上年走势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 继上年高速增长后,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刷新全球历史记录。

但由于2009年走势前低后高,而2010年上半年产销水平较高,造成2010年以来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同比增长由年初80%回落至32%;与上年产销增长48.30%和46.15%相比,增幅分别回落15.86个百分点和13.78个百分点。

今年的增长表现为高速增长,既有政策的促进因素,也有消费者担心政策退出引发的提前消费因素。

特点之二:各类车型全面增长,整体增幅达三成 2010年,各类车型全面增长,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83%和33.17%,增幅较上年回落20.28个百分点和19.76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长28.19%和29.90%,增幅与上年大致相当。

特点之三: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共销售949.43万辆,同比增长27.05%,增幅与上年48.07%比较,回落21.02个百分点。

2010年度大事记

2010年度大事记

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度大事记1、2010年1月8日辰能风投2007年投资的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九洲电气创业板成功上市标志着辰能风投公司投资企业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开始。

同时也改写了自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地区无新上市公司的历史,作为我省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将对我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起到积极地引领和示范作用。

黑龙江省政府省长助理兼国资委主任赵杰、辰能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贾哲、辰能风投总经理刘国超、副总经理冯文善应邀出席深交所为创业板上市仪式。

2、2010年1月11日黑龙江日报整版刊登专访《辰能风投,助力九洲电气上市的神奇之手—九洲电气创业板上市揭秘》,记者详细介绍了辰能风投公司对九洲电气的投资、管理输出、上市申报及在创业板上市的全过程。

3、2010年3月24日刘国超总经理荣获第六届黑龙江省经济风云人物。

黑龙江省第六届经济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在哈尔滨举行。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符凤春、副省长吕维峰、省政协副主席孙东生等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企业家颁奖。

黑龙江日报整版刊登“第六届黑龙江经济风云人物风采展”,记者专访《为龙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增色生辉—聚焦2009黑龙江十大经济风云人物,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超》。

4、2010年5月21日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赵克非来辰能集团公司就集团资本运作、辰能风投和环保公司的上市运作进行专题调研,对辰能风投的发展、管理创新、员工激励等问题做了重要指示。

鼓励辰能风投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和业绩考评模式。

5、2010年6月3日辰能风投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会议在辰能大厦四楼会议室召开。

省国资委副主任盖鲁林、辰能集团监事会主席王玺斌及省国资委有关处室的领导参加会议。

省发改委财政金融处张德春处长一行作为本次工作会议的嘉宾应邀莅临会议。

集团董事长贾哲、总经理王智奎等集团领导和集团有关部门到会。

2010年安全生产事故

2010年安全生产事故

2010年安全生产事故2010年,中国发生了多起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下面我将列举其中一些典型的事故。

首先,2010年6月在四川省广元市发生了华科集团特高压变压器爆炸事故,导致15人死亡,19人受伤。

这起事故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变压器出现问题,导致爆炸发生。

事故的发生揭示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其次,2010年11月在陕西省榆林市发生了山西三维集团柏瑞特矿业特大火灾事故,造成了33人死亡,13人受伤。

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矿井内积存的瓦斯爆炸导致火灾发生。

这起事故揭示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不到位以及违规操作的问题。

另外,2010年12月在辽宁省营口市发生了辉山乳业特大洗奶粉事故,导致6人死亡,36人受伤。

这起事故是由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超过规定限度的油脂,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所以引发了此次事故。

这起事故揭示了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这些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损失,也提醒了我们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这些事故,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查处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

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同时,社会公众也要加强安全教育和意识,主动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中来,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总之,2010年的安全生产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 3 太平洋世纪收购通用旗下转向器公司耐世特(Nexteer) 事件: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在底特律宣布,已经正式完成对原通用汽车旗下子公司耐世特(Nexteer)的收购案,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一项收购活动,交易金额约为4.2亿美元。

据了解,耐世特原为通用汽车全资子公司,是全球最先进的汽车转向与传动技术公司,为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大众、丰田等整车企业配套,全球员工超过8000人,年销售额20亿美元,近两年一直保持盈利。

点评:2010年7月12日,太平洋世纪收购Nexteer公司全球转向与传动业务在在美国底特律通用汽车总部举行签约。

11月29日这家有着104年历史的通用子公司正式被中国公司收至麾下。

今年早些时候,在一场小型的媒体见面会上,霍尼曼律师事务所商务、破产及重组部门高级合伙人韦罗博(Robert B. Weiss)透露,通用正准备出售德尔福汽车转向系统业务,也就是Nexteer公司。

当时中国的神秘买家还曾被传是豫北(新乡)动力转向业务有限公司。

如同万向收购美国DS汽车转向轴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和DSI、宁波韵升收购日兴电机、京西重工收购德尔福底盘系统业务,太平洋世纪此次成功收购Nexteer 再度受到业界盛赞。

原因之一就是这样的海外收购可以给国内在自主研发能力仍严重欠缺的零部件企业注入鲜活血液,填补在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同时也给国内零部件产业的自我提升和获取核心技术提供了一条可行性途径(一些国内企业也正在积极寻求相关海外业务的收购)。

在中国经济整体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国外一些类似资产也青睐于有经济实力并能得到政府支持的中国公司,这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当然,国内企业在完成收购后,不能仅满足于业务模式上的拓展,更要对被收购资产的技术进行有效消化,实现自我创新,这才是收购的根本价值。

NO. 4 车联网与汽车电子革命 事件:2010年12月8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上汽集团和中国联通协办的的“2010Telematics@China高峰论坛”在上海开幕。

据该论坛上透露的信息显示,车联网项目将被列为我国重大专项第三专项得到中央资金的重点扶持,且其相关内容已经上报国务院,一期拨款有望很快到位。

至于一期资金的规模,有关人士称将达到百亿元级别。

点评: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电子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车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市场普及预期的不断增强,也引发了汽车电子市场新一轮的变革。

一些非汽车电子企业,如PC制造商正在雄心勃勃的着手准备进入汽车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旨在在这一被普遍看好的市场占得先机。

有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电子支出占整车价值的比重约为一成左右,而国外则为26.2%,高端车更是接近达到40%。

另据机构统计,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预计2013年将达到3750.5亿元,在2009年的基础上翻番。

可见国内汽车电子市场蕴藏的潜力巨大,前景无限。

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以及车身控制,此外随着车联网概念的提出,汽车电子技术更是全面渗入到音响、通信、导航和电子控制等各个方面,尽管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将会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但是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短板仍将是制约国内汽车电子产业的关键,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应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能在技术上与外资企业相抗衡甚至是超越,而非简单地占领低端市场满足一时的利益需求。

同时,觊觎这一市场的除了传统汽车电子企业,一些非汽车电子企业的鱼贯而入也使得整个产业面临混战的局面。

因此,相关行业标准和准入制度亟待出台和完善。

NO. 5 中小零部件企业加速上市 事件:2010年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上市比较密集的一年。

该年上市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包括万里扬(002434)、兴民钢圈(002355)、金固股份(002488)、中原内配(002448)、松芝股份(002454)、隆基机械(002363)、远东传动(002406)、双林股份(300100)、华伍股份(300095)、双环传动(002472)、杭齿前进(601177))、新朋股份(002328)等10几家企业。

此外,星宇股份(601799)、西泵股份(002536)、海立美达(002537)、亚太科技(002540)、新联电子(002546)等零部件企业也将在2011年1月上市。

顺荣股份等企业的上市申请也已在2010年底获批另有一批汽车零部件计划在2011年上市。

点评:相比较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规模较小、研发实力较弱、品牌知名度较低等问题,而上市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历来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看重。

而近10年来中国汽车市场相对稳定并快速的增长,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的井喷,使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具备了上市的条件,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谋求更长远发展的需要,也使一些企业的上市需求更为迫切。

而证券市场的更开放姿态(如创业板的推出)也为部分企业(如双林股份和华伍股份)的上市提供了便利。

201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的净利率均在6.5%以上,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

且除了第一季度我国零部件上市企业净利率低于整车企业外,第二、三季度其净利率均超过我国整车上市企业。

NO. 6 三大集团加速汽车零部件业务整合,提升盈利能力 事件:东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10年7月份已完成收购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5%的股份。

这次内部资源的整合不仅使东风集团内部零部件资源更加集中,同时业内人士指出,东风科技可能成为东风零部件整体上市的平台。

ST盛润A 10月公告称,公司与一汽集团下属富奥公司签订重组协议,拟采取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重组完成后,ST盛润或将更名为一汽富奥。

华域汽车(600741) 12月公告称,公司拟收购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海圣德曼铸造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和相关资产、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50%的股权以及上汽集团持有的上海幸福摩托车有限公司100%的股权。

收购后,华域汽车将继续改善三公司的经营状况。

点评:上汽集团已借壳巴士股份(后更名为华域汽车)将其汽车零部件资产打包上市,并通过进一步整合,提升整体赢利能力。

东风也成立了东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并通过控股东风科技等,加速零部件业务整合。

一汽集团的零部件上市企业现有一汽富维、启明信息两个融资平台,富奥上市后,将成为第三个融资平台,一汽集团的零部件业务整合也将基本完成。

三家上市零部件公司基本囊括一汽集团的优质零部件业务。

对于这些大的汽车集团来说,推进零部件资产整合,是提升其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其整车与零部件事业、新旧事业、新旧生产基地“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更可在对外合作时提升整体优势。

在我国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市场进一步细分,结构变化暗潮涌动,企业竞争越来越充分之际,零部件业务整合和赢利能力提升更是这些大集团的战略要务。

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汽车集团采取类似的零部件资产整合方式。

而上汽显然已经在供应链整合方面走在了市场前列。

NO. 7 锂电池等新能源车核心部件投资潮 事件:2010年我国众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投资项目宣布签约或开始建设,包括但不限于:青岛海霸能源有限公司和宏耐新能源两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分别在胶南、即墨开建,建设生产能力为10亿安时的动力锂电池;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每日产20万AH(安时)汽车专用锂电池新生产线8月份奠基开工;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将在重庆投资生产锂动力电池;内蒙古荣丰新能源有限公司锂电池生产项目10月开工;美国波士顿电池公司将在重庆投资电动车电池项目;上汽与美国A123公司合资布局锂电池产业;美国EnerDel公司将与万向在中国合资生产锂电池;博世拟与三星SDI和上海汽车在华合资生产锂电池。

点评:除了锂电池及其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的生产项目也在加速上马,充电桩充电系统也基础设施项目研发也取得一定进展。

这些说明中外零部件和充电设备企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有比较大的信心,并在为抢滩这一市场做生产准备。

不过尽管投资积极,真正投产汽车动力电池的企业尚屈指可数,更多的投资项目(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被看作炒作。

归根结底,仍是新能源汽车尤其是中国鼓励的电动汽车市场何时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在这样的市场规模下,锂电池等核心部件企业能借助规模效应显著降低成本,实现赢利。

而目前来看,单纯做锂电池及其材料近几年内还很难赢利,除非先从电动自行车等比较成熟的市场上获取利润,或者靠集团内其他业务来维持经营。

现在已经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上做了高额投资的新生企业,如果业务不够多元化,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初期很多可能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依附于某大企业,来维持生存。

汽车锂电池可能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各主要行业中最早发生较大程度整合的,整合后剩下的锂电池大企业才是决定我国汽车锂电池竞争力的最主要力量。

NO. 8 云内动力轿车柴油机产能建设项目正式投产 事件:2010年12月16日,云内动力全资子公司昆明雷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举行正式运营典礼,标志着云内动力轿车柴油机产能建设项目正式建成达产。

云内动力称,雷默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乘用车柴油机企业。

目前,该公司的柴油机已搭载江淮、柳汽、北汽、北汽福田、郑州日产及上海神马混合动力客车等,并与多家企业洽谈中,市场保有量1.5万台。

2010年,雷默动力实现产销7000余台,公司预计2011年可达15000到20000台,2012年可达30000到40000台。

云内动力开发轿车柴油机始于2002年,公司与德国FEV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节能环保型D16TCI柴油机。

2008年8月,云内动力自主研发的首台轿车用D19TCI柴油发动机正式投放市场。

2009年8月,与德国FEV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德国FEV发动机高原实验室。

点评:轿车柴油机在中国并不被看好,因为柴油轿车在中国的销量规模较小。

而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与中国的国情(如柴油品质、柴油优先应用于农用车和商用车等)和历史原因有关。

曾积极在中国推广柴油轿车的大众,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0全年,一汽大众(大众在华柴油机生产基地)柴油机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43.67%和35.60%。

而云内动力的柴油机产销量也分别下降24.77%和6.22%。

云内动力的财报也显示了其生存的困境:2010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2.87%和24.65%,而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已经是亏损5064.06万元。

大众和云内动力的遭遇凸显了井喷的中国汽车市场中柴油轿车的冷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