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套结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后手指痉挛1例报告
分指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手指痉挛的影响

分指板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手指痉挛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分指板结合康复治疗对缓解脑卒中患者手指痉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张力的影响。
方法将36例确诊为脑卒中,病程在3到5个月之间,发病后初步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分别进行配带分指板结合康复治疗(实验组)和单纯康复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指痉挛的肌张力评分和Barthel 指数评分。
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手指肌张力均呈下降趋势,实验组手指肌张力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得分均得到了提高,但实验组Barthel指数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配带分指板结合康复治疗,相比单纯康复治疗,更能够降低患者的手指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指板脑卒中手指痉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096-02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技术的日益完善,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治疗体系,但仍有一些顽固性问题困扰着康复从业人员,其中卒中后手指痉挛是最棘手的难题之一。
肌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引起的以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后痉挛的发病率在3个月和1年以上时分别估计为19%和38%[2—3]。
目前,临床上缓解痉挛的方法主要包括:口服药物,封闭治疗(A 型肉毒毒素注射等),手术治疗,康复手法治疗(Bobath、Brunnstrom 等),矫形器应用(分指板等),针灸。
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冷热交替疗法、肌电触发电刺激、冲击波治疗等[5—7]。
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手部肌张力增高的情况,指导患者佩戴分指板(普通国产分指板),每日2次,每次2小时,以缓解患者手指的痉挛,通过对两组患者评价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张力、脑卒中运动功能都有显著改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于2008年8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入选标准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疗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的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治疗,病程在3-5个月之间,此前未接受过同类治疗。
关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关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临床观察【关键词】脑卒中;肌痉挛;针灸疗法;康复训练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在恢复期多出现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协调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因此,寻找有效的缓解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为当前临床重要课题之一。
笔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缓解脑卒中后肌痉挛状态,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按事先制作的随机信封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
治疗组男21例,女9例;年龄42~75岁,平均65岁,平均病程62.5 d。
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68岁,平均病程58 d。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痉挛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所有病例经临床和CT/MRI确诊为卒中并符合下述标准者可纳入本观察。
①肌张力升高;②病程>15 d且<180 d;③昏迷量表(GCS)评分≥9分。
1.3 排除标准①有引起肌张力障碍的其他原因及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重症糖尿病、肾功能障碍;③有精神病史者。
1.4 中医诊断和辨证分型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执行。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1.5.1 痉挛程度的测定采用临床最常用的修改的Ashworth评分法[2]来评定痉挛程度,为统计方便采用计分法。
0级:无肌张力增高,计0分;Ⅰ级:肌张力稍有增高,受累部位在关节活动范围内被动屈曲或伸展时出现“卡住”和“突然释放”感,或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后出现最小的阻力,计1分;Ⅰ+级:肌张力稍有增高,表现为轻微的卡住感,并且在剩余的关节活动范围内(1/2 ROM)一直伴有最小阻力,计2分;Ⅱ级:在大部分关节活动范围内肌张力明显增高,但受累部位被动活动容易,计3分;Ⅲ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活动困难,计4分;Ⅳ级:受累部位僵直于屈曲或伸展位,计5分。
中医康复与现代康复技术共同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

演: 鸯黠贼组比较 。 ≯ ④
; 篱蒲 精馥 如艇 , @P
<,1 00 与对臌纽出较, 《 .5 ④ O0
囊 誊 两维潴 巍疆潍 矜藕淫动期 ImI 瑚 B r 0 期 》 l 醇
—, _ ___- -- _ _ ■ __ '_ ■_ _ _ _ __ _’_
5 6天 , 平均 2 8天 。② 小夹板 外 固定和
练功 : 骨牵引后 即可行股 四头肌 锻炼 及踝
d i1 . 9 9 j i n 0 7 —6 4 . 0 o:0 36 /. s .10 s 1 x 2 1 1
3 16 3. 3
关节屈 伸练习。骨折重叠拉开后 , 就进 行 小 夹板 外 固定 。小夹板 的使 用视 骨折 的
蟪 蠛缒 - 4 - 1
羹5 94 0 ̄ .0
5 .2 3 6 @ 54 ± .6
张反射 亢 进 为特 征 的运 动 功能 障 碍… 。
痉挛 的速度 依赖 是指伴 随肌 肉牵伸 速度 的增 高 , 肉痉挛 的程度也增高 。其原 因 肌 是 中枢 神 经 系统 损 害后 均 可 出现 痉 挛 。 但 临床上痉挛 多见 于脑卒 中 、 髓 损伤 、 脊 脑瘫 等 。痉挛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 对患
基酸 , 如谷氨 酸 、 天冬氨 酸和甘 氨酸 的水
1 2 中 国社 区 医 师 ・ 4 医学专业 2 1 年第 3 0 1 3期 ( 3 第1 卷总 第2 4 9 期
油 一
口
睢
1
】 0
碍
②
骨 牵 引 夹 板 固 定 治 疗 成 人 股 骨 干 骨 折
位 。牵引重量 , 开始 即用 8~l k ,4小 Og2
解 溪 、 冲、 太 合谷 、 关 、 三里 、 池 、 外 手 曲 肩
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症状的改善分析

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症状的改善分析宋云锋(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晋城048000)准确置入掀针,最后使用胶布进行固定,通过掀针持续刺激相关穴位而发挥一定的治疗功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5]。
本次研究行掀针治疗时选取肝俞、胆俞与三阴交作为体穴,选取角窝上、角窝中、心、缘中作为耳穴,通过刺激体穴与耳穴的方式疏通经脉,改善患者心率。
肝俞属太阳膀胱经,针刺该穴位可缓解目眩;胆俞具有疏肝利胆之效,现代常用于治疗高血压、肝炎等疾病;三阴交调补肝肾,选取该穴位进行针刺可对肝脾肾三阴经之穴气进行调整。
在养血平肝止眩汤基础上联合掀针治疗,能够增强疗效,通过内服与针刺平衡阴阳与调理肺腑,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养血平肝止眩汤联合钦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改善其血压水平、临床症状、心率与体重指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汪细球.养血平肝汤联合硫酸镁对肝肾阴虚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液动力学状态及血清Hcy 、vWF 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125-126.[2]郝爱聪.健脾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8,33(15):119-121.[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4]孔婉文,何逸,麦玉妹.加味平肝降压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压、心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237-1239.[5]谈晓东,潘玉璟,蒋文波,等.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系统评价的再评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8,10(7):794-799.(收稿日期:2020-12-09)【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痉挛症状的改善作用。
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的效果分析

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中手指点穴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在针对患有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手指点穴,分析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
方法 7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中,患者全部确诊为脑卒中偏瘫痉挛,收治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2月,随机均分,各35例,常规康复治疗用于A组,手指点穴用于B组,分析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 B组上肢运动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优于A组(P<0.05)。
结论在针对患有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手指点穴可以使患者自身的上肢以及下肢运动功能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痉挛;早期康复治疗;手指点穴[Abstract]:Obj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c spasm, using finger acupoint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is method. Methods 70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stroke hemiplegia spasm. The start time of admission was January 2021 and the end time was December 2021.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5 cases in each cas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as used for In group A,finger points were used in group B, and the treatment conditions of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and lower limb motor function of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c spasm, using finger acupoi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otor func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mbs of the patients.[Key words] Hemiplegia spasticity after stroke; Early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inger point acupoints脑卒中这种疾病的俗称为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比较急,因为脑部血管突然出现破裂情况出血等造成大脑发生缺氧等诱发的各种症状,这种疾病发病率等比较高,现阶段,没有特效治疗方案。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作用评估

导下回抽无血也应警惕局麻药中毒。麻醉 前应准备好抢救药品,全麻药品,按照常 规检查麻醉机、监护仪、呼吸回路、氧源, 准备好插管物品及吸引器是否良好。
(4)麻醉医生应该掌握床旁肺部超声, 尽管本例病人并未发生气胸,但是臂丛神 经阻滞时紧邻胸膜,应当警惕气胸的发生。
(5)无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可局麻药 中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素,延缓局麻药的吸 收和延长时效。
本例病人发生局麻药中毒考虑是局麻 药入血后对病人产生的全身毒性反应,局 麻药全身毒性反应往往对病人的伤害性极
大,充分考验麻醉医生对局麻药中毒的识 别和治疗能力。虽然患者的舒适化医疗要 求完善的局部麻醉,但相对安全的操作将 优化患者的转归。本病例抢救成功,病人 术后康复良好,未留下后遗症,关键是在 发生不良反应时麻醉医生做出及时的反应 和正确的处理,保持了呼吸道通畅,维持 循环稳定,保证了心、肺、脑、肾等重要 器官的灌注。
有患者均经头颅 CT 或 MRI 检查确诊为脑 卒中,病情稳定后遗留 SHS,根据症状及 体征判断处于Ⅰ期,病程在 30d 内;排除 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或认知障碍、合并 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 病情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治疗,服用阿司 匹林 100mg/d,氯吡格雷 75mg/d,并进行 改善微循环、抗凝、降纤、摆放良肢位等 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①关节
【关键词】脑卒中;肩 - 手综合征;综合康复治疗;作用
肩 - 手 综 合 征(SHS) 是 常 见 的 脑 卒 中 遗 留 后 遗 症 之 一, 发 病 率 在 12.5%70%[1]。本病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水肿、肩 关节脱位及活动受限、肩手疼痛等,若未 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逐步进展, 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因此,如 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Ⅰ期病情向 Ⅱ - Ⅲ期进展,防止肢体挛缩的发生,是 治疗的关键。综合康复治疗从药物治疗、 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方面入手,全面刺 激 患 肢 的 神 经 功 能, 重 建 神 经 通 路, 促 进水肿、疼痛的消退,改善肢体功能 [2]。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实验组在推拿治疗和PNF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和生物反馈疗法等综合康复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改善情况和上肢运动功能。
结果:实验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肌张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患肢痉挛得到有效缓解,肢体功能也得到显著提升,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成效。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临床研究脑卒中发病率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快速上升,患者脑组织出现严重损伤,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甚至会引起死亡。
脑卒中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且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病因。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包括肌力减弱、单词肢体无力、口角歪斜、痉挛、协调能力损伤等,肌张力异常产生痉挛、异常运动模式是痉挛性瘫痪的主要特点,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
康复医学影响下,综合康复治疗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中医推拿、中药熏洗及生物反馈治疗等综合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本研究对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实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区间为47~71岁,平均(61.54±2.11)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区间为45~72岁,平均(59.93±2.81)岁。
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60例患者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伴有上肢肌肉痉挛,发病时间>2周且意识正常,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药线灸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指腕屈肌痉挛1例

药线灸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指腕屈肌痉挛1例姜传捷1,陈兴华2,李明慧1摘要肌痉挛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高㊁腱反射活跃或亢进㊁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及运动协调性降低,其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脑卒中临床康复治疗中的难点㊂本研究报道陈兴华教授应用壮医药线灸点灸井穴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后指腕屈肌痉挛案1例,收效甚佳,以期助于临床推广应用㊂关键词脑卒中;痉挛;药线灸;陈兴华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3.06.036肌痉挛是由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表现为肌肉不自主收缩反应和速度依赖性的牵张反射亢进,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1]㊂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人约有200万人[2],其中约有1/3的病人会发生肌痉挛[3],进而造成偏瘫,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质量㊂目前‘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4]中推荐的治疗药物有替扎尼定㊁巴氯芬等,其可暂时缓解病人痉挛和疼痛,但对肢体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5],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如嗜睡㊁消化道反应㊁乏力㊁精神压抑㊁癫痫发作㊁视物模糊㊁言语不清及肝肾功能异常等,远期疗效亦不明确㊂而手术或局部肌肉阻滞注射药物(肉毒毒素)等手段也存在风险大㊁费用昂贵㊁技术水平要求高及疗效不确切等问题[6-7]㊂大量研究证明针灸能加快脑卒中病人康复过程[8],能安全有效地降低病人残疾率或残疾程度,帮助脑卒中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㊂陈兴华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㊁博士生导师㊁康复护理中心科主任,是靳三针疗法创始人靳瑞教授的第一批亲传弟子㊂其从事针灸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临床中提倡针灸药三者并用,尤擅于 靳三针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㊂作为陈兴华教授硕士研究生,随诊时见陈兴华教授采用药线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1例恐惧针刺的脑卒中后指腕屈肌痉挛病人,收效颇佳,现报道如下㊂1病例资料病人,男,41岁,于2021年9月10日因 右侧肢体乏力8月余,伴右指腕痉挛6月余 就诊㊂现病史:病人于2020年12月17日凌晨3点开车时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欠清,无意识障碍,无头晕头痛㊁恶心呕吐㊁视物模糊等不适,立刻至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㊂行头颅磁共振(MR)示:左侧脑室旁急性或亚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多发腔隙性脑梗死㊁缺血灶并轻度脱髓鞘形成,头颈部血管轻度粥样硬化性狭窄㊂诊断为基底节作者单位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5)通讯作者陈兴华,E-mail:*********************.cn引用信息姜传捷,陈兴华,李明慧.药线灸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指腕屈肌痉挛1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6):1151-1152.脑梗死(左侧急性),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㊁抗血小板㊁营养神经㊁调脂稳斑等治疗,好转后出院,遗留右侧肢体乏力㊂后于当地医院反复住院康复治疗,右侧肢体肌力渐改善,2个月后出现右手指及手腕拘挛,严重影响生活,当地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遂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特色治疗门诊就诊㊂既往史:寻常性银屑病病史10余年,现规律服用盐酸奥洛他定片,控制尚可㊂否认高血压㊁糖尿病等慢性病史㊂现规律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及阿托伐他汀钙片维持脑卒中二级预防㊂刻下症:病人意识清,精神疲乏,右侧肢体乏力,右手手指及右腕呈握拳屈腕状态,持物及精细动作欠佳,右拇指时有麻木,右腕时有疼痛,无其他不适,纳眠可,二便调㊂舌暗,苔稍白腻,脉沉㊂查体:高级神经活动㊁脑神经检查粗测无异常;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近端肌力Ⅳ级㊁远端肌力Ⅲ级,右上肢肌张力高,右侧肱二头肌腱反射㊁膝反射亢进㊂右手指及手腕伸侧主被动活动受限;左侧肢体肌力㊁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㊂四肢关节外侧面散在片状红斑皮损㊂四肢简化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右侧手指+腕稳定性合计5分㊂西医诊断:脑卒中后指腕屈肌痉挛;中医诊断:中风病后遗症期(气虚血瘀证);治则:益气活血㊁温经通脉㊂首诊时病人要求改善右手指腕痉挛状态,但自诉恐惧扎针,表现为心慌㊁汗出等不适㊂故治疗主要以壮医药线灸点灸为主,辅以口服中药汤剂㊂①药线灸㊂选用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研究所提供的Ⅱ号药线,直径0.7mm㊂选穴:少商㊁商阳㊁少泽㊁关冲(均右侧)㊂操作:选穴定位消毒后局部涂抹万花油㊂点灸操作如下,整线:点灸前将药线取出㊁拉直㊁搓紧;持线: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持药线一端,露出线头1~2cm;点火:将药线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应使线头留有圆珠状炭火星(珠火);施灸[9]:采用按法,将带有圆珠状炭火星线端对准穴位,顺应拇指的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敏捷地将珠火直接点按于穴位上,点按角度在30ʎ~ 60ʎ,迅速用手指揉按该穴位数秒,此时有一股热气向穴位深处传导,以留在穴位上的药线炭灰呈灰白色为最佳效果,一按火灭即起为1壮,四穴依次操作,每穴行5壮药线点灸,结束时再于穴位处涂抹万花油㊂隔㊃151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3月第21卷第6期日1次,每周3次㊂②中药内服㊂以补阳还五汤加减,组方:黄芪30g,当归10g,五指毛桃20g,鸡血藤15g,甘草泡地龙10g,陈皮6g,桑枝15g,赤芍10g,白术10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分服㊂并嘱病人自行家中行康复锻炼,行右手指腕的主被动活动㊂治疗1周后病人自诉右手指痉挛较前缓解,持物较前平稳,右拇指麻木仍存在㊂治疗1个月后病人复诊,自诉右手手指及手腕痉挛明显缓解,自然体位时未见明显拘挛,且右手可作持勺握笔动作,可行简单书写;右手腕未再疼痛,被动活动较前好转,主动活动仍欠佳㊂四肢简化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右侧手指+腕稳定性合计9分㊂后病人因银屑病返回当地医院行免疫制剂相关治疗,未继续治疗㊂2021年11月10日电话随访,诉右侧手指及手腕痉挛明显改善,手指屈伸较前灵活,拇指未再麻木,右腕主动活动度增加,疗效满意㊂2讨论脑卒中为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具有发病率㊁致残率㊁复发率高的特点,而肌痉挛是其导致偏瘫致残的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但其治疗在临床康复中仍属疑点㊁难点,若不积极治疗可使病人肌张力永久性增高㊁关节挛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0]㊂中风后遗症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11];在中风急性期阴阳失调㊁气血逆乱之后,人体元气衰败,主要表现为气虚血瘀,本虚标实㊂本例病人病程日久,气虚不能运血,瘀血阻滞脑窍,则见右侧肢体偏枯不用;气血不能温养筋脉,则右手拇指处时有麻木;久则筋肉萎缩,指腕关节拘挛,故而其右侧肢体乏力与指腕痉挛兼见㊂其神疲乏力及舌脉均符合气虚血瘀的表现,治法以益气活血㊁温经通脉㊂结合病人病机及恐惧针刺的情况,陈兴华教授选用壮医药线点灸偏瘫侧手指井穴为主要治疗手段㊂所谓 阳受气于四末 ,药线灸通过壮医药物及灸火的双重治疗作用,于手指井穴处激发人体阳气,使得肢体阳气得到充养㊂正如‘素问㊃生气通天论第三“言: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药线灸法可振奋肢体末端阳气,使局部阳气得充,拘挛得解㊂取手部四处井穴治疗的缘由,一则为取四井穴局部治效;二则,根据‘灵枢㊃根结“所提出的根结理论,位于四肢末端的井穴为经气所起的根源处,即 所出为井 ㊂借助药线灸之力加强手部三阳经经气及手太阴肺经经气的充盈㊂本例病人右侧肢体乏力与指腕痉挛兼见,主因阳气失去 柔则养筋 之功,故主取手三阳经井穴;另因 肺朝百脉 ,主一身气机的治节,故加取少商,俾使气能行血,加强肢体末端的气血濡润温养之功;三则,如‘灵枢㊃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 病在脏者取之井 ,中风病本属脏腑气血逆乱所致,且病久累及肝脾肾,故重用灸法于井穴亦可调节病人脏腑功能㊂此外,陈兴华教授还对证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内外合治,加强疗效㊂本方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代表方,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常用方;陈兴华教授加减化裁后的方中重用黄芪㊁五指毛桃以补气行血兼补气生血,二者为君药;辅以当归㊁赤芍㊁鸡血藤活血祛瘀,且鸡血藤兼有补血之效,三者为臣药;地龙为通经走窜的虫类药物,尤适合中风后气虚血滞,而桑枝擅达四肢经络㊁通利关节,二者可助药力达至四末,是为佐助药;白术健脾益气,陈皮行气燥湿,二者合用既能健脾燥湿化痰,使气血生化有源,更可使大剂量黄芪及五指毛桃补而不滞,二者为佐制药;如此,君臣佐使诸药共奏益气活血,温经通脉之功㊂其中,五指毛桃又称南芪 ,是我国岭南地区特色药材,有 广东人参 之名,其可健脾益气,效似黄芪,但补而不壅,是岭南医家喜用㊁习用之品;如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其喜用大剂量五指毛桃以治疗重症肌无力亦是取其健脾益气之效[12]㊂此外,陈教授在本方中合用五指毛桃及鸡血藤也是宗邓铁涛教授的学术传承,两药合用是邓教授临床中治疗气血亏虚证的经验药对[13]㊂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手段虽多种多样,如降肌张力药物㊁运动疗法㊁各类针灸疗法㊁肉毒素肌肉注射㊁神经阻滞术等,但临床中各法运用皆有其局限,且病人接受程度不一㊂目前临床应用药线灸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报道鲜见[14]㊂本例病人因恐惧针刺并结合其气虚血瘀的根本病机,最终选用壮医特色药线灸法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指腕痉挛,其操作简便,收效甚宏,副作用小,易于被病人接受,适宜各级医院临床推广,可供医师根据 三因制宜 而选用㊂参考文献:[1]BETHOUX F.Spasticity management after stroke[J].Physical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5,26(4):625-639.[2]王亚楠,吴思缈,刘鸣.中国脑卒中15年变化趋势和特点[J].华西医学,2021,36(6):803-807.[3]唐强.临床康复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5.[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6):405-412. [5]张通.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01-318.[6]周莉莉.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增高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8):120-121.[7]赵丽娜,王恩龙.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概况[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4):173-176.[8]章薇,娄必丹,李金香,等.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㊃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J].康复学报,2021,31(6):437-447.[9]黄谨明,宋宁.中国壮医针灸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7:1-5.[10]姚龙,张恒柱.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1,20(12):1275-1280.[11]石学敏.针灸治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12]张茹,杜娟.五指毛桃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医药,2021,41(5):48-52.[13]刘成丽,邱仕君.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药对及其临床应用[J].新中医,2020,52(4):183-185.[14]胡彩虹,潘敏,周苗.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J].新中医,2021,53(19):176-179.(收稿日期:2022-02-15)(本文编辑王丽)㊃2511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G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M a r c h2023 V o l.21 N o.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 肉的本体感觉 刺激 , 运用 神经促进技术诱发肢体 的主动活
动, 同时还 开展 了健 侧肢体的力量训练。
痛、 日常生 活活动能力 、 力 、 肌 肌张力 、 脑卒 中运 动功能都有
明显 改善 , 现报告如 下。
1 病例资料
lg c l r ame t f r p si iy P r 1 Ge r l n r g o a o i a te t n s o s a t t . a t : c 1 ne a a d e in l
为 了放松 过 于活跃的肌 肉 , 与物理 治疗相结 合 , 应 使他们 的
长度变 长 。另外 , 静态牵拉 可促使肌 肉的生长和 降低 牵张 反射 的反 应性 , 从而缓 解痉 挛 。如果 痉 挛状 态持续 时 问较 长, 痉挛肌 肉及周 围的软组织 开始挛缩 , ade 等 [认 而T ri C 2 u 2 1
t n f ouium txn ' te rame t f i o b tln o o i fr h t t n o wrs a d ig r o e it n fn e
为, 每天持续数小时 的牵 伸可以很好的 防止肌 肉挛缩 。换个
角度看 , 如果可 以避免刺 激手部 的本 体感 受器 , 将减少 手部 牵张反射 的发 生 , 而指套 的环 形设 计尽量避免 了对手 掌 内侧 的刺激 ,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了手部屈 曲痉挛 。根据 B b t疗 oa h 法技 术 , 指作 为远 端关键 点 , 手 具有控 制上肢 和手部 的肌张 力的作用 , 治疗师可 以通过对 手指的牵伸操作来抑制 上肢及 手部 的姿势反射 和异常的肌张力 。由此 可见 , 牵伸是 一种缓 解 痉挛 的有效 方法 , 而手指 牵伸 , 不仅 有利于手 部功能 的恢 复, 同时促进 了上肢功能的恢复。 另外 , 患者痉挛 管理 主要是在 家中 , 对 是在 家人协助 下 或 患 者本人 独立完 成 。综 观我 国和 大部分 发展 中 国家 的
手 指 的痉挛 。通 过对 患者 评价 结果 发现 , 患者 治疗 前后 疼
抗痉挛药 物等 ) 中国传统治疗 ( , 针灸 和推拿 ) 指套 结合康复 ,
治疗 。 患者 开始进行康 复干预是发病 后第 2 , 周 此时患者 处于
恢复期 , 表现为患侧肢体 的软瘫期 ( 见表 1 , )每天给予的康复 治疗是 电刺 激 、 针灸 和运 动康复 。运动康复 主要是 床上的体
S r,2 0 ,l () 6 — 4 0 ug 0 8 68 : 2 7 . 4
[] B b t .A utHe ilga E a ain a d Te te t .3d 7 oah B d l mpei vl t n ram n[ u o M} r
动 脉高度狭 窄或 闭塞” 颈 动脉超声 示“ ; 右侧颈 内动脉 闭塞 ,
前交 通开放 , 血流 由左 向右 , 右侧后 交通开 放” 。诊断 为“ 脑
经过 2 多月康复结合 指套治疗后 , 个 患者 逐渐进入后遗 症期 ( 病后 第 2 周 ) 此时患 者 的肢 体功 能和 日常生活 活 发 0 , 动能力都得到 了明显 的提高 ( 见表 1 。考虑到患者 的恢 复情 )
sat i f ra srk[} nlJ Me ,2 0 ,3 76:9 - psi t at t e .N E g d 0 2 4 () 5 ey e o J 3
4 0 0 .
【] Tf MA rme S ,G pa R.O toa dc ma ae n f 6 ai i ,C o r C u t r pei h ngme to te ap r et mi fs oe p tns } A A a Oto h t e xr t o t k ai tJ p e y r e [.J m ed r p h
退, 左侧 肢体活动 障碍 , 具体评定 结果见表 1 。属 “ 极严 重功 能缺陷 ” 。
近年来 , 康复医学 的发展很 快 , 复治疗 技术 日益完善 , 康
逐渐形成 了比较完 整的治疗体系 , 但仍有一些顽 固性问题困 扰着康复从业人 员 , 中痉挛 是 目前世界上公认 的康 复过程 其 中最棘 手 的难题 之一 。肌痉挛 是上运 动神经元 损伤后 脊髓 反射活 动增高 引起 的以速度依赖 性 的牵 张反射 为特征 的肌
肉张力 异常u 严重影 响了患者 的运动 功能和 日常生活 活动 ,
诊断 : 脑梗死 ; 左侧肢 体偏 瘫 ; 左侧感觉 障碍 ; 高脂血症 。
2 康 复 治 疗
能力 。肌痉挛可见 于不同的上运动神经元损 伤病 中, 中脑 其
卒中后痉挛 的发病率在 3 个月和 1 以上 时分别估计 为 1 % 年 9 和 3 % 。 目前 , 8 临床 上缓解 痉挛 的方法 主要包 括 : 口 常规治疗方 法包括 : 物治疗 ( 药 维生素和脑血管扩张药 、
从第 二 阶段开 始 ( 发病后 第 1 周 ) 患 者肢体 表现 为痉 1 ,
挛期 ( 见表 1 , 前期 治疗 的基 础上 。 )在 本研究 部分调整了治疗
方案 , 始采取一 系列抗痉 挛 的治疗 , 开 主要是采 用抑制性 体
位 以对抗痉挛 , 经促进技 术 以缓解 痉挛 和改善肢体 功能 , 神
, 指套 的作用正是应 用 了这样 的
种牵 伸 的作 用机制 。透过研 究我们知 道 , 可能肌 肉挛缩 ,
a d a t i i i t n [} t k ,2 0 ,3 () 4 1 9 n ci t l t i s .Sr e 0 4 5 1 1 — 3 . vy m ao J o :3
括 教会 患者独立完成洗漱 、 如厕 、 转移等 日常生 活活动 , 另外 指 导患者家属改造家庭 用具和环境 , 并教会患者独立使用改
造过 的用具和适应改造后 的环境 , 最后对 患者进行再就业 的
指导, 因为患 者的工作 不需要很 高强度 的体力 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以指 所 导 的重心是 患者 如何 适应 工作环境 。
况, 在继续 前述治疗 的基础上 , 开始 给患者 开展作 业治疗 , 包
梗死 ” 予常规治 疗 ( 体不详 )第 6 , 具 , 天后转复旦 大学附属华
山医院神经 科治疗 , 醒脑静 、 予 必存 、 申捷 、 胞二磷 胆碱等改
善脑 血流和脑 功能 、 保护脑 细胞 、 促进 神经 修复 。后 因左侧 肢体 障碍 , 了进 一步 康复 , 2 0 年 1 月 2 为 于 0 8 2 4日转 入华 山 医院康 复医学科 ( 院号 :7 9 。患 者近 5 住 48 ) 年来体检 多次发 现血脂 升高 , 先后 用吉非 罗齐降 血脂 , 波立维 和拜 阿斯匹林 抑制血小板 聚集 , 但是发病 前未治疗 ; 既往无高血压 、 糖尿病
痉挛 和肌 肉过度 活跃是相 互交 叉 的 , 了获得 最佳疗 效 , 为 治疗是 以改善 肌 肉功能 为 目的 , 处理 缩短 和肌 肉过度 活跃 ;
[] Wakn C ,L a ly 3 tis L et e MJ rgo M,e 1 rvlne f h ,G esn J ta.Peae c o sat i ots o e ] l e a i 0 2 f) 1— 5 2 psi t p s t k[ .Ci R hbl 0 ,1 5: 5 2 . cy r J n ,2 6 5 1] Grce M,N n e P lvc E ta.T aio a p amao 4 ais J a c ,Eoi ,e 1 rdtn l hr c— i
中 夏 学 刍21 第2卷, 1 嘲虎 医 碧 01 年, 6 第1 期
・
病 例报 告 ・
指套结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后手指痉挛 1 例报告
徐冬 艳 贾 杰 杨艳 梅 吴 毅
等慢性病史 。 人 院查 体 : 清 , 神 言语不清 , 记忆力差 , 两侧额纹对称 , 左 侧鼻唇 沟浅 , 伸舌 不偏 , 鼓腮 、 吹哨不能 , 左侧 肢体浅感 觉减
WW rh b .o c 1 6 W.e a i m. n 0 5 c
中 瘫 医 磐 01 第2卷, 1 l 复 毒 矗21 镯 年, 6 第1 期
痉挛 发生 后 , 经常停滞 在屈 曲的模式 。所 以 , 针对 手部 的痉 挛 , 该采取 积极 的措施进行 预防和 治疗 ; 早并且 持续 的 应 尽
患者 , ,1 ,0 8 1 月 1 男 4 岁 2 0 年 2 0日晚 1 点 , 2 醉酒 后 突发
左侧 肢体无 力 , 伴言语 不清 , 意识模 糊 , 小便失禁 , 遂急送 当 地县 医院就诊 , 予静滴“ 醒酒 药 ( 体不详 )治疗 。次 日症状 具 ” 仍无 缓解 , 院至 当地 三级 医院 , 头颅 MR 示右侧 颞 叶及 转 查 I
t ametJ.Mu c ev u p.19 .6S 2 1O r t ns } e [ sl N reS p 1 9 7 :9 — 2 . e [] B ah a 5 rserA,Godn MF l i E ta.It muclrijt ro ,Eo c ,e 1 nr sua ne— v a
牵伸肌 肉会影 响牵 张反射而改变肌 肉的黏弹性 , 可作 为 神 经系统 功能障碍代偿
一
【] Smmefl K e U vnsn A 2 o r d D ,E k E ,S e so K,e a.S at i a e e t 1 ps c y f r it t
sr k :is c u r n e n a s c ai n to e t o e re e a d s o i t wi mo o i a r n s o t h tr mp i me t
服药物 , 闭治疗 ( 封 A型肉毒毒素注 射等 )手术 治疗 , 复手 , 康 法治疗 ( oah B nt m等 ) 矫形 器应 用 ( B bt 、mn s o r , 手夹板 等 ) 针 , 灸 。还 有 其他 一些方 法 , : 如 冷热 交替疗 法 、 电触 发 电刺 肌 激、 冲击 波治疗 等[ 1 13 1 - 。本研究 在常 规康 复方法 的基础 上 , 结 合手部 肌张力 增高 的情 况 , 指导患 者佩戴 自制 的指 套 ( 一 种用 于缓解脑卒 中患者手 指痉挛 的简易矫形器) 以缓解患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