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牛口蹄疫综合性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综合性防治措施
牛 口蹄疫综合性 防治措施
陈万 爱
( 浙江省苍南县桥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3 2 5 8 0 6)
摘要 : 牛 口蹄 疫 病 是 一 种 流行 快 、 传播 广 、 发病 急 、 危 害 大 等 的 疫 苗 有 口蹄 疫 弱 毒 疫 苗 、 口蹄 疫 亚 单 位 苗 和 基 因工 程 苗 , 牛 在 流行疾病 , 一旦 发 生疫 情 会 出现 大批 死 亡 , 疫 区发 病 率 可达 5 0 % 一 注射疫 苗后 1 4天产生免疫力, 免疫力可维持 4 ~6个月 。在紧急
1 0 0 带 来 严 重 经 济损 失 。 以 下 情况下 ,尚可应用 口蹄疫 高免血清或康复 动物血清进 行被动 免 疫, 按每千克体重 0 . 5 ~1 . 0毫升皮下注射 , 免疫期约 2周 。但个 关键调 : 牛 口蹄 疫 ; 综合 防 治 别牛在注射疫苗 后 出现不 良反应 , 主要表现没有精神 、 产奶量 比 口蹄疫 A f t o s a ( 属一类传染病) 俗名“口疮 ” 、 “ 辟癀 ” , 是一种 以前减少、 食欲不佳、 体温会 比之前升高 。 出现 这些症状不用特殊 急性 、 热性 、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 主要是 由口蹄疫病毒 引发 的。病 治 疗 , 一般都会 1 ~3 天 后 症 状 消 失 。 因牛 的体 质 不 同 , 有 极 个 别 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病毒遍布 病牛的水疱液 、 乳 的牛注 射疫苗后 会出现 急性过敏反应 , 呼吸加快 、 可视 黏膜充血 、 汁、 尿液 、 口涎、 泪液和粪便 中。 主要危 害途径 的是消化道 , 有 时也 水肿、 肌 肉震颤、 瘤 胃臌气 、 口角出现 白沫、 倒地抽 搐, 因抢救不及 会通过呼吸道危害, 主要侵害偶蹄兽, 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 。 春季 时 而死 亡 。 不 良反 应 治 疗措 施 : 对 最 急 性 型 反应 。 建议 迅 速 进 行 是牛 口蹄 疫病毒 的高感染 季节 , 要提前做好预 防工作 , 从而减 少 皮下注射 0 . 1 %盐酸肾上腺素 5 毫 克,过 2 0分 钟 以后再次 注射 疫病发生 。风和鸟类 可远距 离传播疫病 。 相 同剂 量的药物 1次 ; 肌 肉注射 盐酸异 丙嗪 ( 非那根 ) 5 0 0毫 克 ; 1 . 牛 口蹄 疫 症 状 肌 肉注射地 塞米松磷酸钠 3 0毫克 ( 孕畜不用) 。 甲肾上 腺素 1 0 毫 潜伏 期平均 2 ~4天 ,最长可达 7天 左右 ,病 牛体温 升 高 克 + 1 0 %葡萄糖注 射液 2 0 0 0毫升 静滴用于休 克牛,如体温 低于 4 0  ̄4 1 ℃, 精神 沉郁 、 食 欲下 降, 闭 口、 流涎 , 张 嘴 时 会 发 出 吸 吮 3 6 . 5 ℃ 的 患 牛 除可 用 上 述 药物 外 , 另 加 乙 酰辅 酶 A 1 0 0 0单 位 、 A T P 声。 1 ~2 天后在 口腔 内部各部位会有 蚕豆大至核桃 大的水疱 。 此 ( 三 磷酸腺苷) 2 0 0 毫 克、肌苷 3 0 0 0毫 克 、 2 5 %葡 萄 糖 2 0 0 0毫 升 时口角流涎增多 , 嘴周 围满是 白色泡沫状分泌物 , 完全不 能进食 。 静滴 。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 1头病 畜痊 愈、 死 亡或 急宰后 1 4天 , 在 口腔 出现症状后 , 水疱 同时也会 出现在趾 问及蹄冠等皮肤嫩 的 经 全 面 大 消 毒 才 能解 除封 锁 。 地方 , 并伴有水疱破裂 随后溃烂 , 此症状还是能愈合 的。 但如果处 4 . 牛 口蹄 疫 病 治疗 方 案 理不 当或者没及时治疗 , 伤 口很可能会继续恶化化脓 、 坏死 、 甚至 患 良性 口蹄 疫之 牛, 一般经一周左 右多能 自愈。 为缩短病程 、 蹄 匣 脱落 , 乳 头 皮 肤 有 时 也 可 能 出现 水 疱 , 而 且 很 快 破 裂 形 成 烂 防止继 发感染 , 牛 口蹄疫 的潜伏 期为几到十 几天 , 可 进行 以下对 斑。 症治疗 : 本病一般为 良性经过, 只是 口腔发病 , 约经 l周即可治愈 , 如 4 . 1 、 用金 牛多肽 ( 牛高免同源血清) 加地 塞米松肌注 , 同时阿 果蹄部 出现病变时 , 则病期可延至 2 ~3周或更久 , 死 亡率一般 不 莫西林加清瘟败毒散 ( t O 料) 愈率到 9 5 % 以上 。 超过 1 %~3 %。水泡病变 出现逐渐好转时, 表面看病牛病情慢慢 4 . 2 、 用 安痛 定加青连霉素加黄芪多糖注射 。 好转 , 这 时病情 会突然恶化 , 全 身虚 弱、 肌 肉震颤 、 特别是心跳 特 4 . 3 、畜舍及 附近用 2 %苛性钠 、 1 ~2 %福尔 马林喷洒 、 消 别快 、 节 律 不齐 , 因心 脏 麻 痹 而 突 然 倒 地 死 亡 , 出现 这 种情 况 属 于 毒 , 以免 散毒 。 恶 性 口蹄 疫 , 死 亡 率 在 2 0 %~ 5 0 % ,心 肌 受 到 了病 毒 是 侵 害 所 4 . 4 、处理 口腔时可用清水或食盐水 、 0 . 1 % 高锰酸钾液清洗 , 致 。初生牛患病后不会 出现水疱症状 , 病毒主要侵 害它的肠和心 后涂 以 1 % ~2 % 明矾溶液或碘甘油 , 也可涂撒 中药冰硼散 ( 冰片 1 5 脏, 死 亡率会非常高。 克, 硼砂 1 5 0 克, 芒硝 1 5 0克 , 共 研 为 细 末) 于 口腔 病 变 处 。 4 . 5 、 用3 % 来苏 儿清洗 蹄部 病变 , 后涂 擦 龙胆 紫溶 液 、 碘 甘 2 . 诊 断 方 法 口蹄 疫 诊 断 要 点 , 发病急 、 流行快 、 传播广 、 发病率 高 , 但 死 油 、 青霉素软膏等 , 用绷带包扎 。 4 . 6 、 用 肥皂水或 2 % ~3 % 硼 酸水清 洗乳 房 , 然后涂 上青霉 素 亡率低 , 且多呈 良性 经过 ; 大量流涎, 呈 白色泡沫 、 引缕状 ; 恶性 口 蹄 疫 时剖 检 可 见 虎 斑 心 ;为 进 一 步 确 诊 可 采 用 动 物 接 种 试 验 、 血 软 膏。患恶性 口蹄疫之 牛 , 除采用上述局部 措施外 , 可用强 心剂 清学诊断及鉴别 诊断等 ; 与牛瘟 、 牛恶性 卡他 热 、 牛黏膜病 、 传染 ( 如安钠咖) 和滋补剂 ( 如葡萄糖盐水) 等 性水 疱性 口炎 的鉴 别 诊 断 。 4 . 7 、 对病畜要加强饲 养管理及护理工作 。每天要用盐 水、 硼 3 . 牛 口蹄 疫 的 预 防 酸溶液等洗涤 口腔及蹄部 , 要喂 以软草 、 软料或麸皮粥等 。 平时要积极预 防、 加强捡 疫工作。 定期注射 口蹄 疫疫苗 。 常用

2024年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范文

2024年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范文

2024年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范文如下: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危害牲畜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其爆发会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为有效防控口蹄疫,保障牲畜健康,我国制定了相关的应急预案:一、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各地要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口蹄疫病原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风险。

同时,全面强化口蹄疫防控预警机制,确保快速响应、及时处置。

二、严格的疫情报告制度。

各级动植检部门要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社会公布疫情信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便于社会各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三、加强疫苗储备和生产。

要确保口蹄疫疫苗的充足储备,建立健全疫苗生产体系,随时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

同时,要加强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加强疫情处置和隔离。

一旦发现口蹄疫病例,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处置疫情,全面开展病畜的隔离治疗,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尽快击退疫情。

五、深化科学宣传和教育。

要加强口蹄疫的科普宣传,提高养殖户和广大民众的防疫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口蹄疫防控的良好氛围,共同抵御疫情的侵袭。

六、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

口蹄疫是国际性传染病,各国要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口蹄疫的防控工作,建立起国际疫情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共同保障全球动植物卫生安全。

七、加强领导班子和工作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口蹄疫防控工作领导,建立健全防控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沟通畅通,指挥有力。

同时,要加强工作队伍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控能力和责任意识,保障口蹄疫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2024年防治牲畜口蹄疫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抵御口蹄疫的威胁,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安全。

浅谈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

中国畜禽种业2019.03作者简介:张海霞(1986.10-),女,云南省大理市人,大学本科,助理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

浅谈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张海霞(云南省文山市薄竹镇畜牧兽医工作站663003)摘要:口蹄疫又称兽疫性口疮、口疮热,俗称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上主要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有恶性和良性两种表现形式,良性口蹄疫一般呈良性经过,恶性口蹄疫病死率高达20%~50%,犊牛死亡率更高。

给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作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1牛口蹄疫概述1.1口蹄疫病原口蹄疫病毒属单股正链RNA 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一般情况下,含病毒的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中所含口蹄疫病毒的传染性可保持数周至数月;本病毒对酸碱较为敏感,pH5.5时10min 被灭活,pH5.0时1S 被灭活,pH9.0以上也能很快灭活。

直射阳光60min 、煮沸3min 可杀死病毒。

1.2牛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口蹄疫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

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破溃的水泡、粪、尿、乳、精液、呼出的气体及处于潜伏期症状不太明显的和临床症状消失的病畜可向外界排除病毒,也是潜在的污染源。

口蹄疫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饲养用具、接触过的草料、饲养员、运输工具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人和多种动物对口蹄疫易感,牛最敏感,被称为口蹄疫的指示灯。

1.3牛口蹄疫临床症状牛感染口蹄疫病毒后,约有2~7d 的潜伏期,此后体温会升高至40~41℃,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闭口、流涎。

随后在口腔及颊部黏膜出现蚕豆至核桃大的水泡,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采食和反刍停止。

蹄部柔软皮肤及乳房等部位也会出现水泡,水泡在破裂之后会形成红色烂斑,可能会逐渐愈合形成瘢痕,也可能会发生感染,严重时还会导致蹄壳脱落问题。

浅谈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牛场口蹄疫综合防治措施
3 症 状 ’
口蹄 疫 病 毒 ( F MD V) 口 是 引 起 口蹄 疫 的病 原 。 F MD V 为小 R N A 病 毒 科 口蹄 疫 病 毒 属 的 成 员 。 F MD V 基 因组 为单 股 正链 R N A, 约有 8 5 0 0个 核苷 酸 组成 。 口蹄 疫 病 毒 共 有 7个 血 清 型 : O、 A、 C 、 A s i a 1 、 S A T 1 、 S A T 2和 S A T 3型 。从 口蹄疫 世界 参 考实 验室 所 收 到 的检 测样 品 来 看 , O型 的流行 最 为广 泛f 世界 范 围 内) , 其 次 为 A型 和 A s i a l型 , C型 和 S A 型 非 常罕 见, 通 常 只在特 定 区域 流行 。各 型又 有若 干亚 型 , 各 型 病 毒 的抗 原性 不 同 , 各 型 间不能互 相 免疫 。 口蹄 疫病 毒 ( F MD V) 具 有多 型 、 易变 性 等特 点 , 不 仅 在 实 验 室 内长 期 保 存 于甘 油 液 中的 A、 C型 可 变 为 O型 , 而 且 在本 病 流行 的过 程 中 , 也 可 能 引起 变异 , 甚 至有 时 流行初 期 和末 期 的病毒 型都 有可 能不 同。因 此, 世界 上 几乎 每 年都 有新 的亚 型 出现 。2 0 0 9年 1 月 1 3 1 3 在 湖 北 武 汉 市 东 西湖 区柏 泉街 道 孙 湾 村 发 生 一 起 牛 A 型 口蹄疫 , 这 是 A型 口蹄疫 首次 在 中 国发 生 [ 3 ) 。 口蹄 疫 病 毒 ( F MD V) 为 口蹄 疫 病 毒 属 , 粒 子 直 径 2 0 - 3 O h m。 主要 存在 于病 畜 的水疱 壁液 中 , 在乳 、 血、 口 涎、 尿粪 中均 能存 在 。病 毒 的毒 力 很 强 , 新 鲜水 疱 液 5 0 0 0 - 5 0 0 o o 0倍 稀释 , 接种 l m l 于易感 动 物仍 可发 病 。 病毒 在 外 界 的抵 抗 力 很强 , 在 夏 季堆 积 的粪 中可 存 活 2 9  ̄ 3 3 d , 在 冬季 冻 结 的粪 中可 存 活 1 5 6  ̄ 1 6 8 d , 在 牛 毛 上可 存 活 4周 。 本 病毒 对 酸碱极 为敏 感 , 2 %氢氧 化钠 、 2 %福尔 马林 、 5 %氨 水 和 5 %石灰 乳消 毒效果 较好 。 2 牛 口蹄 疫 流行 特点 2 . 1 本 病一 年 四季 均 可发 生 , 无 明显 的季 节性 。 2 . 2 病 畜 和潜 伏 期 带 毒 的 动 物及 其 排 泄 物 和 分泌 物 是 本病 的主要 传染 来 源 。 2 . 3 传染 方 式 : 有直 接 感 染 , 如病 牛 与健康 牛 接触 , 同

牧场蹄病防治方法

牧场蹄病防治方法

牧场蹄病防治方法
牧场蹄病是牛、羊等牲畜蹄部疾病的一种,其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蹄部清洁:定期为牲畜清洁蹄部,去除污垢和泥土,减少细菌滋生的
机会。

可以使用专用的清洁剂或温水进行清洗。

2.蹄部修整:定期对牲畜的蹄部进行修整,确保蹄子保持适当的形状和
长度,避免因过长或不规则的蹄子造成压力和摩擦,引发蹄病。

3.营养补充:合理补充牲畜的营养,特别是钙、磷等微量元素,有助于
蹄部的健康发育和维持蹄部组织的健康。

4.环境改善: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避免湿度
过高或过低,以及有害气体的积聚,这些都可能导致蹄病的发生。

5.药物治疗:在蹄病出现初期,可以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进行治
疗。

同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如消毒液、止痛膏等,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

6.预防接种:定期为牲畜接种蹄病疫苗,增强其免疫力,减少蹄病的发
生。

7.及时发现和治疗:一旦发现牲畜出现蹄病症状,如跛行、疼痛等,应
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8.定期检查:定期对牲畜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观察其行为、食欲、体重
等变化,以及检查蹄部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治措施

牛口蹄疫的综合防治措施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对牛的健康生长危害较大。

牛感染后体温快速升高,并在蹄部、舌头、口腔部位出现很多水疱,这些水疱发生破裂之后现明显溃烂,同时病牛食欲下降,精神状态不良,病情严重的也会发生死亡。

另外,由于牛口蹄疫传染性非常强,发病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治,极易造成暴发流行,给养牛业造成巨大打击,所以必须对牛口蹄疫的防治工作高度重视。

1 病原口蹄疫病原为口蹄疫病毒,为圆形直径在23 nm 左右,该病毒经常发生变异,现在已发现的口蹄疫病毒包括A、O、C 型、南非1、2、3 型以及亚洲1型等,而且不同的口蹄疫病毒又有很多亚型存在。

不同类型的病病毒有不同的抗原性,无交叉免疫性,同型的亚型之间存在部分交叉免疫性。

该病毒一般分布在患病动物淋巴组织液以及皮毛中,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各个组织器官,对牛群健康生长威胁极大。

病牛临床症状出现时,在其体液与排泄物中有很多病毒,这时病毒毒性较强,有很强的传染性,极易发生变异。

所以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当全面系统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充分掌握牛场的口蹄疫病毒型,再接种疫苗,这样便可有效提高免疫效果。

一般病牛与带毒牛是造成牛口蹄疫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屠宰动物之后,倘若卫生消毒不到位,动物脏器器官及其皮肉也会携带很多病毒,进而加重病毒传播几率。

牛口蹄疫不但传播速度很快,还会造成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播、外伤传播以及人工授精传播等。

2 症状与诊断牛口蹄疫病冬春季节多发,潜伏期一般2~4 d,有的7 d。

发病早期病牛体温会上升至40~41 ℃,精神不佳,食欲明显下降,口角流涎,涎呈丝状,并挂在两侧口角,影响牛的采食。

牛的口腔以及齿龈部位出现很多水疱,并且在这些水疱边缘分布一些红色的溃疡面,当这些水疱现破裂之后,体温随之下降。

病牛乳房乳头部位也常出现水疱,早期比较清亮,后期变浑浊,并在短时间内发生破裂,剩下溃疡面,容易引发继发性乳腺炎。

牲畜口蹄疫实施方案

牲畜口蹄疫实施方案

牲畜口蹄疫实施方案
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主要影
响牛、猪、羊、山羊等偶蹄类动物,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传播,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口蹄疫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疫情监测。

1.建立健全口蹄疫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对口蹄疫病毒的监测和病原学研究,及
时发现疫情变化趋势。

2.加强对口蹄疫流行地区的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二、加强动物检疫。

1.加强对口蹄疫高发地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对进出口动物和动物产品进
行全程监管,严格防止疫情的传播。

2.加强对口蹄疫疫苗的质量监管,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加强防控措施。

1.建立健全口蹄疫防控体系,加强对畜牧业生产全过程的监管,提高畜禽养殖
场的防疫能力。

2.开展口蹄疫疫苗接种工作,对易感动物进行定期疫苗接种,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3.加强对口蹄疫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
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和消毒。

四、加强宣传教育。

1.加强口蹄疫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2.加强口蹄疫防控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畜牧业生产者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以上就是牲畜口蹄疫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畜牧业生产者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共同做好口蹄疫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及防治
牛羊口蹄疫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牛羊的口蹄部位,如蹄、口腔、
舌头等。

本文将从发生、诊断和防治方面进行介绍。

1. 发生
牛羊口蹄疫主要由牛羊口蹄疫病毒引起,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气溶胶传播、呼吸道和
消化道等途径传播。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

2. 诊断
牛羊口蹄疫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学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

(1)临床症状:牛羊患口蹄疫后,常出现下述症状:食欲减退、体温升高、步态异常、口臭、口腔溃疡、牙齿松动、皮肤破溃、蹄壳脱落等。

(2)病理学检查:牛羊患口蹄疫后,可在口蹄部位发现溃疡、坏死和出血等病变。

(3)实验室检测:可通过采集患牛羊的血液、唾液、皮肤组织等样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基因测序等实验室检测,以确定病毒的存在和类型。

3. 防治
(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牛羊口蹄疫最主要的防治措施之一。

可以选择单价疫苗或联合疫苗接种,提前预防,增强牛羊的免疫力。

(2)隔离治疗:一旦发现牛羊口蹄疫疫情,需要立即将患病的牛羊隔离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3)环境消毒:口蹄疫病毒可以在环境中长时间存活,因此对牛羊生活和饲养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之一。

(4)安全检疫:加强进口牛羊的安全检疫工作,做好隔离观察和病原学检测,避免疫情从外部输入。

(5)减少传播途径:加强对牛羊运输工具、人员、工具等的消毒和管理,减少病毒传播的途径和机会。

牛羊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和防治需要全面综合的措施,包括疫苗接种、隔离治疗、环
境消毒、安全检疫和减少传播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牛羊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引。
2 牛 口蹄 疫流 行特点
口蹄疫 病 毒 ( F MD V) 为 口蹄 疫 病 毒属 l 2 J , 粒 子 直 径2 O一 3 0 n m。主要 存 在 于病 畜 的 水疱 壁 液 中 , 在乳 、 血、 口涎 、 尿 粪 中均 能存 在 。病 毒 的毒 力 很 强 , 新 鲜 水 疱液 5 0 0 0— 5 0 0 0 0 0倍 稀释 , 接种 1 m L于 易感 动物 仍 可发病 。病 毒在外 界 的抵 抗 力 很 强 , 在夏 季 堆 积 的粪 中可存 活 2 9~3 3 d , 在 冬 季 冻 结 的粪 中可 存 活 1 5 6~ 1 6 8 d , 在 牛毛 上可存 活 4周 。本 病毒对 酸碱 极为 敏感 , 2 %氢 氧化钠 、 2 %福尔马林 、 5 % 氨水 和 5 % 石 灰 乳 消 毒效果 较好 。
依法防控 、 科学 防控 的综合 防治措施实践 , 供参考 。 关键词 : 牛 口蹄疫 ; 防治 ; 措施 中图分类号 : ¥ 8 5 4 . 5 文献识 码 : C
文章 编号 : 1 0 0 3 - 7 9 5 0 ( 2 0 1 3 ) 0 5 4 3 0 5 4 - 0 2
2 . 1 本病一 年 四季均 可发生 , 无 明显 的季节 性 。 2 . 2 病畜 和潜伏 期带 毒 的 动 物及 其 排 泄 物 和分 泌 物 是本 病 的主要传 染来源 。 2 . 3 传染 方式 : 有 直接 感染 , 如病 牛与健 康 牛接触 , 同 槽共 食 ; 也 有间接 传播 , 即 是通 过 各 种 媒介 物 , 如 病 牛 的唾液 、 乳汁 、 尿 粪所 污染 的饲料 、 饮水 、 垫草、 牛栏 、 用 具及其病牛的乳 制品和未加工 的畜产品的间接接触 等; 风和 鸟类 是 远距离传 播 的 因素 之一 。 2 . 4 传播途 径 : 主要是 消化道 , 也 可经 黏膜 、 乳头及 受 损 伤皮肤 感染 。 2 . 5 危害 : 口蹄疫 发 生 后 , 经 2—3 d , 即可 波 及 全 群 , 如 紧急 防治不严 , 可造 成大 流行 。 3 症状 牛 的潜 伏期 2~ 7 d , 可 见体 温升 高 4 0 ℃~ 4 l ℃, 流 涎, 很 快 就在唇 内 、 齿龈 、 舌 面、 颊部黏膜、 蹄 趾 间及 蹄 冠部柔 软皮 肤 以及 乳 房皮 肤 上 出现水 泡 , 水 泡破 裂后 形成 红色烂 斑 , 之后 糜烂 逐 渐 愈合 , 也 可 能发 生 溃 疡 , 愈合 后形 成斑痕 。病 畜大量 流涎 , 少食 或拒食 ; 蹄部 疼 痛造 成跛 行甚至 蹄壳脱 落 。本病 成年 牛一般 死亡率 不 高, 达 1 %一 3 %之间 , 但犊 牛 , 由于发 生 心肌 炎 和 出血 性肠 炎 , 死亡率 很高 , 达2 5 %一 5 0 % 。 4 诊 断 根据症 状 、 流行 病 学情 况可 以作 出初 步诊 断 。确 诊需 采水 泡皮或 水泡 液作 实验室 诊断 。 目前 实验 室诊 断有 补体 结合试 验 、 琼 脂扩 散试验 等 多种方 法 , 还 能够 鉴别 感染 阳性与 注苗 阳性 牛 。唯 一需要 作 出鉴别诊 断 的病 是水 泡性 口炎 , 该 病与 口蹄疫 在症 状上 极其相 似 , 但是 , 其一, 水泡 性 口炎可感 染包 括 马 、 猴、 鸡在 内的多 种动 物 ; 其二 , 水 泡 性 口炎发 病 率 不 高 , 只有 1 . 7 % ~ 7 . 7 %; 其三, 水泡 性 口炎 由蚊子传 播 , 只发生 在夏季 和 秋初 。 5 综 合 防治措 施 5 . 1 平 时积极预 防 、 加 强检 疫 , 定 期注 射 口蹄 疫疫 苗 。 种公 牛 、 后 备牛 : 每年 接 种 疫苗 2次 , 每 间隔 6个 月 免 疫一 次 , 单价 苗 肌注 3 m L / 头, 双价 苗 肌注 4 m L / 头 。牛 在 注射疫 苗后 1 4 d产生 免疫 力 , 免 疫力 可维 持 4~ 6个
口蹄 疫 ( F o o t —a n d—M o t h h D i s e a s e , F MD) 是 由口 蹄疫 病毒 引起 的一 种 急 性 、 热性 、 高度 接 触 性 传染 病 。 本病可快速和远距离传播 , 易感动物多达 7 0余种, 主 要包 括猪 、 牛、 羊等 主要畜 种及 其他 家养 和野生 偶蹄 动 物 。临床 特征 是在 口腔黏 膜 、 蹄 部 和乳 房 皮 肤 发 生水 疱性 疹 。该病 传播途 径 多 、 速度 快 , 曾多次 在世 界范 围 内暴 发 流行 , 造 成 巨大 政治 、 经 济 损 失 。鉴 于 此 , 世 界 动物卫生组织 ( O I E ) 将其列为 A类 传染 病之首。 目 前, 有2 / 3的 O I E成员 国流行 F MD, 时 刻 威 胁 着 无 F MD 国家 和地 区的家畜 安全 和畜产 品 贸易 。 1 病原 1 3 蹄 疫病 毒 ( F MD V) … 是引 起 E l 蹄疫 的病原 。 F MD V为小 R N A病 毒科 ( P i c o r n a v i r i—d a e ) 口蹄 疫 病 毒属( A p h t h o v i r u s ) 的成员 。F MD V基 因组 为 单股 正链 R N A, 约有 8 5 0 0个 核 苷 酸 组 成 。 口蹄 疫 病 毒 共 有 7 个 血清 型 : O、 A、 C、 A s i a l 、 S A T 1 、 S A T 2和 S A T 3型 。 从 口蹄 疫世 界 参 考 实验 室 所 收 到 的 检 测样 品来 看 , O 型 的流 行最 为广泛 , 其次为 A型和 A s i a 1型 , C 型 和 S A T 3型非 常罕 见 , 通 常只在 特定 区域 流行 。各 型又 有 若 干亚 型 , 各 型病 毒 的抗 原性 不 同 , 各 型 间不 能互相 免 疫。 口蹄 疫病 毒 ( F MD V ) 具有 多型 、 易 变性 等 特点 】 , 不仅在 实验 室 内长期 保 存 于甘 油 液 中 的 A、 C型 可 变 为 O型 , 而且在 本病 流行 的过程 中 , 也 可能 引 起 变异 , 甚 至有 时流行 初期 和末期 的病 毒型 都有 可能不 同 。因 此, 世 界上几 乎每 年都有 新 的 亚型 出现 。2 0 0 9年 1月 1 3日在湖北 武 汉 市 东 西 湖 区柏 泉 街 道 孙 湾 村 发 生 一 起 牛 A 型 口蹄 疫 , 这 是 A 型 口蹄 疫 首 次 在 中 国 发
5 4
青 海畜牧 兽 医杂 志
2 0 1 3年第 4 3卷第 5期 ( 总第 2 2 7期 )
浅谈 牛场 口蹄 疫 综 合 防治 措 施
周 倩 ( 青 海省 家畜改 良 中心 , 西宁, 8 1 0 0 1 6 )
摘 要: 牛 口蹄疫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 具有 流行快 、 传播广 、 发病急 、 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 , 故称 “ 世界疫” 。口蹄 疫的发生必给畜牧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 口蹄疫宜采取综 合性 防制措施 , 本文 阐述 了关于牛 口蹄疫 的症状表 现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