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精选第三十篇
(共24套82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全汇总
![(共24套82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64553cae009581b6bd9eb26.png)
(共24套82页)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全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滕王阁从军行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淑.气(sh ū) 绮.筵(q ǐ) 银烛.(zh ú) 扁.舟(bi ǎn) B .物候.(h òu) 宦.游(hu àn) 铁骑.(q í) 江渚.(zh ě) C .绿(p ín)凤阙.(ju é) 端倪.(n í) 凋.旗画(ch óu) D .琴瑟.(s è) 环绕.(r ào) 牙璋.(zh ān ɡ) 金樽.(z ūn) 2.对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长河:银河绮筵:华丽的筵席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B.⎩⎪⎨⎪⎧淑气:美好古调:古代的歌曲宦游人:离家做官的人 C.⎩⎪⎨⎪⎧ 西京:代指长安凤阙:相合的兵符凋旗画:指旗上的图画黯然失色D.⎩⎪⎨⎪⎧ 帝子:帝王槛外:栏杆的外面江渚:水中的小块陆地3.填入下面横线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光是令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中,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半是赞秋月的,而今夜是冬月,没有①________,没有②________,但空旷、辽阔。
A .①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②花的清香、淡淡的秋风B .①花的清香、虫的吟唱②浓浓的树影、淡淡的秋风C.①花的清香、淡淡的秋风②虫的吟唱、浓浓的树影D.①虫的吟唱、花的清香②淡淡的秋风、浓浓的树影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云霞出海曙,________________。
(2)忽闻歌古调,________________。
(3)闲云潭影日悠悠,________________。
(4)阁中帝子今何在?________________。
最新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2)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考试必备)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综合检测(2)李仕才(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一、基础巩固(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偏惊物候新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洁白的样子【解析】C项,“百夫长”指军队中低级军官。
【答案】 C***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合:只应该B.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C.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美好的时光D.细雨梦回..鸡塞远梦回:梦里回到【解析】D项,“梦回”意为“梦醒”。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A.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生查子》)B.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C.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解析】A项为类比;B项为拟人,作者赋予“明月”以灵性;C项为“移情”手法;D项为比喻,“似练”“如簇”与例句同。
【答案】 D3.下列词句中不能体现苏轼词豪放高旷风格的一项是( )(3分)【导学号:75302078】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解析】A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理解,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表现了词人洒脱、旷达的襟怀;B句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句,气势恢弘,把人们带入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C句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幽怨缠绵,耐人寻味;D句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推荐学习]2018-2019高中语文 选练10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推荐学习]2018-2019高中语文 选练10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981e378e0029bd64783e2cfd.png)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练10)李仕才(十)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蓑烟雨任平生任:任凭B.夜来幽梦忽还乡幽梦:梦境隐约C.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D.何妨吟啸且徐行且:连词,表递进【解析】D项,且:表并列。
【答案】 D***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因风..吹过蔷薇因风:顺着风势B.月迷津渡..津渡:河流的渡口C.一川..烟草一川:平原D.可堪..孤馆闭春寒可堪:哪堪,哪里经受得住【解析】C项,“一川”为“满地”的意思。
【答案】 C2.与下列词人的号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山谷道人淮海居士庆湖遗老清真居士A.黄庭坚秦观晏幾道贺铸B.晏幾道黄庭坚贺铸周邦彦C.黄庭坚秦观贺铸周邦彦D.晏幾道周邦彦秦观黄庭坚【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积累的能力,平日应注意做好积累。
【答案】 C3.对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75302060】①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②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③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④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A.①比喻②比喻借代③比喻对比④比喻B.①拟人②对比夸张③借代对偶④借代C.①借代②比喻夸张③借代对比④反问D.①拟人②比喻对比③拟人对偶④比喻【解析】①“唤取归来同住”,拟人。
②“如花”,比喻;将往昔“宫女如花满春殿”的情景与现在“惟有鹧鸪飞”的情景进行对比。
③“雁引”“山衔”,拟人;“雁引愁心去”对“山衔好月来”,对偶。
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比喻。
【答案】 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75302061】A.《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描摹当年相聚的欢乐,似实而虚;抒写久别不期而遇的惊喜,似梦而真。
全词意境缠绵悱恻,迷离惝恍。
B.《清平乐》(春归何处)用语浅显,情致深浓,笔致轻灵,寄寓新婉,虽也有淡淡的愁绪流露,但主要基调是明快而热烈的。
推荐2018-2019高中语文 选练1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练1)李仕才(一)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偏.惊物候新偏:特别,尤其忽闻歌古调..古调:此指陆丞诗《早春游望》B.江渚.渚:指水中陆地日悠悠..悠悠:深远C.铁骑..绕龙城铁骑:穿铁甲的骑兵宁为百夫长...百夫长:指中级军官D.不胜.愁胜:承受得住皎皎..空中孤月轮皎皎:洁白的样子【解析】百夫长:指军队中的低级军官。
【答案】 C2.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A.月照花林皆似霰B.不知江月待何人C.银烛吐青烟D.淑气催黄鸟【解析】A项比喻,其余为拟人。
【答案】 A3.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起首两句警拔,以“偏惊物候新”领起全篇。
中间四句,用“出”“渡”“催”“转”四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早春景物变化的情态。
B.杨炯的《从军行》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虚写的手法,尾联采用实写的手法,表达从军的强烈愿望。
C.《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中“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D.《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写了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及由此引起的浓厚的思乡之情,极为真切。
【解析】B项,首联为实写,尾联为虚写。
【答案】 B4.下列关于《春江花月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B.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体裁,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
C.本诗虚实相生、黑白相辅,并从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
D.本诗着重写了思妇对离人的怀念,是一首爱情诗。
【解析】本诗不是单纯的爱情诗,而是融写景、哲理、爱情于一体。
【答案】 D5.文学常识填空。
(1)“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高中语文选练9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练9)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桑径里逢迎逢迎: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B.楼高莫近危阑倚危阑:高楼上的栏杆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好梦:指回家欢聚的梦D.渐霜风凄惨凄惨:寒冷逼人【解析】A项,逢迎:相逢,相遇。
【答案】 A***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蓑烟雨任.平生任:任凭B.夜来幽梦.忽还乡幽梦:梦境隐约C.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形容早春微寒的样子D.何妨吟啸且.徐行且:连词,表递进【解析】D项,且:表并列。
【答案】 D2.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白描手法的一项是( )A.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B.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解析】白描指简练单纯、不加渲然烘托的写作手法。
A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用“月”“霜雪”作喻,描绘了卖酒少女冰清玉洁的美丽。
【答案】 A3.对下列词句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75302054】A.“似花还似非花”,看其出手便自不凡,已定一篇咏物宗旨: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
D.“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C.“也无人惜从教坠”句中的“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暗示作者对杨花的厌弃。
D.“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词人在这里是以落红陪衬杨花,盖无论万红凋零,抑或杨花飞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逝。
【解析】C项中“暗示作者对杨花的厌弃”错,句子是一种反衬法,暗示作者对杨花的怜惜。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早已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完整版)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目录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从军行——杨炯滕王阁——王勃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送魏万之京——李颀山居秋暝——王维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送友人——李白将进酒——李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客至——杜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天上谣——李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安定城楼——李商隐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长安晚秋——赵嘏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乌夜啼——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姜夔12、“龙腾虎掷”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推荐2018-2019高中语文 选练7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2018--2019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选练7)李仕才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晓镜但愁云鬓改云鬓:美发如云B.猜意雏竟未休猜意:猜想C.残星几点雁横塞横塞:越过关塞D.凫雁满回塘回塘:回到池塘【解析】D项,“回塘”应为“曲折回环的池塘”。
【答案】 D***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弄妆..梳洗迟弄妆:修饰仪容B.还乡须.断肠须:等待C.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D.罗衾不耐..五更寒不耐:忍受不了【解析】“须”应为“必,定”。
【答案】 B2.下面对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双双金鹧鸪”有暗示的含义,反衬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B.“未老莫还乡”,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
“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
C.“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写在睡梦中梦到远赴边关去寻找所思念的人。
D.“别时容易见时难”指男女恋人之间因受外力的牵掣而难以相见的怨愤。
【解析】D项,指告别故国而难以相见的怨恨。
【答案】 D3.下面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75302043】A.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春天的江水清澈澄碧得和蓝天一样,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
B.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我独立在小桥之上,任凭风吹拂双袖,直到月上树梢,行人归尽。
C.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译文:细雨霏霏中从梦中醒来觉得边塞荒凉偏远,小楼上已吹完玉箫,显得寂静而又冷寒。
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落花随流水而去,春天也将尽,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解析】A项,江水比蓝天还清澈澄碧。
【答案】 A4.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2019最新高中语文 综合检测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考试专用)

综合检测李仕才(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链接---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合:只应该B.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C.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美好的时光D.细雨梦回鸡塞远梦回:梦里回到【解析】D项,“梦回”意为“梦醒”。
【答案】 D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南朝)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习题精选第三十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诗句是某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②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B、①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柳永《雨霖铃》)②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C、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语》)②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王勃《滕王阁序》)D、①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王勃《滕王阁序》)②怎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词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词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围绕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词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是( )A、瑞脑销金兽B、东篱把酒黄昏后C、帘卷西风D、人比黄花瘦【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树上落下的树枝)C、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极其遗憾)【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座占地面积相当于600个足球场,融商务贸易.金融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城刚刚经过专家论证,预计6月初破土动工。
B、宴会过程中,面对造访的宾客,她真诚表示:无论他们在此地开展哪方面的工作,她都会鼎力相助。
C、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D、2009年春晚舞台造型引进奥运团队,舞蹈《蝶恋花》应用了现代高科技造型手段——LED大屏幕,加上舞蹈演员背上漂亮的彩绘,他们美妙的舞姿,实在是赏心悦目。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诗歌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琵琶行》以叙送别事起笔,中间交叉着描述与抒情,最后以叙事结尾。
这实际上是一种首尾照应的圆型结构,体现了一种结构上的对称美。
B、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明明妻子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作者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
C、《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化用了东晋祖逖北伐抚摸当年亲手种植的柳树落泪的典故,辛弃疾感叹时光飞逝,韶华易逝。
D、姜夔的《扬州慢》写于金兵南侵后,姜夔看到曾经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
【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副对联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______”描写了战后萧条之景。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依照上下句的内容及句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
思念使诗圣叹“月是故乡明”,______;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东望故园,______;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______。
【答案】:第10题【填空题】飘飘何所似?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答案】:【解析】:第11题【语言表达】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蔺相如、苏武、张衡三人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参评的理由。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参评理由;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50字以内。
【答案】:【解析】:第12题【默写】敏而好学,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解析】:第13题【默写】《醉花阴》中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是______。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4题【默写】未老莫还乡,______。
(韦庄《菩萨蛮》)【答案】:【解析】:第15题【默写】各抱地势,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答案】:第16题【默写】昨夜西风凋碧树。
______,______。
(晏殊《蝶恋花》)【答案】:【解析】:第17题【默写】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答案】:【解析】:第18题【默写】海客谈瀛洲,______;越人语田姥,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答案】:【解析】:第19题【默写】李白《送友人》诗中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20题【默写】______,最难将息。
【答案】:【解析】:第21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第22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解析】:第23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感皇恩陆游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
漠漠孤云未成雨。
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
壮心空万里,人谁许①!黄阁紫枢,筑坛开府。
莫怕功名欠人做。
如今热计,只有故乡归路。
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注】①许,赞赏、信任。
②黄阁,宰相官署,借指宰相;紫枢,宋代戎服多用紫色,故以紫枢指枢密使。
③筑坛,用了汉高祖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的典故;开府,开幕府,置僚属。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阙写景视觉与听觉结合,远近上下结合,从秋空到江渚到孤云到雁声,营造了冷清开阔的意境。
B、杜陵原为西汉宣帝陵寝,在长安附近,而长安又是汉唐旧都,词人用借代修辞手法来借指南宋都城。
C、上阙以写景起而以抒情终,下阙先抒情后写景,或因景生情,或因情见景,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
D、结句“石帆山脚下,菱三亩”,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景,表现了词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E、此词通过用典,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引发读者联想,也较好地表达了词人内心深沉的感慨。
简要分析这首词中词人所抒发的复杂情感。
【答案】:【解析】:第24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
②西山寇盗:指吐蕃。
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
“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
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E、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答案】:【解析】:第25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
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
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是诗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
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