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文常

合集下载

唐诗文常知识点总结

唐诗文常知识点总结

唐诗文常知识点总结1. 宋词的起源和发展。

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韵文,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它是一种以五言或七言为体裁的短小诗歌,多以抒发感情为主题,韵味悠远,婉转动人。

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等。

2. 诗的韵律和格律。

唐诗文的韵律和格律非常讲究,诗句要求顺口、押韵,能够体现出诗人的情感。

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都有各自的格律要求,需要诗人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作。

3. 文人墨客的社会地位。

在唐代,文人墨客是社会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既是官员,又是文学家,所以他们的成就在当时颇为显赫。

杜甫作了《送别》、白居易作了《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名篇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4. 诗人的创作技巧。

唐诗文的诗人们在创作中讲究用词精准、用典深刻、意蕴丰富。

他们善于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音乐性,运用修辞手法创造出优美的诗篇,这一点在王维的《相思》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5. 唐诗文的艺术特点。

唐诗文创作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情感真挚、言简意赅、意境深远、形象生动等。

诗人们在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他们在作品中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触发了读者的共鸣。

6. 唐诗文的艺术价值。

唐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文化。

这些作品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唐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它们以其精彩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通过对唐诗文的常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更好地领略其中的魅力和内涵。

唐诗宋词选读常考100名句及答案-苏教

唐诗宋词选读常考100名句及答案-苏教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常考100名句及答案“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云霞出海曙,。

(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2、闲云潭影日悠悠,。

阁中帝子今何在?。

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杨炯《从军行》)4、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5、江流宛转绕芳甸,。

(《春江花月夜》)6、人生代代无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

7、昨夜闲潭梦落花,。

(《春江花月夜》)8、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

(《代悲白头翁》)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9、,。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望月怀远》)10、鸿雁不堪愁里听,。

11、莫见长安行乐处,。

(《送魏万之京》)12、,。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与诸子登岘山》)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14、,。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15、战士军前半死生,。

1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高适《燕歌行》豪放飘逸的李白诗17、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

18、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

19、,使我不得开心颜。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21、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22、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2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26、,但愿长醉不复醒。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27、去时里正与裹头,,边庭流血成海水,。

28、生女犹得嫁比邻,。

29、细草微风岸,。

星垂平野阔,。

3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31、一去紫台连朔漠,。

,环珮空归月夜魂。

3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33、闻道欲来相问讯,。

34、欲为圣明除弊事,。

云横秦岭家何在?。

35、惊风乱飐芙蓉水,。

岭树重遮千里目,。

36、人世几回伤往事,。

今逢四海为家日,。

37、吊影分为千里雁,。

共看明月应垂泪,。

3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诗国余晖中唐诗39、江涵秋影雁初飞,。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推荐书籍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推荐书籍

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推荐书籍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关键时期,选择合适的书籍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初中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书籍:1. 《古文观止》:这是一本收录了从先秦到清初的散文选集,非常适合初中生阅读和背诵。

书中的文章语言优美,内容丰富,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2. 《唐诗三百首》: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这本书精选了三百首唐诗,覆盖了唐代不同时期的诗人作品,是初中生学习唐诗的必备书籍。

3. 《宋词三百首》:与唐诗齐名的宋词,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深受人们喜爱。

这本书收录了宋代著名词人的作品,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了解宋词魅力的好书。

4. 《千家诗》:这是一本收录了历代诗人作品的诗集,内容丰富,适合初中生背诵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5. 《初中必背古诗词精选》:这本书专门为初中生设计,精选了适合初中生背诵的古诗词,包括唐诗、宋词、元曲等,方便学生集中学习和记忆。

6. 《文言文启蒙读本》:这本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常用词汇等,适合初中生作为文言文学习的入门书籍。

7. 《四书五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选择其中的篇章进行阅读和学习,以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

8. 《史记》选读:《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以其卓越的文笔和深刻的见解,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初中生可以选择其中的名篇进行阅读,如《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等。

9. 《古文辞类纂》:这是一本古文选集,收录了从先秦到明清的各类文体,适合初中生拓宽阅读视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10.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这本书不仅收录了大量的古诗词,还附有详细的注释和鉴赏,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选择适合的书籍,结合课堂教学和个人兴趣,初中生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和背诵古诗词及文言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语文书选修教材唐诗宋词

语文书选修教材唐诗宋词

语文书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本唐诗宋词知识点(一)王维诗四首一、作者介绍王维(701 —761) ,字摩诘,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 人,后迁居蒲州( 今山西永济) ,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

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有《王右丞集》。

二、四诗简介(一)积雨辋川庄作1 .写作背景简介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欹湖等,今已湮没。

《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

2 .基本解读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主旨) 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

积雨,久雨不停。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炼字)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4篇)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4篇)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唐诗宋词精选赏析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一》-中国古诗词首页唐诗宋词古诗考题诗词名句古诗名文古诗鉴赏元曲鉴赏文章阅读┃唐诗栏目李白的诗白居易的诗孟浩然的诗杜甫的诗王维的诗集李商隐的诗杜牧的诗柳宗元的诗王昌龄的诗韩愈的诗刘禹锡的诗韦应物的诗崔颢的诗岑参的诗集刘长卿的诗王勃的诗李颀的诗集元稹的诗集初唐四杰李贺的诗集张九龄的诗唐诗精选唐诗名句进入频道┃宋词栏目欧阳修词集苏轼的词范仲淹的词李清照词集辛弃疾的词柳永词集王安石诗词晏殊的词晏几道的词张先的词秦观宋词姜夔的词周邦彦的词贺铸的词陆游诗词吴文英的词宋词精选鉴赏宋词名句进入频道┃唐诗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全诗翻译与赏析朱庆余《宫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全诗翻译赏析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全诗翻译赏析杜甫《曲江二首其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诗赏析翻译许浑《塞下曲》“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赏析李商隐《日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移家别湖上亭《唐诗三百首视频朗读动画版》赏刘禹锡《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全诗翻译赏析进入频道┃宋词精选欧阳修《浪淘沙五岭麦秋残》阅读答案及赏析辛弃疾《最高楼》鉴赏苏轼《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全词翻译赏析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全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全词翻译赏析吴文英《风入松》宋词注释翻译及赏析“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燕子楼中》赏析史达祖《三姝媚》“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全词翻译赏析进入频道┃诗词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全诗翻译赏析“凤凰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的意思及全诗鉴赏吴丝蜀桐张高秋下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全词翻译赏析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三月晴的作者出处及全文赏析“一帆暝色鸥边雨,数尺筇枝物外身”的意思及全诗鉴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诗宋词选读(宋)文学常识

唐诗宋词选读(宋)文学常识

《唐诗宋词选读》(宋)1.晏殊(991-1055),字同叔。

北宋临川人(今属江西),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婉约派诗人。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2.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3.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李元昊造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

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他的《岳阳楼岳阳楼记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通用10篇)《宋词选读》篇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言词者必言宋词,宋词成于北宋,精于南宋,到了南宋,宋词的风格就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力图突破北宋的框架而“极其工”、“极其变”了。

二.鉴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学生简介李清照2.教师补充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醉花阴》中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

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

《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

元霄佳节,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担忧现实的隐患了。

到了《渔家傲》一词,虽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⑴善于抒情造境。

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

⑵造语浅显新奇。

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

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

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高考文常知识点

高考文常知识点

高考文常知识点在高考中,文综部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权重,其中文学常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考点。

本文将介绍高考文常知识点,让大家对文学常识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流派:介绍古代文学流派,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2.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介绍《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代文学名著。

3. 古代文学名句:列举一些古代文学名句,并解析其含义和背景。

二、现代文学常识1.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介绍《围城》、《茶馆》、《青春之歌》等中国现代文学名著。

2. 国外现代文学名著:介绍《1984》、《麦田里的守望者》、《老人与海》等国外现代文学名著。

3. 现代文学流派:介绍现代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4. 当代文学作家:介绍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如莫言、余华、杨绛等。

三、文学名词解释1.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要点和核心理念。

2. 文学的表现形式:介绍文学的表现形式,如小说、戏剧、诗歌等,并分析其特点。

3. 文学手法:解析文学手法,如比喻、象征、对比等,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四、文学批评方法1. 阐述文学批评方法:介绍正反文学批评方法,如文本批评、历史批评、心理批评等,解释其基本原理和运用场景。

2. 文学评论家及其代表作品:介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如鲁迅、胡适、周作人等,及其代表作品。

五、国内外文学奖项1. 国内文学奖项:介绍中国的文学奖项,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详细解释其评选标准和历年获奖作品。

2. 国外文学奖项:介绍国外的文学奖项,如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等,列举获奖作家和作品。

六、文化常识与文学联系1. 文学与历史关系:探讨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如文学作品中反映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

2. 文学与社会关系:分析文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如文学作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文学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3. 文学与哲学关系:解析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如文学对于哲学思辨的表达方式以及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选读文常
1.明]高叔嗣《苏门集》陈束序)
2.杜审言,字必简,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3.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有《王子安集》。

4.杨炯,官至盈川令,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有《盈川集》。

5.滕王,即唐高祖之子李元婴。

6.陈子昂,字伯玉,官至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有《陈伯玉集》。

7.张若虚,扬州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8.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序》称:唐诗自此,声律风骨始备矣。

9.张九龄,一名博物,字子寿,有《曲江集》。

10.李颀,有《李颀集》。

魏万,号王屋山人。

11.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12.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有《高常侍集》。

13.岑参,世称岑嘉州。

有《岑嘉州诗集》
14.清人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筏》说高适《燕歌行》中的“沉痛语不堪多读”。

15.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6.杜甫赞美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7.南朝宋谢灵运。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18.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时说:“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19.明朝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评价《将进酒》道:“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20.杜甫,字子美,有诗圣之誉,与李白并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21.前人评杜前《兵车行》时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引)
22.韦应物,世称韦苏州,余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有《韦苏州集》,李儋,元锡都是作者的友人。

23.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

世称韩昌黎,有《昌黎先生集》。

24柳宗元为柳州(治所在今广西柳州市)刺史、韩泰为漳州(治所在今福建漳州市)刺史、韩晔为汀州(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刺史、陈谏为封州(治所在今广东封川县)刺史、刘禹锡为连州(治所在今广东连县)刺史。

25.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
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26.李贺,李昌谷,字长吉,有《李长吉歌诗》
27.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有李义山诗集。

28.清人孙洙《唐诗三百首》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说:“一息尚存,志不少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


29.赵嘏(gu),字承祐,与杜牧友善,杜牧极为赞赏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因此人称“赵倚楼”有《渭南诗集》。

30.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

31.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

32.韦庄,字端己,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有浣花集。

33.冯延巳一名延嗣,字正中,有《阳春集》。

34.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
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映照”。

35.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36.“格高韵远”(《赌棋山庄词话》引王时翔语)。

晏殊、欧阳修词“同出南唐”(清]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开有宋代词风。

张先与柳永齐名,以“韵高([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引)为胜。

37.晏殊,字同叔,谥元献,有珠玉词。

38.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别称范履霜。

有范文正公集。

39.张先,字子野。

今存《张子野词》。

40.刘永,原名三变字景庄。

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有乐章集。

41.王国维人间词话。

42.“以诗为词”[宋]陈师道《后山诗话》
43.苏轼字子瞻,谥文忠,号东坡居士。

诗文有《东坡七集》,词集有《东坡乐府》
44.([宋]朱弁《曲洧旧闻》)([宋]张炎《词源》)([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清]沈祥龙《论词随笔》)
,“新天下耳目”(宋]王灼《碧鸡漫志》)
45.明代张綖《诗余图谱》提出“词体大略有三,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以弘”后,“豪放派”和“婉约派”之
说风靡词林。

46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有《小山词》。

47.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有《山谷集》。

48.秦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49.贺铸,贺梅子,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有词集《东山词》,诗集《庆湖遗老集》。

50.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有《清真居士集》
51.“模写物态,曲尽其妙”([宋]强焕语)和“言情体物,穷极工巧”(王国维语)之说
52.“极其エ”、“极其变”([清]朱彝尊《词综发凡》)
53.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54.岳飞,字鹏举,谥武穆。

有《岳武穆遗文》(一作《岳忠武王文集》)
55.元人伊世珍《琅嬛记》
56.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

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

57.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有《白石道人诗集》。

词集《白石道人歌曲》
58.[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自号千岩老人。

59.宋人曾慥《类说》
60.现代词学家缪钺在《灵谿词说・论岳飞词》中有一首论词绝句:“将
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

一种壮怀能蕴藉,请君细读《小重山》。


61.辛弃疾,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他为“词中之龙”;稼轩词
刘熙载《艺概》中评价说是“龙腾虎掷”。

62.“借水怨山”([清]周济《宋四家词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