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选举投出神圣的一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不能表达每一个选民的意愿
适用 1、适用于县及县级以 范围 下人大代表的选举
2、城市居委会选举、 农村村委会选举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 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的选举
比较
等额选举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 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差额选举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 了选择的余地,竞选有 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 成相应的竞争,容易 导致虚假宣传、金钱 交易等情况发生。 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1979以后,在我国绝大 多数情况下采用。
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 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同 时,差额选举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 )
A
A、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 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B、不能产生让选民满意的结果 C、可能造成竞选秩序的混乱,造成恶性竞争 D、导致选民与被选举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 会稳定
等额选举当选者已内 定,不如差额选举民 主
这种看法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任何选举都各有自己的利弊,都是民主选举 的方式。不存在哪种更民主的说法。
实行等额选举不是当选者“内定”,如果候 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差额选举如果不规范,会出现虚假宣传,金 钱交易等情况。
3、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
一、选举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直接受命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都由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副主席的候选人必须具 备两个条件,一是政治条件。候选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籍;候选人必须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年龄条件。候选人必 须年满45周岁。1982年宪法修改了1954年宪法关于国家主席的候选人的年龄, 即把35周岁改为45周岁。这是因为国家主席的职务对国家和人民来说,关系重 大。国家主席必须是政治成熟、经验丰富、阅历广泛、具有较高声誉和威望的 公民,如果达不到一定年龄,难以具备这些条件。 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产生程序一般是: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开期间,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会议主席团, 会议主席团提出国家主席、副主席的候选人名单,由各代表团讨论。然后,会 议主席团根据多数票原则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用等额选举的办法,提交大会 表决,产生国家主席和副主席。随着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深入,等额选举会 逐步过渡为差额选举。 1982年宪法还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的罢免权只能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也即,除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外,其他任何机关、 党派、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罢免国家主席和副主席。
教案设计 投上神圣的一票

课题:投上神圣的一票活动目标:1、组织跳蚤市场店长、营销经理竞选等民主活动,学会在实践中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2、理解对人对事公平、公正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为人正直。
活动重点:组织跳蚤市场店长、营销经理竞选等民主活动,学会在实践中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活动难点:理解对人对事公平、公正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做到为人正直。
活动准备:1、班级制作好投票箱,选票。
2、候选人准备竞选演讲稿。
活动过程:1、现场师生调查导入据我所知,我们班的班干部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看来,选举对于大家应该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了。
那么,大家是否都喜欢以投票选举这样一种方式产生我们的干部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次现场调查!赞成这种方式的请举手!事实更是如此,我初步统计了,我们学校25个班中,有15个班的班干部是通过竞选产生,占60%。
当然,我们还有8个班主要是中低年级,通过班主任任命的,有两个班尝试轮流担任,也是可行的。
2、最近,我们大队部精心组织了的一次大队委员竞选,本次历经两个多小时,让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激动人心的时刻,大家注意观察,看选举都有哪些程序?看幻灯。
3、对参与投票和当选的提问。
参加投票时你是依据什么选择的?引导回答:很认真的考虑了再做出了决定,投出了你神圣的一票。
(肯定:你很正直、公正)。
请你谈谈当选为新一届委员的感受?(引导回答:高兴,是一种荣誉。
作出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职责,有一种压力,激励你需要努力付出)。
学校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同学们做主,参与管理。
一方面选出来的干部也更负责,更优秀。
另一方面参与投票的同学行使、享受到了民主权利,通过大家投票选举的这些干部都是最棒的,正是有了他们平常参与管理,学校才更加井然有序。
这也是学校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体现。
4、当然,要认真组织一次竞选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回顾了大队部委员选举,谁来说说选举应该有哪些程序?课件展示:学生讲述几个主要步骤,教师再适时补充。
ok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讲解

1、公民年满18周岁时,我们就拥有了宪法赋 予公民的什么政治权利?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是什么?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我们可以参加哪些选举? (1)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或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2)人大代表的选举
大
学
农
生
村
选
选
民
民
投
投
票
票
城
人
市
大
居
代
民
表
投
投
票
票
他们为何如此重视自己手中的一票? (选举对公民有什么重要性呢?)
4.职工代表大会在基层民主中发挥着怎 样的重要作用?P82
• 答:职工代表大会作为企业职工直接 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在积极支 持职工当家作主、尊重并保证职工行 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切实维护职工群 众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十一课 神 圣 的 一 票
• 1、选票的分量 • (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 (2)享选票?)
• (3)选举的程序 • (4)人大代表应具有的素质(选民
对人大代表的有怎样的素质要求?)
• 2、基层民主 (1)基层民主的内容和形式
• ①民主选举 • ②民主决策 • ③民主管理 • ④民主监督
• ③小小选票记录着我国民主建设的进程。随着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民主 越来越完善,选票的分量也越来越重。p79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重要性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统称为选举的权利。
➢它位于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首位。
选是举公权民是参庄加严国神家圣管的理,、选组民织和国代家表政都权要、 珍 的实惜 ,现自符人己合民的条民选件主票 的的, 最重把 佳要它 人途投 选径给 。。自己最信赖 ➢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利是由宪法、选举 法等法律确认和保护的。
2019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

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神圣的一票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1.教学内容分析: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做主,是我们的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
第十一课《神圣的一票》,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了解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包括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和职工代表大会,让学生了解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
2.学情分析:中学生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等知识了解不多,但对国家大事比较关心,对村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问题还不是很清楚。
3.重、难点的确立:教学重点是选举权对公民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基层民主的内涵。
4.教学资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
(2)对基层民主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5.教法、学法的选择:(1)讨论法。
(2)问答法。
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
(3)阅读法。
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
(4)笔记法。
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
(5)探究法。
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
(6)讲解法。
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
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思想;培养正确的民主观念。
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认识到平等地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于一个公民的重要性。
基本了解我国基层民主的内涵和基本形式。
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所以,选举与 每个公民密切相关,公民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
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考虑、判断的基础上
审慎投票。
4、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选举权利
(1)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重要性)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公民只有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 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 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复习回顾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什么?
2、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是什么?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学习目标: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1、选举方式的选择(识记、理解)
(1)四种选举方式的含义、优缺点、范围是什么?(重点) (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3)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什么? 2、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识记、理解) (1)珍惜自己选举权利的重要性 (重点) (2)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要求: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在10分 钟的时间内完成探究问题,并统一认识,指定发 言人
《步步高》P10合作探究区,完成: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民主选举方式 珍惜民主选举权利
重点识记
1、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3、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选举权利(为什么、怎么办)
直接选举
含义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的方式
高中政治典型案例[整理版]
![高中政治典型案例[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8d8a1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6.png)
必修2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例高一备课组谢辅俊【课标再现】略二、教学重难点略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直接导入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拥有很多的政治权利,也必须履行相应的政治性义务,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去参与政治生活呢?这就是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让我们以主人翁的身份一起去过一次真正的政治生活。
正文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引〕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么我们如何行使这个权利呢?为了更好地行使选举权,我们先了解一下当前有哪些主要的选举方式。
(一)选举方式的比较〔注〕这里的选举是广义的,不仅仅是选举权中人大代表的选举,还包括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
学生活动:阅读P1/16,比较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优缺点,并完成下表。
1.从选民的角度看,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选举法》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2.从候选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学生活动:阅读P2/16,比较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优缺点,并完成下表。
名额。
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3.竞选利: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弊:如果对竞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1.选举方式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水平、选民的文化水平等。
学生活动:你能分析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选举方式的吗?2.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选举法》。
1982年第一次修正,1986年第二次修正,一律实行差额选举。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预习案一、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二、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比较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和,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的管理,管理,管理。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检测案1、下列选举方式中属于间接选举的有()A.某班同学投票选举自己的班长B.某村村民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C.某镇各户代表对镇长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D.某乡镇投票选举本乡镇的人大代表2.2008年,上海市区、县人大进行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全市1000多万名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了5000多名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
我国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A.等额选举B.直接选举C.间接选举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3.下列对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选举方式认识正确的是()①实行直接选举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的意愿②直接选举一般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实行③差额选举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的合理性④差额选举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为了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已经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A.村级B.县级C.省级D.全国5.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因素的制约,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选举方式不同。
影响选举方式的客观因素是()①选民的文化水平②选民的民主意识③选民的物质生活条件④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6.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这是因为()A.选举方式的选择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制约B.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C.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制约D.选举方式的选择受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的制约7.2003年5月2日,湖南株洲市映峰居委会的61名选民向石峰区人大常委会提交了《罢免请求书》,要求罢免袁某的区人大代表资格,他们要求罢免袁某的理由是:袁某当选的选举程序违法;以权谋私;不能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2.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点评】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
当选的。 3、“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 【点评】错,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探究问题:
(1)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村官”的选举活动,你该怎 样投出你神圣的一票?
(2)你会选举什么样的人来做“村官”?
(1)①端正态度,积极参与;②珍惜权利, 周全考虑;③理性判断,郑重投票。 (2)①求真务实, 愿意为百姓办实事; ②具备专业知识和 技能,有较强的管 理能力;③办事公 道,善于倾听不同 意见;④不谋私利、 坚持原则等。
小结: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点、 缺点与适用范围 (2)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3)我国采用的选举方式适合国情 2、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重要性) (2)公民应如何行使选举权(态度、能力)
【误区警示】
1、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加民主。 【点评】无论是等额选举还是差额选举都是民主选举的方式, 都各有自己的利弊,不能认为哪种选举会更加民主。 2、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同学们,张本山父子俩对待选举的态度正确吗?我们应 该怎样对待自己的选举权利,怎样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呢?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为什么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
(1)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 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和、选举方式
(1)从选民的角度看: 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选举法》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 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 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 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 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