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矿资源禀赋特征与地质勘查基本思路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BIF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远景

中国BIF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远景

型。该 类 型 铁 矿 储 量 和 与 之 有 关 的 富 铁 矿 约 占
n/
dz
xb
/c
h/
in d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天津 , 3 0 0 1 7 0
ex
沈保丰
.a
中国 犅 犐 犉 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远景
sp
x
第9期
沈保丰 : 中国 B I F 型铁矿床地质特征必 利 尔 矿 区 铁 矿 石 储 量 1 3 6% ~3 8% ; 6 3× 8 8 ; 印度比哈尔 、 奥黑 萨 矿 区 铁 矿 石 储 量 1 0t 6 7×1 0 , 焦玉 书 等 , 。B t F e品位大于 6 0% 等 ( 2 0 0 4) I F 型铁 矿床也是 世 界 铁 矿 石 的 主 要 开 ? 对 象 。 掌 握 世 界 巴西 7 0% 以上铁矿石贸 易 量 的 澳 大 利 亚 必 和 必 拓 、 淡水河谷和英国力 拓 三 大 矿 业 公 司 , 主要开采的是 B I F 型铁矿石 。 B I F 型铁 矿 床 也 是 中 国 的 最 重 要 的 铁 矿 床 类 型, 主要分 布 在 我 国 东 部 的 华 北 陆 块 和 扬 子 陆 块 。
tp
ht



别是早前寒武纪 , 反映了当时的地质环境和演化特

B I F 型铁矿床是世界和中国最重要的铁矿床类
注: 本文为国家地质大调查综合研究项目 ( 编号为 1 ) 资助成果 。 2 1 2 0 1 0 6 3 4 0 0 2、 1 2 1 0 1 0 6 3 1 1 0 6 收稿日期 : ; 改回日期 : ; 责任编辑 : 周健 。 2 0 1 2 0 3 3 0 2 0 1 2 0 6 0 1 作者简介 : 沈保丰 , 男, 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矿床和前寒武纪成矿作用研究 。E : 1 9 3 5 年生 。 研究员 , m a i l s b a o f e n . 2 0 0 9@1 6 3. c o m。 g

我国铁矿石供给与需求的困境和对策

我国铁矿石供给与需求的困境和对策
收稿 日期 10 8 3 6 2 0 —0 —2
国铁矿石 的消耗 已经进 入 了一个 高速增 长期 .
作者简介 : 敏 , 州市国土资源局 干部 , 蔡 荆 主要从 事 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管理研 究 .

3 ・ 2
维普资讯

敏, 刘为华, 张 欢 :我 国铁矿石供给与 需求 的困境和对策 单位 : 亿元 万吨
要继续依赖 国际市场 , 更要加大 国内铁矿资源地质勘查力度和提高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以求打破 国
际铁矿石市场的垄断格局 . 关 键 词 : 矿 石 ; 铁 工业 ; 质 勘 查 ; 合 利 用 铁 钢 地 综
中图分类号 :F2 T 5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9— 89 2o )3 02 5 10 87 (08 o —03 —0
11 我 国铁矿 资源 状况 .
集 中在 鞍 山 一本 溪 、 昌 一滇 中 、 东 一密 云 、 西 冀 五
台 ~吕梁 、 长江 中下游 、 西 一湘 西北 、 头 白云 鄂 包
111 资源储量 . .. 截至 20 年初, 08 我国查明铁矿 资源储量 60亿吨 , 8 保有资源储量 67亿吨 ( 0 表 1 . 中 , 础 储量 22 吨 , 矿 区 26 处 … . )其 基 8亿 铁 87
目 , 前 我国铁矿资源平均品位只有 3 %, 山出 3 矿
矿平 均 品 位 约 为 3 % , 低 于澳 大利 亚 和 巴 西 6 远 6 % 以上 的平均 水平 . O 1 13 分 布 特 征 . 国 已探 明 的 铁 矿 资源 主要 .. 我
1 我 国铁 矿 石供 给 与 需 求的 困境
我 国铁 矿石 供 给 与 需 求 的 困境 和对 策

采矿工程中的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策略

采矿工程中的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策略

采矿工程中的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成为了重要的战略性产业。

采矿工程中的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文将从矿产资源勘探的方法和技术、矿产资源开发的策略和措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

一、矿产资源勘探方法与技术矿产资源勘探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过程,确定矿产资源的规模、质量和分布情况的过程。

矿产资源勘探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勘探以及现代探矿技术等。

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矿产资源勘探的基础和核心技术。

它通过对地质构造、岩性、矿床类型等方面进行观察和研究,确定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分布情况。

地质勘探一般包括地质勘探调查、地质调查、地质测量以及地质剖面等工作。

2.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地下的物理场进行探测和分析,寻找矿产资源的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等技术。

3. 地球化学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是通过对地球表层和矿产资源周围环境中地球化学元素、化学物质和各种有机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矿产资源的赋存和分布情况。

地球化学勘探主要包括土壤、岩石、水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4. 遥感勘探遥感勘探是利用航空和遥感卫星技术,通过对地球表面的高光谱、多光谱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获取地质信息,发现矿产资源的方法。

遥感勘探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成本,提高矿产资源的勘探效果。

5. 现代探矿技术现代探矿技术是指通过新的设备、仪器和技术手段,提高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效率和效果的方法。

现代探矿技术包括地下矿产资源探测、遗迹光谱探测、激光扫描勘探等技术。

二、矿产资源开发策略与措施矿产资源开发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过程,将勘探获得的矿产资源转化为可商业化的产品并实现经济效益的过程。

矿产资源开发的策略和措施主要包括开发规划、选矿工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

1. 开发规划开发规划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和合理规划,确定最佳的开发方式和时间,提高开发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策略。

矿产资源禀赋条件

矿产资源禀赋条件

矿产资源禀赋条件简介矿产资源禀赋条件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所拥有的矿产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特征和条件。

矿产资源禀赋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本文将从矿产资源的分类、禀赋条件的影响因素以及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矿产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是指地壳中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石、矿砂和矿物等自然物质。

按照矿产资源的类型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金属矿产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两大类。

金属矿产资源金属矿产资源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

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矿石、铜矿石、铝矿石、锌矿石、铅矿石等。

金属矿产资源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材料。

非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指不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和矿物。

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盐矿等。

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建筑材料、化工原料、能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矿产资源禀赋条件的影响因素矿产资源禀赋条件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等。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矿产资源禀赋的基础。

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床形成等因素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形成。

地质条件好的地区通常具有更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指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

地理条件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地处海岸线附近的地区通常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而高山地区则可能富含矿物资源。

人文条件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科技水平、政府政策等因素。

人口的数量和素质决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力,科技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技术水平,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否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好的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产业基础。

资源支撑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铁矿地质勘查的技术和方法

铁矿地质勘查的技术和方法

铁矿地质勘查的技术和方法铁矿地质勘查的技术和方法1.铁矿地质勘探类型和探矿工程密度在铁矿地质勘探中,按照经济的原则使用探矿工程控制矿体,首要的是确定探矿工程密度。

依据矿体分布范围、规模大小、形态变化、构造复杂程度和矿石质量变化情况等,也就是按照控制矿体难易程度,将铁矿床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种勘探类型,然后分别不同勘探类型采用不同的工程密度布置工程,以控制铁矿体的变化和圈定矿体。

在我国铁矿地质勘探工作中,常常采用经验法、类比法、勘探线剖面精度分析法、稀空法、探采资料对比法确定勘探类型及勘探工程网度。

近年来开始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来确定矿床的勘探网度,其中地质类比法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我国已知铁矿中,第Ⅰ类型有受变质沉积成因的南芬铁矿、海相沉积成因的庞家堡铁矿;第Ⅱ类型有岩浆成因的攀枝花铁矿,水厂、梅山和大顶铁矿因形态简单、品位变化小,也属此类型;第Ⅲ类型有大冶铁山、金岭、西石门、姑山铁矿等,一般是接触交代型和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第Ⅳ类型铁矿规模小,形态复杂,产状变化大,矿石质量和数量分布不稳定、不连续等。

2.铁矿地质勘探程度和深度铁矿勘探的深度要根据矿山建设和生产实际要求来确定。

根据我国当前开采技术条件,铁矿勘探深度一般为300~500m,垂深大于500m的矿体以稀疏钻孔控制其储量远景,为矿山总体规划提供资料。

铁矿勘探规范中所确定的深度,是按矿山开采下降速度每年10m深,服务年限30年计算的,因此从矿床露头起向下延深300m,即为矿床的勘探深度。

大型矿床勘探要分期、分阶段进行,防止过早勘探而造成浪费;矿床地质勘探应以探明矿山第一期设计规模所需要的各级储量为原则。

在铁矿地质勘探中,因要满足矿山设计对地质资料和矿产储量的需要,故对矿体不同部位应确定不同的勘探控制程度。

通常将铁矿储量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储量供矿山编制采掘计划用,一般由矿山生产部门勘探;B级储量是地质勘探阶段取得的高级储量,分布于矿山建设的首采地段;C级储量是矿山设计的依据,其勘探工程密度较B级储量控制稀疏;D级储量是由稀疏探矿工程控制,只能作为矿山远景规划或进一步勘探的依据。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

我国26个主要铁矿成矿区带成矿特征与找矿潜力1.阿尔泰成矿带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西南和东南少部分处在塔城地区和昌吉州境内。

北部、东北部和西部分别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接壤。

面积 8.08 万平方公里。

阿尔泰成矿带已知铁矿床(点)在成因、时间、空间和物质来源上均与泥盆系火山岩密切相关,铁矿层受地层层位、岩性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所控制。

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矽卡岩型次之。

已知各类矿床、矿点数百处。

已发现的蒙库、阿巴宫、巴利尔斯、加尔巴斯岛、乔夏哈拉、老山口等铁矿床多属平炉富矿和一般富矿,多属易选磁铁矿石,开采条件较好。

预测铁矿石资源量 7 亿吨,其中富矿2.8 亿吨,铁矿找矿潜力主要位于蒙库-阿巴宫和乔夏哈拉铁矿找矿远景区。

2.西天山铁矿成矿带西天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天山西部,东起巴仑台、西止伊宁,北自博罗霍洛山南坡,南至哈里克塔乌山北坡。

面积 6.33 万平方公里。

西天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铁矿区带之一,铁矿产出于天山中间隆起带及其南北两侧,北侧处于隆起带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过渡的断隆带上,有石炭系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南侧断陷盆地中有石炭系海相沉积型铁矿;在隆起带轴部,元古界星星峡组及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的志留系中有一些沉积变质型铁矿点存在。

西天山铁矿成矿带已发现铁矿床(点)共 88 处,预测铁矿石总资源量 8 亿吨。

根据本区航磁反映的岩性构造特征和对区域磁场、局部异常的解释,结合本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划分出式可布台一查岗诺尔和莫萨沙拉(铁锰)2 个找矿远景区。

3.东天山-北山铁矿成矿带位于新疆哈密南部天山、甘肃及内蒙古北山地区,面积 13.05 万平方公里。

东天山-北山成矿带是我国西部著名的铁矿成矿带,主要分布在东天山阿齐山雅满苏-红石山晚古生代裂陷海盆褶皱带和中天山卡瓦布拉克前寒武纪隆起区。

铁矿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海相火山岩型(如雅满苏铁矿床等)、海相沉积型(如库姆塔格菱铁矿矿床)、沉积变质型(如天湖铁矿床、帕尔岗铁矿床、梧桐沟矿床等)、陆相火山岩型(如磁海铁矿床等)及与辉长岩类有关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如尾亚矿床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选修3学案3:2 1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新教材)选修3学案3:2 1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学案

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知识梳理一、资源安全问题1.资源安全:(1)概念: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或。

(2)表现。

①资源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和 ,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功能。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只要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就是安全的。

( )②可持续发展模式下资源一般是安全的。

( )③资源安全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 )2.资源安全问题:(1)概念:资源供给量少于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

(2)危害:影响、和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维持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后果。

(3)产生原因:源于资源与的失衡。

①从发展角度看,资源需求增长或资源供给能力过多。

②是自然环境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4)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

〖连一连〗将资源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连接起来。

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1.国家安全的含义:(1)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指一个主权国家领土、财产等不受侵犯,主要包括安全和安全,称为常规国家安全。

(2)现代社会将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安全、科技安全等非常规国家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2.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 地位。

(2)资源安全类型。

①战略资源安全:战略资源是指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性且无可替代。

②非战略资源安全。

思考1 各种国家安全之间有何关系?(3)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能够动摇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间接影响:可通过触发和放大、、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石油始终是战略性资源。

( )②稀土在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后成为战略性资源。

( )③战略性资源永远都是战略性资源。

( )三、保障资源安全1.在资源供给侧方面:(1)挖掘与开发 ,可增加区域自身的资源供给能力,但高度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我国铁矿资源分布特点与七大铁矿基地

我国铁矿资源分布特点与七大铁矿基地

我国铁矿资源分布特点与八大铁矿基地中国东北、华北铁矿地质勘查程度较高,其资源占总量约72.7%,铁矿资源情况基本清楚,今后难以找到大型铁矿。

西部地区勘查储量比重为28.3%,但其勘查工作程度较低,仍有发现大型铁矿的可能。

就省份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4.08%,四川省的储量排名第二。

河北、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

辽宁、河北、四川三省,占全国总储量的48%。

从区域看,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铁矿石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该地区储量在总储量中比重为56.5%,西南地区储量也较多,比重为16.5%,其他地区储量较低,比重均低于10%。

我国铁矿石矿区较为分散。

其中,储量大于1亿吨的大型矿区有101处,合计储量占68.1%;储量在0.1亿—1亿吨的中型矿区470处,合计储量占27.3%;储量小于1000万吨的小型矿区1327处,合计储量占4.6%。

我国铁矿资源在整体分布很散的状况下,局部又相对集中在十大矿区,这十大矿区合计储量占总储量的64.8%。

其中,鞍—本矿区占总储量的23.5%,冀—密矿区11.8%,攀—西矿区占11.5%,五(台山)—吕(梁山)矿区占6.2%,宁—芜矿区占4.12%,包—白矿区占2.2%,鲁中矿区占1.74%,邯邢矿区占1.6%,鄂东矿区占1.34%,海南矿区占0.8%。

这种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使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利用不得不采取以大中型矿山为主、地方中小矿山为辅、民营群采并存的格局。

中国铁矿资源贫铁矿多,富铁矿较少,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铁矿资源量的34.8%。

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仅为总资源量的53%,资源品质较差,矿石类型复杂,竞争能力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铁矿石品位普遍较低。

目前国内铁矿石平均品位不足30%,远低于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保有储量中贫铁矿石占全国储量的97%,须经选矿富集后才能使用。

含铁平均品位在55%左右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储量只占全国储量的2.7%,而形成一定开采规模,能单独开采的富铁矿数量更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我国铁矿资源的地质成矿特征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接 壤地带, 构造运动剧烈、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多样、 地层发育齐全, 这为我国铁矿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 条件与场所。我国矿床类型多, 世界上已发现的铁矿类 型在我国均有发现, 如: 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 型、沉积型、火山岩型、接触交代型、风化淋 滤型, 并探 明了一定的储量。其中, 以沉积变质型所占比率最高, 高达 58.1%; 其次为岩浆型, 为 12%。 ( 二) 我国铁矿资源状况 1. 储量。截止 2002 年底, 我国保有铁矿产地有 1995 处, 保 有 资 源 储 量 578.22 亿 吨 , 其 中 基 础 储 量 213.57 亿 吨 , 资 源 储 量 365.15 亿 吨 , 工 业 储 量 118.36 亿吨。 2.矿石质量。我国铁矿资源禀赋差, 富矿少, 探明 的铁矿绝大部分是贫矿, 约占总储量的 97.5%, 这些铁 矿需要经过选矿才能入炉冶炼, 能耗大, 浪费严重, 可 直接入炉炼铁、炼钢的富铁矿资源保有储量仅占全国 铁矿资源 1.8%, 并且多数是零星分散在贫铁矿中的混 合矿, 可单独开采的很少。目前, 我国铁矿资源平均品 位 只 有 33%, 矿 山 出 矿 平 均 品 位 约 为 36%, 远 低 于 澳
未来几年国内铁矿石的供给也将快速增长。
新铁矿山建设
虽然国内铁矿石产量增长较快, 但相对于我国钢
目前, 针对铁资源短缺情况, 国家和企不能满足我国钢铁 量资金和勘探力量, 大批铁矿成矿带地质勘查工作有
表2
1998~2005 年中国的铁矿石产量
单位: 万吨 计划、有步骤地得到开展, 目前已发
23.4%。从年增长情况来看, 5 年间增长率分别是 7.19%、 业布局和铁矿山布局亦较为合理, 全国有相当一批以
12.94%、18.49%、35.07%, 增长率显著提高, 这表明我国铁 钢铁工业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铁矿山开发带。在这种
矿石产量增长速度加快。从产能扩张量上看, 2005 年我 情况下, 下大力量培养新增产能, 打破国际铁矿石供应
源可供性不强。
3。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处于钢铁消耗高
( 二) 我国铁矿资源禀赋较差, 利用水平低
峰阶段和钢的表现沉积量起步阶段, 废钢循环利用比
我国铁矿平均品位在 33%左右, 品位在 50%以上 率相对于钢铁增量的比重非常小, 只能依靠铁矿石供
的仅占 6.6%, 其中不用选矿就可直接入冶炼的高品位 给的增加来满足钢铁工业需求, 也就是 1/3 的铁量需
产铁量
11852 12533 13101 15554 17079 21367 25674
取得了铁矿地质勘查的阶段成果。
表3
1998~2005 年中国的进口铁矿石
单位: 万吨 如: 对辽冀晋蒙古铁矿带、冀鲁晋豫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进口铁矿石 5177.07 5527.40 6997.16 9230.83 11149.59 14812.84 20808.86 27526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现数千处铁矿床(点), 大批铁矿资源
铁矿石产量 24689.09 23723.01 22256.19 21701.47 23261.94 26271.93 31130.65 42049 接 替 区 也 正 向 铁 矿 资 源 基 地 转 化 ,
国铁矿石产能在 2004 年增幅 5000 万吨的基础上增加 商的垄断地位, 以此作为解决我国铁矿石供给与需求
1.1 亿吨, 而同期我国黑色金属采掘业固定投资同比增长 困境的关键环节势在必行。
100%, 这表明国内矿山产能扩张还具有一定的潜力, 在
1.加 强 铁 矿 地 质 勘 查 , 促 进 铁 矿 资 源 后 备 基 地 和
3.加强西部及边远地区铁矿资源的勘查工作 中国铁矿资源分布不均, 中、东部多, 西部少。西部 地区现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仅占全国铁矿总量的 4.2%。
原因是由于西部海拔高, 交通不便, 西部各省地质勘查 较东部少, 铁矿地质工作仅作过一些粗略普查, 研究程 度不够。近年来,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 对西部铁矿 地质勘查加大投入。发现有些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还是 较好的, 只要适当投入、深入工作就可能会在富铁矿找 矿方面有较大突破。例如, 在青藏铁路沿线唐古拉山口 附近的青海和西藏境内, 现已勘查出有两个大型富铁 矿床, 即西藏境内的安多当曲和青海当渠铁矿。
量的快速增长, 国内铁矿石的产量也持续增长。2001 年 生产、科研与教学体系完备。整个钢铁行业生产能力巨
我国铁矿石产量只有 21701.47 万吨, 2005 年我国铁矿石 大、专业配套、门类齐全, 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国 际先
产量就达到 42049 万吨, 是 2001 年的 1.94 倍, 年均增长 进水平的技术成果和自主开发能力。此外, 钢铁生产企
□ 平海波 张 欢
管理理论与案例
我国铁矿资源禀赋特征 与地质勘查基本思路分析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基石, 但我国铁矿资源 后备储量不足, 资源禀赋差, 可供性不强, 不能满足钢 铁工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进一步加大我国铁 矿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 提高铁矿资源利用水平。
一、我国铁矿资源的资源禀赋特征
表 1 1978~2002 年中国铁矿资源保有储量情况 单位: 亿吨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99 2002 保有 储量 420.6 437.6 496.41 501.17 462.32 458.89 458.07 578.22
二、我国铁矿资源利用状况综合评价
( 一) 我国铁矿资源后备储量不足, 品位下降, 可供 性不强
目前, 国内铁矿石产能在 4 亿吨左右, 按照全国铁 矿平均品位 33%、选矿回收率 75%计, 可供年产钢 1 亿 吨所需, 可供年限只有 30 年, 资源储量从整体上不足。 由于我国重点铁矿山大部分是五六十年代建成, 经过 了五十年开采, 大批国有大中型矿山进入晚期开采阶 段, 原矿品位不断下降, 矿石组成成分更加复杂, 一批 矿山已经或陆续关闭, 产能也正在不断衰减。资料显 示, 1950 年我 国铁矿原矿品位平均在 40.65%以 上 , 而 目前, 原矿品位平均下降到 30%左右, 铁精矿品位仅仅 达到 63%, 最好的指标也只有 68%。这表明按照目前 铁矿资源勘查技术和条件, 富铁矿前景渺茫。另外, 作
我国铁矿资源后备储量不足, 品位下降, 铁资源可
方面, 我国铁矿石大多伴生其他组分, 要实现综合开 供性不强, 总体利用水平较低, 其产量远也没有达到钢
采 , 对分离纯化技术要求很高, 成本也相对高昂 , 因而 铁工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 加大我国铁矿资源的地质
铁矿山普遍缺乏综合开采动力, 直接导致我国铁矿资 勘查工作, 提高铁矿资源利用水平势在必行。
34.5 在此基础上, 铁矿山的建设取得了
铁资源缺口 3340.05 3566.06 4514.29 5955.36 7193.27 9556.65 17754.27 一系列进展。例如: 安徽霍邱 500 万
冶金管理 2008 年第 2 期
54
管理理论与案例
吨采选项目, 酒钢黑沟 200 万吨采选项目、昆钢大红山 50 万吨采选项目等一批矿山项目建成投产, 攀钢白马 钢 600 万吨采选项目, 司马营 700 万吨采选项目破土 动工, 马钢高村 500 万吨采矿恢复项目, 鞍钢胡家庙子 1000 万吨采选项目, 攀枝花红格 500 万吨采选项目等 一批新的矿山正在进行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些铁 矿山项目的建设必将提高我国铁矿资源的供给水平, 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加强铁矿地质勘查工作, 促进铁矿 资源后备基地和新铁矿山建设是增加国内铁矿资源供 给的长期思路。
( 二) 深入勘查“难点矿床”, 提高其铁矿石采选技 术水平, 实现铁矿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
进口铁
3340.05 3566.06 4514.29 5955.36 7193.27 9556.65 17754.27
表4
1998~2005 年中国铁矿石自给
单位: %; 万吨
年份 自给率
1998 78.01
1999 77.85
2000 74.37
2001 62.31
2002 70.36
2003 69.1
2004 65.5
皖 铁 矿 区 、长 江 中 下 游 铁 矿 带 、闽 南 粤 东 铁 矿 带 、西 昌 、滇 东 成 矿 带 、华 南沉积型成矿带和东疆、甘肃西北 铁矿带等铁矿成带的地质勘查, 探 明大量可供工业开采的矿床 ( 点) 。
对外依存率 21.99 22.15 25.63 27.69 29.64 30.9
2.勘 查 好 、利 用 好 现 有 铁 矿 资 源 是 提 高 国 内 资 源 保证程度, 解决铁矿石安全供给的关键之一
虽然多年地质找矿和研究工作在我国未发现超大 型富铁矿床, 但已证实贫铁矿资源具有很大找矿潜力。 2003 年,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在我国固体矿产可持续 发展报告(专著)中称: 我国铁矿资源潜力为 1000 亿吨。 近年来, 随着铁矿石市场价格的上涨, 一些未上储量平 衡表的中、小型低品位磁铁矿石( 品位是 25%- 36%) 已 被广泛开采利用。这证明, 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前景仍是 可观的, 事实上美国和前苏联主要都是走充分利用国 内贫铁矿之路的。因而, 把易采、选的贫铁矿作为主要 开发对象, 经选矿富集而成人造富矿, 其性能虽低于天 然富矿, 但可根据冶炼要求调整或改进工艺流程, 生产 所需富矿。我国铁矿品位较低, 但易于开采的矿床主要 分布在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的隆起区。此外, 以往勘查的 铁矿床, 勘探深度大多数不超过 500m, 深部 或 外 围 远 景区的铁矿资源量未作更多的勘查工作, 而实际在这 些铁矿床的深部仍有很多新的矿体有待开发, 特别是 不 少 较 好 的 航 磁 异 常 也 有 待 进 一 步 研 究 、筛 选 和 查 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