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单元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合集下载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第02课时,主要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更好地展示和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知识,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图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统计图特点,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掌握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巩固新知。

4.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5.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统计图的种类及其特点2.选择合适统计图的方法3.实例分析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02课时_条形统计图(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二)》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如计数、比较等。

但是,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能够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教学法:通过绘制和观察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直尺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学生的身高统计,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展示一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信息。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读取和分析图中的信息。

余江县二小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教案 新人教版

余江县二小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材第96~97页的内容。

1.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将统计表转化为更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的大小情况选择每个单元格表示的数的大小。

2.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重点: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

难点:选用合适的刻度来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坐标纸。

师:你最喜欢吃的一种早餐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课前老师做了调查,大家最喜欢吃的早餐是牛奶、豆浆或粥。

(教师边说边在统计表中写名称。

)师:我根据大家的意愿做了统计表如下。

(课件出示统计结果。

)最喜欢的早餐牛奶豆浆粥人数 6 12 241.试画统计图。

(1)师:请同学们把刚才的统计结果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2)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

生1: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统计图。

生2:在旁边一栏画格;生3: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统计图。

(3)师:观察一下这两种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师:看来,用一格表示多少,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的。

2.学画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统计图。

(1)师:我们一起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方法完成这张统计图。

(黑板上的空白统计图。

)师:喜欢牛奶的有6人,要涂几格?生:涂3格。

师:明明是6个人,为什么只涂3格呢?生:因为1格代表2个人。

师:怎么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1格表示2个人呢?生:在左边标上数。

师:从0开始,到这是几?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标数,写单位名称。

师:用红色标注0、2、4、6,喜欢牛奶的有6人,怎么涂?(指名回答。

)师:我们先找到2这个数所在的横线,对准牛奶这一列画一条线,线以下这部分就表示2人。

(边说边将条形框描粗、涂色,并在上面标数6。

)师:喜欢豆浆的有12人,怎么涂?(指名学生板演。

)(2)解决不足一个格的情况。

师:如果喜欢豆浆的不是12人,是15人,应该怎么画呢?师:能不能就画6格?画8格行不行?你认为应该怎么画?师:是不是在格中任意位置画条线表示就可以?那应该画在什么位置?(教师板演指导。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七单元_第02课时_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学设计学习任务一:进一步认识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类统计图特点的复习,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的回忆为接下来统计图的选择做好准备。

阅读给出的统计表信息,找出要反应的侧重信息。

】➯情境导入,引“探究”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统计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地方我们都会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多种统计方式,这些方法都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知识链接,构“联系”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预设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预设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预设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学生结合课件给出的例子说一说:统计图的特点和其中包含的信息。

➯新知探究,习“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例2三组数据。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仔细观察,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如果让你用统计图表示第一组中的数据,你觉得可以用哪一种统计图?2.分析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以及问题要求。

本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3.学生汇报交流。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课件出示例2,组织学生仔细阅读统计表信息。

思考汇报:这三张统计表在统计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①第(1)组数据统计的是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的总量,比较的是树木总量的变化情况。

②第(2)组数据统计的是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的百分比,比较的是每种树木的数量与总数的关系。

③第(3)组数据统计的是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的数量,比较的是每种树木的多少。

学习任务二:能根据数据表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读懂图上的信息,这既是解答问题的需要,也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小组合作完成的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归纳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统计图,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暑假快到了,花园社区准备号召同学们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依据自己的情况报名了相关劳动项目,主要有以下四种:A.清除小广告;B.指导垃圾分类;C.清扫单元楼道;D.捡小区垃圾。

刘阿姨根据同学们的报名情况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这次报名共有()名同学。

(2)报名“捡小区垃圾”的有()名同学。

(3)“清除小广告”的报名人数占报名总人数的()%。

2.某便利店一天共销售各种三明治共40个(具体百分比如图),当天该店()三明治的销售总额最高,最高销售总额是()元。

3.亮亮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主题宣传活动,负责统计工作。

他对部分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图①),并根据调查结果制成了2个统计图(图②和图③)。

图①
参与垃圾分类调研人数情况统计图 参与垃圾分类调研人数情况统计图
图② 图③
(1) 在这次宣传活动中,亮亮一共调查了多少人?
(2) 请你根据信息,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如果你是亮亮,根据调查结果准备做点儿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参考答案
1.(1)50 (2)15 (3)10
2.鸡蛋 132
3.(1)120÷50%=240(人)
答:亮亮一共调查了240人。

(2)
(3)制作宣传海报,在垃圾桶旁边放提示牌,提醒人们注意垃圾分类,开展活动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引导大家做好垃圾分类。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2课时《条形统计图(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2)》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2.能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条形统计图,并能够从图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条形统计图的模板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如果想知道一个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条形统计图的模板,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制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如“根据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回答哪些问题?”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条形统计图来解决问题,如“如果想知道一个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数量,你会怎么做?”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件(共39张PPT)
百分比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 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图
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 看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3)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 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 总量/棵 各种树木数量统计图
60
50 50
50
40
40
是总量的10%,因此需要先求出总量。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合适的统计图: 1. 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时,选用条形统计图; 2. 既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要表示出数量
的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折线统计图; 3. 要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时,选
身高(cm) 135~139 140~145 146~149 150~155 155以上
人数(人)
8
17
15
57
30
4. 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 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 构成情况。(选题源于教材P99做一做)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哪种更直观些?
我是用条形统计图描述的。
为( C ) 。
男生人数 312
女生人数 288
A.48% B. 92.3%
C. 52% D. 50%
3.下面每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合适? (1)表示一~六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不同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统计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身高(cm) 128 131 135 139 144 150
看看教材吧。
继续看 第三个 小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新人教版

(1)【易错题】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点拨:画图时要注意区分男生、女生。
(2)随着年级的升高,男、女生近视人数都呈现( 上升 ) 趋势。
提 升 点 运用“观察法”解决有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问题
3.【新情境】武夷山位于江西和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 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千米,是中国著名 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星期天,同同和蓝蓝去爬武夷 山。根据两人爬山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知 识 点 2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2.【新情境】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 14亿近视人口,随着近视患病率的迅速上升,近视已成为 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下面是光明小学一至 六年级男、女生近视人数统计表。
年级
人数
一二三四五六
性别
男生
25 35 55 70 80 90
女生
20 30 60 75 85 100
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知 识 点 1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某科技公司研发出了A、B两款智能扫地机器人,并对 其进行了六天的试验(试验条件完全相同),下面是根据 它们试验期间清扫相同面积地面所用时长制成的复式折 线统计图。
(1)试验第( 二 )天,两款智能扫地机器人的所用时长 相同。
点拨:统计图中上升的线段表示上山,横的线段表示在山上停留, 下降的线段表示下山。
(1)同同和蓝蓝谁爬得高?高多少米? 1200-1100=100(米) 答:蓝蓝爬得高,高100米。
(2)两人下山各用了多长时间?下山的速度各是多少?谁的 速度快? 同同下山用了2时,蓝蓝下山用了1.5时。同同下山的速度 为1100÷2=550(米/时),蓝蓝下山的速度为1200÷1.5= 800(米/时)。蓝蓝的速度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0% 35.00% 33.82% 33.43% 30.00% 25.00% 20.00% 14.82% 15.00% 12.03% 10.00% 5.9% 5.00% 0.00%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成龄林 12.03% 近龄林 14.82% 中龄林 33.43% 过龄林 5.9% 幼龄林 33.82%
总量/棵 250 200 150
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200 150 170
100
120
100 50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份
二、探究新知
讨论,展示2+1
智慧星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总量/棵 250 200 150
四、总结 2
小组星
本节课分析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 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掌握了各种 统计图的特点。我们在选择统计图时,要先对数 据特点进行分析,再进行选择。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101页练习二十一,第5题。 第102页练习二十一,第6题。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份
你选择了哪种统计图? 为什么?
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折线统 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
二、探究新知
自主练习,交流,展示 2+1+1
(2)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 百分比 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图
为什么不能用其他 的统计图?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木 的数量,只能用条形 统计图来表示。 杨树 柳树 松树 槐树 其他 树种
三、运用知识
自主练习,展示 3+1
1.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 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哪种更直观些? 我是用扇形统计 我是用条形统计图描述的。
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 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图
理解星
这题给出了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 分比,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 可以表示出这些信息。
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 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讨论,展示 2+1
(3)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 树木数量统计图
图描述的。
答:这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表示出这些信息, 但用扇形统计图更能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运用知识
交流,展示 3+1
正 确 星
2. 截至2012年6月,全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46亿,比2011年12月末增加1464万。
2011 12
农村 农村 27.1
城镇
城镇 72.9
3 2)截至 )请您把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0112012 年12年 月末,我国共有农村网民多少人? (1 6月末,我国共有网民多少人? 146000000 -14640000 146000000 ÷27.1%= ≈131360000 538745387(人) 答:我国共大约有网民 答:我国共有农村网民538745387 131360000人。
扇形统计图选择合适Fra bibliotek统计图高湖小学 王卫平
一、复习导入
表达星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 统计图了?它们各 有什么优点?
名称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优点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 看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整体的 关系
学习目标
•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 图的特点; • 2、能根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 计图表示相关信息; •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 的能力。
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170 200
总量/棵 250 200 150 100 50 年份 0
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150 170 200
150 100 120
100 50 0
100
12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二、探究新知
2+2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善思星
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2)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3) 201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二、探究新知
自主练习,交流,展示2+2+1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总量/棵 250 200 150
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 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200 170
100 50
0
100
120
15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年份
二、探究新知
自主练习,交流,展示 2+2+1
(1)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