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23 璀璨的近代文化(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5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鲁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第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5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鲁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第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第25课世界的文化杰作鲁教版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第五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以下对应关系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B、毕加索——《向日葵》C、达·芬奇——《最后的晚餐》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和“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相关的伟大作家是( )A、列夫?托尔斯泰B、莎士比亚C、德莱塞D、罗曼·罗兰【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是一个时代最容易植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

下列文化成果属于右图所示人物、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化巨匠创作的是( )①《战争与和平》②复活③《英雄交响曲》④《安娜·卡列尼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大学近代世界文学研究组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选择谁的照片在会场悬挂最合适( )A、高尔基B、郭沫若C、鲁迅D、列夫·托尔斯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他曾叱咤欧洲风云几十年,所颁布的法典为欧洲许多国家借鉴和仿效;他是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推动着时代的脉搏,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的连在一起。

请你判断这两个欧洲同时代的人物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B、拿破仑和贝多芬C、克伦威尔和贝多芬D、罗伯斯庇尔和爱因斯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也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启发、鼓励和警戒作用。

下侧名言的作者是( )A、凡·高B、达·芬奇C、莎士比亚D、亚里士多德【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大学世界近代史文学研究室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你认为选择谁的照片挂在会场最合适?( )A、高尔基B、弗朗西斯·培根C、莎士比亚D、列夫·托尔斯泰【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达尔文——《物种起源》B、托尔斯泰——《哈姆雷特》C、贝多芬——《英雄交响曲》D、梵高——《向日葵》【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下图作品的名称是______。

2019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 版

2019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 版

2019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

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8分)1.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是()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③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和推销工业产品,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错误,ABD三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2. 学校组织一次红色旅游,选择了南昌,你认为主要是了解()A. 中国共产党成立B. 人民军队诞生C. 七七事迹D.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南昌”,结合课本所学,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专题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专题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4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考点62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2019年安徽)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答案】D【解析】根据“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可知,题干反映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机会,进入“黄金时代”。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019年山东德州)下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 .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热潮C .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D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故C 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ABD 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

3.(2019年湖南怀化)“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其“兴国之梦”是指A .实业救国B .民主科学C .民主共和D .变法图强【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的“晚清状元张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清末状元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专题23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2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23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02期)——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类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23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考点103 俄国的改革1.(2019年山东青岛)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列宁D.斯大林【答案】A【解析】根据“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启近代化进程,A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不符合题意;列宁和斯大林的改革是现代史的内容,CD不符合题意。

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9年湖南郴州)下图再现了俄国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改造的一次改革。

此次改革是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新经济政策【答案】A【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次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

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因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两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其中就有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改造。

如禁止穿俄式长袍、留长须,改为穿戴欧式衣帽,所以A 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 三项均不涉及对上层社会的风俗改造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

3.(2019年四川内江)17世纪末,与西欧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相比,俄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沙皇彼得一世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 A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 .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时,俄国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西欧相比,俄国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

沙皇彼得一世渴望改变俄国长期落后的状况进行了改革,彼得一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D 符合题意;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A 和C 不符合题意;沙皇彼得一世的改革并没有促使俄国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B 不符合题意。

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十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真题演练

2019年秋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十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真题演练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安徽真题演练
考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命题角度主要发明成就、影响
1.(2018·安徽中考)以__________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2.(2017·安徽中考)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________让人类飞向蓝天的梦想成为现实。

考点二近代科学与文化
命题角度牛顿、达尔文、托尔斯泰等人的成就
3.(2014·安徽中考)“假设一对大象自30岁起至90岁止,每10年生育一头小象,并活到100岁,740年后,这一对大象的家庭就有近1900万头。

可事实上世界上的大象存活数远低于这个值。

”下列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
A.相对论B.物种不变论
C.经典力学D.生物进化论
4.(2018·安徽中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家________概括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____________》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参考答案
1.内燃机
2.飞机
3.D 【解析】本题考查达尔文的相关知识。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反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与题干材料中的现象相符。

因此,选D项。

4.(1)牛顿
(2)物种起源。

2019年精选鲁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复习巩固

2019年精选鲁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复习巩固

2019年精选鲁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复习巩固
第1题【单选题】
一个伟人就是一座丰碑。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达芬奇——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神曲》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B、爱因斯坦——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伏尔泰——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战争与和平》
D、贝多芬——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英雄》交响曲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等内容后,王华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

其中之一就是( )
A、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保障
B、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相同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B、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C、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D、都兴起于意大利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两耳失聪,曾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里,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在作曲时用来听音的伟大音乐家是( )
A、凡?高
B、贝多芬
C、爱迪生
D、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7世纪晚期,一位英国科学家解释自己的天文学理论时说:“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他解释的这一理论应是( )
A、微积分
B、万有引力定律
C、相对论
D、进化论
【答案】:。

中考文化专题(中国史A卷含答案)

中考文化专题(中国史A卷含答案)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专题汇编----文化专题(中国史A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苏州 2.)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下列图片中已知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文字是()A.澄湖陶罐符号 B.甲骨文 C.利簋金文 D.居延汉简文字2.(2019苏州 4.)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

材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3.(2019黄石7 .)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

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4.(2019德州市5.)当你看到“及第”“进土”“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5.(2019德州市6.)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博物馆,在一组名画前,老师指着其中一幅对同学们说:“名画中有历史,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

”这幅画是()6.(2019益阳5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

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A.华佗——《草卓纲目》B.司马迁——《史记》C.宋应星——《农政全书》D.罗贯中——《红楼梦》7.(2019娄底33 .)对如下绘画作品解读正确的是()《清明上河图》(局部)A.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 B.取材于清朝南京秦淮河沿岸风光C.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 D.描绘了北来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8.(2019娄底34 .)明清时期,通俗文学形式的小说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长篇小说,现多被改编为影视剧。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26近代科学与文化(第03期)——(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试题分项汇编--26近代科学与文化(第03期)——(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26 近代科学与文化考点111 近代科学1.(2019年云南)以下选项关联正确的是A.达尔文——《物种起源》B.巴尔扎克——飞机C.牛顿——《欧也妮?葛朗台》D.贝多芬——万有引力定律【答案】A【解析】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

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选项BCD 关联不正确,选项A关联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9年贵州安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

2018年3月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被安葬在这里,与长眼于此的英国名人为邻。

这些“邻居”中,包括A.亚里士多德B.贝多芬C.巴尔扎克D.牛顿【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牛顿就葬在这里,是霍金的“邻居”,ABC都不是英国人,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2019年山东聊城)________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________被称为现代印度的“国父”。

【答案】牛顿甘地【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牛顿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甘地被称为现代印度的“国父”。

4.(2019年山东聊城节选)文艺复兴、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引进了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是自然科学向宗教权威发出和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借以宣布独立的宣言。

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跳步地前进——改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段材料的理解。

【答案】(1)理解: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太阳中心说”,推翻了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地球中心说”;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宗庙观,促进了思想解放;使天文学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新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 品 试 卷 1 专题23 璀璨的近代文化

1.科学是一场永无终点的接力赛,科学家的前赴后后继使人类的文明绚丽多彩,将下列科学家的序号与相应成就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a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莫基人,提出了相对论,奠定了系统、科学的物质观和时空观b进化论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c近代科学体系奠基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A. ①→a②→b③→c B. ①→b②→a③→c C. ①→c②→a③→b D. ①→c②→b③→a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D

2.他一生命运多舛,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A. 伏尔泰 精 品 试 卷 2 B. 贝多芬

C. 莎士比亚 D. 凡˙高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双耳失聪使他异常痛苦,但他勇于向命运挑战,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不朽乐章,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代表;选项C莎士比亚是英国戏剧家;选项D凡˙高是画家;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3.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远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这主要表明,卢梭主张 A. 主权在民 B. 白由平等 C. 财产私有 D. 权力制衡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A

4.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A. 牛顿 B. 达尔文 C. 法拉第 D. 爱因斯坦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阐述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A项牛顿的贡献是力学;C项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项爱因斯坦的成就是相对论。故选B。 5.它“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它是 精 品 试 卷 3 A. 手工工场

B. 文艺复兴 C. 新航路的开辟 D. 相对论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D

6.(题文)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显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 请写出 14 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 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 举出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一位著名代表。 在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能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文献有哪些? (3 )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争取民主宪政的运动。 这一宪政运动指的什么?该运动在思想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4 ) 中国在 20 世纪初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为哪一科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 ) 以上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来源】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答案】(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伏尔泰等;《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任答两个即可)。 (3)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4)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 (5)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进步。(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欧洲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任意写出一位即可;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体现启蒙运动思想的法律文献有: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精 品 试 卷 4 (5)以上问题涉及的运动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7.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大致经历了人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机器力三个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农具和牛耕在我国哪个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了?水排的发明者是谁? 材料二: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半,干…176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杋在瓦特手中诞生了,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指出“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请说出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两项成就。依据材才料二指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有什么巨大进步? 材料三: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说出材料三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一项发明。“使蜡烛黯然失色”,为世界带来光明的发明家是谁?哪一理论为“原子动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原子动力”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的三个发展阶段有什么特点? 【来源】2018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答案】(1)春秋;杜诗。 (2)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或力学三定律、“牛顿三定律”;提高了效率;拥有了更加方便的动力;摆脱了大自然的限制等等。 精 品 试 卷 5 (3)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等;爱迪生;相对论;第三次。

(4)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不断发展变化;人力逐步获得解放,机器力成为主要动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等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我国在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杜诗创造了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

(3)根据材料三“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等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蜡烛黯然失色”,为世界带来光明;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为“原子动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原子动力”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不断发展变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人力逐步获得解放,机器力成为主要动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8.材料解析题 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中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为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护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沙。 材料三:17~18世纪,崇尚理性的西欧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对封建的神学。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于是出现了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 材料四 精 品 试 卷 6 材料五: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⑴但丁就是材料一“变革”中的一位巨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请指出这次“变革”的性质。 ⑵请归纳材料二中《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⑶材料三中“运动”的中心在哪里?这次运动给资产阶级带来什么影响? ⑷美国国旗旗面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左上角是由50颗白色小星组成的蓝色长方形。请你根据美国国旗指出美国国家的组成形式。 ⑸美国自由女神像左手捧着文献这部文献的发表使北美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⑹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给予林肯极高评价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⑺材料五反映的这部文献所属国家进行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来源】恩施州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答案】⑴《神曲》。是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⑵限制王权 ⑶法国。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或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和统治的思想理论武器;为资产阶级革命及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⑷由各州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⑸它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⑹林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解放了黑奴。 ⑺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由材料二的“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为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