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文稿演示
OAO脱氮除磷工艺

OAO脱氮除磷工艺一、工艺流程图二、工艺流程说明OAO工艺是在传统AO工艺之前增加一级预曝气池,改良而成的一种新型脱氮除磷工艺。
废水首先进入预曝气池,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其中的大量有机物,而且提供的好氧条件还能够降解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硫化物、硫氰酸根、酚等,从而为后续的生物脱氮工艺提供相对良好的条件,保证脱氮过程的顺利进行。
经预曝气池和初沉池处理的废水与回流活性污泥相混合进入反应池。
活性污泥在厌氧池进行磷的释放,混合液中磷的浓度随废水在厌氧池的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增加,接着废水流入好氧池,活性污泥进行磷的摄取,混合液中磷的浓度随污水在厌氧池的停留时间的增长而减少。
废水最后经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排放,沉淀的污泥一部分进行回流,剩余的排放。
三、工艺特点预曝气池的DO浓度和COD去除效果直接影响着后续反应的进行。
曝气量过高,一方面,不可避免破坏后续缺氧环境,影响反硝化效果;另一方面,过高的溶解氧使得原水COD 的大量去除,导致后续反硝化过程碳源不足。
曝气量过低,则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难以有效去除,对后续反应造成不理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的控制预曝气池的曝气量,对保证良好的脱氮效果意义重大。
双泥法多点进水OAO工艺在常规的A/O前增设曝气池,可对进水中的COD进行初步降解,为后续O段硝化菌的低负荷培养创造适宜的条件和环境,提高硝化效率进而提高反硝化效率;同时通过科学分配进水点位及进水水量,为反硝化菌及聚磷菌提供充足的碳源,从而提高反硝化和除磷效率;双泥法还可有效缓和单泥法脱氮除磷对碳源的竞争。
此外,二沉池可与OAO主体合建,占地面积小,投资低,一体化设置,可实现设备产业化。
四、OAO工艺的研究现状汤清泉等通过对比,研究了AAO工艺和OAO工艺在不同有机负荷和碳氮比的条件下,对焦化废水的处理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2种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对有机物和含氮物质去除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针对这两种工艺,有机负荷和废水中难降解物质的高低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其中,AAO 工艺对难降解物质有更好的降解效果,而OAO工艺则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负荷稳定性;进水C/N 是决定这两工艺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关键,低C/N 废水宜采用AAO工艺,而高C/N废水宜采用OAO工艺。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工艺

提高水质: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提高水质。
促进水生态平衡:通过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可以减少废水对水生态平衡的破坏。
降低环境污染: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可以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促进可持续发展: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 脱氮除磷效果显著 去除有机物效率高 适应性强,可处理各种类型的污水
适用于处理城 市污水、工业 废水和自然水
体
在不同的脱氮 除磷活性污泥 法工艺中,适 用范围和条件
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 脱氮除磷活性 污泥法适用于 处理低浓度、 大水量的废水 或处理高浓度、 高负荷的废水
处理效果受水 质、水量、温 度、pH值等因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的基本 原理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的工艺 特点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的应用 范围
曝气池:将活性污泥与废水混合,进行好氧反应 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应,去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沉淀池:分离固体和液体,去除污泥中的污染物 回流泵:将部分污泥回流到曝气池,维持污泥浓度和活性 出水:经过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
起源:20世纪80年代
背景:为了解决水体富营应用领域:污水处理、水体修 复等领域
起源:20世纪 80年代
应用领域:污水 处理领域
发展趋势:逐渐 被广泛应用
技术突破:近年 来技术不断得到 改进和完善
当前应用广泛,技术成熟 未来发展方向: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减少污泥产生、降低成本 技术创新:开发新型脱氮除磷工艺,提高处理效率 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脱氮除磷技术的支持力度
素影响较大
城市污水处理厂: 去除氮、磷等污 染物,提高水质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工艺

一般用Al2(SO4)3,聚氯化铝(PAC)和铝酸钠(NaAlO2) 2)铁盐除磷:FePO4 、 Fe(OH)3
一般用FeCl2、FeSO4 或 FeCl3 、Fe2(SO4)3
3)石灰混凝除磷:
2 5Ca 2 4OH 3HPO4 Ca5 (OH )(PO4 ) 3 3H 2O
二、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因素
①溶解氧: l厌氧池内:绝对的厌氧,即使是NO3-等也不允许存在; l好氧池内:充足的溶解氧。 ②污泥龄: l剩余污泥对脱磷效果有很大影响,泥龄短的系统产生的剩余
污泥多,可以取得较好的除磷效果;
l 有报道称:污泥龄为 30d ,除磷率为 40%;污泥龄为 17d,
除磷率为50%;而污泥龄为5d时,除磷率高达87%。
一、巴颠甫(Bardenph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工艺特点: 各项反应都反复进行两次以上,各反应单元都有其首要 功能,同时又兼有二、三项辅助功能; 脱氮除磷的效果良好。 工艺复杂,反应器单元多,运行繁琐,成本高
二、A—A—O(A2/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工艺特点: l工艺流程比较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短 l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不利于丝状菌生长,污泥膨胀 较少发生; l无需投药,两个A段只需轻缓搅拌, 只有O段供氧, 运行费用低。
3
2
2 反硝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碳源:
①废水中有机物,若BOD5/TKN>3~5时,即可; ②外加碳源,多为甲醇; ③内源呼吸碳源—细菌体内的原生物质及其贮存 的有机物。 • 适宜pH:6.5~7.5; • 溶解氧应控制在0.5mg/l以下;
• 适宜温度:20~40C
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
二、Phostrip除磷工艺——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相结合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共41张PPT)

▪ 一般而言,要同时达到氮磷的去除目的,城 市污水中碳氮比(COD/TKN)至少为 9。当城 市污水中碳源低于此要求时,由于大多数处 理工艺流程都把缺氧反硝化置于厌氧释磷之 后,反硝化效果受到碳源量的限制,大量的 未被反硝化的硝酸盐随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区 ,干扰厌氧释磷的正常进行,最终影响到整 个营养盐去除系统的稳定运行。
▪ 一、脱氮除磷的传统工艺
▪ 1、 脱氮的传统工艺 ▪ 2 、除磷的传统工艺
▪ 1、 脱氮的传统工艺 ▪ 自然界中氮一般有四种形态:
▪ 有机氮、
▪ 氨氮、 ▪ 亚硝酸盐氮 ▪ 硝酸盐氮
▪ 生活污水中的氮主要形态是有机氮和氨氮。
▪ 有机氮占生活污水含氮量的40-60%, ▪ 氨氮占50-60%,
▪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氮仅占0-5%。
▪ 总反应
▪ NH4+ + O2 + HCO3- →
▪
NO3- + H2O + H2CO3 + 微生物细胞
▪ 反硝化反应如下:
▪
▪ NO3- + CH3OH + H2CO3 → ▪ N2↑+H2O + HCO3-+微生物细胞 ▪
生物脱氮工艺
▪ 传统生物脱氮存在问题?
▪ 首先,需要充分地氧化氨氮到硝酸氮,要消
内回流
污泥回流
图3 MUCT工艺
▪ MUCT工艺有两个缺氧池,前一个接受二沉池回流污泥,后一个接受好 氧区硝化混合液,使污泥的脱氮与混合液的脱氮分开,进一步减少硝酸 盐进入厌氧区的可能。
OWASA工艺
进水
初沉池 污泥
混合液内回流
厌氧
缺氧
生物脱氮除磷ppt

以上
• 内回流和外回流 300-500%,50-100%(最低, 避免过多硝酸盐进入厌氧段,干扰磷的释放,
为什么硝酸盐会干扰磷的释放?反硝化菌活性 增强,聚磷菌活性降低)
• BOD5/TKN >4.0(甲醇) BOD5/TP>20 (低级脂肪酸)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权
VIP专属身份标识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随时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
磷+上清液化学沉淀(回流污泥过程,旁 路) 回流污泥厌氧放磷后+进水——曝气池吸收 磷
三、 生物脱氮除磷
1. 工艺
A-A-O:厌氧——缺氧——好氧 OWASA:厌氧上清液回流到厌氧或缺氧段,
促进放磷或反硝化,为什么能?
改 进 Bardenpho : 厌 氧 —— 缺 氧 —— 好 氧 — —缺氧——好氧,A—A-O—A-O串联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生物脱氮除磷》课件

有机物浓度和泥龄对生物除磷的影响也 较大,适宜的有机物浓度和泥龄需要针 对不同的工艺进行优化。
溶解氧浓度对生物除磷的影响较大,适 宜的溶解氧浓度范围为0.5-3mg/L。
温度对生物除磷的影响较大,适宜的温 度范围为10-30℃。
pH值对生物除磷的影响也较大,适宜的 pH值范围为6.5-8.5。
04 生物脱氮除磷技 术案例分析
温度
温度对生物脱氮效率有显著影 响,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30℃
。
pH值
pH值对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的生长和活性有重要影响,适 宜的pH值范围是7.0-8.0。
溶解氧
溶解氧对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 应均有影响,适宜的溶解氧浓 度是2-4mg/L。
碳源
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对反硝化反 应有重要影响,常用的碳源有
某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要点
为确保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稳定运行,需要定期对工艺参数进行监测与调整,如溶解氧、 pH值、温度等。同时,需要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应急处理措施
针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污泥膨胀、污泥流失等,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工 艺的可靠性。
人员培训与安全管理
某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效果分析
1 2 3
脱氮效果
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该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脱氮 效率较高,总氮去除率达到85%以上,满足国家 排放标微生物的聚磷作用,有效去除 磷元素,总磷去除率达到90%以上,显著降低水 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该工艺的运行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减少了 污染物排放,同时也为污水处理厂带来了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原理
生物脱氮基于硝化反硝化原理,通过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过程实现氮的去除 ;生物除磷则通过聚磷菌在厌氧和好氧环境下的代谢作用实现磷的去除。
生物脱氮除磷

第十八章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一、氮的去除1. 机理硝化: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氧的存在)+水+氢根(消耗碱度)作用菌:硝化细菌(硝酸盐菌和亚硝酸盐菌)特点:化能自养,专性好氧,生长率低,对环境条件敏感适宜条件:温度,20-30摄氏度,(15度以下下降,5度以下停止)DO,2mg/L以上,小于2抑制,小于1.0mg/L完全抑制PH,7-8(为什么图18-4,6中要加碱)营养,BOD5/TKN低较好,为什么?反硝化: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氮气+水+氢氧根作用菌:反硝化菌(硝酸还原菌+亚硝酸还原菌)特点:异养兼性菌,需要有机碳的存在(且易于生化),温度范围较宽适宜条件:温度,5-40摄氏度(15度以下下降)pH,6.5-7.5DO,小于0.5mg/L较好,高于0.5脱氮效率明显下降营养,BOD5/TKN>3-5,提问:三种工艺碳源?本身、原水、外加2. 工艺分解Barth三段法:有机物氧化+硝化(合并)+反硝化,沉淀系统和污泥回流系统独立反硝化碳源:外加碳源(甲醇)硝化:碱的投加Bardenpho:缺氧1+好氧1+缺氧2+好氧2+沉淀缺氧1:碳源为原水,硝酸盐氮来自于好氧池回流混合液缺氧2:碳源为内源呼吸碳源好氧1:去除有机物,硝化产生硝酸盐供反硝化作用好氧2:吹脱氮气——防止污泥上浮缺氧——好氧:反硝化前置(Bardenpho前一半工艺),广泛采用缺氧:碳源为原水,硝酸盐氮来自于好氧池回流混合液污泥上浮可能原因?后二者均无需投加碱度,为什么?反硝化作用产生氢氧根离子,直接进入硝化池中补充碱度内回流NR(内循环):混合液回流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典型城市污水300-500%外回流:回流污泥与混合液MLSS之比3. 新型工艺原则:控制DO(不同段停留时间)、营养、碱度、pH、内回流(碳源)、污泥回流、温度等氧化沟、SBRA-O:缺氧-好氧(anoxic-aerobic)如果将A段控制在厌氧状态,则为厌氧-好氧(anaerobic-aerobic),控制一定参数,即可脱氮,又可除磷二、磷的去除1. 机理聚磷菌的聚磷作用,兼性细菌,磷——磷酸盐(有机磷转化)厌氧:有机物质(厌氧转化为乙酸苷)——聚磷菌吸收储存作为营养源(PHB)——同时释放分解磷酸盐,获得能量以便生存好氧:PHB好氧分解——能量——吸收磷酸盐——剩余污泥排放特点:厌氧放磷越多——合成PHB越多——好氧聚磷越多1.0mg放磷——2.0-2.4mg吸收磷适宜条件: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泥龄(7-10天,避免硝化可增大排泥)、回流比(50-70%)水力停留时间(厌氧1.5-2.0h,好氧4-6h)DO(厌氧段0.2mg/L以下,好氧段2.0-3.0mg/L以上,为什么?)营养BOD5/TP>20,SBOD5>10(TP<1mg/L),SBOD5>20(TP<0.5mg/L)碳源为低级脂肪酸(如厌氧上清液),为什么?pH 低利于释放,高利于吸收,6.5-8.0温度5-352. 工艺分解A-O法Phostrip法:常规活性污泥(主路)+厌氧放磷+上清液化学沉淀(回流污泥过程,旁路)回流污泥厌氧放磷后+进水——曝气池吸收磷三、生物脱氮除磷1. 工艺A-A-O:厌氧——缺氧——好氧OW ASA:厌氧上清液回流到厌氧或缺氧段,促进放磷或反硝化,为什么能?改进Bardenpho: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A—A-O—A-O串联UCT工艺:回流系统改变——提供缺氧池中的硝酸盐——弥补厌氧池中污泥的流失焦点:增加厌氧段SBR:进水——好氧分解有机物——厌氧发酵、反硝化——停止搅拌、厌氧放磷——曝气,硝化、吸收磷——停止曝气,静止沉淀2. 影响因素脱氮除磷分别需要低负荷高泥龄(硝化);高负荷低泥龄,为什么?F/M 0.1-0.18kgBOD5/kgMLVSS dMCRT 8-15d水力停留时间厌氧1-2h 缺氧1.5-2.0h 好氧6h以上内回流和外回流300-500%,50-100%(最低,避免过多硝酸盐进入厌氧段,干扰磷的释放,为什么硝酸盐会干扰磷的释放?反硝化菌活性增强,聚磷菌活性降低)BOD5/TKN >4.0(甲醇)BOD5/TP>20(低级脂肪酸)DO 厌氧0.2以下,缺氧0.5以下,好氧2-3之间PH 7.0以上,<6.5,可投加石灰温度高对于硝化有利,低对于除磷有利,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ORP氧化还原电位——在线控制,厌氧<-250mV,缺氧-100,好氧40DO,硝酸盐——ORP(正相关),磷酸盐——ORP(负相关)。
第四章污水生物处理脱氮除磷6课时ppt课件

6N3O 5CH 3OH 厌 氧 菌 5CO 23N27H2O6OH
还原1mg需要2.47mg 甲醇(合3.7mgCOD)
还原1mg硝酸盐氮产 生3.57mg碱度和
0.45mgVSS(新细胞)
适宜温度15~30℃; pH7.0~7.5; BOD5/TKN>3不需要 外加碳源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硝化曝气池,投 碱以维持pH 值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生物法除氮
处理工艺
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 和第一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 硝态氮的混合液进行反硝化
反应。脱氮已基本完成
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 废水进入第二段反硝化 反应器,利用内源呼吸
制约因素:DO>
对硝化影响大一般<3,
0.5mg/L,一般
BOD负荷
1.5~2.0mg/L
≤0.1kgBOD5/kgMLSS Nhomakorabead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氮的去除
生物法除氮
• 硝化过程影响因素: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四章 污水生物处理 (脱氮除磷)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第五节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p147
• 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工农业的发展,水体的富 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的某些湖泊,如 昆明滇池,江苏太湖,安徽巢湖等都已出现不同 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2/O工艺
▪ 除磷脱氮工艺在涉及泥龄上的矛盾:
▪ 1)除磷需要泥龄短
▪ 生物除磷主要靠排出剩余污泥而带走磷, 因此,如要除磷效率高,就必须加大污泥排 泥量。
▪ 从θ=VX/ΔX 可以看出,VX是系统效率的基 本参数, ΔX可以看作变量,调整ΔX可以调 整泥龄。
▪ 2)脱氮需要泥龄长
▪ 脱氮的关键步骤是硝化,硝化过程不充分, 则无法提高脱氮效率。
2.2.1 反硝化除磷细菌
▪ 脱氮要经历好氧(硝化)/厌氧(反硝化), ▪ 除磷要经历厌氧(释放磷)/好氧(积聚磷). ▪ 如果能使反硝化细菌同时具有生物摄/放
磷作用则可以将反硝化脱氮与生物除磷 有机地合二为一。
▪ 在缺氧(无氧但存在硝酸氮)条件下,反 硝化除磷细菌DPB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ing Bacteria) 能够 象在好氧条件下一样,利用硝酸氮充当 电子受体,产生同样的生物摄磷作用。 在生物摄磷的同时,硝酸氮被还原为氮 气。
▪ 2.1 脱氮新工艺 ▪ 2.2 除磷新工艺
▪ 2.1脱氮新工艺
▪ 2.1.1中温亚硝化
▪ (Single reactor for High Ammonium Removal Over Nitrite,简称为 SHARON)
▪ 亚硝化/反硝化脱氮 ▪ 即(NH+4→NO-2) , ▪ (NO-2 → N2)
▪ 一般而言,要同时达到氮磷的去除目的,城 市污水中碳氮比(COD/TKN)至少为 9。当城 市污水中碳源低于此要求时,由于大多数处 理工艺流程都把缺氧反硝化置于厌氧释磷之 后,反硝化效果受到碳源量的限制,大量的 未被反硝化的硝酸盐随回流污泥进入厌氧区, 干扰厌氧释磷的正常进行,最终影响到整个 营养盐去除系统的稳定运行。
▪ 传统上,通过两步生物反应,即硝化 (NH+4→ NO-3)与反硝化(NO-3→N2),实 现污水的生物脱氮。
▪ 硝化反应可表示为:
▪ 亚硝化反应
▪ NH4+ + O2 + HCO3- →
▪
NO2- + H2O + H2CO3 + 亚硝酸菌
▪ 硝化反应
NO2- + NH4+ + H2CO3 + HCO3-+ O2 → NO3- + H2O + 硝酸菌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文稿演示
▪ 1、 脱氮的传统工艺 ▪ 自然界中氮一般有四种形态: ▪ 有机氮、 ▪ 氨氮、 ▪ 亚硝酸盐氮 ▪ 硝酸盐氮
▪ 生活污水中的氮主要形态是有机氮和氨 氮。
▪ 有机氮占生活污水含氮量的40-60%, ▪ 氨氮占50-60%, ▪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氮仅占0-5%。
污水生物脱氮的可能途径
▪ 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从废水中过量摄取
磷,形成多聚磷酸盐作为贮藏物质。
▪ 排放的剩余污泥中的含磷量在6%左 右(污泥干重)。
A/O除磷工艺系统
进水
厌氧池
好氧池
污泥回流(0.5Q)
二沉池
出水 剩余污泥
▪ 为防止水体富 营养化,一般 污水处理既需 要脱氮,也需要 除磷,是否可 以把两者结合 起来实现氮磷 同时去除?
▪ 总反应
▪ NH4+ + O2 + HCO3- →
▪
NO3- + H2O + H下:
▪
▪ NO3- + CH3OH + H2CO3 → ▪ N2↑+H2O + HCO3-+微生物细胞 ▪
生物脱氮工艺
▪ 传统生物脱氮存在问题?
▪ 首先,需要充分地氧化氨氮到硝酸氮, 要消耗大量能源(因为曝气);
6HCO3- + 7H2O ▪ 节约 CH3OH 40%
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 最小污泥龄与温度关系
0.8d 0.4d
▪ SHARON工艺的基本工作原理便是利用 温度高有利于亚硝化细菌增殖这一特点, 使硝化细菌失去竞争。
▪ 2.2 除磷新工艺
▪ 2.2.1 反硝化除磷细菌 ▪ 2.2.2反硝化除磷工艺
▪ 其次,还需要有足够碳源(COD)来还原 硝酸氮到氮气。
▪1.2除磷传统工艺
▪ 磷最常见的形式有: ▪ 无机磷: 磷酸盐(H2PO4-、
HPO42-、PO43-);聚磷酸盐; ▪ 有机磷。
▪ 生活污水中的含磷量一般在1015mg/L左右,其中70%是可溶性的。
▪ 活性污泥在好氧、厌氧交替条件下时, 活性污泥中可产生所谓的“聚磷菌”。
▪ 但是,硝化菌(包括亚消化菌)是一类增 值速度较慢的微生物,所需要的世代时间比 较长,通常需要3-5天,因此在泥龄短的系统 中,硝化菌量极少。
▪ 因此,如何确定合理的泥龄是提高除磷脱 氮效率的技术关键。不可只偏重于其中一个 方面。
▪ 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泥龄的长短来 调节除磷脱氮的重心。
▪ 二、脱氮除磷的新工艺
厌氧 缺氧 好氧
内回流
二沉池
污泥回流
A2/O工艺
▪ 从此之后,脱氮除磷被统一在一个系统中,既简化 了污水处理的操作,又增加了处理工艺的功能
▪ 然而实际应用表明脱氮与除磷之间存在一些矛盾, 很难在同一系统中同时获得氮磷的高效去除。其中 最主要的矛盾是厌氧环境下反硝化与释磷对碳源的 竞争。
▪ 根据生物除磷原理,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通过菌 种间的协作,将有机物转化为挥发酸,借助水解聚 磷释放的能量将之吸收到体内,并以聚β羟基丁酸 (PHB)贮存,提供后续好氧条件下过量摄磷和自 身增殖所需的磷源和能量。如果厌氧区存在较多的 硝酸盐,反硝化菌会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 化,消耗进水中有机碳源,影响厌氧产物PHB的合 成,进而影响到后续除磷效果。
▪ 硝化作用
▪ NH+4 + 1.5O2 →→→→ NO-2 + H2O + 2H + ▪ NH+4 + 2O2 →→→→ NO-3 + H2O + 2H+
▪ 节约O2 25%
▪ 脱氮作用
▪ 6 NO-2 + 3CH3OH + 3CO2 →→→→ 3N2 +
6HCO3- + 3H2O
▪ 6 NO-3 + 5CH3OH + CO2 →→→→ 3N2 +
3、同步脱氮除磷
▪ 连续流脱氮除磷工艺的发展主要是围绕 着在同一污水处理系统中实现脱氮与除 磷所存在的矛盾展开的。最初,脱氮和 除磷是在不同的生物处理工艺中实现的。
▪ 1972年,Barnard在研究缺氧、好氧交 替进行的Bardenpho脱氮工艺时发现废 水中的磷也得以高效率的去除。于是, 他在流程之初增加了一个厌氧区,提出 同时实现脱氮除磷的Phoredox工艺,它 的简化流程就是A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