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古诗词鉴赏优秀ppt教学课件

古诗词鉴赏优秀ppt教学课件

诗词的格律和韵律
格律
指诗词在字数、句数、平 仄、押韵等方面的规范。 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
韵律
指诗词中声音的和谐与美 感,包括押韵、平仄、节 奏等要素。
技巧
运用双关、对仗、比喻等 修辞手法,使诗词更具艺 术魅力。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
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活动 等具体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
拓展学生视野
古诗词鉴赏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 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加 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B
C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古诗词鉴赏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升写 作水平。
培育人文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如爱国情 怀、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等。通过鉴赏教学 课件的制作与传播,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
D
精神,塑造健全人格。
02
古诗词基础知识
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01
02
03
起源
诗词起源于先秦时期,最 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 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 歌。
发展
经历了汉乐府、魏晋南北 朝的文人诗、唐诗、宋词 、元曲等各个时期的发展 和演变。
传承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一直得到广 泛的传承和弘扬。
鉴赏
通过品味诗词的意象和意境,可以深 入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社 会的独特感悟。
意境
指诗人通过意象的营造,使读者产生 身临其境的感受,领略到诗人的审美 情趣和人生哲理。
03
古诗词鉴赏方法
知人论世法
了解作者
熟悉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 等元素。
探究背景
分析诗歌创作的特定时代背景,如 政治、社会、文化等。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加强实践与应用 建议学生加强实践与应用,如参加诗词朗诵比赛、创作诗 词作品等,将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 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古迹、文物、历史人物等历史元素,营造厚 重深远的历史文化氛围
赠友送别诗
01
代表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等
风格特点
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和离别时的感伤与祝福之情
03
02
诗人群体
李白、王勃等为代表的赠友送别诗 人
意象运用
长亭、古道、芳草、杨柳等送别元 素,营造依依不舍的离别氛围
04
诗词的韵律、节奏和音韵美。
03 经典古诗词解读
《静夜思》-李白
诗歌背景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 及《静夜思》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诗句解析
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 和情感表达,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中所表现的孤独和思
乡之情。
艺术特色
探讨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自 然、豪放、飘逸等,以及《静夜 思》中运用的比喻、夸张等修辞
有现代性的新作品。
影视音乐作品创作灵感来源影视作品中 Nhomakorabea古诗词元素
古诗词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融入了古诗词元素, 如引用经典诗句、借鉴诗词意境等, 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些艺术家将古诗词与现代艺术手段 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作品。
音乐作品中的古诗词元素
许多音乐作品也以古诗词为创作灵感 来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社会价值
古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载体,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审美追 求等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示作用。

古诗词鉴赏方法

古诗词鉴赏方法

古诗词鉴赏方法1. 引言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其深远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理解和鉴赏古诗词并不容易。

本文将介绍一些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诗词作品。

2.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是理解古诗词作品的重要基础。

古诗词往往与作者的生平、心情、社会时代等紧密相关。

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在鉴赏古诗词时,可以参考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社会地位以及当时的文化背景等。

3. 熟悉古诗词的常用表达手法古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独特的表达手法。

熟悉古诗词的常用表达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诗词作品。

常见的古诗词表达手法包括对景写景、抒发情感、描绘物象、抒发哲理等。

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些手法,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4. 注重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古诗词作为一种音韵文学,其声调变化和韵律节奏是其独特之处。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应该注重品味其中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可以通过朗读、吟诵和欣赏专业演唱等方式,体验古诗词的音乐美感。

古诗词中的押韵、对仗和律诗结构等都是古诗词音韵美和节奏感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些特点,更好地鉴赏古诗词作品。

5. 掌握古诗词的常见主题古诗词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包括自然景物、爱情、离别、人生哲理等。

掌握古诗词的常见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鉴赏古诗词作品。

通过学习和分析不同主题的古诗词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人们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表达。

同时,了解不同主题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诗词作品。

6. 注重上下文和意象的理解古诗词作品往往以精炼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意境,其中的意象和上下文也是理解古诗词的关键。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应该注重理解上下文和意象的含义。

通过分析上下文中的语境和意象所代表的主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古诗词的欣赏和鉴赏

古诗词的欣赏和鉴赏

古诗词的欣赏和鉴赏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诗人的智慧和情感。

从古至今,古诗词一直被广大读者所喜爱,不仅因为其优美的语言和音韵,更因为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欣赏和鉴赏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还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古诗词的欣赏和鉴赏。

一、古诗词的欣赏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

欣赏古诗词,首先要从字面上领略其中的美妙。

古诗词常常用简练而精练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形象的比拟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读者可以通过细细品味每个字词的含义和意境,感受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其次,欣赏古诗词还需要通过了解背景和历史文化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

由于古诗词的创作时间跨度较大,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都不尽相同。

通过了解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进而更好地欣赏古诗词。

最后,欣赏古诗词需要培养对音韵和节奏的敏感性。

古诗词通常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其中包含丰富的押韵和平仄变化。

通过朗读和吟诵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音韵和节奏的美妙,从而增强对古诗词的欣赏。

二、古诗词的鉴赏古诗词鉴赏是指对古诗词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从中寻找其内涵和价值。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鉴赏古诗词要注重对诗人的评价和创作风格的理解。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特点,通过了解诗人的作品和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其次,鉴赏古诗词还需要对诗歌的结构和形式进行分析。

古诗词通常包含起承转合的结构和对仗押韵的形式,通过分析诗词的结构和形式,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其中的意蕴和表达手法。

第三,鉴赏古诗词还需要对其中的意象和隐喻进行解读。

古诗词常常通过意象和隐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通过解读其中的意象和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最后,鉴赏古诗词需要关注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点。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和美学思想。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版《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
柳永、李清照等
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愁别绪,风 格婉约柔美,情感细腻动人。
2024/1/24
17
其他著名诗人词人简介及作品欣赏
01
02
03
04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作品风格平易 近人,语言通俗易懂,多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2024/1/24
元稹
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 白”,作品多涉及爱情和人生
王维、孟浩然等
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风格清 新自然,具有恬静、淡雅之美。
2024/1/24
16
苏轼、辛弃疾等宋代词人及其作品风格
苏轼
作品风格豪放、开阔,既有对人 生的深刻思考,也有对自然的热 爱和赞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
的精神境界。
辛弃疾
作品风格激昂、慷慨,多抒发爱 国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具有
学生3
3
我觉得《长恨歌》是一首非常美的长诗,通过讲 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朝盛世 的辉煌和衰落。
2024/1/24
24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鉴赏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古诗词的学习 和讨论,通过深入了解背景、意境和 表达技巧,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尝试创作古诗词,通过实践锻炼自己 的诗词创作能力,更深入地体会古诗 词的魅力和内涵。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2024/1/24
•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 鉴赏方法与技巧 • 经典古诗词解读 • 诗人词人及其作品风格探讨 • 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与应用 • 互动环节:学生自选主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2
01
古诗词概述与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意象:传递诗意 表达诗情 构建诗境
二、思想感情
诗词既反映现实,体现其社会作 用,又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 出其抒情性,情与志是并重的。
首先是知人。
1.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 比如:“建安风骨”、陶渊明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花间派”温庭筠 “婉约派”李清照、周邦彦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
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夭》
桃花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 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 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荷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 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层层递进中的深沉诗意: 做客思乡的一般含义——羁旅的孤独——悲秋的情感—— 多病的苦闷——离乡万里——人在暮年
悲壮慷慨
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 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 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 结、愤慨不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四讲 诗情生命
一、高洁的品性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 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 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 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古诗词鉴赏》课件

《古诗词鉴赏》课件
总结词
古诗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题材、风格、时代等,同时也有许多 不同的流派和派别。
详细描述
按照题材分类,古诗词可以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田园诗等;按照风格 分类,则可以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这些分类和流派都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和哲思。
04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
读懂诗意
理解字词含义
在鉴赏古诗词时,需要先理解每 个字词的含义,从而把握整首诗
的内容。
梳理诗句关系
读懂诗意还需要理解诗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把握整首诗的脉络和结构 。
把握意象意境
通过理解意象和意境,深入感受古 诗词所营造的美妙氛围和情感。
分析手法
01
02
03
修辞手法
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比喻 、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理解其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语言气势磅 礴、情感奔放。例如,苏轼的《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
婉约派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语言细腻柔 美、情感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 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
03
古诗词的主题与思想
山水田园
总结词
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详细描述
爱情闺怨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爱情的描 绘,表达出诗人对爱情的渴望、追求和无奈 。这类诗歌多以婉约、柔美的语言风格,展
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和深情。
哲理感悟
总结词
通过描绘事物或人生经历,表达对生命、宇宙、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详细描述
哲理感悟诗以事物或人生经历为载体,通过对它们的描绘和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生命、 宇宙、人性的深刻感悟。这类诗歌多以深邃、抽象的语言风格,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智慧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 诗词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 •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01
古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
唐朝盛世
文化交流
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创作达到 巅峰。
修辞手法
阐述诗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反复等,以及它们对诗词韵律和 美感的影响。
03
诗词意境营造与审美体验
画面描绘与视觉感受
意象呈现
通过具象的景物、人物描绘,展 现诗词中的意象,如青山、绿水 、明月、落叶等,营造出身临其
境的视觉感受。
色彩运用
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诗 词中的情感氛围,如寒鸦的黑白、 桃花的艳丽、雪山的洁白等。
历史地位及影响传承
文学瑰宝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底蕴和审美追求。
教育传承
古诗词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国际影响
中国古诗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 界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典名句欣赏与解读
名句来源及背景介绍
01
02
03
06
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与实践
鉴赏方法介绍及运用示范
01
02
03
04
意象分析法
通过解读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知人论世法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诵读法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感受诗 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比较法
将不同诗人的同类作品或同一 诗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丽
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给予他们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林语堂
目录
第一讲走进诗词第二讲鉴赏诗词第三讲诗意栖居第四讲诗情生命
第一讲走进诗词
一、诗词的基本常识
1、诗
一种文学体裁,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按音律分
(1)古体诗:包括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渊明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①律诗
●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颔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颈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
②绝句
●每首四句
●对仗比律诗自由
按“言”分
●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

●比较常见的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

2、词
一种韵文形式,由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又称长短句。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上阕上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下阕下片)
词牌:词调的名称。

按谱填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带着镣铐跳舞
——闻一多
3、诗与词的主要区别
(1)诗的句式大致整齐,词的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2)诗可不与音乐配合而作,词配合音乐而创作。

诗词趣谈:清明(杜牧)四言诗:
清明时节,行人断魂。

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五言诗: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六言诗:
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长短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讲鉴赏诗词●意象
●思想感情
●语言
还可以关注:表现手法
意象是作者寄托情感的
“附着物”。

“诗者,天地之心。


●“逝者如斯夫”——孔子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永
●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意象:梧桐
(一切景语皆情语)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别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徐再思●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意象:传递诗意表达诗情构建诗境
二、思想感情
诗词既反映现实,体现其社会作用,又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出其抒情性,情与志是并重的。

首先是知人。

1.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
比如:“建安风骨”、陶渊明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花间派”温庭筠
“婉约派”李清照、周邦彦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
2、个人经历和思想、性格特点
例如:
“词中一帝”李煜
“词坛飞将军”辛弃疾
第二是论世。

诗词的鉴赏,不应忽视创作背景,这个背景,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内容,这些对诗人创作往往有直接影响。

1、借助背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例如:南渡前后的李清照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
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贵族少女的
闺阁生活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流落金华的
堪怜生活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唯国是爱的爱国情怀
2、借助背景,把握写景的作用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借助背景,把握用典的含义
典故,就是古代的故事(可真实的,可虚构)或前人的章句。

由于一个故事或一篇文章所表述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用典就可以用很少的字,借用那个故事或文章的全部含义,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典故:汉武帝与皇后陈阿娇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刘方平●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辛弃疾
三、语言品:字句悟:情感融:意境
雄壮——悲壮
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语言风格
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豪迈雄奇
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
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慷慨高昂的情感。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层层递进中的深沉诗意:
做客思乡的一般含义——羁旅的孤独——悲秋的情感——多病的苦闷——离乡万里——人在暮年
悲壮慷慨
感情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语言朴素平淡,质朴无华,
平淡中含深意,质朴中有意境。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
意境,表达怡然欣悦的感情。

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常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第三讲诗意栖居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钟嵘
●人,诗意的栖居。

——海德格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