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县概况
贵州省晴隆县农村饮水安全调查及对策研究

1 晴隆县概况晴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州北面,地处云贵高原中段和珠江上游。
介于东经105°01′—105°25′,北纬25°33′—26°11′之间,县境南北长69千米,东西宽33千米,总面积1309.8平方千米。
睛隆县地属珠江流域,除4个多平方千米属南盘江水系外,其余地区均属北盘江水系,县境内有流域面积在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5条(包括界河、不包括北盘江),其中:一级支流3条,二级支流8条,三级支流4条,共计河长230.3千米。
流域面积为856.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4.6%。
县境内主要河流有西泌河、大桥河、麻布河三条。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80毫米,总集水面积1325平万千米,境内河流、溪沟较多,是省内降水较多的地区。
全县水能资源埋论蓄藏丰富,但开发利用率极低。
2 农村饮水状况调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国开发〔2017〕10 号)、《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完善脱贫退出标准的通知》(黔扶领通〔2019〕2 号)、《关于进一步全面开展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普查核查工作的通知》(黔水办〔2019〕6 号)、《省水利厅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黔水饮〔2018〕28 号)要求,现结合学院工作实际,针对贵州省深度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普查工作,其具体情况如下:2.1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十九大精神,对照中央、自治区、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与基本方略,对照“核心是精准、关健在落实、确保可持续”工作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
为全面深入掌握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经水利厅党组研究,决定全面开展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普查核查工作。
在各市(州)、各县(市、区)提交的大普查数据的基础上,省级对全省各地所有行政村及社区居委会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景点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景点(原创版)目录一、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介二、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景点1.兴义市2.兴仁县3.普安县4.晴隆县5.贞丰县6.安龙县7.册亨县8.望谟县正文一、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介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
全州东西长 210 公里,南北宽 177 公里,总面积 16805 平方千米。
根据 2023 年 4 月的数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人口 303 万人。
自治州政府所在地为兴义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气候宜人,自然景观丰富。
全州辖 1 个县级市、7 个县,分别是兴义、普安、晴隆、兴仁、贞丰、安龙、册亨、望谟。
二、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景点兴义市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面积 2911 平方千米,人口 73 万。
市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 贵州醇酒厂:位于兴义市黄草坝街道,是我国著名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
游客可以参观酒厂的生产工艺,了解白酒的酿造过程。
2.兴仁县兴仁县位于黔西南州北部,面积 1785 平方千米,人口 46 万。
县内的景点包括:- 兴仁溶洞群:位于兴仁县境内,是一处以溶洞景观为主的旅游区。
溶洞群中有多个形态各异的溶洞,如仙女洞、狮子洞等。
3.普安县普安县位于黔西南州中部,面积 1429 平方千米,人口 29 万。
县内的景点有:- 普安仁康医院:位于普安县青山镇金叶小区,是一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医院。
医院内有外科医生等职位,为游客提供医疗服务。
4.晴隆县晴隆县位于黔西南州东部,面积 1327 平方千米,人口 27 万。
县内的景点包括:- 晴隆山:位于晴隆县城南,是一座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山。
山上有多处古迹,如古战场、摩崖石刻等。
5.贞丰县贞丰县位于黔西南州西北部,面积 1512 平方千米,人口 35 万。
县内的景点有:- 贞丰双乳峰:位于贞丰县珉谷镇,是一处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
晴隆行政区划

晴隆行政区划
• 晴隆县辖8个镇, 6乡:莲城镇、长 流乡、中营镇、 花贡镇 、大田乡、 马场乡、沙子镇、 光照镇、鸡场镇、 三宝彝族自治乡、 碧痕镇、大厂镇、 安谷乡、紫马乡
莲城镇概况
• 晴隆县莲城镇是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境中部,北 盘江西岸山脊上。面积73.98平方公里,耕 地面积25.2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其中布 依、苗、彝、回等民族占15.2%。辖6个村 委会,3个社区。 • 古名尾洒堡,系布依语译音,意为水下,以山巅 多云雨得名。
中营镇简介
• 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350毫米,岩溶地形发达, 立体气候明显,现有人口2.3万人,其中苗族、布依族占 总人口的98%以上。 • 中营是个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教育文化发达、山川 秀丽、煤矿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乡镇,辖9个行政村,150 个村民组。 • 中营镇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20亿多吨。 • 高原核桃,品种优良,香脆可口,久富盛名,是健脑润肺 的佳品;牛心李,色泽红润,味纯肉香,是难得的本地优 良品种; • 中营红毛猪,利用传统的本地优良红毛猪种,按传统的方 法饲养而成,肥瘦适中,肉质细腻,鲜嫩可口,特别是中 营传统的红毛猪腊肉,用山间青刚木烤制而成,色红透亮, 味美回香,是逢年过节送礼的佳品。
长流乡简介
• 长流乡距县城101公里,地处黔西南 州北大门,北与六枝特区猴场乡相连, 东与六枝特区中寨乡隔河相望,西与 普安县龙吟乡毗邻,南与本县中营乡 相接。素有“一鸣惊四县”之称。 • 全乡辖7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为2.76万人,其中劳动力1.3万 余人,以苗族、布依族为主要民族, 苗族占总人口的92%。全乡国土面积 64.19平方公里,海拔平均在1250米 左右,光照湖形成后,全乡水域面积 为8.5万亩,年平均气候15.6℃,无霜 期280天,年均降雨量1257毫米,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的 生长。 • 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黄 金、铁、铅、锌等矿藏。其中煤资源 比较丰富,据探查资料探明有5.4亿吨。
晴隆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北角,地处云贵高原中段。
县境东与关岭县隔江相望,北与水城、六枝特区划江为界,南连兴仁县,西接普安县,距省城贵阳市237多公里,距州府兴义市166公里。
境内有三望坪景区、沙子岭景区等旅游景点。
面积:1327.3平方千米人口:28.81万(2003年)
晴隆县处于南昆产业带辐射区,镇胜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境内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苗、彝族。
晴隆县辖8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莲城镇、沙子镇、碧痕镇、大厂镇、鸡场镇、花贡镇、中营镇、光照镇、长流乡、大田乡、马场乡、紫马乡、安谷乡、三宝彝族乡。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46809人
“十二五”规划
晴隆县将统一组织20个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领域的县级重点专项规划,内容涵盖交通运输、水利、能源、工业布局及重点产业、特色农业、服务业、旅游业、城镇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社会保障。
晴隆县花贡、光照、沙子、大厂四个乡镇创业园区等专项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重要支撑,以积极适应和妥善应对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和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
龙洞瀑布{位于晴隆县中营镇,距县城75公里,北与长流乡接壤,南抵花贡镇,西与普安县龙吟镇山水相连,东和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隔光照湖相望。
龙洞瀑布落差500余米,宽近30米。
光照湖位于贵州省晴隆县与关岭两县交界的北盘江中游,地处六盘水工业区腹地,与安顺工业区毗邻,是北盘江光照水电站蓄水发电形成的人工湖泊,距贵阳162公里,离黄果树瀑布约70公里,到晴隆县城30公里。
晴隆县概况3.21

晴隆县概况晴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州北面,辖8镇6乡、91个行政村、5个社区,国土面积1331平方公里,2012年末总人口33.8万人,居住着苗族、布依族、彝族等13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的56%。
晴隆县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宜人。
年平均日照时数1462小时,年平均气温14.0℃,全县森林覆盖率35.6%。
晴隆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最高海拔2025米,最低海拔543米。
境内峰峦叠障,峡谷深幽,地势高低起伏,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特征,故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气候特点。
【源远文脉】晴隆地势险要,历史悠久,县城处于九山八洼之中,东有北盘江天险可据,南有万仞千山可挡,历来是东西联络的咽喉要道和军事要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独特地势。
明朝指挥使梁海率军于此筑城,置安南卫,清康熙二十六年改为安南县。
后因安南县名与越南原国名相同,国民政府于1941年将安南县更名为晴隆县至今。
县境内的北盘江,汉代前称“牂牁江”,夜郎国临江而居,是中国稻作、鼓楼、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千百年前延续至今的“竹崇拜”、“牛图腾”与斗牛、斗狗等独特民族风情,构成了内涵丰富、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
【旅游文化】以“雄、奇、险、峻”而名震世界的中国抗战生命线、“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晴隆二十四道拐,曾是抗日战争中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大通道,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6年,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高山草原”之称的省级名胜风景区——“三望坪高原台地草甸”和晴隆山人工草场、沙子万亩茶园等绿色生态风景区,风格各异,景致迷人;明清时代的盘江摩岩石刻群、古墓群、古驿道等历史文化遗迹,极富考古价值;堪称“东方踢踏舞”的彝族舞蹈——“阿妹戚托”,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2006年获多彩贵州舞蹈大寨银瀑奖;苗族花灯舞、狮子舞,布依小打音乐等民族民间艺术,历史久远;54平方公里的光照湖,山水一色,是休闲赏景和水上运动的绝佳之地。
晴隆必去旅游景点

晴隆必去旅游景点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适合旅游的地方。
以下是几个晴隆县的必去旅游景点:
1. 赤水河大峡谷:赤水河是贵州省最长的一条河流,大峡谷风景独特,山峦起伏,河水湍急,景色壮丽,是摄影和徒步旅行的绝佳地点。
2. 翁林洞景区:翁林洞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大量的洞
穴景观、瀑布和溶洞湖,如仙女洞、鬼洞、明月洞等。
这里还有丰富的岩溶地貌和独特的地下河流。
3. 百脉泉景区:百脉泉位于晴隆县城南部,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疗养度假于一体的地方。
这里有温泉、瀑布和湖泊等,供游客放松身心。
4. 梵净山:梵净山是贵州省著名的佛教胜地,有许多寺庙和佛塔,如心灵寺、万佛宫和白玉观音塔等。
山上的自然风景也很优美,有很多徒步路径供游客探索。
5. 芒果村:芒果村是晴隆县的一个小而美的村庄,因为盛产芒果而得名。
这里有茂密的芒果林和原生态的农田,非常适合体验农村生活和品尝新鲜的水果。
以上景点只是晴隆县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如龙岩河、牙形山和南天门等,如果有机会,建议游客可以多花时间探索和发现这个美丽的地方。
晴隆周边旅游景点

晴隆周边旅游景点。
晴隆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也被称为“集万千美景之大成”。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晴隆周边有很多旅游景点,其中包括晴隆县温泉、大亚湾景点、尚龙湾植物园、鲁昌南山生态园、著名的热带珊瑚礁等等。
1.晴隆县温泉:晴隆县温泉是海南省最大的天然温泉,温度达到45℃,具有良好的放射性效果,能有效改善骨关节炎、神经痛、失眠症等病症。
温泉里面有淡绿色的矿物质,非常清澈透明,可以让人放松心情,放松身心。
2.大亚湾景点:大亚湾景点是海南省最大的海滨景点,也是海南最美的海滩之一,拥有200公里的绵延的海滩,海滩上有白色沙滩、湛蓝的海水、绿色的椰子树,还有许多风景如画的景观。
在大亚湾,您可以欣赏到漂亮的海湾风光,也可以尽情畅游海水、玩海水运动和烤烤火,享受宁静悠闲的海滩度假时光。
3.尚龙湾植物园:尚龙湾植物园位于晴隆市南部,是一座绿色宝库,植物种类超过一千种,其中大部分种类都是海南的特有植物,形成了一幅优美的植物美景。
植物园内还有宽阔的草坪,清新的空气,漫步其中,可以轻松舒缓,放松心情,让您忘却烦恼,收获快乐。
4.鲁昌南山生态园:鲁昌南山生态园是晴隆县内著名的自然风景区,园内植被茂密,山峰险峻,山林景色优美,景色宜人,环境优美,是观赏、游玩的好去处。
园内还有一些罕见的野生动物,像大熊猫、金丝猴、猞猁、鹿等,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动物群像,让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5. 热带珊瑚礁:晴隆县海域有大量的珊瑚礁,珊瑚礁上有各种热带鱼、海豚、鲸鱼等海洋生物,属于热带雨林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极佳保护区,也是深海探索的宝藏。
潜水在珊瑚礁上,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非常壮观。
晴隆周边的旅游景点美不胜收,有温泉、海滩、植物园、生态园、珊瑚礁等可供游客欣赏。
晴隆的美景,给游客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可以说是一个美丽的度假胜地。
晴隆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

晴隆导游词优秀范文大全——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晴隆导游词1晴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苗岭山脉西部,贵州省西南面,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北角。
地处东径105度01分至105度25分,北纬25度33分至26度11分之间。
县境南北长69公里,东西宽33公里,全县总面积1327.3平方公里。
晴隆县属高源峡谷区,最高点为县境西南隅与普安县交界处大厂镇的五月朝天以北约1公里处,海拔2025米,最低点麻沙河与北盘江汇合处,海拔543米,海拔高差达1482米。
因受北盘江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切深长达500—700米,属深切割岩溶侵蚀山区。
因此,全县地形起伏大,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特点,地貌类型有低山、低中山、中山和高中山。
石山地区岩溶发育强烈,伏流、地下河床、溶洞、落水洞、竖林、岩溶干沟等极为普遍。
晴隆县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能资源较好,年均日照时数1462小时,全年总辐射量为103.26千米/cm,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4°C,总降水量在1500—1650毫米之间,无霜期约320天。
晴隆县林木树种(含竹类)有52科116种,森林覆盖率为5.02%,现有森林蓄积210755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155299立万米,疏林蓄积20800立方米,散生蓄积16699立方米,以村寨为主的四旁树蓄积17949立方米。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较大宗的有,龙须草、刺梨、构皮、木油、脂蜡等。
野生药物资源主要有倒提壶、黄精、天冬、续断、百部、白茂、独角莲、杜仲苦撩子、龙胆草、马尾莲、天花粉、金银花、菌灵芝、吴化子等。
野生食用菌类主要有:木耳、香菇、竹荪等。
晴隆县境内现存畜禽28个品种,主要有:中云红毛猪(黔中关岭猪型)、宝花猪、盘江黄牛(关岭牛)、本地木牛、本地马、本地鸡等。
晴隆导游词2二十四拐,位于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晴隆县概况晴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5度01分至105度25分,北纬25度33分至26度11分之间,东与关岭县隔江相望,北与六盘水划江为界,南连兴仁,西接普安,南昆产业带辐射区,镇胜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县城东距贵阳246公里,南到兴义169公里,西至昆明420公里,北达水城180公里。
全县总面积1327平方公里,管辖14个乡镇,居住着汉、苗、布依等14个民族,总人口3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4%。
县境内矿产、能源、生物、旅游资源丰富,组合态势良好,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矿产资源有金、煤、锑、铅、锌、锰、铁、铜、萤石、翡翠、大理石等30多种,其中锑储量居贵州之首,全国第二;微细粒浸染红土型金矿是全国最先开发的新金矿库;煤炭储存量22.7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发热量高,120万吨“晴北煤焦基地”正在建设中。
装机104万千瓦的“西电东送”重点工程光照电站四台机组已投产。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茶叶、脐橙、夏橙、苡仁米、少花桂、中药材、草地畜牧业等农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特色优势明显,“贵隆牌”茶叶、晴隆脐橙、波尔山羊分别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奖牌。
境内有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史迪威公路标识(晴隆24道拐)、省级风景名胜区“三望坪”和富有魅力的民族风情,与黄果树瀑布、盘县胜景关,形成了中国西线旅游明珠的又一重要景观路线。
近年来,晴隆县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随着晴兴高速公路和长沙至昆明高速铁路的修建,晴隆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彻底打通,居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断奋进的晴隆,正沿着“建设生态文明县,实现晴隆新跨越”的发展道路一路高歌猛进。
中营镇简介中营镇位于晴隆县城北部,距县城75公里,北与本县长流乡接壤,南抵花贡镇,西与普安县龙吟镇山水相连,东和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隔光照湖相望,国土面积77.31平方公里,有耕地12675亩,其中水田4080亩,旱地8595亩待开发的宜林宜草荒山21484.5亩,光照电站修建形成湖面3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350毫米,岩溶地形发达,立体气候明显,现有人口2.3万人,其中苗族、布依族占总人口的98%以上。
中营是个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教育文化发达、山川秀丽、煤矿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乡镇,辖9个行政村,150个村民组。
中营镇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20亿多吨,煤质优,品种全,现有各年产煤30万吨的有证矿井6对。
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岩溶地形发育成熟,悬岩有飞瀑,有古木,瀑下有暗河,河中有奇石,河下有光照湖,风景秀丽多姿,是一块待开发的旅游胜地。
鲁打飞瀑,一股清泉从悬岩飞流直下,飘飘洒洒,水雾弥漫,岩上古木丛生,一派“月洒古木迷芳草、白水飞烟悬峭壁”的景象;龙洞溶洞,神奇瑰丽,全长2.5公里,一条河流从中穿过。
相传解放前,这里是土匪藏身的地方,如今里面残存有石磨,石对窝等遗迹,前辈们说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即“打龙洞——一个神奇的历史故事。
”洞里瑰怪奇石,水流湍急,是探险者的理想之地;这里有肉质细嫩、膘肥体壮的波尔山羊,羊子吃的是崇山峻岭中的各种杂草及中草药,喝的是山间泉水,吸的是林中清新空气,这些的羊是难得的绿色食品,目前有羊存量5000多只;高原核桃,品种优良,香脆可口,久富盛名,是健脑润肺的佳品;牛心李,色泽红润,味纯肉香,是难得的本地优良品种;中营红毛猪,利用传统的本地优良红毛猪种,按传统的方法饲养而成,肥瘦适中,肉质细腻,鲜嫩可口,特别是中营传统的红毛猪腊肉,用山间青刚木烤制而成,色红透亮,味美回香,是逢年过节送礼的佳品。
中营镇历史悠久,现在的居民是明洪武年间调北填南入住这里的。
中营镇是撤并建前中营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源远流长。
莲城镇概况晴隆县莲城镇是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县境中部,北盘江西岸山脊上。
面积73.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2平方公里。
人口3.5万人,其中布依、苗、彝、回等民族占15.2%。
辖6个村委会,3个社区。
自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始,历为卫、州、县治所。
1949年为莲城镇。
1958年撤镇建五星公社。
1962年新建莲城、菜子、蔡家、十字公社。
1984年置莲城镇及蔡家、菜子、十字3乡。
1992年3乡并入莲城镇。
古名尾洒堡,系布依语译音,意为水下,以山巅多云雨得名。
后以城周九山环立,状似莲瓣,更名莲城。
主要街道呈东西走向,中心街为商业区。
有中小学19所。
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近1万,有汉、布依、彝、苗、黎、回等民族。
海拔1522.7米,历史悠久,物产丰富。
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立体气候明显,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征。
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多样的地质特点,形成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其中茶叶、脐橙、薏仁以及名贵中药材等在全国均有较高知名度。
有水泥、农机、印刷、氟石、大理石、酿酒等厂。
城西南著名的24道拐(320国道),地势险要,为县城天然屏障。
2008年全镇财政总收入773.68万元,粮食总产量678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492元。
莲城一角长流乡简介长流乡距县城101公里,地处黔西南州北大门,北与六枝特区猴场乡相连,东与六枝特区中寨乡隔河相望,西与普安县龙吟乡毗邻,南与本县中营乡相接。
素有“一鸣惊四县”之称。
全乡辖7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76万人,其中劳动力1.3万余人,以苗族、布依族为主要民族,苗族占总人口的92%。
全乡国土面积64.19平方公里,海拔平均在1250米左右,光照湖形成后,全乡水域面积为8.5万亩,年平均气候15.6℃,无霜期280天,年均降雨量1257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黄金、铁、铅、锌等矿藏。
其中煤资源比较丰富,据探查资料探明有5.4亿吨。
晴雨公路横贯乡境内,乡政府所在地距水黄高速公路23公里,我乡将成为黔西南北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2009年,全乡生产总值达到2498万元,同比增长2.7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35元,同比增长13.97%;财政收入191万元,同比增长17.54%;实现农业总产值782万元,粮食总产量达5844吨,烤烟生产完成9万斤,实现产值64万元。
全乡下设1个党委、7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27人。
其中:女党员48人,少数民族党员523人,35岁以下87人,36—45岁101人,46—54岁83人,55岁—59岁55人,60岁及以上201人;大学本科学历6人,大专57人,中专55人,高中22人,初中及以下387人。
外出务工、搬迁流出党员52人。
晴隆县花贡镇简介花贡镇位于县城北部,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乡镇府驻地距县城约60多公里。
东与六枝特区的毛口乡隔河相望,北与中营镇连壤,西连普安县龙吟镇。
全镇共有9个村,90个村民小组。
居住着布依、苗、彝族等少数民族。
农户2910余户,1.32万人,土地面积141多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9450余亩,水田5350多亩,旱地4100多亩,森林覆盖率为34%。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
花贡镇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等特点。
海拔高差1200米。
气候属于高寒中温河谷气候。
我镇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铜、煤等。
其中铅、锌分布于丁头山和双凤山。
其中以玉米、稻谷为主,麦类、薯类次之。
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
我镇自然环境相对较好,木材资源丰富有松木、香木等较为名贵的木材。
我镇土地肥沃,草地面积大,草场资源丰富,适合畜牧养殖。
我镇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的农业乡镇。
虽然资源丰富,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不合理。
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整体生活水平比较低。
我镇多山多雨,土质疏松,常发生山体滑坡现象,堵塞交通,给我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大田乡简介大田乡位于晴隆县中北部,1992年“撤、并、建”时,撤原纳屯小乡的民族村、新寨村、瓦窑村、黄厂村,达土小乡的达土村、兵务村、大寨村、左格村和大田小乡的大田村、兰蛇村、高峰村、董箐村12个村84个村民小组74个自然村寨,2007年村级整合成大田、达土、新寨、民族、兵务、董箐6个村85个村民小组。
大田乡东邻关岭县岗乌镇以北盘江为界,东北与六枝隔河相望,东南连马场乡,西南与普安县白沙乡接壤,西北接花贡镇。
处于东径105°5′15″至105°15′30″与北纬25°55′15″至26°0′30″之间;境内海拔在586—1779米之间,全乡国土面积90.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65亩(其中水田2475亩,旱地5190亩),人均占有耕地0.64亩。
有可供农用地面积37275亩,园地用地面积7745亩,林业用地面积53691亩,牧业用地面积18936亩。
大田乡是汉族、布依族、苗族三种民族杂居之地,共居住有3382户13015人,其中少数民族上57.5%。
大田乡地势山高坡陡,气候复杂多样,雨量充沛,适宜种植核桃、板栗、花椒、杜仲、桃子、柑橘、斑竹、甘蔗、花生、烤烟、早熟蔬菜等经济材木和经济作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铅锌、铁矿、硫磺、朱砂等储蓄量较大,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大田酸笋是大田乡土特产之一,是无公害、无毒、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可生食,清脆爽口,也可为佐料,是一种低脂肪食品,并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纤维素等,是一种完全营养的天然食品(附简介于后)。
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现已路通大田至左格村、大田至兵务、大田至高峰、大田至民族、大田至凉水、大田至黄厂公路,大田至兰蛇、大田至瓦窑,各村已全部通路,村通路率为100%。
全乡共有中学一所,完小8所,教学点3个,大田乡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在乡党委、乡人民政府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团结拼搏,为大田乡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酸笋酸笋原材料来自于大田乡境内自然生长的斑竹幼笋,斑竹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
北盘江流域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无污染水资源、空气及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孕育了其优良的品质和特征,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酸笋的制作采用当地传统的淹制保鲜办法制成,采集刚出土且20CM以内的嫩笋,经去壳、切细,配以本地优质辣椒、砂仁、花椒等淹制而成,不加任何防腐剂。
密封可保质8—12个月。
酸笋是无公害、无毒、无污染的林绿色食品,可生食,清脆爽口,也可为佐料,是一种低脂肪食品,并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纤维素等。
是一种完全营养的天然食品,很受消费者青眯。
常食可减肥,延年益寿,确实是天然高级保健食品。
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历代中医学家认为:竹笋味甘、微寒,具有消渴、利尿、清肺、化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