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_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

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习内容课本第 49页例1、例2及练习十二的相关习题。
编写人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培养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重难点学习重点:分数的数感培养,以及与除法的联系。
学习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导学流程自主空间【独立自主学习】自读教材49页2遍,然后独立完成下面问题:1、5÷6=()()()÷12=1278÷()=()953=()÷()2、8角=()()元 2分米=()()米【合作互助学习】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A,用除法计算:()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就是()米。
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1) A,想想:若是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B,同理,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3、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展示引导学习】练习十二的1-6题【评价提升学习】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4= 7÷12= 16÷49 =25÷24 = 9÷9 = 5÷16 =2、 块的意义是:把 (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也可以看作是把 (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3、把4米长的铁条平均截成9段,每段长多少米?4、把2千克的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糖的( ),每份是( )千克。
5、 1吨钢板的 43 和3吨棉花的41哪个重? 为什么? 学案整理:本节课我学会了:还有疑惑的问题是:【素材积累】1、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摘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抬眼望去,雨后,青山如黛,花木如洗,万物清新,青翠欲滴,绿意径直流淌摘心里,空气中夹杂着潮湿之气和泥土草木的混合气,扑面而来,清新而湿热的气流迅疾钻入人的身体里。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_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导学案

第4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
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第【1】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说教学准备:课件、圆片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
那么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回答分数的意义)课件出示练习题:(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2)把9个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香蕉的几分之几?每份有几个?(3)把1包饼干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2)包。
引入: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习题:(1)把18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2)把6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计算的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道题。
出示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师:1÷3表示什么意思?生: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
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
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生:1/3个。
(师板书)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蛋糕,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3 。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数学是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和结晶,又服务于生活,那么我们的分数除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出发的应用。
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三)二、实施目标。
1、出示题目: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
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2、指名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中分率的单位“1”的量是谁?知道不知道?3、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4、交流作法。
(根据学生做题情况导入方程的方法)5、教师指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题。
对用其它方法解答的同学,只要合理进行表扬。
6、渗透用算术法解答此题。
7、教师:只要单位“1”的量不知道,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种是方程;一种是算数法。
三、巩固目标。
1、试一试第一题。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针对学生做题情况,进行辅导后进生。
指导学生分清两问的不同,认清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2、试一试第二题。
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四、课堂,教师和学生自评。
板书设计:解:设操场上有x人参加活动。
X×=6X×÷=6÷X=6×X=27〖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第【2】篇〗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
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第【1】篇〗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两个自然数相除,可用分数表示。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备注一、复习铺垫1、口述下列分数的意义:1/44/57/92、口答列式计算。
(1)植树节有120名少先队员栽树,平均分成12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120÷12=10(人)(2)把12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12÷6=2(米)归纳:这两题都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
用除法计算。
如果把(2)题的12米改成1米,如何列式?1÷6它的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2。
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多少米?(1)边作图边讲解。
“1÷6”是把1平均分成6份,求其中1份是多少,根据题意也就是把1米长的钢管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是1/6,就是每段钢管的长。
所以1÷6=1/6(米)(2)如果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4段、5段、7段,每段各是多少米?(口答)2、教学例3。
把3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说教学过程备注(1)读题后指名学生列式:3÷4(2)边讲解边出示图式(3)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方法是把3只饼平均分成4份,先把每只饼都平均分成4份,取出其中的1份是1/4只,3块饼有3个1/4就是3/4只。
第二种方法是把3只月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3/4只。
得出3÷4=3/4(只):从上面两例说明,当两个自然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与除法》。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能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演示用圆形纸片、剪刀。
生:常规学具、圆形纸片、剪刀、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1、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3个1∕4是()。
(2)5个1∕7是()。
(3)7个1∕5是()。
(4) 5∕6是()个1∕6。
(5)4∕9是()个1∕9。
(6)9∕8是()个1∕8。
2、列式计算。
(1)把6块蛋糕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块?(2)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块?3、谈话:同学们, 能写出1÷2=1∕2的同学你真是个乐学的小能手,你的预习任务一定完成的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4、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会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请大家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请大家带着目标,让我们愉快开启本节课的学习之旅吧!(一)自主学习例1请看例1主题情境图,认真读题,根据提示开始学习。
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想:1、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得多少。
2、结果用分数怎样表示?(二)学习例21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你已经会分,那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你会分吗?请认真读题,列式,根据提示开始合作学习。
例2 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想: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算()÷()得多少。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第【1】篇〗说教学准备教学时数2课时说教学过程一,你学到了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1,第一单元的内容。
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知识的过程。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第二单元的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第三单元的内容。
除法的意义,除法的计算方法,倒数的含义,用方程解决问题,算术方法解决除法问题。
二,决问题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对答案,表扬做全对的同学。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3.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要向学生讲清怎样才知道10包纸巾的长、宽、高。
师生共同讨论。
4.第4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题意。
5.第5题,首先鼓励学生看懂图意,然后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2/9Ⅹ=140。
6.第6题。
鼓励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
7,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
8.第8题。
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9.第9题。
以统计表的形式出现复习分数乘法,但是很容易解决。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一说题意的策略。
三.通过这两单元的与复习,你学到了什么?〖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导学案第【2】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数上册P39-40(二)、本课的基本理念在分饼具体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运用此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交流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从而得到两个关系式:12=1/2,73=7/3。
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组关系式,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2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学案【第1篇】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因此,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
先通过分月饼来导入新知,再通过实例验证,自己总结归纳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1.注重对算理的探究。
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根本。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借助除法的意义和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整数除以整数(0除外)与整数除以分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初步体会“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联系。
这样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机会,还教会了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即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学习。
2.突出自主探究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计算方法,再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还可以使学生对“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更深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圆形纸片教学过程第1课时《分数除法(二)(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4张饼,平均每人得到了2张;还是同样的4张饼,平均每人得到了1张。
你能猜出两次分别是几个人分的饼吗?你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以猜一猜的形式导入新课,生动地呈现例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初步探究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57页上面例题。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前两个小题,明确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每2张一份,可分成几份?4÷2=2(份)每1张一份,可分成几份?4÷1=4(份)(3)组织学生讨论后,明确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
课本第 49页例1、例2及练习十二的相关习题。
编写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培养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
重 难 点
学习重点:分数的数感培养,以及与除法的联系。
学习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导学流程
自主空间
【独立自主学习】
自读教材49页2遍,然后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25÷24 =9÷9 =5÷16 =
2、块的意义是:把 (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是把 (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3、把4米长的铁条平均截成9段,每段长多少米?
4、把2千克的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糖的( ),每份是( )千克。
5、1吨钢板的 和3吨棉花的哪个重? 为什么?
学案整理:
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疑惑的问题是:
1、5÷6=()÷12=8÷( )==()÷()
2、8角=元2分米=米
【合作互助学习】
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
A,用除法计算:()
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就是()米。
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
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1) A,想想:若是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
3、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展示引导学习】
练习十二的1-6题
【评价提升学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4= 7÷12=16÷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