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的对照研究

中 国 民康 医 学
Me d i c a l J o u mM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 s He a l t h
No v, 201 3
Vo l _ 2 5 F HM No . 2 1
疗, 对 照组 给 予丙 戊 酸钠 0 . 8~1 . 2 g / a治疗 。此后
每 2周进 行 B P R S 、B R MS量 表评 定 一 次 , 复 查 血 常
规、 肝 肾功 能 、 电解质 、 心 电 图。
表 2 两组双相障碍 【 躁狂相 ) 患者治疗前后 B R M S量表变化比较 【 ± s )
结 果 丙戊 酸镁 作 为 心 境稳 定 剂 应 用 于 临床 , 为研 究 2
其治疗双相障碍 ( 躁狂相) 患者的疗效与不 良反应 , 2 . 1 疗 效分 析
我们 与 丙戊 酸钠 作 了对照研 究 。
1 对象 与方 法
观察 6周 , 双 相 障碍 ( 躁狂相) 研 究
组 患 者显效 3 4例 , 好转 1 3例 , 无 效 4例 , 总 有 效 率 9 2 . 1 6 %; 对 照组 患者 显 效 3 5例 , 好转 1 3例 , 无效 3
【 临 床研 究 】
丙戊 酸镁与丙戊 酸钠 治疗 双相 障碍 ( 躁狂相 ) 患 者 的对 照 研 究
王桂 英 ,张晓 芳 , 张
( 本溪市康宁医院 , 辽宁
宏, 郭 卜豪
本溪 1 1 7 0 1 9 )
【 摘要 】 目的 : 比 较丙戊酸镁与丙 戊酸钠治 疗双 相障 碍( 躁狂相) 患者的疗效和不良 反应。方 法 : 1 0 2 例符合中国 精神障碍分类与诊
丙戊酸镁和碳酸锂

丙戊酸镁和碳酸锂
丙戊酸镁和碳酸锂都是抗癫痫和抗躁狂药物,但它们的作用机制和适
用症状不同。
丙戊酸镁常用于治疗癫痫和双相情感障碍,它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
系统中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发挥抗癫痫作用,同时对情感稳定也有一定效果。
而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它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减少神经细胞兴奋性,从而起到稳定神经细胞的作用。
在治疗剂
量下,这两种药物通常不会相互作用,不会明显增加彼此的血药浓度。
然而,如果一个人同时患有癫痫和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在治疗上可能
需要选择两种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这种情况下,应该根据医生的建
议来决定是否需要同时使用丙戊酸镁和碳酸锂,因为两种药物都可能
导致不良的副作用,例如肾功能损害。
上述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丙戊酸镁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论文

丙戊酸镁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74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055-01【摘要】目的:了解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37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临床判断属于难治性患者,予以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镁治疗,疗程8周。
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行为障碍的比较来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量表。
结果:合并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73.5%,不良反应较轻。
结论: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镁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疗效,安全性较高,耐受性及依从性尚好。
【关键词】氯氮平丙戊酸镁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相继问世给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改进,但临床上仍有约30%的患者经过多种抗精神病药系统治疗疗效仍不理想,被称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为解决这一问题,临床上采用了多种办法。
其中有研究报道丙戊酸盐作为一种增效剂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疗效。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疗效及不良反应,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掌握及应用,为此我们进行本研究。
1 对象和方法1.1 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性别不限,年龄20~59岁;曾用过多种化学结构不同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及mect治疗均无效;总病程5年以上;bprs总分﹥40分。
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躯体及神经系统疾病;②精神分裂症衰退型;③酗酒、药物滥用及依赖者。
1.2 研究对象系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的连续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收集到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共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37.8±16.4)岁;平均病程(12.4±7.9)年;平均住院(2.9±1.7)次。
1.3 治疗方法使用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镁治疗,入组前用过其他抗精神病药,给予一周的清洗时间,必要时合并苯海索、氯硝西泮及护肝片类药,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及电休克治疗,疗程为8周,氯氮平剂量400~500mg/日,平均(445±51)mg/日,丙戊酸镁剂量600~1200mg/日,平均(945±35)mg/日。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碳酸锂缓释片对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应用效果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碳酸锂缓释片对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应用效果发表时间:2018-07-23T15:20:04.63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作者:周玉琼[导读] 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明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适用的治疗方法。
湘西自治州精神病医院湖南永顺 416700【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和碳酸锂缓释片的应用价值。
方法:研究样本选取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碳酸锂缓释片,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躁狂量表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躁狂量表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
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在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中运用,对患者躁狂缓解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治疗效果;丙戊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明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适用的治疗方法,一般都只有药物疗法、电抽搐疗法、心理疗法等三种方式[1],而药物治疗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对于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适用药物一般有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碳酸锂缓释片两种[2],但是这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在研究当中一直存在着争议,因此特对本院80例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比较其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样本:本院80例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
研究时间:2016年1月-2017年1月。
分组方式: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2组(常规组与观察组)。
基本资料:常规组40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区间为21-74岁,年龄均值为(45.2±2.7)岁;观察组40例患者中,患者年龄区间为20-75岁,年龄均值为(44.1±3.1)岁。
丙戊酸镁、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效果比较

丙戊酸镁、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效果比较柯强【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镁和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效果比较.方法: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选择7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丙戊酸镁组(n=35)和碳酸锂组(n=35),给予患者丙戊酸镁治疗,给予碳酸锂组患者碳酸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状况.结果:丙戊酸镁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碳酸锂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丙戊酸镁组患者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BRMS评分与碳酸锂组相比明显较低;丙戊酸镁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后TESS评分与碳酸锂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疗效相似,但丙戊酸镁用药安全性更高,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躁狂症的首选药物.【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7(014)005【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丙戊酸镁;碳酸锂;躁狂症;效果【作者】柯强【作者单位】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上饶 3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4躁狂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属于心境障碍中的一独立单元,多将其与双相障碍并列。
以往治疗躁狂症多采取锂盐治疗。
近年来,临床一些研究中使用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
因此,此次研究中对丙戊酸镁和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治疗躁狂症提供更多参考。
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1 一般资料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选择7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躁狂症诊断均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关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躁狂症发作次数均≥2次;排除此次研究药物过敏或禁忌患者;排除相关成瘾物质或酒精依赖等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排除存在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排除存在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病患者;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排除中途退出研究患者;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方案

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方案丙戊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癫痫药物,常用于治疗癫痫、震颤麻痹症等疾病。
然而,由于单一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效果不佳,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方案的应用越来越被医生们重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方案。
一、丙戊酸钠联合氯硝西泮1. 氯硝西泮,是一种镇静催眠药,常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联合使用丙戊酸钠和氯硝西泮,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癫痫持续状态的发作。
2. 联合用药的方案如下: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丙戊酸钠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始剂量为每日10-15mg/kg,分2-3次口服。
然后,根据患者癫痫发作的类型和频率,逐渐增加丙戊酸钠的剂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3. 在确定了丙戊酸钠的用药方案后,再将氯硝西泮纳入联合治疗方案。
通常情况下,氯硝西泮的用量在0.1-0.2mg/kg。
这两种药物的用药间隔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丙戊酸钠联合苯巴比妥1. 苯巴比妥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常用于治疗癫痫和抽搐。
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癫痫发作。
2. 联合用药方案如下: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丙戊酸钠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始剂量为每日10-15mg/kg,分2-3次口服。
然后,逐渐增加丙戊酸钠的剂量,直至达到最佳疗效。
3. 确定了丙戊酸钠的用药方案后,再将苯巴比妥纳入联合治疗方案中。
苯巴比妥的起始剂量为每日3-5mg/kg,分2次口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苯巴比妥的剂量,直至达到最佳疗效。
三、丙戊酸钠联合卡马西平1. 卡马西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癫痫治疗的抗惊厥药物。
与丙戊酸钠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癫痫发作。
2. 联合用药方案如下: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丙戊酸钠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始剂量为每日10-15mg/kg,分2-3次口服。
然后,逐渐增加丙戊酸钠的剂量,直至达到最佳疗效。
3. 在确定了丙戊酸钠的用药方案后,再将卡马西平纳入联合治疗方案中。
丙戊酸镁致重度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9年第45卷第9期559•病例报告•丙戊酸镁致重度血小板减少]例报告承余意”张鹏"苏亚玲*鹿伟光*罗汝琴衍【关键词】癫痫性精神障碍丙戊酸镁血小板减少丙戊酸盐为临床上治疗癫痫及双相障碍的一线用药,目前在精神科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17。
我科2019年3月收治1例腹型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在应用丙戊酸镁治疗期间发生了严重血小板减少现象。
本文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探讨丙戊酸镁发生该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可能机制,以提高认识,汲取经验。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5岁,初中文化,工人,未婚,汉族。
因“渐起冲动易怒17年,加重伴多疑半年”,于2019年3月16日入院。
患者约17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冲动、易怒,大喊大叫,扬言要自杀,当时收入“某市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癫痫性精神障碍”,给予抗癫痫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具体服药情况不详,出院后未坚持抗癫痫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
2014年10月后开始口服“卡马西平片0.2g,每日2次;奥氮平片5mg,每晚1次”治疗,仍未规律服药。
半年前,患者渐表现冲动易怒,与亲属吵架,吵架时"青筋暴起”,大喊大叫;常怀疑父母偷窃自己财物,怀疑妹妹打自己工资主意;生活非常懒散,不能工作,在家不做家务,家属无法与其正常交流;饮食可,夜眠较差。
因其生活及服药难以管理,遂送入我院住院治疗。
40年前患“乙型脑炎”,曾行“腰穿”检査,抗病毒治疗后痊愈。
38年前因"腹部不适”在"武汉协和医院”行脑电图检査发现异常,诊断为“腹型癫痫”,间断口服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等治疗。
否认其他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病前性格内向。
神经和精神疾病家族史阴性。
doi:10.3969/j.issn.l002-0152.2019.09.010☆武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骨干培育计划项目(编号:2015X2024)*武汉市武昌医院精神科(武汉430063)**武汉市武昌医院科教科®通信作者(E-mail:645371534@)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查体均未见异常。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分析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情感上会经历两种极端状态,即情绪高涨的躁狂期和情绪低落的抑郁期。
丙戊酸镁缓释片和氯氮平片是常用的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本文将对联合应用这两种药物的效果进行分析。
氯氮平片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它通过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平衡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氯氮平片主要的作用是抑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活动,从而减轻躁狂期的症状。
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时,丙戊酸镁缓释片和氯氮平片可以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根据一些研究,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可以显著减轻躁狂期和抑郁期的症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丙戊酸镁缓释片通过缓解神经系统的兴奋来减轻躁狂期症状,氯氮平片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活动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两者的联合使用可以互补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和氯氮平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药物的剂量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来确定合适的剂量。
其次,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避免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最后,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规划药物的使用时间和间隔,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氯氮平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可以显著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联合药物治疗仍然需要慎重考虑,因为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可能对药物有不同的反应。
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规划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03-07T11:40:48.3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8期作者:韩振洋
[导读] 躁狂症属于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患者存在神经功能性损伤。
齐齐哈尔民康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运用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治疗狂躁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碳酸锂治疗;使用BRMS评定药物起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BRMS评分值、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BRMS评分、BPR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
结论:临床狂躁症的治疗中,不论是采用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还是碳酸锂,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是基本相同的,但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躁狂症;丙戊酸镁;氯硝西泮;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use of magnesium valproate and clonazepam in the treatment of mania. Methods:70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patients,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35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magnesium valproate combined with clonazepam i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of 35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thium carbonate treatment;use the onset time of BRMS evaluation of drugs,the occurrence of BRMS score,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BRMS score and BPRS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improvem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mania,whether using magnesium valproate and clonazepam therapy or combined with lithium carbonate,the clinical effect is basically the same,but magnesium valproate and clonazepam combined treatment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linical lower incidence,has mor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mania;magnesium valproate;clonazepam;clinical efficacy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躁狂症属于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患者存在神经功能性损伤,与神经类症状相似团,因而临床需细致辨别和诊断,并合理医治。
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70例患者,探究目的是对比分析在躁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不同药物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患者35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6例、19例,患者年龄在20岁至56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35.65±5.24)岁,病程在0.2年至2.9年不等且平均病程为(1.5±1.0)年;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8例、17例,患者年龄在21岁至57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34.87±4.59)岁,病程在0.3年至3.0年不等且平均病程为(1.4±0.8)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分型、排除标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如下,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一3)的相关规范,确诊为躁狂症;患者临床表现为情感高涨、意志增强、思维奔逸、行为动作增多等躁狂症症状;采用躁狂评测量表(BRMS)评估患者躁狂程度,评分超出10分者;患者临床常规查体,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血糖、肾脏功能等无明显异常;患者既往无利培酮用药治疗史;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引发的躁狂、器质性精神障碍、妊娠或哺乳期患者。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心理疏导,并随时接受电话随访和定期复诊检查。
对照组患者治疗第1周,应用碳酸锂片饭后口服,1次0.5g,1日2~3次,1周后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血锂浓度维持或进一步增加剂量,但注意不能超过1日2.0g,6周为1疗程。
观察组运用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首次剂量,丙戊酸镁控制在0.4~0.6g/d,氯硝西泮控制在4~5mg/d,以患者病情为依据逐渐增加剂量。
直至剂量增加到戊酸镁1.7g/d,氯硝西泮控制在8mg/d,6周为一个疗程。
同样采用,口服,每天3次,饭后30min后服用,该药物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它抗精神药物。
1.3统计学方法
计算资料利用χ²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
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BRMS评分、BPRS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
3.讨论
临床认为,躁狂发作的致病因素相对较多,可能与生物学因素、遗传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变化大、波动幅度大,精神处于易激怒状态,极易做出伤害性行为,严重威胁患者自身及他人安全。
因此,探寻躁狂症的防治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碳酸锂片进行常规治疗,由于锂离子对神经末梢Ca2+依赖性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有抑制、转化、灭活等作用,从而降低甲肾上腺素浓度。
丙戊酸镁、氯硝西泮是继碳酸锂后出现的用于治疗躁狂症的特效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靶向性强的优势,但两种药物的单纯疗效与碳酸锂相比较差。
研究结果显示,丙戊酸镁、氯硝西泮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且前者具有有效缓解痉挛、抗焦虑、抗抑郁的作用,而后者则具有较强的催眠、镇静效果,两者的作用机制具有互补性。
综上所述,临床狂躁症的治疗中,不论是采用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还是碳酸锂,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是基本相同的,但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华明,杨姝,马佳.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躁狂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2):157-159.
[2]侯国勇.丙戊酸镁富马酸奎硫平及高压氧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躁狂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8):116-118.
[3]董娇,陈楠,王长虹,等.富马酸喹硫平片或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2):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