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43例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丙戊酸镁联合文拉法辛防治偏头痛54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丙戊酸镁联合文拉法辛防治偏头痛54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药物 与临床
21 4第8第0 0年 月 1 1 1 卷 期
丙戊酸镁联合文拉法辛防治偏头痛 5 4例 的 临床疗 效观察
胡 昌盛 . 良 斌 周
黄 冈职 业技 术 学 院 , 湖北 黄 冈
4 80 3 00
[ 要】 摘 目的 : 察 丙戊 酸镁 联 合文 拉 法辛 治疗 偏 头 痛 的疗 效 。方 法 : 偏头 痛患 者 18例 随 机 分为 治 疗组 与 对 照组 观 将 0 各5 4例 , 疗 组使 用 丙戊 酸 镁 和文 拉法 辛 , 照 组 只用 文拉 法 辛 , 疗 8 治 对 治 周后 观 察疗 效 和安 全性 。 果 : 结 经过 8周治
维持 颅 内外 动 脉 壁 收缩 张 力 , 现血 管 扩 张 性 头 痛 , 其 是 出 尤
治疗 组 患 者 V 服丙 戊 酸 镁 02 04 g I .~ . 、文 拉法 辛 2 , 5mg 每 日 2次 ; 照 组文 拉 法辛 2 , 日 2次 。两组 患 者均 连 对 5mg 每
用 8 ,服药 前 停用 其 他抗 偏 头 痛 和镇 静止 痛 药 物 1 , 周 周 服 药 期 间不 合 用其 他 镇静 止 痛药 以及其 他 治疗 偏 头 痛 的药 物 。 由专 门 医生 进行 , 观察 头 痛 性 质 、 发作 程 度 、 率 、 续 时 间 频 持
及 副 作用 。 每周 记 录 临床 情况 . 特殊 情 况 随 时观 察记 录 , 做 并
My o ls n u o i,df rn ra n eh d ee dv e no te o srain go p (0 csst a d t c pama p e m na iee tt t tm to sw r ii d it h b evt ru f e me d o 3 ae r t h ee

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边军;裴双义
【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3()3
【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辅助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并与单独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照,分别在治疗1、2、4、6、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间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4、6、8周有显著差异性
(t=2.67,2.75,2.15;P<0.01)。

两组间副反应量表评分差异不明显。

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好于单独采用盐酸帕罗西汀,且耐受性好。

【总页数】2页(P332-333)
【作者】边军;裴双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第五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
【相关文献】
1.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2.帕罗西汀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3.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4.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5.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氯硝西泮和氟哌啶醇对照治疗急性躁狂症

氯硝西泮和氟哌啶醇对照治疗急性躁狂症

氯硝西泮和氟哌啶醇对照治疗急性躁狂症
栗克清;张孟国;等
【期刊名称】《河北精神卫生》
【年(卷),期】1993(006)003
【摘要】氯硝西泮和氟哌啶醇对照治疗42例急性躁狂发作(均为男性,年龄26.4±10.5岁)。

氯硝西泮治疗量4~10mg/d,分二次肌肉注射,7~10天为一疗程。

治疗后BRMS总分明显下降。

临床总有效率77.78%,与氟哌啶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此药具有较强的抗躁狂,抗焦虑作用,起效快,且无锥外系和抗胆碱能副反应,治疗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栗克清;张孟国;等
【作者单位】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无极县精神病专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4
【相关文献】
1.氯硝西泮和氟哌啶醇联用治疗急性激越的对照研究 [J], 梁芝国;罗维肖
2.丙戊酸镁联用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对照研究 [J], 王伟航;周德平;孙菊水;钟华;张帆
3.氯硝西泮合并氟哌啶醇治疗躁狂症1例 [J], 张帆;王淑行
4.碳酸锂合并氯硝西泮治疗躁狂症双盲对照分析 [J], 马忠义;陈锋
5.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与氟哌啶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临床对照研究 [J], 钟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躁狂症

躁狂症

躁狂症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

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诱发因素,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临床相,伴随精力旺盛、言语增多、活动增多,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

躁狂发作时间需持续一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每次发作后进入精神状态正常的间歇缓解期,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倾向。

1疾病简介在心境障碍病程长期观察发现,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非常少见,并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个性、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类似。

因此,精神疾病的国际分类法系统(ICD-10)和美国分类法系统(DSM-Ⅳ)已将其列为双相障碍的一种。

目前,我国尚缺乏系统的躁狂症和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西方发达国家9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5.5%-7.8%(Angst,1999),Goodwind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II型合并为3%,若加上环性心境则超过4%。

香港特区(1993)男性1.5%、女性1.6%。

因此,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双相I、II型概念见鉴别诊断)。

2发病机制生物学因素①神经生化,精神药理学研究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证实,患者存在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

5-羟色胺(5-HT)功能活动缺乏可能是双相障碍的基础,是易患双相障碍的素质标志;去甲肾上腺素(NE)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增强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多巴胺(DA) 功能活动异常;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功能活动异常,因作用于此神经递质的抗癫痫药可以作为心境稳定剂,有效治疗躁狂症和双相障碍。

②第二信使平衡失调,第二信使是细胞外信息与细胞内效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物;③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失调。

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观察

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观察

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药物治疗后,察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4周及6周的BRMS评分分别为(18.74±1.21)分、(15.64±1.25)分、(9.45±2.61)分、(5.12±0.64)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应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推广普及。

关键词:双心境稳定剂;喹硫平;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治疗多采用心境稳定剂类药物作为基础,根据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多数躁狂发作病例单纯应用一种心境稳定剂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甚至存在治疗无效病例[1]。

基于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病情严重者多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其中碳酸锂与丙酸钠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此种治疗方法为双心境稳定剂。

根据相关研究提示[2],双心境稳定剂相比于单一应用心境稳定剂而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显著。

同时根据相关研究提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双心境稳定剂在躁狂发作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药物起效快,疗效显著。

喹硫平在躁狂发作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临床指标中推荐的躁狂发作的一线用药[3]。

因此,本组研究旨在探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双心境稳定剂联合喹硫平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且自愿条件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为(41.28±5.67)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15±1.25)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为(41.91±5.7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75±1.45)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对照研究史少丽;芈志勇【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5(000)019【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8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研究组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治疗,观察6周。

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的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I)评定临床疗效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研究组治疗1周末和2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其他时段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周末CG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

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均显著,总体疗效相当,但丙戊酸镁缓释片起效更快,控制症状迅速。

两药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magnesium valproat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and buspi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Methods A total of 80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agnesium valproat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and the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administration of buspirone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lasted for 6 weeks. Before treatment and in 1, 2, 4, 6 weeks of treatment,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and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CGI)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clinical effects, and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 was used to evaluate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0.0%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77.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obviously reduced HAMA total score, which showed remarkable decline along with treatment progress. At the end of 1 week and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research group had much significantly reduced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other time points (P>0.05).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CGI-SI scores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1), howeve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slight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Magnesium valproat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and buspi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contain precise effects and similar general curative effect, while magnesium valproat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had faster onset time and quick symptom control. Both drugs have high safety and good compliance.【总页数】3页(P8-9,10)【作者】史少丽;芈志勇【作者单位】471000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471000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丁螺环酮联合高压静电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J], 孟月兰;孙艳芳;王琴琴2.逍遥散加味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J], 丁国安;余国汉;马静山;梁绍材;黄俊东3.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 [J], 蔡经宇4.文拉法辛缓释剂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对照研究 [J], 王继才;姜红燕;王艳娇;欧阳虹5.九味镇心颗粒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J], 刘浩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杨绍雄;韩梅【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1页(P282-282)【关键词】抑郁症;丙戊酸镁缓释片;帕罗西汀【作者】杨绍雄;韩梅【作者单位】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精神病医院;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精神病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本研究应用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或帕罗西汀单药治疗抑郁症,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门诊和住院的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患者56例,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男12 例,女16例;年龄(33.3 ±9.8)岁,病程(14.1 ±13.7)月;对照组:男10 例,女18 例;年龄(31.6 ±9.3)岁,病程(12.5±14.4)月。

两组均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或依赖、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精神病性症状及企图自杀者,上述指标均有可比性。

研究组给予帕罗西汀20~40 mg/d,平均(25.8±8.3)mg/d,丙戊酸镁缓释片0.5~1.0 g/d;对照组帕罗西汀20~40mg/d,平均(26.1 ±10.9)mg/d;疗程8 周。

睡眠障碍者合并使用氯硝西泮。

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8周末评定HAMD。

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1% ~74%为显著进步,25%~50%为进步,<25%为无效。

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安全性,同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

应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研究组痊愈1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分别为 6、5、5、12例,总有效率57%。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后2、6、8周时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1)。

奥氮平、碳酸锂及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效果

奥氮平、碳酸锂及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效果

奥氮平、碳酸锂及丙戊酸钠治疗双相躁狂效果张伟【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25【总页数】3页(P152-154)【关键词】双相躁狂; 奥氮平; 碳酸锂; 丙戊酸钠; 用药; 效果【作者】张伟【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山东枣庄 277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双相障碍主要是指同时合并有抑郁症与躁狂症,两种症状经常性混合、交替、反复发作[1]。

双相障碍,躁狂相,简称双相躁狂,常伴有暴力行为,对社会危害大,必须尽快控制病情[2]。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双相躁狂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目前,战队双向躁狂并无特性治疗药物,临床多以疾病控制为主要手段,多采用碳酸锂、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方案,但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这种联合用药方案针对部分患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此,对该用药方案进行改进非常有必要。

笔者结合临床经验,针对双相躁狂,提出了奥氮平合并碳酸锂及丙戊酸钠治疗方案,现根据接诊的32 例双相躁狂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15 年1 月-2018 年9 月共接诊双相躁狂患者33 例,均为男性,来自同一病区,年龄为32~62 岁,平均年龄为(44.28±5.36)岁。

所有患者均运用简明国际精神访谈中文版作为诊断工具,满足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双相I型躁狂发作诊断标准[3],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评分结果≦10 分[4],躁狂量表(BRMS)评分≥20 分[5],经过两名主治医师联合诊断确诊。

1.2 方法本组患者在入院后首先为其提供常规用药治疗,即氟哌啶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555,5 mg)肌注,喹硫平(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42,0.1 g)口服,同时为患者提供碳酸锂(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372,0.25 g),每日2~3 次,每次20~25 mg/kg,总剂量控制在600~2 000 mg 以内,丙戊酸钠(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874,0.2 g),每日2-3 次,每次15 mg/kg,总剂量控制在600~1 200 mg,连续治疗1 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4月第32眷第l0 
[3] 曾民德,茅益民,姚光弼,等.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 
阳性的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387 

1951· 

[收稿日期:2011—01—21编校:王丽娜/郑英善] 
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43例临床疗效观察 
胡国勋 (贵州省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贵州 毕节551700) 
[摘要]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躁狂症患者86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 
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口服;对照组给予碳酸锂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RMS评分与对照组治 
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和碳酸锂疗效相当,但是丙戊酸镁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患者能够较好耐 
受。 
[关键词] 躁狂症;丙戊酸镁;碳酸锂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躁狂症是一种情 
感性精神障碍。本文观察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5月一2010年5月急性躁 
狂症患者86例,以上患者治疗前BRMS(Bech—Rafaelsen躁狂 
量表)评分大于10分。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 
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18— 
57岁,平均(29.6±5.8)岁;平均病程为(19.8±5.8)d;对照 
组患者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为19—56岁,平均年龄 
为(28.7±6.1)岁;平均病程为(18.6±6.1)d;两组患者在性 
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口服,每天0.75—2.0 g,分 
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碳酸锂口服,每天1.0—2.0 g,分3次口 
服,其中血锂浓度要维持在0.8~1.2 mmol/L。两组患者均从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根据患者病情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在1周内药物增加到合适剂量。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对两组患者 
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治疗后与治疗前BRMS的减少 
情况进行评定。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RMS减分率大于 
5O%,为显效;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RMS减分率在30%一 
49%,为有效;BRMS减分率小于30%,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种患者所 
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 
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RM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后BRM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BRM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BRMS评分比较( ±s)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 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l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 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震颤、食欲减退、口干、体重增加等,对 照组患者有18例患者发生,发生率为41.8%;观察组患者有 16例发生,发生率为37.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两组患者治疗4周采用 精神药物不良反应评定量表(TESS)进行评定,对照组评分为 (3.96±3.47);观察组评分为(2.81±2.96)t两组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 程度较对照组轻,患者能够较好耐受。 3讨论 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主要临床症状是心境高 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目前认为躁狂症发生机制 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耗竭相关, 一氨基丁酸 (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抑制性递质,提高GA- BA量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 丙戊酸镁能够竞争性的抑制GABA氨基转移酶,所以能 
够提高脑内的GABA含量,从而起到抗躁狂的治疗效果 J。 
本文结果提示,观察组应用丙戊酸镁治疗4周后,BRMS评分 
1952· 
显著低于治疗前,说明丙戊酸镁能够显著改善躁狂发作,且治 
疗后BRMS评分与对照组碳酸锂治疗后评分相似,说明丙戊 
酸镁在改善躁狂发作方面与碳酸锂临床效果相似。再者,观 
察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丙戊酸镁和碳 
酸锂治疗躁狂的临床疗效相当。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TESS评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丙戊酸镁不良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 组,提示应用丙戊酸镁时患者能够较好耐受,优于碳酸锂。另 外,丙戊酸镁治疗躁狂发作起效比碳酸锂快。所以,丙戊酸镁 治疗躁狂症和碳酸锂疗效相当,但是丙戊酸镁不良反应程度 较轻,患者能够较好耐受 吉林医学2011年4月第32卷第10期 4参考文献 [1]魏有东,谢鹏,钟宏菊.神经症与躁狂症患者的脑电 图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2065. [2] 谢经敏.临床中锂盐治疗躁狂症的有关问题[J].中国 医学研究与临床,2006,4(5):84. 
[3] 邱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疗效及 

安全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7):817. 
[收稿日期:2011—02—11编校:杨宇]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临床疗效 
颜纯新(浙江省建德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建德311612) 
[摘要]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94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 
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40 mg口服,早餐前15分钟服用,1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 
口服,早餐前15分钟服用,2次/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 
与奥美拉唑相似,但泮托拉唑不影响肝药酶,对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在治疗 
过程中,常用到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的分泌。本文观察两 
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2月一2010年2月消化性 
溃疡患者94例,以上患者诊断均在1周内经电子胃镜诊断证 
实为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溃疡大小为4—20 mm; 
溃疡数目小于2个;患者在服用本试验药物之前停用一切抗 
溃疡药物;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服用其他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同时排除消化性溃疡病并发症如穿孔、幽门梗阻或者出血患 
者;排除妊娠或者哺乳期患者;排除多发性溃疡患者;排除合 
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排除正在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或者糖皮 
质激素类药物。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19—58岁,平均 
年龄(41.3±5.7)岁,病程5个月一9年,平均(5.8±1.9)年; 
其中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27例。对照组患者46例,男 
27例,女19例,年龄为18—59岁,平均(40.2±6.3)岁,病程 
4个月一8.5年,平均(5.6±2.1)年;其中胃溃疡20例,十二 
指肠溃疡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病程及溃疡类 
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40 mg口服,早餐前 
15 minn ̄用,1次/min;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 
口服,早餐前15 min服用,2次/d。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 
4 W;胃溃疡患者治疗6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观察疼痛、 

烧心。嗳气、腹胀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疼痛 
消失时间。 
1.3 根据胃镜检查结果评定临床效果:患者溃疡和周围炎症 
均消失,为愈合;患者溃疡消失,周围炎症情况仍存在,为显 
效;溃疡面积缩小达50%以上,为有效;溃疡面积减小没有达 
到50%,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所得实验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 
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检 
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情况:观察组总有 
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情况(例) 

2.2 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为(3.3± 
1.8)d;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为(3.4±2.3)d。两组疼痛消失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2例患者出现失眠, 
2例患者出现口干,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