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临床分析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154例病因分析

主国塞崩医型:Q!!生!月筮!!鲞筮i翅£塾!堕!笠』!坠堡!!堕!!!!垡塑!丛盟i堕些丛坚:!Q!!:!!!:i!:丛!:i积液最常见的疾病是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癌、结肠癌、恶性淋巴瘤等‘31。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4o。
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是反复胸穿、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或硬化剂,这费时费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出现气胸等并发症的几率高,且反复操作创伤大,年老体弱者不能耐受,而且抽液不彻底,影响药物疗效。
5J。
本组采用胸膜腔置人中心静脉导管行持续性胸腔闭式引流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操作简单,经皮穿刺无需切口,术后不影响患者睡眠及日常活动;二是一次将胸腔积液基本排尽,有利于胸膜的充分接触与均匀粘连,也有利于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三是开闭方便,放液速度、置管深度可以调节,对分隔积液患者有利于多次药物治疗’6J。
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优势,除能直接作用于胸膜外,还能通过胸膜的吸收,进入体循环,随血液再次经达瘤细胞,从而对肿瘤产生双路治疗作用,达到控制积液的目的…。
本组所用的白介素一Ⅱ是一种淋巴因子,对A—N K细胞有扩增作用¨o,具有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因此应用到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
本组研究显示:引流组有效率81.6%(与其他报道一致。
9o),常规组有效率48.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上引流组比常规组少,所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优于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因此对恶性胸腔积6l液,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引流胸水,方便、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彭朝华,徐俊,李云华.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常规胸腔穿刺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07,8(9):31.[2]胥彬.抗癌药物与肿瘤反复进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3-76.[3]S ah n SA.M al i gnacy m et a st a t i c t o t h e pl eur a[J].C l i n C hes t M ed,1998,19(2):351-361.[4]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69-571.[5]丁绍伟,王晓峰,朱鹏飞.经皮胸膜腔内置管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肿瘤研究及临床,2002,14(6):392-393.[6]马强,张磊,李华.毕西巴尼和白介素一Ⅱ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和腹水的l临床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4,11(1):91-92.[7]刘传勇,孙玉萍,赵建强.胸腔埋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8例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07,20(4):356-357.[8]王玉华,王贺元,张彦,等.A—N K细胞培养和活化方法的改进[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21(6):431-.434.[9]杨燕霞,樊圣,王军,等.胸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积液I临床观察[J].重力基础与临床,2008,21(1):57-58.(收稿日期:2009—11—20)(本文编辑:傅利霞)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154例病因分析邓云李振华【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病因结构,提高临床医师对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 A A)病因结构的认识,并为E A 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9例临床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B L中 白细 胞 4 A ~6个/ p 淋 巴细 胞 、 h, 中性 粒 细胞 、 噬 细胞 巨 比例 分 别 为 1% 、8 、9 , D C R 02 。 刷 片 镜 检 : 6 2 % 4 % C 4 / D . 5 白细 胞 3 ~5个/ p淋 巴 细 胞 、 h, 中性 粒 细 胞 、 噬细 胞 分 别 为 巨 8 、% 、 % 。 1 亚 急 性 男 性 吸 烟 者 8周 后 B I白细 胞 % 3 8 9 例 A 10 t, 6/ l中性 细 胞 5 , 巴细 胞 7 % D / D 05 , a % 淋 4 c 4 C 8 .4 刷 片 未 见 特 异性 征 象 。2例 活 检 肺 组 织 可 见 淋 巴细 胞 浸 润 , 支
维普资讯
浙 江 临 床 医 学 20 年 1月 第 1 第 1 08 0卷 期
・
33 ・
外 源 性 过 敏 性 肺 泡 炎 9 临 床 分 析 例
杨 中卫 王 良兴 陈 少 贤
外 源 性 过 敏 性 肺 泡 炎 ( P 是 一 种 由 易 感 个 体 反 复 吸 入 H) 各种 有 机 抗 原 所 引 起 的 以远 端 支 气 管 、 泡 、 问 质 肉 芽 肿 肺 肺 样 炎 症 改 变 为 特 征 的免 疫 介 导 性 肺 问质 疾 病 …。 作 者 回顾 性 分 析 20 00年 6月 至 20 06年 6月 本 院 收 治 的 9例 H 患 者 , P
女 2例 ; 龄 2 ~7 岁 ;吸 烟 者 5 。抗 原 暴 露 史 明 确 者 6 年 8 7 例 例 , 中养 鸽 者 1 , 触 皮 革 毛 发 、 变 干 草 、 物 及 环 境 其 例 接 霉 食 抗原物者 各 1 , 入真菌孢 子者 1 , 露 史不 明确者 3 例 吸 例 暴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过敏性肺炎)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过敏性肺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又称为过敏性肺炎,是一种由吸入过敏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它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一些特定职业或环境下。
本文将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介绍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相关内容。
病因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主要病因是吸入特定过敏原,如农药,木尘,粉尘,霉菌和鸟类粪便等。
部分人在接触这些过敏原后,会出现呼吸道症状,最终发展为肺泡炎。
特定职业,如农民、木工、农药工厂工人等,由于接触这些过敏原较多,患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症状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发热等。
有些病人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食欲不振,乏力等。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肺泡炎症状加重,影响呼吸功能。
诊断诊断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医生可能会依据患者的职业和生活环境,结合肺功能检测、胸部X光等检查来确诊。
有时候,还需要进行过敏原皮肤试验或特异IgE检测来帮助诊断。
治疗治疗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关键在于避免过敏原。
一旦诊断明确,患者应尽量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注意个人防护。
在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预防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关键在于提前认识相关过敏原,并避免暴露于这些过敏原中。
特定职业人群应注意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工作场所也应定期通风换气,减少过敏原的浓度。
综上所述,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是一种由吸入特定过敏原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预防是关键,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这一疾病。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CT诊断

[ 要 ] 目的 : 讨 过 敏 性 肺 泡 炎 的 C 摘 探 T影 像 特 点 , 高诊 断 的 准 确 性 。方 法 : 集 经 病 理 及 临床 证 实的 l 过 敏 性 肺 泡 炎 病 提 收 9例
疑及 本 病 的 可 能 , 密切 结合 病 史进 行 分 析 判 断 。 [ 键词 ] 肺 炎 ; 关 过敏 ; 体层 摄 影 术 ; 线计 算机 X
[ 图分 类 号编 号 ] 10 —49 20 )702 —2 0 232 (08 0 —070
外 源 性 过 敏 性 肺 泡 炎 ( xr sc alri av ois e tn i l gc lel i , i e t
E A) A 又称过敏性 肺 炎 , 吸 入过 敏 源后 发 生 的一 种 以 是 肺 泡炎为主要病变 的炎性疾 病 。 。我院 2 0 0 3年 1 ~ 月 20 07年 1 2月共 收治 E A 1 A 9例 , 文对其 C 本 T表 现进 行
例 , 合 国 内外 文 献 回顾 性 分 析 C 结 T表 现 。结 果 : 组 C 本 T表 现 为 双肺 广 泛 的 “ 玻 璃 ” 模 糊 影 l 磨 样 6例 , 中 l 伴 有 实变 影 及 其 4例 数 量 不等 的 边界 模 糊 的 小 结 节 ; “ 赛 克 ” 灌 注 8例 ; 呈 马 样 网状 影 5例 ; 出现 散在 的 小 叶 中心性 气肿 和 肺 纤 维 化 各 2例 。 结论 : 磨 “ 玻 璃 ” 影 与 边 缘模 糊 的 小叶 中心性 小结 节影 是 本 病 的 主要 影 像 表 现 , 马 赛 克 ” 低 灌 注 区也 较 多见 , 有 上 述 表 现 者 应 高度 样 “ 样 对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临床分析(附饲鸽者肺3例)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临床分析(附饲鸽者肺3例)例1:男性,21岁。
入院二月前始间断发热,阵咳,咯白色泡沫痰,喘气,20天前咳嗽加剧,持续发热(体温最高39.5℃),偶有寒战,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曾消炎治疗无好转。
近二月家中饲养7只鸽子。
查体:T:36.7℃,B T:110/70m m H g,P:100次/m i n,R:52次/m i n,端坐位,口唇明显发绀,听诊双肺布满小水泡音,无杵状指(趾)。
例2:男性,28岁。
低热,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气促一年,病情时轻时重,先后按“肺炎”及“肺结核”分别抗炎及抗结核治疗无好转。
患者家中饲养鸽子8只,且每次病情加重均与接触鸽子有关。
查体:BT:120/80mm Hg,T:37.2℃,P:86次/min,R:22次/min,口唇无发绀,双肩胛区可闻及干湿罗音,无杵状指(趾)。
例3:女性,43岁。
亦为家中饲养鸽子者,症状主要为咳嗽,低热及气短,病史为一个月,消炎治疗无效。
查体:B T:120/70m mHg,T:37.6℃,P:90次/min,R:27次/min,口唇无发绀,听诊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音,无杵状指(趾)。
纤支镜涮检:抗酸杆菌(一),瘤细胞(一),病理示:肺间质改变。
以上3例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及胸片,实验室检查等见表1、2、3.上述三例经给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40-60m g/日口服)连用2周,然后在1-2月内逐渐减量,吸氧以及抗菌素治疗,症状缓解,体征减轻。
2 讨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HP)是由于吸入多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物质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组织学的变化特征为肺泡炎和慢性间质性肺炎,伴非干酪化肉芽肿,有时累及体末细支气管。
具免疫性发病机制。
HP多数是在工作中或生活场所吸入了植物或动物的有机粉尘所致。
现已查明能引起特异性的沉淀反应的抗原物质有近20种之多,如发霉枯草(农民肺)、鸽、鹦鹉、鸡的排汇物(鸟类饲养者肺)、湿化和空调系统中的嗜热放线菌(湿化器和空调肺)、动物皮毛(修整皮毛工人肺)等。
急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临床与特征

全部病例 均见弥 漫性 肺部病变 ,主要表现有两 种 引起 细 支 气 管 腔 的 狭 窄 ,形 成 典 型 的 地 图 样 改 变 或 马 赛 克 样 灌 注 异 常 ,这 种 改 变 很 有特 点 ,和 支 。 2 1 弥漫性小叶 中心性 结节l 例。结 节较淡 ,边界 模 气管 分 布 规 律 一 致 l 急性 EAA的 这 些 肺 内 肉芽 . 0
糊 ,大小 较为 一致 ,直径 <5 mm,较 均 匀分布 于两 肿 的典 型病 变 ,是 活 动 性 病 变 、 可逆 ,经 大 剂量
肺。
激 素 治 疗 后 可 吸 收 ,本 组 病 例 全 部 经大 剂 量 激 素 综上所 述 ,急性E AA的肺 部症 状无特 异性 ,但
2 2 磨 砂玻 璃 样 密度影 9 。呈 大片 状磨 砂 玻 璃密 治疗 后 吸 收。 . 例
6 0 6 4 .采集 ,2 X mm或5 mm重建层厚 ,并做MP 像显 性 肺 泡 炎 ,所 以 呈 明 显 的 小 叶 中心 性 分 布 ; 气腔 R 示病变 。 2 结果
类型 :
实 变 影 呈 磨 玻 璃 密 度 改 变 ,其 病 理 基 础 是 肺 小 叶 间 质 的 细 胞 浸 润 和 肺 泡 壁 上 小 肉芽 肿 形 成 ,但 易
a . pe s nstviy p umo ts:pate n 1 Hy r e ii t ne nii tr s
o ih rslt n C [】 o u s t n hg — eoui T J. C mp tAs s. o J i
20 ,7(0:7 - 7 . 0 32 94 ) 5 4 8 4 【] 王 勇 ,吉 金 钟 ,翟耀 杰 ,等 . 3 外源 性 过 敏性 肺 泡 炎 的HRC T诊 断价 值【]实 用放 射 学 , J. 2 0 ,69 :6 — 6 . 0 0 1()50 5 1 [】 吴 茂 铸 ,应 琦 . 源 性 过 敏 性 肺 泡 炎 的 高 4 外 分 辨 率 征 象 ( 2 例 分 析 )【 】 黑 龙 江 医 附 4 J.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2例临床分析

查: 肺活量 ( V C) 1 . 7 8 L , 占预计 值 4 2 %, 用力 肺 活量 ( F V C)
I g M 1 . 0 2 ( 0 . 4 6— 3 . 0 4 g / L ) , 补体 C 3 0 . 9 2 ( 0 . 7 9—1 . 5 2 g / L ) ,
反应蛋 白( C R P ) >1 6 0 m g / L ; 血气分 析 : P H 7 . 4 , 动脉血 二氧
化碳分 压 4 . 5 K P a , 动 脉 血 氧分 压 ( P O ) 5 . 5 K P a , 碳 酸 氢 根
L ) , 体C 3 : 1 . 2 4 ( 0 . 7 9—1 . 5 2 g / L ) , 卒 体C 4 0 . 1 8 ( 0 . 1 6— 0 . 3 8 g / L ) , 类风湿 因子 ( R F ) : 正常 , 抗链 球 菌溶血 素 “ 0” 试
补体 C 4 0 . 2 7 ( 0 . 1 6—0 . 3 8 g / L ) , 类 风湿 因子 ( R F) : 正常, 抗
血 二氧化碳 分压 6 . 1 K P a , 动脉 血 氧分压 ( P O ) 6 . 7 K P a , 碳 酸 氢根 ( H C O ;) 2 8 . 6 m m o WL, 剩 余碱 ( B E) 3 . 8 ; N - 末 端脑 钠 肽 前体 ( N T - p r o B N P)1 3 8 . 9 p g / m l ; 降钙 素 原 ( P C T ) 0 . 0 2 7 n g /
( S C C A g ) : 均正常 ; 凝血试 验 : 正常 ; D . 二聚体 2 3 1 . 3 1 6 i r g / m ] 。
A N A、 E N A、 A C A、 A N C A、 d s — D N A: 均阴 性。心 电图 : 窦性 心动 过速 ; 胸部 C T示 : 两 肺弥 漫性 炎性病 变 ( 图2 b ) 。肺 功 能检
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的症状,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治疗【专业知识】

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的症状,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extriic allergic alveolitis,EAA),也称作过敏性肺炎(hypeeitivity pneumonitis,HP),是由反复吸入有机粉尘或化学活性物质所引起的免疫介导的肺部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全身肌肉及关节酸痛,其基本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早期肺间质、肺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弥漫性单核细胞浸润,其后常出现肉芽肿,晚期可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
此病由Campbell 1932年首次报道。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本病可由多种不同的抗原物质所引起,但其病理和临床有着相同或类似的表现。
已经证实有多种过敏源可引起本病,它们的来源不同,多数为职业性接触抗原而发病。
依接触抗原条件的不同,可分别称作农民肺、蔗尘肺、蘑菇工人肺、饲鸽者肺、化学工人肺等。
近年来,一些与家庭环境有关的EAA也陆续出现如湿化器肺、空调肺、夏季型肺炎等。
导致EAA的抗原大多来源于微生物(如放线菌、细菌、真菌等)、动物、植物、小分子化学物质以及某些药物等。
二、发病机制吸入的抗原物质是否导致EAA的发生取决于宿主和有机物的性质。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免疫机制能解释所有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1.宿主因素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什么样基因背景的人群容易患EAA,但可以肯定EAA的发生与宿主有密切关系。
研究发现,在一定工作环境下,总有一小部分工人会出现EAA症状,其发生率虽然与接触粉尘有关,但经常在5%~20%之间。
最近的一项问卷调查发现有8%的养鸽者会出现EAA症状,有7%的农场工人和15%的在污染的空调环境下工作的办公室职员会发生EAA,提示EAA 的发生有一定的基因背景。
EAA多发生在成人,儿童仅偶然发生。
过敏体质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虽然有些研究提示某些HLA-Ⅱ型抗原如HLA-DR3、DR7和DQW3在一定人群与某些致病原密切相关,但至今还未得到证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9-13T15:52:14.6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谭小霞[导读] 本文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调查探讨了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
谭小霞(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276023)
【摘要】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 A A),也称为过敏性肺炎(HP),是由于反复的吸入含有某些抗原性质的有机粉尘引起的免疫介导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发病的的原因主要是长期暴露在抗原环境,主要的病变位置在肺泡、肺泡间隔、血管和终末细支气管,还会牵连到两肺远端的细支气管、肺泡及肺间质[1]。
临床检测患者的身体症状会发现其免疫系统较低。
近些年它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因此本文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调查探讨了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手段。
【关键词】肺泡炎外源性变应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以下是本院于2010年收治的28例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肺功能及免疫学进行检查。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8例,临床检查均患有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男26例,女2例,年龄21~59岁,均为工程施工人员,工作主要内容是清除生活垃圾,具体过敏原不清,主要原因是职业环境接触。
本组患者无其他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1.2方法
分析28例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预后等特点。
2 结果
患者均有发热症状出现,入院时测温最高温度为39.0℃,最低37.8℃。
除该症状外,26例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有18例患者呼吸不畅;2例患者出现紫绀现象;10例患者发生肺部啰音。
实验室检查发现有22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增多;4例患者免疫球蛋白G升高;4例患者免疫球蛋白M升高;26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2例抗核抗体阳性;8例血气分析异常,其中2例发生呼吸性酸中毒,8例患者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X线胸片及高分辨率CT扫描(H R C T)[2]有24例患者双肺见弥漫性小叶中心性小结节影、斑片状磨玻璃影,其中2例伴有局限性的肺气肿,4例左上肺野出现网格状条索影。
患者在进行刷检得到的抗酸杆菌、癌细胞均显阴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区分淋巴细胞亚群,其中CD4/C D8平均为0.64±0.21。
26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显阳性。
治疗时,20例患者进行对症配合激素治疗,每天服用泼尼松40~60m g,连续口服4周,逐渐减量,疗程持续2个月。
剩余的8例患者不使用激素治疗,每天注射一次头孢唑啉2g。
5~7d后,20例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
20d后,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胸片复查,发现其中的24例患者肺部阴影完全消失,剩余4例患者还存在部分肺部阴影。
经检测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发现情况均有所改善,同时血气分析测定PaO2也有明显改善。
3 讨论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主要是Ⅲ型及Ⅳ型超敏反应引起,引起E A A的致病抗原种类较多,有时不易察觉,本组患者的过敏原均未确定。
由于本组患者均为公路涵洞修复工程施工的人员,有可能是环境中接触到过敏原引起。
E AA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
急性和亚急性在临床表现和病程上有一定的相叉,急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临床表现为接触到过敏原后4~12h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一旦离开致病环境或者过敏原,症状会逐渐得到改善,自行消失。
亚急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病症较轻,起病时不明显,但患病时间较长,并且患病期间病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同时也会出现间歇性急性发作。
慢性E A A主要症状为慢性干咳、呼吸困难和发绀,发病的原因可能是急性或亚急性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引起。
本组患者的临床特症较轻,主要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类似于急性E A A。
其中6例患者临床症状只有咳嗽,这也说明了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病情与吸入过敏原的时间和浓度有关。
由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在临床检查、影像学观察及其他检测中与其他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差异不大,在临床上无明显的特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检测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首先标准。
本文根据从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他参考文献中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内容作出诊断。
①患者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②患者接触过敏原后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在离开过敏原或者致敏环境后,症状会自行消失或减轻;③经X线胸片和胸部CT后,显示肺部出现异常现象;④进行肺功能检查,发现存在弥散功能障碍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⑤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血清特异性沉淀抗体阳性;⑥患者无支气管哮喘、结节病等疾病。
本组患者在经过临床检查及胸部CT、肺功能检查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可以确立患者无其他病史,确诊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由于过敏反应的特点是脱离过敏原,病情会自行缓解,因此在进行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治疗的首要条件是脱离过敏原,多数患者在脱离过敏原后症状缓解。
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其肺功能有明显异常,应立即卧床休息,呼吸出现问题的患者要立刻给氧,治疗时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剂量和疗程一般根据患者的病情来确定,待病情逐渐稳定后,药量减少,直至停药。
参考文献
[1] 杨中卫,王良兴.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发病机制及诊治[J]. 医学综述.2008(04)
[2] 禇涛.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的H R C T影像特点[J].中国实用医药.2008(12)
[3] 吴茂铸,怀钢,应琦.源性过敏性肺泡炎21例临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