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二氧化碳气肥机 温室大棚增效益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业生产中的应用:为什么要施用CO2 。

理由有二条:栽培棚内CO2不足,有资料表明:大棚内CO2浓度一天的变化是日出前约为500~600PPM;日出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降到100PPM以下。

季时,大棚边膜放下,起保温作用,这样就形成一个密闭设施,CO2的浓度会下降,同时为增施CO2创造了条件,增CO2的浓度容易进行控制。

O2气肥的主要作用在草莓、西瓜、茄子、黄瓜、番茄、地蒲、南瓜等作物上增施CO2气肥,主要有五个方面作用:一是提高植物的光合可提高农产品的内外品质,增加效益;三是提高产量,尤其是瓜果类的前期产量;四是提早上市时间;五是可增强植株性。

在植物非试管快繁中,叶片的光合效率显得尤其重要,增加CO2浓度可明显提高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胞的活化及根系的形成.化碳检测仪在蔬菜大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了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二氧化碳检测仪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我们应该具体场合具体对待。

首先要确定它的使用场合:工业环境的不同,选择气体检达森特无损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和您一起分享一下关于二氧化碳检测仪的应用情况:检测仪:仪器操作方便,体积小巧,可以携带至不同的生产部位,电化学检测仪采用碱性电池供电,可连续使用1000小时;红外线传感、新型LEL检测仪、PID和复有些已采用无记忆的镍氢或锂离子电池),使得它们一般可以连续工作近12小时,所以,作为这类仪器在各类工厂和卫生部门的应用越来越广。

检测仪:工业装置上和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检测仪。

它可以安装在特定的检测点上对特定的气体泄漏进行检测。

固定式检测器一般为两体式,有传感器和变送组测现场,有电路、电源和显示报警装置组成的二次仪表为一体安装在安全场所,便于监视。

同前节所述,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更适合于固定检测所要求的连续、长时间稳定等特点。

它们同样要根据现场气体的种类和浓度加以选择,同时还要注意能泄漏的部位,比如要根据气体的比重选择传感器安装的最有效的高度等等。

殖场:些大型的养殖场,如:养牛、猪、鸡等都是在一些密闭或者半密闭的圈舍里养殖,因为饲养的家畜、家禽数量多、密度大,这些动物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通风,二氧化浓度过高就会导致动物导致缺氧,出现精神不振,乏力,食欲减退,增重迟缓,发病率高等症状。

CO2气肥增施技术在大棚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试验分析

CO2气肥增施技术在大棚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试验分析

摘要: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原料之一。

文章通过对CO2气肥增施技术在大棚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应用试验分析,得出结论:在蔬菜大棚内增施CO2气肥,可促进蔬菜生长,提高蔬菜抗病虫害的能力,有利于改善果实品质,缩短蔬菜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大棚内增施CO2气肥技术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无风险、增产增收的先进实用技术。

关键词:CO2气肥增施技术;大棚温室蔬菜;应用试验 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原料之一,被称为大棚蔬菜的粮食。

蔬菜正常生长需求的CO2体积分数为800×10-6~1 500×10-6 ,而日光温室大棚光照弱、湿度大,气流交换缓慢,CO2浓度较低,无法满足蔬菜生产需要。

据测定,大棚温室CO2的体积分数以日出前为最高,但也只有100×10-6~200×10-6 ,日出后一小时内大棚空气中的CO2浓度会迅速下降。

采用CO2气肥增施技术,在大棚蔬菜最缺乏CO2时进行人为补充,可使大棚温室内CO2浓度迅速提升,为蔬菜光合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1 试验概况 选择交通便捷、大棚温室蔬菜种植基础条件较好的两个日光温室大棚,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棚内施肥、统一田间管理,分阶段观测记录蔬菜株高、叶绿素含量,比对蔬菜品质、采摘时间。

1.1 试验地点 在淮安市淮阴区棉花庄镇军田村的武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选择两个基础设施完全相同的日光温室大棚(大棚规格为80 m×9 m×4.5 m)。

在甲棚增施气肥,乙棚为对比棚,不增气肥。

1.2 试验原理 将碳铵水解成氨气、CO2气体和水,然后对氨气进行净化。

水解式为:NH4HCO3 NH3↑+ CO2↑+H2O。

 1.3 试验方法 首先,在密封容器中加入10 kg水和4 kg碳铵,将温控器开关调至60℃,得到2 200 g CO2和4 000 g NH3;然后对氨气做净化处理,获得纯净的CO2气肥和氨水肥料。

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

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 ——提高温室大棚效益突破性的科技成果编者按: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明都会催生一个新的产业,新产业的大发展会推动整个经济的大发展,世界上几次产业革命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新的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可以使温室大棚蔬菜增产50%以上,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必然会使温室大棚得到迅速发展,切实解决好“菜篮子”问题。

这项技术是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广开来意义重大。

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提高温室大棚效益突破性的科技成果植物体中含碳和水高达95%以上,含氮、磷、钾不到5%。

几十年来,通过增施氮、磷、钾肥使作物增产50%以上。

二氧化碳和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水是农业的命脉,千百年来,兴修水利成为农业增产增效的主要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水浇灌作物可以增产3---5倍。

二氧化碳作为植物生长的主要物质原料,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关键因子之一,它既是光合作用的底物,也是初级代谢过程、光合同化物分配和生长的调节者,参与植物体内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对植物生长有直接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不仅能显著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同时还能通过扩大光源利用范围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比较稳定,变化不大,一般为0.03%----0.04%,这个浓度在温度25℃以下时,随着温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增强,创造的有机物质增多,作物表现出旺盛的生长状态;当温度超过30℃时,光合作用创造的有机物与作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相同,甚至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作物停止生长。

冬季温室蔬菜生产为了保温的需要,常使大棚处于密闭的状态,造成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相对阻隔,二氧化碳得不到及时的补充。

日出后,随着蔬菜光合作用的加速,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有时会降至二氧化碳补偿点(0.008%---0.01%)以下,蔬菜作物几乎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发育,造成病害和减产。

国外通过燃烧白煤油和焦炭的方法增加温室中的二氧化碳,能起到增产作用,可是由于成本高和燃烧时易产生有害气体,大面积推广受到影响。

二氧化碳对大棚蔬菜的作用及施用方法

二氧化碳对大棚蔬菜的作用及施用方法

二氧化碳对大棚蔬菜的作用及施用方法二氧化碳对大棚蔬菜的作用及施用方法二氧化碳是蔬菜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300微升/升左右,远远不能满足蔬菜优质高产的需要。

如果把二氧化碳浓度从大气的浓度提高到1000微升/升,植物的光合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

因此,大棚使用二氧化碳,是保护地蔬菜高产优质栽培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不仅为蔬菜生产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满足蔬菜生长需要,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而且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

在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二氧化碳增量措施就是在土壤中增施有机肥和在地面上覆盖稻草、麦糠等,通过微生物降解作用,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碳持续不断的补充大棚内,供给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

但是光靠增施有机肥来补充二氧化碳还不能满足蔬菜的需要。

二、固体二氧化碳气肥。

固体二氧化碳气肥为褐色扁形颗粒或圆片状,具有物理性状好、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方法安全、肥效长等特点。

具体施肥方法是:在蔬菜生长旺盛期到来之前,在行间开沟撒施,片剂每隔30厘米放1片,而后覆土2~3厘米厚,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有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

一般有效期长达60~80天,高效期在1个月左右,施肥后通风时以中上部放风为宜。

三、燃气二氧化碳发生器。

选用燃烧比较完全的炉作为施气发生器,于每天日出后燃放,在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到1000~1200微升/升时停止燃放。

并关闭大棚1.5~2小时。

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利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将农作物秸秆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秸秆在转化过程中释放热量,可使地温提高4~6℃,棚温提高2~4℃,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特别是根系的生长;同时微生物孢子,可对蔬菜病害起到很好的生物防治效果;并能够改良培肥土壤。

进而实现蔬菜高产、优质和无公害。

大棚用吊挂式二氧化碳气肥与二氧化碳发生器

大棚用吊挂式二氧化碳气肥与二氧化碳发生器

大棚用吊挂式二氧化碳气肥与二氧化碳发生器(一)、大棚用二氧化碳发生器: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应用于温室、大棚,对各种蔬菜、瓜果、水果、花卉等作物均有显著的增产(30%以上)、提高品质、促进早熟(两周以上)、抵御病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等功效。

所有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二氧化碳气体和光合的反应,也就是说任何植物,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就不能生长。

温室大棚内部的植物就不能吸收正常的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大棚内部在光合作用下,二氧化碳气体严重不足,植物处于严重饥饿状态,无法完成光合作用,几乎停止生长。

如果大棚内部以科学方式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来增加补足二氧化碳的浓度,对温室大棚的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则可增产30%以上。

二氧化碳发生器,采用燃烧液化气产生的大量纯净的二氧化碳,来解决温室大棚内部的二氧化碳严重不足的问题,可以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使作物在富含二氧化碳营养气体的状态下茁壮成长。

该产品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原料易购,发生气体浓度高,运行费用低,投入产出比高(1:10)。

使用当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并且获得可观收益,是温室大棚作物早熟,增产,提高品质不可缺少的农业设施。

该产品是冬季温室生产的必备“气肥机”。

(二)、大棚用吊挂式二氧化碳气肥:袋式二氧化碳气体肥料,是广泛应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必不可少的一种二氧化碳增施方法。

该产品通过实践证明:使用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减少病虫害,提高产品品质,大幅度增加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是实现绿色农业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使用效果显著,吊挂在植物上端定期更换一次,不影响正常的田间作业,价格合理,更适合广大温室种植户使用。

日光温室大棚CO2气肥的施用技术

日光温室大棚CO2气肥的施用技术
浓 度 很 低 , 均 约 占空 气 的 3 0“ ・ 。 而 大 多 平 2 L 数 植 物适 应 的 C : 度 在 1 O 20 0 I・ ~ 在 O浓 O ~ 0 L ,
这 个 C 浓 度 范 围 内 C 浓 度 增 加 1倍 作 物 产 量 O O
3 碳 酸 氢 铵 与 稀 硫 酸 混 合 制 备 C 肥 O气 的具 体 方 法
黑龙 江农 业 科 学 2 0 】 ) 1 8 01 ( 2 : 7
H in i g gchr Sic e g n A ruu lcn s l j i a ee o a
中图 分 类号 : 1 5 3 S 4 . 文献 标 识 码 : B
◆实用技 术 ◆
文 章 编 号 :0 2 2 6 ( O 0) 20 7 — 1 1 0 — 7 7 2 1 1 — 1 8 0
硫 酸 4 5k 。一般 植 物 棚 内最 适 宜 C 度 为 . g O浓
1 00 1 3 0 址L・ 。 0 0 I
物光合作 用强度相 应 的增 加 3倍 , 如果 C 浓 度 0:
不 变 , 光 强 度 增 加 3倍 , 物 光 合 作 用 强 度 仅 增 把 植
内制 造 大量 的 C O 气体 , 具体操 作如 下 :
在 3 0m。的 温 室 内 , 碳 酸 氢 铵 1 5 k 稀 0 需 . g,
就 会 提 高 1 。有 试 验 表 明 , 植 物 放 在 全 光 照 倍 把 的 15 强实验室 内, C 浓度 增加 3 时 , /光 当 O: 倍 植
道 ( 地 高 度 2m 左 右 ) 每 间 隔 1 O 1 5m 打 1 离 , . ~ . 个 直 径 2mm 左 右 的 孑 , 离 反 应 桶 处 可 适 当 增 L远

大棚蔬菜种植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技术大棚蔬菜种植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技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剧,我们对蔬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也给蔬菜种植带来了挑战。

为了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大棚种植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调控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作用不可忽视。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它对蔬菜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改善蔬菜的生长环境,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一种常见的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技术是增施二氧化碳肥。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通过在大棚内增施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这种方法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迅速提升蔬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但是,增施二氧化碳肥也需要谨慎使用,过量的二氧化碳会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疾病。

另外一种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技术是利用循环通风系统。

通过在大棚内安装循环通风系统,可以实现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均衡分布。

这样一来,蔬菜能够充分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循环通风系统还能够有效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蔬菜的生长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最近,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技术——利用光合生长灯具,也开始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应用。

这种灯具能够通过产生特定的波长和强度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的光合作用环境,从而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效率。

由于光合生长灯具可以根据不同蔬菜种植的需求进行灯光的调节,使得二氧化碳浓度调控更加精确和有效。

总的来说,二氧化碳浓度是大棚蔬菜种植中一个重要的调控参数。

通过增施二氧化碳肥、循环通风系统和光合生长灯具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调节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改善蔬菜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质量。

然而,不同的调控技术适用于不同的蔬菜种植环境和种植需求,农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二氧化碳施肥效应

二氧化碳施肥效应

二氧化碳施肥效应
近年来,二氧化碳施肥作为一种新兴的热点技术已经受到了众多科研人员和农民们的高度重视,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首先,二氧化碳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减少土壤的杂质,从而改善土壤的肥力。

施用二氧化碳肥料可以大大提高土壤的蓄水性,增强土壤的结构,使土壤紧实湿润,促使植物生长富足。

其次,二氧化碳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施用二氧化碳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活动性,使得氮素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质量。

此外,二氧化碳施肥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的吸收可以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降低温室效应,减少地热效应,保护环境和稳定气候。

另外,二氧化碳施肥还可以增加作物抗病能力,降低植物病虫害发生率,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竞争力。

总之,二氧化碳施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而且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增加作物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的竞争力。

因此,二氧化碳施肥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已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一些国家正在积极推行二氧化碳施肥技术,以更好地为建设“绿色农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当前,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还在不断改进和发展当中,而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二氧化碳施肥的安全性、质量控制以及节约利用等。

因此,我们期待科学家们和社会各界人士通过不断的努力,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继续改进它,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二氧化碳气肥机温室大棚增效益
温室大棚里增施“气肥”,是指人为地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进行的,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

温室大棚一般用于寒冷季节的蔬菜、水果和花卉生产,为了保持温室大棚里的一定温度,通常都是封闭的。

这样,势必造成了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低;使温室中的作物光合使用非常缓慢,有时甚至会停止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因此,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非常必要了。

根据农村的需要,现已研制成功一种气肥机,并已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

一、气肥机的特点
气肥机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使用成本很低,它生产1公斤二气化碳的成本大约是0.6元左右。

比用其它的方法成本低50%--80%,如果配套使用的是温室大棚中原来就有的加温煤炉的话,那成本就更低了。

但该气肥机必须使用220伏的交流电源,在没有电的温室大棚里还不能使用。

二、气肥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1.促进温室作物的生长通常增施气肥10--20天,就可以看到作物在茎粗、株高、叶厚、叶面积、叶片数量、叶色等方面,都比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2.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增施气肥的作物可以明显降低白粉病、霜霉病等温室常见病害的发病率。

和对照组相比,可以减少农村施用50%左右,有一部分用户还做到了完全不用农药,这对于发展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降低生产成本都有很好的作用。

3.促进作物早熟增施气肥的作物可提前7--20天采摘上市。

4.改善果实的营养成分、口感和外观经测试,施用气肥的西红柿的含糖量提高了11.79%,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
5.14%;黄瓜干物质重量提高了4.58%,维生素提高了14.6%,吃起来口感也好得多。

5.延长作物的收获期像黄瓜是非常明显的,部分用户推迟拉秧期1个月左右。

6.大幅度增产增收增产的幅度一般达到40%以上,一部分用户还做到成倍增产。

三、注意事项
气肥机一般在早晨揭开草帘或者日出以后温室大棚里有光照的时候开机,每天开机2--4小时,这要根据光照的强度和作物的生长阶段来确定。

阴天或者是秧苗期,开机时间要短一些,控制在2小时左右;晴天或者是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开机时间就要长,需要4小时左右。

如果配有二氧化碳测试仪的话,就可以根据仪表的指示来控制开机的时间。

增施气肥基本上不改变原来的田间管理方法,但是由于作物生长旺盛,所以要相应增加水肥,通常连续使用气肥机7--20天,就可以看出增施气肥的效果。

但是,如果温室大棚里的地温或者气温过低,增施气肥的作用就不大了,这时候可以暂停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