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用吊挂式二氧化碳气肥与二氧化碳发生器

合集下载

大棚葡萄施用二氧化碳气肥

大棚葡萄施用二氧化碳气肥

大棚葡萄施用二氧化碳气肥作者:魏留永来源:《果农之友》 2016年第12期为了增温保温,早开花,早成熟,塑料大棚种植葡萄经常处于封闭状态,很少进行通风换气,CO2 得不到补充,不能满足葡萄生长发育的需要。

因此,适时、适量地补充棚内CO2,对提高葡萄的光合强度,提前发芽开花,提早成熟上市,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施用时间2 月底至4 月底,葡萄萌芽后开始施气。

前期施气时间稍长些,后期因温度升高,施气时间稍短些。

每天6:50—8:00 施气,即日出后进行。

施气后闭棚至9:00,在9:00 以后揭膜通气降温。

晴天可多施,阴天少施,雨天停施。

2 施用浓度和方法根据试验,CO2 含量可在每立方米1 000~1 300 毫克之间。

气温低,闭棚时间长可适当增加用量。

先根据大棚的长、宽度计算出体积和用量。

将CO2 发生器具置于大棚中间,以利于气体向四周扩散。

首先把碳酸氢铵放进塑料桶内,再加入适量的清水混和,然后将稀硫酸桶吊于高处,经过导管慢慢滴入塑料桶内,与碳酸氢铵产生CO2 气体。

气体再经另一导管释放出来,施放结束后即关闭阀门。

塑料桶内的碳铵可连续使用,待反应完毕及时更换。

3 施用效果大棚葡萄施用CO2 气肥后,叶色浓绿而且有光泽,叶片增厚变大,植株健壮,果实着色早,粒大味甜,成熟期比露天提前8~10 天,每亩葡萄可增产150~250 千克。

4 注意事项由于反应液是硫酸和碳酸氢铵,具有一定的腐蚀性:①不能让反应液直接与植物的根、茎接触;②严禁儿童与反应液接触;③注意人身安全,防止药液飞溅到人身上和接触皮肤;④必须注意棚内温度,要掌握好通气放风时间;⑤如果利用反应桶内的残液做肥料,施用时要防止对作物产生药害。

魏留永(河南省中牟县林业局河南中牟451450)。

二氧化碳在大棚内的施用技术

二氧化碳在大棚内的施用技术

二氧化碳在大棚内的施用技术二氧化碳在大棚内的施用技术一、施用方法提高温棚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很多,如利用钢瓶装液态二氧化碳释放法,燃烧煤或其它碳氢化合物等燃料产生二氧化碳法,通过实行蔬菜与食用菌培养间作法或发展种养一体的生物生态法。

但这些方法是在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了有害气体,或是成本费用高,操作不方便,都不太理想。

目前,较为常用的增施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化学反应法及土壤施用法。

1、化学反应法:利用硫酸和碳酸氢铵的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其副产品硫酸铵可作肥料使用。

一般每亩温棚,每天用碳酸氢铵3公斤~4公斤,加入96%的浓硫酸2公斤~2.5公斤,这样可使温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达1000ppm。

具体操作时,可使用市场上出售的二氧化碳发生器,也可用小型塑料桶。

浓硫酸使用前要与水按体积比1:3配制稀释,稀释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每座温棚设二氧化碳施放点6个~10个,将桶均匀悬吊在温棚内,桶口高度略高于蔬菜生长点的高度,以利于二氧化碳的扩散均匀和被蔬菜吸收利用。

进行化学反应时,可先将塑料桶内放入碳酸氢铵,然后注入稀释好的硫酸;亦可先将稀释好的硫酸放入桶内,然后加入所需的碳酸氢铵。

总之要使硫酸反应完全,直至加入碳酸氢铵不产生气泡为止,以减少废液的酸度,用毕的废液兑水50倍以上作追肥用。

2、土壤施用法:通过向土壤施用可产生二氧化碳的各种肥料,利用其分解缓释出的二氧化碳持续不断地补充于温棚内,供给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

常用的土壤施用法包括:⑴增施有机肥法。

利用各种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在土壤中分解而产生二氧化碳;⑵深施碳酸氢铵法。

在蔬菜株行间将碳酸氢铵按每平方米10克~15克埋入8厘米~10厘米土层中,每月2次~3次,利用其自然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增加温棚内二氧化碳浓度;⑶固体二氧化碳颗粒肥法。

利用市售的球形固体二氧化碳颗粒肥,采用沟施、穴施等方法施入土壤,让其缓慢释放二氧化碳,每隔30天~40天施用一次,此法效果明显,使用安全。

大棚施“气”肥,增产又增收

大棚施“气”肥,增产又增收

大棚施“气”肥,增产又增收作者:中国农业技术网编辑张爱兰是内蒙古察右中旗科布尔镇的一名蔬菜大棚种植户,她种植的西红柿马上就能上市了。

看着满眼的西红柿,她兴奋地说:“这都是我家使用了二氧化碳气肥结出的累累果实。

”科布尔镇的设施蔬菜种植园有下卧式厚墙体钢骨架日光温室100栋,在日光温室内配套有滴灌系统、沼气池、二氧化碳发生器。

为了增产增效,察右中旗在设施蔬菜种植园的辣椒、黄瓜和西红柿种植中全面推广二氧化碳气肥。

据旗多经站技术人员介绍,温室大棚里增施“气肥”,是指人为地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进行的,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因素。

试验测算,黄瓜采摘期平均每栋温室使用20天二氧化碳气肥需成本费800元,其中温室气肥设备费700元,每栋温室黄瓜销售收入为3129元,实现纯利润2329元,比使用二氧化碳气肥前增加纯利润550-600元,增加效益达31%左右。

据悉,察右中旗采用的气体施肥技术为当前最新的一代产品,通过电把碳铵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气,然后用水过滤掉氨气,直接让二氧化碳作用于植物。

使用二氧化碳气体施肥,远比其他的肥料便宜,同时还避免了药物残留。

大棚施“气”肥,增产又增收所谓“倒春寒”,就是指早春气候转暖以后,冷空气回流,天气突然转冷,气温骤然下降的气候情况,“倒春寒”来临时,往往伴有风、雨、雪。

如防范不..所谓“倒春寒”,就是指早春气候转暖以后,冷空气回流,天气突然转冷,气温骤然下降的气候情况,“倒春寒”来临时,往往伴有风、雨、雪。

如防范不力,就会造成倒棚、棚膜被吹乱掀走,棚架折断,菜苗冻坏冻死等现象。

中国农业技术网为您介绍,遇到倒春寒时大棚菜应急的四方面措施。

一覆盖多层膜。

可采取双层或多层保温膜覆盖,也可在棚内再套小棚或盖地膜,还可采用无纺布等覆盖。

二燃烧加温炉。

寒潮期间使用带排烟管的加温炉加温。

注意排烟管要严密,防止泄漏烟雾,使蔬菜受害。

浅谈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浅谈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

Z h i f u j i n g y a n浅谈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李芳温室大棚中最常见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大棚中温度升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若二氧化碳不足,大棚中的植物很容易出现发育不良、少开花、少坐果的情况,不利于大棚增产,对于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有所损害,也是温室大棚栽培常见的问题。

本文从二氧化碳在温室大棚中的增施技术入手,分析二氧化碳发生器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方式,探讨温室大棚中应用二氧化碳发生器的效益,为提高大棚产量提供一些思路。

1、二氧化碳和温室大棚温室大棚是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为植物提供生长温度的设施,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的十分普遍,能够在低温季节培养蔬菜、花卉,也能为植物育苗。

温室和大棚并非同类,大棚是比较简陋的植物栽培设施,只是利用塑料薄膜来延缓室内温度降低速度,温室则要复杂得多,其中可以架设增温设备、保温设施、二氧化碳发生器等设备,可根据需求进行温度调控、增加养料、实施灌溉,对室内栽培的植物施以更加精细的照顾,实现农业增产。

二氧化碳是温室大棚中十分重要的成分之一,二氧化碳在室内浓度达到一定标准,不仅能够促进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上升,延缓温度下降,节省升温设备的成本和能源消耗,还能够促进温室大棚内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开花、坐果,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

若植物生长过程中没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减缓甚至停滞,影响温室大棚的栽培产量,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

2、温室大棚中二氧化碳增施技术(1)燃烧法二氧化碳最常见的来源就是矿物质原料燃烧,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煤炭的完全燃烧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方式也被称为燃烧法。

燃烧法是最简单的、最易控制的二氧化碳增施技术,在温室大棚中使用得十分频繁。

使用燃烧法时,农户要注意保持完全燃烧,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危害植物和温室大棚中工作的人员;燃烧着的设施要能够在温室大棚内移动,避免固定在一个点上,提高二氧化碳施用均匀程度的基础上,避免燃烧过程中的热度灼伤植物;温室大棚中一次燃烧制取二氧化碳的时间要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避免温室大棚内氧气消耗过量导致不完全燃烧。

大棚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原理

大棚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原理

大棚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原理
大棚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棚空气中。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与酸反应来产生二氧化碳。

一种常用的二氧化碳发生器是碳酸氢铵(NH4HCO3)发生器。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装有碳酸氢铵的容器和一个装有酸的容器。

当这两个容器连接在一起时,酸与碳酸氢铵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相应的盐。

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NH4HCO3 + HCl →NH4Cl + H2O + CO2
在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释放。

这些发生器通常设计成通过气体管道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引导到大棚的空气中。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在大棚中维持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使用应该遵循安全操作和正确的使用指导。

确保适当的通风和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是非常重要的,以免对植物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日光温室大棚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注意事项

日光温室大棚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注意事项

日光温室大棚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注意事项日光温室大棚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注意事项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被称之为“植物的粮食。

”在温室大棚中,充足的二氧化碳是产量和质量的保证。

日光温室大棚里增施“气肥”,就是指人为地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过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进行的,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日光温室大棚施用二氧化碳气肥的注意事项:一、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施用量。

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但过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超过0.5%-0.6%)则会降低光合作用效率。

且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大量使用以后容易积聚在地面附近,时间长了会使地表土层中含氧量降低,导致根系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

由于日光温室大棚棚内夜间积累的二氧化碳可供应一段时间,所以应在揭棚1小时后使用,并随着光照和温度的变化,其用量也应随之改变。

作物的光合作用在白天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上午的9点到11点和下午的2点半到3点半(冬季棚室条件下),在这两个光合作用*旺盛的阶段适量施用二氧化碳,会大幅度地提高光合效率,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

同时也应根据天气状况来合理使用,阴天不施,晴天时应增加施用量,但是在高温情况下要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二、注意正确的施肥位置。

一般来说,蔬菜的中上部叶片见光多,光合能力*强,需要的二氧化碳也多,在施用时要均匀地施用在蔬菜的中上部。

但要注意不能离作物的生长点太近,以免浓度过高抑制其生长。

三、在不同生育阶段施用量也不同。

茄果类蔬菜从定植至开花,二氧化碳需求量少,一般不需施用。

当蔬菜进入开花坐果期后再施用,这对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

四、加强栽培管理。

蔬菜施用二氧化碳后,光合作用需要的养分增多,因而根系的吸收能力提高,生理机能改善。

注意增施有机活化营养套餐肥嘉美赢利来、嘉美内钾德,还应注意加强整枝打叶,改善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平衡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吊带二氧化碳气肥生物知识

吊带二氧化碳气肥生物知识

吊带二氧化碳气肥生物知识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是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气肥,在一些果、菜的设施栽培中广泛应用。

与传统技术相比,简便、易用,效果明显。

不过,虽然好用,但种植户在一些细节上,存在一些使用误区,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那么温室吊袋式二氧化碳如何施肥呢?温室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在设施蔬菜栽培中,气体交换受到限制,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补充到温室内,造成室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足,使蔬菜长期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光合作用缓慢,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需采取人工方法补充二氧化碳。

采用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可以适时补充保护设施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其保持适宜蔬菜、瓜果光合作用所需的浓度,增加干物质的积累,进而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

不同种类二氧化碳施肥方式(燃烧法、化学反应法、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钢瓶法、新型二氧化碳气体肥料法)的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技术具有使用方便、产气量高、释放期长、绿色环保的特点,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增产增效情况:黄瓜亩增产15%,番茄亩增产30%,辣椒亩增产25%,芹菜亩增产43%。

具体技术要点1.主要技术: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由发生剂和促进剂组成,使用时将二者拌匀,将混合好的二氧化碳肥放入带气孔的吊袋中,挂在温室、大棚中的骨架上,吊袋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就会不断从气孔中释放出来。

2.施肥时期:叶菜类蔬菜在起身发棵期开始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此期叶片活力强,光合生产率高,二氧化碳利用率高,增产幅度大。

茄果类蔬菜在开花坐果至果实膨大期为二氧化碳施肥最佳时期,此期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有机物质积累多,能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产量。

3.施肥方法: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为使增施的二氧化碳能均匀施放到蔬菜功能叶周围,应将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置于植株群体冠层高度位置,通常在蔬菜上方0.5米,并采取多点施放以保障其均匀性,使增施的二氧化碳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吊袋式二氧化碳发生剂应将吊袋挂在温室、大棚中的骨架上,按“之”字形排列。

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大棚施肥使用技术

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大棚施肥使用技术

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大棚施肥使用技术胡丽娜【期刊名称】《现代农业》【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1页(P43)【作者】胡丽娜【作者单位】阜蒙县农发局蔬菜服务总站,辽宁阜蒙 123100【正文语种】中文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是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气肥,在福兴地果、菜的设施栽培中广泛应用。

与传统技术相比,简便、易用、效果明显。

不过,虽然好用,但种植户在一些细节上,存在一些使用误区,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使用:为有效解决春、冬季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和光合作用不足的问题,为了解二氧化碳肥料的使用效果,近期采用问卷方式对十家子、西大营子村种植户使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进行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整理发现温室大棚内使用吊袋式二氧化碳肥料,即提高了蔬菜产量,又优化了蔬菜品质。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产物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由于二氧化碳匮乏,作物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如果在大棚内适量施用二氧化碳,就会实现蔬菜生产的再高产,实践证明,大棚内蔬菜栽培中进行二氧化碳施肥,能够强健植株,增加蔬菜抗病能力;植株成熟期早,品质好,特别是前期增产幅度明显。

使用量:一般亩用量为 100kg左右,分20d施用,每次分 20个点,每个点用0.2~0.3kg,再加等量碳铵,然后加水,加水量约为气肥和碳铵的总重量,加水后几分钟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产气率(按气肥本身重量计)1h≥13%;24h≥21%,之后还可在几十天内缓慢产生同量气体。

由于能持续产气,可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前期适当多用,后期用量酌减;另外,可视作物叶面积系数大小、气温高低和光照强弱,适当增加或减少用量。

当然,若总用量增加,增产增效幅度更大。

使用时间:早晨日出或揭苫后0.5~1h施用,阴雨天或棚温过低时不用。

使用气肥可适当延迟揭膜通风,其间隔应大于1h,以利作物充分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

使用方法:使用时用容器或塑料袋盛放,吊挂在植株上部,下午或傍晚取下,倒在棚内适当地点 (仍应均匀分布),并及时与土壤拌和,防止肥液渗漏,同时便于缓效产气及利用其中氮素等肥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用吊挂式二氧化碳气肥与二氧化碳发生器
(一)、大棚用二氧化碳发生器:
燃气式二氧化碳发生器,应用于温室、大棚,对各种蔬菜、瓜果、水果、花卉等作物均有显著的增产(30%以上)、提高品质、促进早熟(两周以上)、抵御病害、减少农药使用量等功效。

所有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二氧化碳气体和光合的反应,也就是说任何植物,没有二氧化碳气体,就不能生长。

温室大棚内部的植物就不能吸收正常的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大棚内部在光合作用下,二氧化碳气体严重不足,植物处于严重饥饿状态,无法完成光合作用,几乎停止生长。

如果大棚内部以科学方式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来增加补足二氧化碳的浓度,对温室大棚的植物生长至关重要,则可增产30%以上。

二氧化碳发生器,采用燃烧液化气产生的大量纯净的二氧化碳,来解决温室大棚内部的二氧化碳严重不足的问题,可以提高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使作物在富含二氧化碳营养气体的状态下茁壮成长。

该产品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原料易购,发生气体浓度高,运行费用低,投入产出比高(1:10)。

使用当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并且获得可观收益,是温室大棚作物早熟,增产,提高品质不可缺少的农业设施。

该产品是冬季温室生产的必备“气肥机”。

(二)、大棚用吊挂式二氧化碳气肥:
袋式二氧化碳气体肥料,是广泛应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必不可少的一种二氧化碳增施方法。

该产品通过实践证明:使用袋式二氧化碳气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减少病虫害,提高产品品质,大幅度增加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是实现绿色农业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袋式二氧化碳气肥,使用效果显著,吊挂在植物上端定期更换一次,不影响正常的田间作业,价格合理,更适合广大温室种植户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