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

合集下载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A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A

2011-2012年第二学期《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A 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人们的需要总是指向于某种具体的事物,是对一定对象的需要。

这是指()。

A、需要的选择性B、需要的指向性C、需要的周期性D、需要的发展性2、从气质的类型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

A、胆汁质B、抑郁质C、多血质D、粘液质3、应朋友之邀请而作访友旅行的动机是()。

A、业务动机B、交际动机C、文化动机D、购物动机4、在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对性格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理因素B、心理因素C、环境影响D、文化因素5、培养各种技能的基本途径是()。

A、练习B、模仿C、思考D、尝试6、一个情绪爱激动的游客,在旅游途中可能爱发表意见,吃饭时可能热情好酒,而在等待时可能最不耐烦。

这表现了气质的()。

A、先天性B、稳定性C、可塑性D、两极性7、中国古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说()。

A、味觉的适应作用B、视觉的适应作用C、听觉的适应作用D、嗅觉的适应作用8、当员工发怒时,心中默念“息怒!息怒”,常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这叫()。

A、躲避刺激法B、自我暗示控制法C、转移注意法D、照镜控制法9、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心理学上指的是:A、性格B、能力C、气质D、智力10、吃酸苹果之后再吃点心,点心格外甜,这是()。

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选择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11、为了进行政府间的事务交往而外出旅行的动机是()。

A、业务动机B、交际动机C、文化动机D、购物动机12、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经常主动地去感知、思考某一事物,并竭力去观察、研究这一事物时,我们就说这个人具有某方面的()。

A、需要B、动机C、兴趣D、情感13、某旅游者对事敏感、体验深刻、孤僻畏缩,可以推断他的气质类型是()。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忧郁型14、在个性心理特征中,能力、气质、性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起着核心作用。

《旅游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1.就旅游企业而言,服务质量优劣的关键取决于旅游服务设施的好坏。

()2.单一性需要指人们在期望出现某一事情的过程中不再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寻求平衡,和谐,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的心理需要。

()3.人们进行行为决策的第一步是寻找信息。

()4.复杂性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惧"。

()5.旅游目标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程度。

()6.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的信息可以弥补旅游者的知觉漏失现象。

()7.记忆是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8.人们解决旅游问题所需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

()9.输入新知识是改变人们态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0.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11.在旅游企业中,员工的情绪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12.员工的焦虑程度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焦虑程度越低,工作效率就越高。

()13.研究表明,压力与工作效绩呈明显的斜线关系。

()14.群体士气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15.内容型激励理论是研究从人的动机产生到最终采取行为的心理过程的理论。

()16.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安全需要。

()17.父母自我状态在人格结构中扮演疑虑者的角色。

()18.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想象。

()19.服务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从业人员的素质。

()20.诱导就是想方设法让人相信自己而采取行为人进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21.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A旅游从业人员B旅游者C旅游企业管理人员D旅游开发商22. 旅游业成败的关键是()A旅游开发行为B旅游服务行为C旅游消费行为D旅游管理行为23 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客观现实B主观意识C大脑D认知能力24. 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是()A主观意识B客观现实C旅游消费行为D旅游需要25.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A人的个体特性的函数B人的个体特性和周围环境特性的函数C人的周围环境特性的函数D与人的个体特性和周围环境特性无关26. 一般性决策对信息的要求()A低B高C中D可高可低27. 一位女士在逛时装店时被一套独特有时装吸引而作出购买决定,其决策方式是()A重大性决策B规范性决策C一般性决策D瞬时性决策28. 旅游消费活动的基础和购买行为形成的前提是旅游者的()A情感过程B认识过程C学习过程D意志过程29. 旅游消费行为的"侦察兵"是旅游者的()A思维B感觉C知觉D想象30. 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A知觉B感觉C思维D记忆31. 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32. 人的个性结构中的动力系统是人的()A个性心理特征B个性倾向性C需要D动机33. 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是()A能力B气质C需要D性格34. 一个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是()A个性心理特征B信念C世界观D个性倾向性35. 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在一个人身上,表现为他的()A气质,能力和性格B需要,动机和兴趣C理想,信念和世界观D需要,信念和价值观36. 促成人们旅游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是()A旅游目标B旅游动机C旅游需要D旅游兴趣37.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D社交需要38. 马斯洛认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是()A自我实现需要B社交需要C安全需要D尊重需要39. 人的生理需要的社会保障是()A安全需要B社交需要C成就需要D尊重需要40. 选择故地重游或去著名旅游区的旅游者是为了满足其()A多样性需要B单一性需要C稳定性需要D复杂性需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4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42. 旅游决策的心理步骤是什么?旅游心理学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 √3. ×4. √5. ×6.×7.×8.√9. √10.×11.×12.×13. ×14. ×15. ×16. ×17. √18. ×19√20 ×二、单选题21.B 22.D 23.C 24.B 25.B 26.A 27.D 28.B 29. C 30. B 31. D 32.B33. D 34. D 35. A 36. C 37. C 38. A 39.A 40.B三、简答题41. (1)研究旅游消费心理.首先研究影响旅游消费心理的内在因素.第一个内在因素是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过程,第二个内在因素是旅游者的个性心理.在内在因素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需要.其次是研究影响旅游消费心理的外在因素.它包括旅游环境和社会因素。

旅游心理学A卷

旅游心理学A卷

2009 —2010 下期旅游心理学A 科目期末考试试题2009 —2010 下期旅游心理学A 科目期末考试试题适用班级:0801 080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培养良好观察力的基本途径是,训练观察力的常用方法有:、、、。

2、解决问题的思维一般要经历、、和四个基本过程。

3、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是技能形成的有效方法。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成、、、和、五个方面。

5、客房服务员在工作中要做到“三轻”,这是为了满足客人在前台和客房的心理。

6、如果在酒店大堂,一位客人对行李员说:“请帮忙把行李拿到我房间里。

”而行李员气冲冲地大声说:“你自己去拿。

”这是心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之间的交往,是交往。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室。

A 爱因斯坦B 威廉冯特C 弗洛伊德D 卡尔马克思座号2、有的人因车祸损伤大脑,康复后虽然眼睛外形完好,却不能看到东西,这说明了心理()A 是客观现实的反映B 具有主观能动性C 是人脑的机能D 具有选择性3、有关部门规定,旅游接待人员在工作前,不能吃大蒜等气味较大刺激的食物,这事因为嗅觉的()时间比较长。

A 整体作用B 相互作用C 适应作用D 生活时间作用4、我们能在人群中看见自己的亲友或熟人,这是因为知觉的()A 适应性B 选择性C 理解性D 整体性5、旅游者在听导游讲民间故事听得入神的时候,双眼紧盯着导游,原来活动的手也停下来一动不动。

这是注意外部表现中的()A 心跳加速B 适应性运动C 无关运动的停止D 呼吸运动的变化6、我们记得第一次到酒店实习时那种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这是()A 逻辑记忆B 形象记忆C 情感记忆D 运动记忆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说明了技能的熟练收到()因素的影响。

A 技能的复杂程度B 工具器械性能C 工作条件D 疲劳和健康8、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有时不单纯是为了充饥,还需要它具有较好的色、香、味、形等特点,这是为了满足()需要。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旅游系)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旅游系)

| | | | | | | 密 | | | | | | | | | 封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游心理学》试题( 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旅游需要 : 旅游者或潜在的旅游者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满足的内心状态。

2、参考群体:对个人的评价、期望或行为具有重大相关性的事实上的或想象中的个人或群体。

3、性格: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

4 、激励: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 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某些需要为条件。

5、领导: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2.5 分)1、旅游者作出旅游决策时,无先例可循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是扩展性决策 。

2、游客对旅游时间知觉的总的要求是: 旅途要快 、 游览要慢 、 一切活动要准时 。

3、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产生的吸引力是与 旅游者原有的经历和价值观念, 对旅游地的知觉失真 和 旅游者对旅游地仅掌握较少量的信息 有极大的关系。

4、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担当的旅游角色与在家时比较有 更多的选择余地 、 不受日常生活行为标准的限制 、个性充分发展 。

5、罗伯特 . 卡茨提出领导者三种基本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 、人际关系技能 、 观念技能 。

6、激励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激励的功能有 管理职能 、 实现组织目标 、得分 提高员工的工效 。

7、维多克 .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一个人从事工作的动机强度具有三种联系:努力与绩效的联系、绩效与奖赏的联系、奖赏与个人目标的联系8、旅游者在旅游结束通常产生挫折感主要来自 主观原因 和客观原因。

2019旅游心理学试题(A、B)试卷及答案

2019旅游心理学试题(A、B)试卷及答案

.卷号:4074 座位号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旅游心理学》试题 A卷2013年5月一.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和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和组织心理。

4.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将人的特性归纳为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假设、假设和“复杂人”的假设。

5.弗洛姆的期望认为,对于一种激励因素,其激励力量等于个人对此因素的和的乘积。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说法。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3.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和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7.学家认为。

群体冲突是有害五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10.在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和信息失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三.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1.知觉的相似原则2.性格3.激励4.强化理论5.社会知觉四.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五.1.简述“X理论”和“Y理论”的基本观点。

湘北女子职业学校《旅游心理学》A试卷

湘北女子职业学校《旅游心理学》A试卷

湘北女子职业学校《旅游心理学》A试卷(__07__级 ___旅游___专业 __100__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心理学把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称之为觉。

2、当一个人第一次游览某一名胜,留下深刻印象,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这种现象称为。

3、________性需要是指人们对新奇、出乎预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4、旅游动机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个体的内在条件,即;二是外在条件,即。

5、心理学研究认为,各种刺激必须达到某一最低限度(绝对感觉限阈),才能有效地引起器官的反应。

6、原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同类物)若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每一物体都有被视为构成整个知觉组型一分子的倾向。

7、消费者解决怎样学习旅游行为的问题,其途径是获取和取得信息。

8、的强度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的程度。

9、在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明显地存在于自我状态之中。

10、在现代核心式家庭中,家庭成员在实际的旅游购买决策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五种:者、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11、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敢于迎困难而上,遇挫折不气馁,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

12、旅游服务语言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性。

13、职工的知觉差异,主要表现为知觉____差异和知觉____差异。

14、在旅游企业中,人的气质特征与职业对人的气质要求往往成为“”和“相互适应”的关系。

15、激励理论划分为_____型、型和行为改造型三大类。

16、心理学家发现在正式的沟通渠道中存在五种典型的沟通网络,即式、式、轮式、“Y”式和全通道式。

17、旅游企业家的影响力,是指旅游企业的领导者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_______的能力。

18、领导风格是领导作风和领导的总称。

19、_______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曼首创的。

20、组织变革的导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组织的人员导向,组织的任务、技术导向,组织的结构导向和组织的导向。

旅游心理学试题(A、B)试卷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题(A、B)试卷及答案

卷号:4074 座位号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旅游心理学》试题 A卷2013年5月一.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得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与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得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与自我实现得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得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与组织心理。

4.美国心理学家与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将人得特性归纳为四种假设:“经济人”假设、假设、假设与“复杂人”得假设。

5.弗洛姆得期望认为,对于一种激励因素,其激励力量等于个人对此因素得与得乘积。

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一定程度得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得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就是相对得说法。

(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 )3.领导就是一种活动,就是引导与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得行动过程。

(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就是一种不礼貌得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得感觉。

( )5.人得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得报酬—投入比与与之比较得另一个人得报酬—投入比就是平衡得,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 )7. 学家认为。

群体冲突就是有害五益得,管理者得重要职责就就是避免群体冲突得发生。

(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得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得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得失真。

( )10.在正式沟通网络得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与信息失真。

( )三.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0分)1.知觉得相似原则2.性格3.激励4.强化理论5.社会知觉四.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X理论”与“Y理论”得基本观点。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根据心理学有关理论,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家庭影响、参考群体、社会阶层和社会文化。

3.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和封闭原则都是属于知觉的__.组织____性原则。

4.___经验___效应指的是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

5.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类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__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____ 。

6._旅游动机_是在旅游需要同旅游目标相遇时,在需要的推动和目标的吸引下形成的一种力量。

7.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对自己有两种自我形象。

第一,是真实的自我;第二是_理想的自我_____。

8.埃里克·伯恩的人格结构理论中,三种自我状态中,.儿童自我状态"大致可以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本我"相对应。

9.在态度的特性中,态度的__强度_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的程度。

10.态度的.稳定性与态度的结构、因果关系、一致性密切相关。

11.旅游产品形象是旅游产品的特征与服务在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

12.家庭群体对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直接和长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家庭形态和_家庭生命周期_____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13.在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家庭形态有夫妻式、_核心式和延续式。

14.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职工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能力发展水平_差异、能力的类型_差异和能力表现早晚差异。

15.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对于一种激励因素,其激励力量等于个人对此因素的_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

16.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可分为两类:一是__.情境____归因,二是个性倾向归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旅游心理学》A 卷
1 2
3。

4.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双重影响。

5.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在1943年提出了人类的基本需要有5种。

1.知觉的相似原则是指若干个刺激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有形成同一知觉形态的倾向。

2.服务人员在接待某些行动不太方便的客人时,一定要让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非常特别的照顾。

3.胆汁质人的行为:直率,热情,精力充沛,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激烈,外倾。

4.人们从朋友、熟人得到的信息与从商业环境获得的信息,两者同样可靠、重要。

5.老年消费者心理表现为习惯性强,自尊心强,怀古忆旧强烈,注重方便和实用。

6.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

因此,我们只要将焦虑降到最低程度,才能发挥最高的工作效率。

7.人们对某旅游目的地所形成的知觉,与该目的地的实际情况总是一致的。

8.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安全需要。

9.在餐桌上,如有客人把麦苗当韭菜,服务人员应及时为他纠正。

10."安乐小康型"人格的旅游者,喜欢异国情调,喜欢全新的经历。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室。

A.
爱因斯坦 B.威廉·冯特 C.弗洛伊德 D.卡尔·马克思
2.人的想象力无穷无尽,但是再离奇的想象也无法脱离实际,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由现实中猴子和人的形象结合而成的,这说明了心理( ) A. 是人脑的机能 B. 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C. 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具有选择性 3.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 )
A. 人的心理
B. 个性心理倾向
C. 心理过程
D. 个性心理特征
4.由于总服务台对旅客留下了良好的影响,这位旅客就认为这家饭店其他方面的服务肯定
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不错。

这属于知觉的哪种心理定势()
A. 晕轮效应
B. 首因印象
C. 刻板印象
D.经验效应
5.某人早上出门看到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不小心却被身边疾驶的自行车撞了一下。

这可以用哪种知觉原理来解释()
A.组织性
B. 解释性
C. 选择性
D. 关联性
6.当你发现客人对服务项目兴趣不大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A. 控制积极性、暂停服务
B. 提高积极性、继续服务
C.提高积极性、暂停服务
D. 控制积极性、继续服务
7.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对客人不够热情、不主动、不耐心,这使客人产生情绪波动,心理冲突加剧。

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什么功能来解释()
A. 感化功能
B. 感召功能
C.逐客功能
D. 激化功能
8.客人来到餐厅刚坐下,还没来得及看一遍菜单,服务员就要为客人点菜,导致客人不悦。

这说明服务员没有能够()
A. 随机应变
B. 掌握灵活性
C. 掌握服务时机
D. 提供针对性服务
9.态度形成的基础是()
A. 认知
B. 情感
C. 意向
D. 客观对象
10.根据需要层次论,基本需要包括()
A.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
B.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C. 生理需要
D. 安全需要
11.职业心理对服务员的意志要求主要有()
A.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可塑性
B.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C. 自觉性、忍耐性、坚韧性、可塑性
D. 自觉性、忍耐性、果断性、可塑性
12.在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中,______为态度的核心部分。

()
A. 认知成分
B. 情感成分
C. 意向成分
D. 行为成分
13.美国心理学家普洛格指出发现新旅游地的往往是具有_____人格特质的人。

()A.小康安乐型 B. 追新猎奇型
C. 乐群型
D. 稳定型
14.根据旅游服务工作的特点,服务人员的注意力应该是()
A. 稳定而集中
B. 灵活而分散
C. 稳定而灵活
D. 稳定而耐心
15.客房服务的基本要求是()
A. 便利
B. 整洁
C. 舒适
D. 宁静
1.旅游心理学:
2.知觉:
3.晕轮效应:
4.需要: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5.客我交往:
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现代社会旅游消费者的行为趋势有哪些特点3.请简述旅游者对旅游时间的知觉要求。

4.旅游者一般通过哪几种方法消除风险5.处理投诉的一般对策有哪些
假设你是一名导游,请根据游客的语言判断他们的哪种自我状态在起主导作用,并且思考一下你应该如何应对。

(1)客人甲的小孩不慎走丢了,对你说:“你必须马上给我找回来。


(2)客人乙的护照丢了,跑来对你说:”王先生,我的护照不见了!这可怎么办呀”
(3)一个景点的参观时间结束,该离开了。

但其中一位客人还没玩够不想走,就对你说:“我不管,反正我现在不走。


问题:1.这三位旅游者分别处于哪种自我状态,这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有哪些表现
2.你将分别采用哪种状态应对具体你会怎么做
五、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六、案例分析(共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