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教育技术学基础
教育技术学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教育技术学资格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教学设计中,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基础是:a. 应用教学科学的原理和方法b.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安排c. 教学材料的质量d. 学生的研究需要答案:a2. 教育技术学的核心任务是:a. 开发教学软件b. 设计课堂教具c. 提高教师的技术素养d. 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答案:d二、判断题1. 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独立于教育学。
- 正确- 错误答案:错误2.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教育软件、多媒体教具等教育技术产品。
- 正确- 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的理论模型、教育技术的应用环境等。
研究者通过研究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律、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等,提出改进教育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并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 请说明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学的鲜明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研究效果,使教育更加有效。
- 个性化教学:教育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研究资源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扩展研究空间:教育技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使研究变得更加自由灵活,扩展学生的研究空间。
- 教学资源丰富:教育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育软件、多媒体教具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以上为教育技术学资格证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学自主命题的院校有以下几所

教育学自主命题的院校有以下几所: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北京理工大学633教育学基础综合中国人民大学635教育管理与政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36教育学基础综合华东师范大学720教育学基础综合南开大学747教育学基础综合渤海大学618教育学基础综合吉林大学674和311教育学基础综合吉林农业大学612教育学基础综合吉林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综合延边大学615教育学基础综合长春师范学院651教育学基础综合黑龙江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东北石油大学707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北民族大学706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安理工大学613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安体育学院61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652教育技术与教育设计延安大学714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622教育及心理学厦门大学640教育学基础综合福建师范大学618教育学基础综合宁波大学631教育学基础综合浙江工业大学611教育学基础综合中山大学679教育学基础综合广州大学633教育学基础综合江西农业大学708教育学基础综合东华理工大学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赣南师范学院615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大学696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科技大学702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师范大学729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613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南农业大学618教育学基础综合国防科技大学651教育学基础综合武汉大学675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北大学711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北师范学院6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福建农林大学61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华中科技大学635教育学基础综合武汉理工大学610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川大学653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华师范大学612教育学基础综合重庆师范大学601教育学基础综合三峡大学782教育学综合海军工程大学714军事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全国统考的院校有以下几所:北大,中央民族,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长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石河子学。
2017江南大学考研初试参考书

2017年江南大学初试参考书学院考试科目参考书目食品学院701食品营养与卫生综合何计国、甄润英《食品卫生学》;刘志皋《食品营养学》;钱和《食品卫生学》;钟耀广《食品安全学》801生物化学(含实验)王镜岩《生物化学》802化工原理(含实验)陈敏恒《化工原理》803微生物学综合(食品)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James M.Jay《现代食品微生物学》法学院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刘豪兴《农村社会学》;李秉龙《农业经济学》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专业硕士]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专业硕士]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专业硕士]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专业硕士]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831管理学[专业硕士]周三多《管理学》840法学综合考试江伟《民事诉讼法》;蔡永民《民法学》;张千帆《宪法学》;张文显《法理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807自动控制原理潘丰《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808电路邱关源《电路》809信号与系统[专业硕士]徐天成《信号与系统》;燕庆明《信号与系统教程》;郑君里《信号与系统》810半导体物理(含半导体器件)刘恩科《半导体物理学》;黄昆《半导体物理学》;施敏《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833C语言程序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C 程序设计试题汇编》医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金惠铭《病理生理学》;查锡良《生物化学》;吴在德《外科学》;朱大年《生理学》;陆再英《内科学》;贾弘禔《生物化学》717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综合王镜岩《生物化学》;朱大年《生理学》721生理学朱大年《生理学》84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镜岩《生物化学》;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外国语学院240日语《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241德语张书良《大学德语》242法语马晓宏《法语(1-4册)》712综合英语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3)》;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2)》;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6)》;张汉熙《高级英语(1)》;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1)》;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5)》;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4)》;张汉熙《高级英语(2)》830翻译与写作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丁言仁《英语语言学纲要》;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人文学院709教育技术学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何克抗《教育技术学》710中国文学基础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718教育学综合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张华《课程与教学论》;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719艺术概论与音乐史论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唐玉琴《艺术导论》;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720舞蹈概论与舞蹈史论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王克芬《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袁禾《大学舞蹈鉴赏》820多媒体技术王志军《影视后期非线性编辑》;鲁宏伟《多媒体计算机技术》825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基础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838舞蹈综合基础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王克芬《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袁禾《大学舞蹈鉴赏》839音乐综合基础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设计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吴尧《建筑概论》;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东南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史》704艺术概论顾平《艺术概论教程》;王宏建《艺术概论》705设计理论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吴尧《建筑概论》;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东南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潘谷西《中国建筑史》836专业基础(造型基础)徐诚一《徐诚一谈素描》;陈嘉全《艺术设计中的形与色》;陈嘉全《设计·色彩基础》837专业基础(美术史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外国美术简史》商学院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编写组《普通逻辑》822西方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丁卫国《西方经济学原理》;尹伯成《宏观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823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管理学》;罗宾斯《管理学》;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834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专业硕士]王欣兰《现代物流管理概论》环境与土木工程学 805环境学概论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何强《环院境学导论》806结构力学[专业硕士]龙驭球《结构力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卫兴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824政治学原理孙关宏《政治学概论》数字媒体学院337设计理论[专业硕士]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吴尧《建筑概论》;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714数字艺术设计理论基础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殷俊《动画视听语言》845数字媒体专业设计冯文《动画概论》;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 847计算机程序设计谭浩强《C程序设计试题汇编》;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理学院711数学分析刘玉琏《数学分析讲义》;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827高等代数张禾瑞《高等代数》828电动力学黄迺本《电动力学》;郭硕鸿《电动力学》829光学姚启钧《光学教程》;赵凯华《光学》;母国光《光学》生物工程学院702微生物学(含实验)杰伊《现代食品微生物学》;诸葛健《微生物学》;诸葛健《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 800微生物学综合诸葛健《微生物学》;诸葛健《微生物遗传育种学》;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802化工原理(含实验)陈敏恒《化工原理》804有机化学(含实验)徐寿昌《有机化学》;高鸿宾《有机化学》;刘湘《有机化学实验》811生物化学综合王镜岩《生物化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707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朱明华《仪器分析》802化工原理(含实验)陈敏恒《化工原理》804有机化学(含实验)刘湘《有机化学实验》;高鸿宾《有机化学》;徐寿昌《有机化学》812高分子化学(含实验)潘祖仁《高分子化学》813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含实验)纺织服装学院706设计基础徐亚平《服装设计基础》;陈东生《新编服装设计学》;袁仄《服装设计学》 804有机化学(含实验)高鸿宾《有机化学》;徐寿昌《有机化学》;刘湘《有机化学实验》814纺织材料学于伟东《纺织材料学》;姚穆《纺织材料学》815染料化学赵涛《染整工艺与原理》;何瑾馨《染料化学》816服装材料学王革辉《服装材料学》;朱松文《服装材料学》817植物纤维化学杨淑蕙《植物纤维化学》药学院835生物化学[专业硕士]王镜岩《生物化学》机械工程学院807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潘丰《自动控制原理》818机械制造技术陆剑中《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谢家瀛《机械制造技术概论》;袁绩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819机械设计钟毅芳《机械设计》;濮良贵《机械设计》;邱宣怀《机械设计》821包装材料学骆光林《包装材料》;刘喜生《包装材料学》。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

虚拟实训
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实践操 作环境,帮助学生掌握实 际操作技能。
虚拟场景教学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各 种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 场景中进行学习,提高学 习效果。
05
教育技术学实践应用
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
在线课程设计原则
04
教育技术学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01
02
03
智能教学助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 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建议 和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个性化学习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 ,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 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路径。
智能评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 的作业、考试等进行智能 批改和评估,减轻教师负 担。
实验研究法
总结词
实验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实验对象 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反应,从而得出因果关系的研 究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研究法在教育技术学中常用于探究不同教育技术手 段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 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干预,然后对学习效果进行测量 和比较。实验研究法的优点在于能够较为准确地控制实 验条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较为准确 的因果关系。但实验研究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难 以完全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能存在伦理和法律问题 等。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建设
建设高速互联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 室等硬件设施。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学生、教师、课程等管理信息系统,实 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
数字教育资源建设
开发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包括电子教材、课 件、视频等。
网络安全保障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第2 5卷第 1期 21 0 1年 2月
・
中
国
医
学
教
育
技
术
Vo . . 125 No 1 F b. 0 1 e 2 1
CHI NA MEDI CAL E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AT ON I TECHNOLOGY
理论 探 索 与 实践 ・
《 现代教 育技术 》 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王 军锋
绍 了具 体 的单 元 实践教 学案例 , 以期抛 砖 引玉 , 进《 促 现代教 育技 术》 程 实践教 学的不 断完善 。 课
【 关键词】 现代教 育技术 ; : 课程实践; 教学设计 【 中图分类号】 G 0 5 【 :4 - 7 文献标识码】A 【 0 : 文章编号】10 - 8 (0 10 - 0 - :045 7 2 1 ) 1 0 1 4 2 0 0
t e i n p a t e e a l g su e t t u h h o y t a h y l a n d i t r cie a d t r h o d s r c i , n b i t d n s o p t t e t e r h t t e e r e n o p a t n u n t e g c n c k o e g no s i ,i n is e t td s r e u e e r h. Ba e n te t a h n re tto n wld e i t kl s a s u ha e ev s o r r s a c l s d o h e c i g o in ai n,d sg e in
云南师范大学考研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学校体育学》,周登嵩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运动生理学》,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
728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运动解剖学》,胡声宇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000
811古代文论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2中国古代文学史(含作品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813中国现代文学史
朱栋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14民间文学概论
848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周登嵩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考试科目
考试范围
211翻译硕士英语
张汉熙,《高级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修订本
333教育综合
《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2004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02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2006年8月版,南开大学出版;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200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0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教育技术学复习要点

教育技术学复习要点
第一,教育技术学的概念:教育技术学是应用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来帮助设计教学环境、改善教学过程、
辅助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成果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是在现代教育创新实践
中探索电子、多媒体等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科。
第二,教育技术学的内容:教育技术学的内容包括教育技术概论、教
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技术评价等。
教育技术概论研究各种教
育技术的定义、分类及原理、特点;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计算机语言学、人机交互原理、多媒体设计理论等;教育技术应
用研究教育技术的应用原理,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技术评价研究教育技
术的综合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
第三,教育技术学的作用:教育技术学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教学环境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节省教学时间
和教学成本,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育技术学教案大学

教育技术学教案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课程简介: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技术融合的学科,旨在探讨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改进教育过程和提高教育质量。
本课程将介绍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重点探讨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趋势,掌握相关技术工具的使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3. 学会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内容:1.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2. 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3. 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4. 教育技术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教育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意义。
2. 演示:通过实物展示或视频播放,介绍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教育技术的应用。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教育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1. 导入:介绍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和意义,引发学生对教育技术学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第二课时: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1. 导入:介绍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3. 演示:展示数字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实例。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第三课时: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1. 导入:介绍信息化教学过程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技术学基础》是为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运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教育信息化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教育技术学概述
(1)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牢固掌握教育技术学概念的内涵;
(2)熟悉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分析这些知识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关联;
(3)能够从不同角度和脉络分析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掌握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4)熟悉当前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前沿动态。
2、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1)掌握学习资源、媒体资源、网络教育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网络学习环境、网络教学系统与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掌握幕课资源、微课资源的结构功能以及教育价值。
3、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
(1)熟悉典型的学习过程理论,并能够分析这些理论对信息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影响;(2)掌握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主要教育功能,能够在网络教学支持平台中设计教学活动;(3)掌握有代表性的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4、教学系统设计
(1)熟练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等内容;
(2)深入掌握不同类型教学设计的模式方法;
(3)能够设计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安排和转换;
(4)熟悉幕课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5、教学系统开发
(1)掌握教学系统开发的含义、教学系统开发的技术,熟悉当前网络教学系统开发的新技术;
(2)掌握网络课程设计中的需求分析、结构设计、界面设计和技术路线;
(3)掌握网络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与应用的知识;
(4)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软件和移动学习软件开发的技术方案。
(5)掌握教学软件开发中的交互设计原则,了解智能教学系统的主要特点。
6、教育技术运用
(1)掌握学习资源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
(3)掌握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以及所体现出的主要教学策略;
(4)能够分析基于行为目标的传递式教学模式和基于生成性目标的探究教学模式的差异。
7、教育技术管理
(1)掌握技术化的学习资源与教学过程的管理的主要特点;
(2)掌握知识管理的概念以及常见的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教育价值。
8、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
(1)掌握学习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常见评价类型;
(2)掌握学习过程评价的类型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能够运用契约评价、量规评价、评价包等工具进行评价;
(3)能够深入阐述网络教学评价的特点、模型和实施评价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9、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1)能够阐述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以及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2)能够分析、阐述云技术等前沿信息化教育对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主要参考书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