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一、烃1.甲烷:烷烃通式:C n H 2 n-2( 1)氧化反应甲烷的燃烧: CH 4+2O 2点燃CO 2+2H2O甲烷不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退色。
( 2)代替反应光一氯甲烷: CH 4+Cl 2CH 3Cl+HCl光二氯甲烷: CH 3Cl+Cl 2CH 2Cl 2+HCl光三氯甲烷: CH 2Cl 2+Cl 2CHCl 3 +HCl ( CHCl 3又叫氯仿)光四氯化碳: CHCl 3+Cl 2CCl 4 +HCl2.乙烯:烯烃通式: C n H 2 n浓硫酸乙烯的实验室制取: CH 3CH 2OH170℃H 2 C=CH 2↑ +H 2O( 1)氧化反应点燃乙烯的燃烧: H 2C=CH 2+3O 22CO 2+2H 2O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发生氧化反应。
(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 H 2C=CH 2+Br 2CH 2Br — CH 2Br与氢气加成: H 2C=CH催化剂CH 3CH 32+H 2△催化剂图 1 乙烯的制取与氯化氢加成:H 2C=CH 2 +HCl△CH 3CH 2Cl催化剂与水加成: H 2C=CH 2+H 2O 加热加压CH 3CH 2OH( 3)聚合反应催化剂n H 2CH 2-CH 2 n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C=CH 23.乙炔:炔烃通式: C n H 2 n-2乙炔的制取: CaC 2+2H 2O HC CH ↑ +Ca(OH) 2( 1)氧化反应点燃图 2 乙炔的制取乙炔的燃烧: HC CH+5O 24CO 2+2H2O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发生氧化反应。
( 2)加成反应与溴水加成: HC CH+Br 2HC=CHBr Br与氢气加成: HC催化剂CH+H 2△H 2C=CH 2与氯化氢加成: HC CH+HCl 催化剂=CHClCH 2△( 3)聚合反应Cl催化剂n 氯乙烯加聚,获得聚氯乙烯: nCH 2=CHCl CH —CH2催化剂乙炔加聚,获得聚乙炔:n HC CH CH=CH n4.苯: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6( 1)氧化反应点燃苯的燃烧: 2C6H 6+15O12CO 2+6H 2O 苯不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高中化学选修5化学方程式总汇

1. 2. 3.+Br 2(液溴)FeCl3■NO 2+H 2O有机化学方程式(选修五)烷烃(甲烷为例)1. CH 4+C12光照「CH 3cl +HCl.2. CH ,+(3n +1)/2O,点燃-nCO.+(n +1)HO n2n+2222烯烃(乙烯为例)1.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2. 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3. CH 2=CH 2+HCl 催化剂qCH 3cH 2cl5. nCH 2=CH 2催化剂.KH 2—CH 2t6.C n H2n+3n/2O2n CO 2+n H 2O炔烃(乙炔为例)2. CH 三CH +HCl 催化剂=CH 2=CHCl △3. CH 三CH +Br 2-CHBr=CHBr4. CH 三CH +2Br 2-CHBr 2—CHBr 25. nCH 2=CHCl 催化剂.[CH 2—fHi n 催化剂Cl6. C 4H 104t 一小二C 9H ,十CH410加热、加压2426苯4. CH 2=CH 2+H 2 催化剂A△CH 3—CH 31.CH 三CH +2H 2催化剂-*CH 3—CH+HNO 3浓硫酸 55〜60℃—Br +HBr2催化剂A△1. CH 3cH 2Br +NaOH H ‘O「CH 3cH 20H +NaBr△醇2. CHCHBr +NaOH 7~~^CHRH 9f+NaBr +HO32△22醇1.2CH 3cH 20H +2Na -2CH 3cH 2ONa +H 2T2. 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0浓硫酸3. CH 3CH 2OH 丁CH 2=CH 2T+H 2O170催化剂2CHCHOH +O 。
x2CHCHO +2HO322△32催化剂2CHCH(OH)CH +O,■2CHCOCH +HO332y^3327.C (CH 3)3OH +O 2催化剂.很难被氧化△酚(苯酚为例) +2Na -2ONa+H 2TfONa3.2+凡。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全)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一.甲烷的反应1、(氧化反应)2、(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3、(分解反应)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消去反应)乙烯的反应1、(加成反应)2、(加成反应)3、(加成反应)4、(氧化反应)5、(加成反应)6*、(氧化反应)7、(聚乙烯)(加聚反应)三.烯烃的反应1、(聚丙烯)(加聚反应)2、(1,2加成)3、(1,4加成)四.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水解反应)乙炔的反应1、(氧化反应)2、(加成反应)3、(加成反应)4、(加成反应)5、(加成反应)6*、(加成反应)五.苯及其同系物的反应1、(取代反应)2、(硝基苯)(取代反应)3、(苯磺酸)(取代反应)4、(环己烷)(加成反应)5、(取代反应)六.卤代烃的反应1、(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3、(消去反应)4、(加成反应)5、(聚氯乙烯)(加聚反应)七.乙醇的反应1、(氧化反应)2、(置换反应)3、(氧化反应)4、(氧化反应)5、(取代反应)6、(消去反应)7、(取代反应)8、(酯化反应)八.苯酚的反应1、(置换反应)2、(复分解反应)3、(复分解反应)4、(取代反应)5、(取代反应)6、(酚醛树脂)(缩聚反应)详解:,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溶液反应,无论二氧化碳是否过量,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九.乙醛的反应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3、+++(银镜反应)(++++++)4、++++(氧化反应)详解:十.甲醛的反应1、(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3、++++(氧化反应)4、++++(氧化反应)5、++++(氧化反应)十一.乙酸的反应1、+2Na=+2、+=++;3、(乙酸乙酯)(酯化反应)4、(乙酸甲酯)(酯化反应)5、(酯化反应)6、(酯化反应)十二.甲酸的反应1、()2、++3、++++4、++++5、6、++(酯化反应)十三.高级脂肪酸的反应1、(酯化反应)2、(酯化反应)3、(酯化反应)十四.乙酸乙酯的反应1、(取代反应)2、++(取代反应)十五.糖类1、(氧化反应)2、(分解反应)3、++++(银镜反应)4、++++(氧化反应)5、+(加成反应)6、(氧化反应)7、++(水解反应)8、、+(水解反应)9、(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水解反应)十六.油脂1、2、(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十七.氨基酸1、++(中和反应)2、+(中和反应)3、(两个α-氨基酸分子脱水形成二肽)。
糖类油脂化学方程式

高三化学复习化学方程式5 班级姓名学号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葡萄糖与氧气反应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6H12O6 (s)+ 6O2(g)→6CO2(g) + 6H2O(l)2、葡萄糖的氧化反应:(Ⅰ)与新制Cu(OH)2作用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2 H2O (II)银镜反应(离子方程式)CH2OH-(CHOH)4-CHO + 2[Ag(NH3)2]+ + 2OH-CH2OH-(CHOH)4-COO- + NH4+ +2Ag↓+ H2O + 3NH3(产物记忆为:一水二银三氨葡萄糖酸铵)3、葡萄糖的酯化反应: 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4、蔗糖水解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催化剂:稀硫酸)(蔗糖) (葡萄糖) (果糖)5、麦芽糖水解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催化剂:稀硫酸)(麦芽糖) (葡萄糖)6、淀粉水解2(C6H10O5)n + nH2O →nC12H22O11(催化剂:稀硫酸或酶)淀粉麦芽糖C12H22O11 + H2O →2C6H12O6 (稀硫酸或酶)C6H12O6→2C2H5OH+2CO2(催化剂:酒化酶)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酒精(乙醇)7、油脂酸性条件下的水解8、油脂的皂化:油脂在碱性(NaOH)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中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所以将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钠甘油可以理解为油脂水解产生的高级脂肪酸再与NaOH反应而得到的产物。
9、油脂的氢化:实质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也称油脂的硬化。
油酸甘油酯(油)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3H2C17H33COOCH2C17H33COOCHC17H33COOCH2催化剂加热加压C17H35COOCH2C17H35COOCHC17H35COOCH2。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复习课件(共26张PPT)

②两烃混合,若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或等于26,则该混合物 中一定有甲烷。 ③当条件不足时,可利用已知条件列方程,进而解不定方程。结 合烃CxHy中的x、y为正整数,烃的三态与碳原子数的相关规律 (特别是烃为气态时,x≤4)及烃的通式和性质,运用化学—数学 分析法,即讨论法,可便捷地确定气态烃的分子式。
= g=
18
3.2 g,N(C)∶N(H)∶N(O)=5∶8∶1,则实验式为C5H8O,其分子
式为(C5H8O)n。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得n=1,该有机物的分子
式为C5H8O,结合红外光谱图知A含有—OH和—C≡C—,核磁共振
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6∶1∶1,经过合理拼凑,知A的结
构简式为
答案:C5H8O
【知识扫描】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限定范围书写和补写同分异构体时要看清所限范围,分析已知几 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特点,对比联想找出规律进行书写,同时注 意碳的四价原则和官能团存在位置的要求。 (1)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 一般的书写顺序: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类别异构。 同时遵循“对称性、互补性、有序性”原则。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记忆中
选择恰当的记忆数量
魔力之七:美国心理学家约翰·米勒曾对短时记忆的 广 度进行过比较精准的测定: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 记忆 广度为7±2项内容。
超级记忆法-记忆 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记忆数量——7组之内!
TIP2:很多我们觉得比较容易背的古诗词,大多不超过七个字,很大程度上也 是因 为在“魔力之七”范围内的缘故。我们可以把要记忆的内容拆解组合控制 在7组之 内(每一组不代表只有一个字哦,这7组中的每一组容量可适当加大)。 TIP3:比 如我们记忆一个手机号码18820568803,如果一个一组的记忆,我 们就要记11组,而如果我们拆解一下,按照188-2056-8803,我们就只需要 记忆 3组就可以了,记忆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2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2)烯烃:A) 官能团:;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
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 (3)炔烃:A) 官能团:—C≡C— ;通式:C n H 2n —2(n ≥2);代表物:HC≡CH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
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A) 通式:C n H 2n —6(n ≥6);代表物: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子和6个H 原子共平面。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CH 4C + 2H 2高温 隔绝空气C=C CH 2=CH 2 + HXCH 3CH 2X催化剂CH 2=CH 2 + 3O 22CO 2 + 2H 2O点燃n CH 2=CH 2 CH 2—CH 2n催化剂CH 2=CH 2 + H 2OCH 3CH 2OH催化剂加热、加压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CCl 4 原子:—X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 化学键: 、—C ≡C — C=C 官能团C)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 3、H 2SO 4等)②加成反应(与H 2、Cl 2等) (5)醇类:A) 官能团:—OH (醇羟基); 代表物: CH 3CH 2OH 、HOCH 2CH 2OH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
人教高中化学 选修五 第一章第三节 有机物命名知识点总结

有机物命名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常见的有机物:烷、烯、炔及其同系物学习目标:1、看化合物结构简式能写出名字2、见化合物名字能写出结构简式一、习惯命名法烷烃的命名1、碳原子数小于等于10,用天干命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注意同分异构体:2、碳原子数在10以上,用数字命名。
十一烷烃、十三烷等。
随着碳原子数不断增大,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原来越多,习惯命名法就不在适用。
为了更方便地命名有机物,引入了系统命名法。
二、系统命名法(一)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步骤:1、定主链(就长不就短,就多不就少)选择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烷烃的名称由主链的碳原子数决定;若最长的碳链不止一条,选择取代基多的碳链作为主链。
2、找支链(就近不就远,就简不就繁)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
若在离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同时出现不同的取代基时,简单的取代基优先编号(若为相同的取代基,则从哪端编号能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就从哪一端编起)。
3、命名先写取代基名称,后写烷烃的名称;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相同的取代基合并以汉字数字标明数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链碳原子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明写在表示取代基数目的汉字之前,位置编号之间以“,”相隔,阿拉伯数字与文字之间以“—”相连。
例如:同基团合并写:(二)烯烃、炔烃的命名方法:与烷烃类似,下面列出不同之处1、定主链(主链中必须含有官能团,如烯烃必须含有碳碳双键,炔烃必须含有碳碳三键)2、找支链(编号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3、命名(标明官能团的位置)例子:(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例子:。
高二化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人教版选修5):重难点五有机物的结构式含解析

【要点解读】确定有机物结构式有两种方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红外光谱:在有机物分子汇总,组成化学键或官能团的原子处于不断振动的状态,其振动频率与红外光的振动频率相当.所以,当用红外光谱照射有机物分子时,分子中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可发生振动吸收,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因此可以获得化学键或官能团的信息;核磁共振氢谱:氢原子核具有磁性,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产生共振时吸收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因此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推知有几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及它们的数目。
【重难点指数】★★★【重难点考向一】光谱图分析【例1】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D.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答案】D【重难点点睛】考查学生对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的简单识图,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C-H、C-O、O-H三种化学键,注意核磁共振氢谱只能确定H原子种类,峰的面积之比等于H原子数目之比。
【重难点考向二】结构式与分子式【例2】在烧焦的鱼、肉中含有致癌物质3,4一苯并芘,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是一种稠环芳香烃,其分子式是()A.C20H12B.C20H14C.C19H12D.C22H20【答案】A【解析】由稠环芳香烃的结构简式可知碳原子数位20,不饱和度为15,所以分子式是C20H12,故选A。
【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的分子式,根据稠环芳香烃的结构简式可知碳原子数位20,利用不饱和度求出氢原子,最终得出分子式,或结构碳原子的四价理论,除碳与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外,剩余价键为C—H键,补全氢原子,得出分子式,特别注意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组成中氢原子数一定为偶数。
【重难点考向三】判断核磁共振氢谱【例3】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A.B.C.D.H3CCH2CH2CH3【答案】D【解析】A.由对称可知,有2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6:2=3:1,故A错误;B.由对称可知,有3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故B错误;C.由结构可知,含有三种位置的H原子,甲基上一种,苯环与甲基相连碳上一种,苯环上还有一种,原子个数比为6:2:8=3:1:4,故C错误;D.由对称可知,有2种H原子,则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氢原子数之比为6:4=3:2,故D正确;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
一.甲烷的反应
1、(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3、(分解反应)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消去反应)乙烯的反应
1、(加成反应)
2、(加成反应)
3、(加成反应)
4、(氧化反应)
5、(加成反应)
6*、(氧化反应)
7、(聚乙烯)(加聚反应)
三.烯烃的反应1、(聚丙烯)(加聚反应)
2、(1,2加成)
3、(1,4加成)
四.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水解反应)
乙炔的反应
1、(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3、(加成反应)
4、(加成反应)
5、(加成反应)
6*、(加成反应)
五.苯及其同系物的反应
1、(取代反应)
2、(硝基苯)(取代反应)
3、(苯磺酸)(取代反应)
4、(环己烷)(加成反应)
5、(取代反应)
六.卤代烃的反应
1、(取代反应)
2、(取代反应)
3、(消去反应)
4、(加成反应)
5、(聚氯乙烯)(加聚反应)
七.乙醇的反应
1、(氧化反应)
2、(置换反应)
3、(氧化反应)
4、(氧化反应)
5、(取代反应)
6、(消去反应)
7、(取代反应)
8、(酯化反应)
八.苯酚的反应
1、(置换反应)
2、(复分解反应)
3、(复分解反应)
4、(取代反应)
5、(取代反应)
6、(酚醛树脂)(缩聚反应)详解:
,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溶液反应,无论二氧化碳是否过量,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九.乙醛的反应
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
3、+++(银镜反应)(++++++)
4、++++(氧化反应)详解:
十.甲醛的反应
1、(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
3、++++(氧化反应)
4、++++(氧化反应)
5、++++(氧化反应)
十一.乙酸的反应
1、+2Na=+
2、+=++;
3、(乙酸乙酯)(酯化反应)
4、(乙酸甲酯)(酯化反应)
5、(酯化反应)
6、(酯化反应)
十二.甲酸的反应
1、
()
2、++
3、++++
4、++++
5、
6、++(酯化反应)
十三.高级脂肪酸的反应
1、(酯化反应)
2、(酯化反应)
3、(酯化反应)十四.乙酸乙酯的反应
1、(取代反应)
2、++(取代反应)
十五.糖类
1、(氧化反应)
2、(分解反应)
3、++
++(银镜反应)
4、+++
+(氧化反应)
5、+(加成反应)
6、(氧化反应)
7、++(水解反应)
8、、+(水解反应)
9、(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水解反应)十六.油脂
1、
2、(加成反应)
(水解反应)
十七.氨基酸
1、++(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
3、(两个α-氨基酸分子脱水形成二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