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与利用保护
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策略

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策略滨海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环境资源。
然而,由于城市化的加速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可持续,滨海湿地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破坏。
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首先,保护滨海湿地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
滨海湿地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和繁育地。
它们为许多候鸟提供了迁徙的休息和觅食的地方。
同时,滨海湿地还能防止沿海城市受到风暴潮和海浪的侵蚀,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活财产安全。
因此,保护滨海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的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保护滨海湿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滨海湿地价值的认识。
公众的参与是保护滨海湿地的关键。
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和教育课程,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
其次,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保护体系。
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滨海湿地的管理,制定相关法规,严格执行,并加大对滨海湿地的执法力度。
同时,可以建立滨海湿地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区,以增加滨海湿地的保护力度。
另外,修复滨海湿地也是至关重要的。
滨海湿地一旦受到破坏,往往需要长时间才能自然恢复。
因此,积极采取修复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可以人工修筑滨海湿地的堤坝,阻止海水侵入,保持湿地的水位和植被的生长。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抗盐碱的湿地植物,促进湿地的自然恢复。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引入一些适宜的生物种群来加速湿地的修复。
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外,国际合作也是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的重要途径。
滨海湿地常常跨越国界,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多边合作机制,例如跨国的滨海湿地保护组织,可以帮助各国共享经验和资源,加强合作,共同保护滨海湿地。
总而言之,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法律法规、推行修复措施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保护湿地是指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
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特征,对生物多样性维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与保护的重要性。
一、湿地的特征湿地生态系统有着独特的特征,首先是水文特征。
湿地通过水的输入和输出来维持自身的特定水位。
水的存在形式可以是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大气湿度。
其次,湿地的地表和土壤特性也不同于其他地区。
湿地有着较高的含水量,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并且通常是酸性的。
这些特点决定了湿地的特殊植被组成和物种多样性。
此外,湿地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湿地的特殊环境条件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栖息地,吸引了众多特定的物种生活其中。
湿地是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的天堂,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
湿地生态系统承载了大量的物种,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热点。
二、湿地的重要性湿地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湿地起到了水资源调节的重要作用。
它们具有很强的储水能力,在降雨过剩时可以暂时存储水分,并在干旱时释放水分。
湿地还能够过滤废水,净化水质,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灌溉水。
其次,湿地对气候调节具有重要影响。
湿地通过释放大量的水蒸气,调整了大气湿度和温度。
湿地的蒸发作用能够降低气温,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同时,湿地对碳循环也有重要影响,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另外,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
湿地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和觅食的场所。
它们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家园,对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湿地还是候鸟迁徙的重要站点,为迁徙的候鸟提供了栖息和补给的地方。
三、湿地的保护鉴于湿地的重要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建立相关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湿地的保护管理。
制定适合湿地特点的保护政策,明确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目标和措施,落实保护湿地的责任。
同时,强化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发和破坏湿地行为。
盐城滨海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天然宝地

盐城滨海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天然宝地盐城滨海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是一个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天然宝地。
它是盐城地区的重要景点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湿地保护区。
滨海湿地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总面积达到数千公顷。
公园内一片碧波荡漾的湖面,湖水清澈见底。
蓝天白云映衬下,整个公园宛如世外桃源般美丽。
公园内种植着茂密的湿地植物,如芦苇、香蒲等,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各类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滨海湿地公园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年秋季和春季都会迎来大批的候鸟。
它们从北方迁徙至南方或从南方迁徙至北方,都会选择在滨海湿地公园中休息补充体力。
湿地公园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安全的环境,为候鸟们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在滨海湿地公园的湖泊中,还栖息着许多珍稀的水生动物,如罗汉鱼、鳜鱼、斑背鳢鱼等。
这些鱼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公园里还有各种水禽和珍稀鸟类,如黑颈鹤、黑鹳、灰鹤等,它们是滨海湿地公园的宝贵资源。
除了生物多样性,滨海湿地公园还有许多景点值得一游。
公园内有一处观鸟亭,游客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察候鸟的生活习性。
亭子内设有望远镜和解说牌,让游客更加了解候鸟的生态习性和保护意义。
此外,公园内还有一处游览区,游客可以搭乘小船,欣赏湿地风光。
船行湖上,周围是一片片绿色的芦苇,湖中是一群群欢快的鸟儿,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滨海湿地公园不仅是生态保护的天然宝地,也是一个科普教育的基地。
公园内设有多个科普展馆,游客可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构成和演变过程。
展馆内还有一些活动和实验,让游客亲身参与,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为了保护滨海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他们采取了湿地植被恢复、水质修复、生态监测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湿地的生态系统。
此外,公园还设有专门的巡逻人员,加强对公园内禁猎、禁捕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打击。
浅谈我国滨海湿地保护

浅谈我国滨海湿地保护摘要:滨海湿地作为海陆两大生态系统的过渡带,不仅起到涵养水源、控制侵蚀、分解污染物的作用,为水生和沼泽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繁殖区,为候鸟提供迁徙越冬地,还可以作为后备土地资源加以利用。
滨海湿地作为最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景观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沿海工业、旅游业、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滨海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严重恶化。
人类行为对滨海湿地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分别阐述了滨海湿地的现状、保护进展以及修复技术等方面。
关键词:滨海湿地;湿地保护;修复技术1、我国滨海湿地现状我国拥有长达1.8万千米的海岸线,滨海湿地面积广阔、类型丰富,可分为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统、红树林湿地、盐沼湿地、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海草床、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滩涂围填,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滨海湿地生态功能迅速恶化甚至完全丧失。
人们开始意识到对滨海湿地的保护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对湿地的保护已初见成效,但总体趋势仍不容乐观。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不断下降。
40年来仅红树林湿地就从4.2万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减少了大约2/3。
目前我国已经在海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建立了6个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加大了对红树林的保护力度,但红树林湿地的面积仍在逐渐减少。
滨海地区的严重污染也是造成我国滨海湿地生态损害的主要原因,另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风暴潮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导致资源需求增加等也威胁到了滨海湿地的生态平衡。
滨海湿地的严峻现状还需要我们继续完善滨海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滨海湿地保护的意识,提供湿地保护的技术手段。
2、我国滨海湿地保护进展我国于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湿地公约》并将黑龙江扎龙等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截至2008年1月,我国列入该名录的湿地已增加至36处,总面积达到380万公顷;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任务来抓,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抓好规划编制工作,促进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等要求;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内,要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
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是指位于海岸线附近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海湾、河口、盐田、红树林等多种形态。
它们是地球上最为珍贵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环境功能和经济价值。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滨海湿地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与破坏。
首先,由于城市化带来的工业与居住区的扩张,大量的滨海湿地被填海造地。
这种填海造地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导致滨海湿地的栖息物种丧失了栖息、繁殖和迁徙的场所。
而一旦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将受到威胁。
其次,滨海湿地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城市化带来的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使得湿地中的水质严重恶化。
污染物的积累和富集不仅会使湿地内的生物群落遭受毒害,还会破坏湿地的水文系统,导致水位变化不稳定,进一步加剧滨海湿地的退化。
为了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湿地保护的立法和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
同时,加强对滨海湿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威胁。
其次,要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与意识提高,增强对滨海湿地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开展科普讲座、举办生态文化节等活动,引导公众爱护滨海湿地,并形成合力。
此外,为了修复受损的滨海湿地,可以考虑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
人工湿地是一种人为构建的湿地,可以模拟和替代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
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可以恢复滨海湿地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同时,还可以通过岸线的恢复与疏浚工程来减少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侵蚀。
恢复岸线和疏浚河流,能够增加滨海湿地的固体物质输入,为湿地植被的生长和栖息物种的繁衍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栖息空间。
另外,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也是保护滨海湿地的重要手段。
通过湿地植被的修复和引种,可以恢复湿地的植物群落,增加湿地的自净能力。
同时,对受污染的湿地进行生物修复,通过生物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降低污染物的浓度,提高湿地的水质。
总之,滨海湿地是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滨海湿地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研究第一章引言滨海湿地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各种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也是自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生态环节。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滨海湿地的受到了严重破坏。
因此,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旨在分析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保护与恢复这一生态系统的措施。
第二章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海、滩涂、河口、河流和岛屿等生态系统。
这些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存有大量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渔业和旅游资源。
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大量的渔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出现问题,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滨海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开发、污染和非法捕捞。
土地开发结果导致湿地的面积减少,破坏了稀有物种的栖息地。
污染淹没了这些湿地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非法捕捞提高了稀有鱼类和贝类的价格,也破坏了这些生物群落的均衡生态系统。
第三章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必须采取措施,例如:建立保护区、联合保护和执法、改善污染等。
建立保护区:建立保护区是最常用的保护滨海湿地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保护和维持湿地中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并作为重要的生态旅游景点。
在滨海湿地建立保护区的同时,保护区的管理和维护也非常关键。
联合保护合作和执法:保护联合合作和执法是指由政府、社区组织、环保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来实现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保护。
这种策略可以减少非法捕捞、偷猎和其他破坏行为。
污染治理:污染危害着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
因此,在保护和维护滨海湿地的过程中,需要改善污染问题。
这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加强控制和监测、提高水质、改善土壤、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手段。
第四章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实施恢复措施对于重新建立生态平衡和提高地区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恢复措施包括土地复原和植被修复等。
土地复原:土地复原是指以生态系统恢复为目标的土地管理活动。
滨海滩涂湿地生态恢复与功能提升技术

滨海滩涂湿地生态恢复与功能提升技术滨海滩涂湿地是指位于海岸带的河口、海湾或滨海低洼地带的湿地。
这些湿地以其丰富的生态系统功能和重要的生态服务而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滨海滩涂湿地的生态系统往往处于破坏和退化的状态。
为了恢复滨海滩涂湿地的生态功能,提升其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
一、滨海滩涂湿地生态恢复技术1.湿地植被恢复湿地植被是滨海滩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通过引种适宜的湿地植物,可以恢复湿地植被的多样性和密度,增强湿地的保护能力。
同时,湿地植物的生长还能够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净化水体,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2.水动力恢复滨海滩涂湿地的水动力状况对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功能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滨海滩涂湿地的水位、水流和水动力条件,可以恢复湿地的水文特征,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水生生物的繁衍和栖息。
3.生物修复滨海滩涂湿地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采用天然或人工介质,如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通过生物吸附、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湿地中的污染物质,净化水体,提升湿地的水质和环境。
二、滨海滩涂湿地功能提升技术1.生态旅游开发滨海滩涂湿地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滨海滩涂湿地旅游资源,可以提升湿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2.生态教育与科普滨海滩涂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通过开展生态教育和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湿地生态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滨海滩涂湿地的认知和保护意识,进而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3.海洋资源利用滨海滩涂湿地是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连接区域,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通过合理利用滨海滩涂湿地的渔业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等,可以提升湿地的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秦皇岛市滨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秦皇岛市滨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调研报告作者:李婷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8年第5期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紧靠京津,濒临渤海,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湿地类型——滨海湿地。
滨海湿地是中国最濒危、保护力度最弱的生态系统,是抵御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屏障。
近年来,秦皇岛市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确定实施了“生态立市”战略,在秦皇岛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标兵城市”,强调绿色是秦皇岛的底色,生态是秦皇岛的特质,没有生态优势,秦皇岛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秦皇岛滨海湿地作为秦皇岛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为此,笔者对秦皇岛市滨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一、滨海湿地概况及重要湿地现状秦皇岛市滨海地区东起冀辽省界,西至滦河口,海岸线全长约162.7公里,是我国较具代表性的沙质海岸湿地分布区之一。
沿海县(区)海港、北戴河、山海关、抚宁四个区和昌黎县,有石河、新开河、汤河、戴河、洋河、大蒲河、滦河等主要河流境内入海,随之形成石河、戴河、洋河、滦河等沿海河口湿地。
秦皇岛市湿地总面积约61 106公顷,其中滨海湿地总面积约38441公顷,类型有沿海滩涂、河口滩涂、浅海水域、内陆渴湖。
在秦皇岛市湿地中,北戴河滨海湿地、黄金海岸湿地、滦河口湿地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石河南岛湿地被河北省命名为无人居住天然海岛,这四个重要湿地极具保护和利用价值。
(一)北戴河滨海湿地。
位于新河以北,林海度假村以南、滨海大道以西的三角地域,经新河入海口与滨海湿地相连,面积约3000公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湿地,是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北戴河湿地人为破坏程度小,自然属性较为完整,且靠近北戴河风景度假区,是国内外旅游和爱鸟人士的重要观潮、观鸟基地。
湿地已发现鸟类412种(我国鸟类共132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鹤、白鹳等17种,大天鹅、猎隼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5种。
(二)黄金海岸湿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与利用保护肖笃宁胡远满王宪礼陈宜喻主编:《中国湿地研究》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62-2681滨海湿地是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有海陆过渡相的特征,属于比较脆弱的生态敏感区,是自然保护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对象。
我国滨海湿地面积约2.1×104km2,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以北的海岸,包括广阔的滩涂和几大河流三角洲上发育的河口湿地,特别是黄河口与辽河口湿地更是世所闻名。
黄河三角洲的主体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据该市1991年土壤详查汇总资料,湿地面积2.3×105hm2,其中滩涂1.02×105hm2,苇地2.4×104hm2,其余为水库、坑塘和河流、沟渠等水面面积。
湿地面积占该市总面积30%,其中自然湿地面积 1.26×105hm2,占全市面积16.3%。
如按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的近代黄河三角洲(5400km2)统计,自然湿地面积占1/4以上。
同时近代黄河三角洲是自1855年以来形成的,不过140年时间,属于新生湿地生态系统,黄河平均每年携带泥沙1.21×109t,2/3沉积在河口,每年造陆面积约达2350 hm2,使河口三角洲的海岸线以每年3km辽河三角洲的主体为盘锦市,并包括营口市的一部分,湿地面积为2.23×105hm2,其中滩涂为6.7×104hm2,苇地为8.2×104hm2,水库、坑塘、河流等水面面积为7.4×104hm2。
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2.8%,这还没有包括占总面积32%的盐田和水稻田等人工湿地(张耀光,1993)。
由此可知辽河三角洲的湿地面积虽然与黄河三角洲相似,但所占比重大大高于黄河三角洲。
苇田成为辽河口湿地的主体,仅双台子河口的芦苇湿地面积就高达7×104hm2,为世界第二大芦苇湿地,这里建有4个大型国营苇场,是造纸工业的原料基地,鸭绿江口(含大洋河口)的东沟滨海湿地,面积7.7×104hm2,大部分为滩涂,芦苇地6200 hm2,呈狭长条形分布,其规模显然不能同上述两个三角洲相比:江苏北部以滩涂为主的滨海湿地也有2.0×105hm2左右(其中滩涂约1.5×105hm2)。
以上合计我国北方滨海湿地面积在7.5×105hm2左右,主要类型为滩涂和河口湿地,自然景观为芦苇沼泽或湿生草甸,以季节性积水为特征。
2 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特点2.1河口湿地具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前已指出黄河三角洲每年新淤土地2350hm2,世所罕见。
黄河入海口的年平均径流量为3.8×1010m3,含沙量平均25.3kg·m-3,汛期高达80kg·m-3左右。
黄河具有如此丰富的水沙资源,但是目前利用尚有困难,固堤防洪是当前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首要条件。
从总体看,辽河三角洲的水利条件要优于黄河三角洲。
该区有地表水资源8.53×109m3·a-1 4.7×109m3另有浅层地下水可供采用资源4.2×109m3两个三角洲都有大面积的可垦荒地,总面积数十万公顷,但由于土壤为盐渍土壤、需要进行灌溉洗盐或淤灌等改良措施。
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必须有水利措施的保证,同时应避免侵沿岸滩涂面积广大,潮间带有多种生物资源,丰富的经济贝类和文蛤、兰蛤、毛蚶等。
双台子河口外有一个面积7670hm2的蛤蜊岗,文蛤资源量达1.6×104t。
辽河口滩涂可养贝类的面积为1.4×104hm2,有资源量2.2×104t。
鸭绿江口的东沟滨海湿地有经济贝类30余种,总资源量1.1×105t,其中嗌蛏和竹蛏为当地特有的珍稀品种(宋达泉,19892.2河口湿地以芦苇沼泽和柽柳、碱蓬等植物群落为主,植物种类并不复杂,维管束植物约150余种,其中抗盐喜湿种占60%以上,并有野大豆等濒危保护物种。
其生物生产力据辽河口湿地调查资料,芦苇群落初级生产力平均为14150(8300~20000)kg/(hm2·a),低杂草甸群平均为2778(1050~4505)kg/( hm2·a),碱蓬群落平均为3700(3400~4000)kg/ (hm2·a)。
关于芦苇的产量由于土壤和灌水等管理情况的不同而有区别,平均为5.7t/hm2。
与芦苇群体结构相比单产偏低的主要因子是芦苇茎粗不够,这与灌水不足直接有关。
在芦苇群落中咸淡混合水即中盐水补给的群落产苇最为粗壮,单产可达10t/hm2以上。
此外,芦苇沼泽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43.86mg·L-112.33mg·L-119942.3黄河三角洲湿地已发现鸟类187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金雕等5种,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等27种,并有数以千计的灰鹤、雁鸭等,在中日两国签署的“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保护鸟类277种中,这里有108辽河三角洲湿地已发现鸟类236种,其中水禽114种,占全国水禽总数的53%,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二级保护的35种,已发现鸟类中旅鸟占一半,留鸟有40种,其余为夏候鸟(77种)和冬候鸟(11种)。
丹顶鹤与黑嘴鸥是当地主要的保护珍禽。
丹顶鹤筑巢于苇塘深处的池沼边,喜杂食,辽河口是世界丹顶鹤繁殖区的最南限,每年有近40只丹顶鹤在这里筑巢繁殖。
黑嘴鸥是世界濒临灭绝的鸟类之一,近年来在辽河三角洲发现有近千只,筑巢150余个,多位于滨海滩涂的白刺群落。
在黄河三角洲的滩涂湿地上也发现有黑嘴鸥多处筑巢,最大集群200余只(赵延茂,1994b)。
东沟滨海盐生沼泽地近年来也曾发现有数群黑嘴鸥,每群5~10只。
大洋河口的滩涂湿地是另一个水鸟生存的重要基地,1991年11月在这3×1.5km2的范围内曾发现有2×104~3×104滨海河口湿地具有多样化的生境,随着三角洲的不断海向推移,滩涂面积不断增大,在潮间带先是由碱蓬群落所占据,继而在淤积稍高部位出现新生的芦苇,有的部位生长着白刺包,潮沟里则是海水回流的盐生环境,不同生境下形成了不同的生物类群,如芦苇沼泽的鹤、滨海湿地上如此众多鸟类的存在有赖于来自海、陆两方面的各种植物和动物所提供的食物来3 滨海湿地的利用现状与威胁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是我国第二和第三大油田--- 胜利油田和辽河油田之所在。
这两大油田年产3.0×107t和1.5×107t原油及相应的天然气,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全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对于这两个地区的开发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角洲上的路、讯、水、电等设施绝大部分都是油田兴建的。
随着大规模的石油开发出现了一批新的城镇和居民点,星罗棋布的油井,保护油田的围堤(如孤东油田),伸向浅海滩涂的堤坝和钻塔……,几种全新的人工景观正在改变着滨海湿地的自然面貌,原有的土地这两个三角洲同时又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多年来已建立起一批大型国营农场。
特别是位于辽河三角洲的盘锦垦区,水利条件好,农业建设起步早,开发水田约1.27×105hm2,业已成为辽宁省重要商品粮基地,水稻产量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并规划在大洼县小三角洲再新开水田1.3×104hm2,需挤占苇田6000ha综上所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目前已经受到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
如辽河三角洲原有湿地范围约3660km2,现在近半数已被开辟为稻田和盐田,自然和半自然景观只剩下不到200km2。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1977~1986年间,油井、道路、农田和居民占地由4.1%增加到8.4%,自然湿地正以0.43%的年速率减少。
随着湿地面积的不断缩小,区域湿地的生态功能也在减退,纳洪蓄水能力削弱,生物种类减少,苇塘杂草滋生。
保护区内适宜丹顶鹤筑巢的芦苇沼泽原有95.1km2,受油田开发影响,目前适于丹顶鹤栖息、筑巢的面积已减少到24.1km2,由于27km长的防潮大堤的兴建,堤内滩涂与潮间带的联系被切断,生物种群迅速发生变化,近年来沿海滩涂的养殖业获得迅速发展,仅辽河三角洲即开辟人工虾池5000hm2,年产对虾8000t,经济效益明显。
但是由于规划、管理的不周和技术粗放,部分地段虾池构筑过密,海水循环不畅,造成了近海水质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诱发了近一两年虾病的大发生。
据典型地段测定推算,虾田换水排出的COD为7471.5t/ hm2,这意味着八月份海岸线日排放量为0.5~2t·km-2·d-14 湿地保护的任务和措施4.1在我国北方滨海地区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和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它们都是以湿地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其内栖息的珍禽如丹顶鹤、黑咀鸥等主要种类均相同。
虽然作为国家级保护区,它们的建立时间尚短,但各项工作均已步入轨道,制定的保护区管理条例正在逐步实施,成效显著。
然而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令、政策,更需要增加经费支持强度。
以充分发挥自然保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建立较早,划定范围8.56×104hm2,以芦苇沼泽为主。
但由于油田建设深入其内,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筑堤、开荒等活动干扰也很大,苇田面积缩小,对核心区的划界和保护难以落实。
现已明确防潮坝外新淤出的土地均划为保护区的核心区,从而适应当前鸟类栖息地已向河口南移的趋势,保护区管理部门还在堤外滩涂修建了人工岛,供黑嘴鸥筑巢。
对保护区内的油井建设也提出了严格限制的措施建议,需要同有关管理部门一起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105hm2,核心区面积7.9×104hm2,包括黄河口现道湿地与黄河1976年故道湿地两部分。
该保护区特点是有着大面积人工刺槐林地(5603 hm2)和天然柽柳林地(8126hm2),在黄河口附近的河漫滩上并有零星分布的天然柳林(675ha)(赵延茂,1994a)。
芦苇地和滩涂仍是保护区的主体,不过这里的芦苇生长比较低矮,缺乏灌溉管理。
建国初期,黄河三角洲曾拥有2.7×104 hm2天然桂柳林和上万公顷的天然柳林,而今只剩下不到1/3。
当地政府与保护区管理部门对保护柽柳林十分重视,专门定有法令,其下属两个保护区管理站与原有林场为同一实体,这对于封滩育林,保护新生湿盐城自然保护区位于苏北滨海湿地,以低湿草地、疏林沼泽和滩涂为主,芦苇不多。
除保护在此栖息的水禽以外,还建有糜鹿的放养区,承担繁殖从国外引回我国原产地的珍稀动东沟湿地有关方面正在申请建省级自然保护区,对于这类湿地的自然保护工作需要正确4.2湿地的生态功能之一乃是具有巨大净化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