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合集下载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儿科门诊的应用1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儿科门诊的应用1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门诊治疗儿童急性咳喘的地位
* ICS快速起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儿科门诊的应用
ICS快速起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基因(经典)途径
ICS作用途径
非基因(非经典)途径
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基因(经典)途径
GCS
• Cytokines •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 Inducible cyclooxygenase (COX-2) • Phospolipase A2 • NK2-receptors • Endothelin-1 • • • • Lipocortin-1 b-adrenoceptors Endonucleases Neutral endopepbidase
பைடு நூலகம் 足量普米克®令舒® 快速有效控制急性喘息
12 肺指数 6
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 ® (0.8mg三剂,间隔半小时) +雾化吸入2受体激动剂(0.15mg/kg三剂,间隔半小时)n=41 口服强的松龙(雾化吸入沙丁胺醇之前,2mg/kg)+雾 化吸 2受体激动剂(0.15mg/kg三剂,间隔半小时)n=39
0 8
呼吸窘迫评分 4
*P<0.001
*P<0.001
*P<0.001 *P<0.001
0
雾化前 三剂雾化结束 雾化结束后1小时 雾化结束后2小时

结果显示:雾化普米克®令舒 ® 三剂雾化治疗后当即,1小时即能有效改善患 者肺指数、呼吸窘迫评分,作用明显优于全身激素组
Singhi SD.Kumar L,et al Efficacy of nebulized budesonde compared to oral prednisolone in acute bronchial asthma Acta Paediatr.1999;88(8)835-40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一、概述呼吸道疾病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疾病,其中雾化吸入治疗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通过雾化器转化为气溶胶形态,由患儿通过吸入方式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此方法具有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迅速、副作用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儿童患者,因其能够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带来的胃肠道刺激,以及注射药物可能产生的疼痛和不便。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童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儿童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差异,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童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和挑战。

制定一份关于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专家共识,旨在规范临床操作,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儿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共识将围绕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基本原则、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择、设备使用、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儿家长提供全面、准确、实用的指导。

同时,本共识也将关注雾化吸入治疗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如免疫功能低下、过敏体质等患儿的治疗策略,以满足不同患儿的需求。

通过本共识的推广和应用,我们期望能够提升我国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的整体水平,为患儿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案,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

1. 简述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儿童呼吸道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对儿童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由于儿童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其呼吸道较为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差,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各类呼吸道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多种形式,不仅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儿童呼吸道疾病还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等特点,容易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中发生暴发流行。

儿科雾化治疗临床统计分析

儿科雾化治疗临床统计分析

儿科雾化治疗临床统计分析发布时间:2022-12-22T05:53:35.565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10期作者:刘丽娟张海凤葛晓东[导读] 目的:儿科雾化治疗临床分析。

刘丽娟张海凤葛晓东山东省安丘市妇幼保健院 262100摘要:目的:儿科雾化治疗临床分析。

方法:回顾2021年到我院医治的病例随机抽查呼吸系统疾病患儿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患儿采取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患儿。

结果:根据治疗效果判定疗效。

50例采取了雾化吸入疗法,炎症消退较快,效果较为明显,病程较短。

50例采取常规的服药和静脉给药,病程比观察组长。

结论:雾化吸入疗法运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能有效缩短患儿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同时能有效避免静脉给药带来的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儿科;雾化治疗;临床分析雾化吸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随着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增多,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现在雾化吸入治疗已广泛用于儿科临床治疗,比如感染后咳嗽、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过敏性咳嗽,急性咽喉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儿童呼吸道疾病。

县城医院医生应更好的了解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及规范用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儿,最大10岁,最小5天,平均5岁左右;男童60例,女童40例;其中50例采取了雾化吸入疗法。

1.2 临床表现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有的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部分在胸部可听到干、湿罗音,大部分患儿有发热38~39℃,偶达40℃,多2~3日即退。

部分患儿继发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伴随头痛及胸痛。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头孢唑林钠、炎琥宁等药物静脉滴注。

观察组在采用头孢唑林钠、炎琥宁等药物静脉滴注的基础上,运用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

国外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研究-儿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国外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研究-儿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国外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研究-儿科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现代儿科临床医学中,小儿哮喘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临床引发病理因素突然,患儿多于夜间或清晨突感胸闷,或先有眼、耳、咽、鼻揉搓、喷嚏、作痒、咳嗽,继而发喘,也引发患儿上呼吸系统现出相关临床症状,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哮鸣、气急、腹痛、痉挛性咳嗽、低热等临床反应[1].在现代儿科临床医学中,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的方式主要为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方式主要是针对小儿哮喘在临床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通过应用专业的雾化装置,将含有药物的液体雾化成气溶胶吸入患儿呼吸系统,促使患儿粘膜湿化,局部药物浓度增高,达到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引流、稀释痰液、控制感染等目的。

雾粒的患儿呼吸系统的沉积部位受到呼吸的影响较为明显。

鼻道阻力明显高于口腔,且通道弯曲,因此雾粒较易形成沉积,为此雾化治疗一般经口呼吸。

目前,国内外治疗小儿哮喘的雾化吸入方式主要有:重力性沉积、惯性沉积、弥散沉积等3种[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的需施行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1岁7个月~9岁6个月,病程2个月~4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岁2个月~10岁3个月,病程3个月~5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着性(P0.01)。

1.2 临床表现实验组30例病例中常年反复咳嗽者18例,冬春季发作9例,秋冬季发作6例,秋季发作3例;咳嗽发作时间在夜间和清晨12例,夜间发作7例,清晨发作5例;对照组30例病例中常年反复咳嗽者14例,冬春季发作8例,秋冬季发作4例,秋季发作2例;咳嗽发作时间在夜间和清晨16例,夜间发作9例,清晨发作7例。

1.3 方法1.3.1 实验组治疗方法实验组30例病例均采取非诺特罗氢溴化物加溴化异丙托品驱动雾化吸入方式,非诺特罗氢溴化物液的浓度为0.5%,年龄6岁0.1ml,6~14岁0.2ml,溴化异丙托品液的浓度为0.025%,年龄6岁0.5ml,6~14岁1.0ml,配生理盐水2~3ml注入压缩气泵进行吸入治疗,5~10min/次,2~3次/d.1.3.2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病例全部采用支气管舒张药雾化吸入方式,应用药物为2激动剂,药物剂量为150~250g/kg,吸入频率为20min/次,3~4次/d.30例病例中,7例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采用连续吸入方式,继连续吸入2~3次,药物剂量逐次缩减。

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中的应用实践报告

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中的应用实践报告

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中的应用实践报告导言: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将液体药物转化为微细颗粒物质,从而以气溶胶的形式送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创新,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领域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儿童的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本篇报告旨在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在儿科中的应用实践,介绍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背景和意义儿童的呼吸道疾病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传统治疗方法中经常使用口服药或静脉注射药物,但这些治疗方式存在剂量控制难、药物浪费和药物作用不及时等问题。

而雾化吸入治疗则能够将药物直接送达至呼吸道,让治疗更加直接有效,因而备受关注。

二、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和方法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是利用雾化器将液体药物雾化成粒径小于5微米的微细颗粒,使其能够悬浮在气流中,经由呼吸吸入到肺部。

常用的雾化器有超声雾化器、压缩喷雾器和气动雾化器。

雾化吸入治疗主要分为湿化疗法和干粉吸入疗法两种,选择不同的方法取决于患儿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三、雾化吸入治疗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在哮喘的急性发作和日常控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喷雾剂中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够迅速缓解哮喘患儿的气喘症状,进而减少呼吸道痉挛和炎症反应。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作用快、剂量准确、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因此成为治疗哮喘的首选方法。

四、雾化吸入治疗在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主要特点是呼吸道痉挛和炎症反应。

雾化吸入治疗通过直接将药物送达至支气管,能够迅速扩张支气管、清除痰液,从而缓解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减少病情发展,并降低接受抗生素治疗的需求。

五、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在一次儿童医院就诊中,一名3岁儿童因支气管炎入院治疗。

医生根据患儿的病情,使用雾化吸入治疗进行治疗。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儿童哮喘的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
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
或自行缓解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 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753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哮喘的定义

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 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 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 性炎症性疾病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 性气流受限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753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09.
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防治指南 --2008
推荐:
大剂量ICS对儿童哮喘发作的治疗有一定帮助
用法: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mg/次,q6~8h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8;46:745-53
Singhi SD.Kumar L,et al Efficacy of nebulized budesonde compared to oral prednisolone in acute bronchial asthma Acta Paediatr.1999;88(8)835-40
高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疗效与全身激素相似或更好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进展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进展3昆明市吴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邮编:650000摘要:雾化吸入是一种将物理和化学药物直接注入呼吸道以达到祛痰、缓解哮喘和咳嗽效果的方法。

目前,通过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文献,本文综述了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药物和各种类型的雾化吸入器。

雾化吸入是临床上最重要的肺部疾病治疗方法之一,因其操作简单、对肺部疾病影响迅速、副作用发生率低而广泛应用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关键词: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研究进展一、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类型1、小儿支气管肺炎小二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并伴有喘息和气短。

长期发作可导致儿童缺氧,并损害心脏、肺和其他器官的功能。

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是儿童肺部不成熟,光线狭窄,气管上的睫毛流动性差,血管容易充血,炎症刺激引起的粘液分泌增加,容易导致气道阻塞,咳嗽困难。

目前,乙酰半胱氨酸是降低支气管肺炎患儿痰液粘度的主要喷雾剂。

该药可通过糖蛋白中多糖纤维的分解来调节原始腺体的粘液分泌特性,有效降低痰液粘度,从而改善肺通气;此外,乙酰半胱氨酸的抗氧化作用可通过刺激囊泡上皮的II型囊泡细胞,通过分泌合成囊泡活性物质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关科学家发现,乙酰半胱氨酸在儿童支气管炎治疗中,在控制炎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一些科学家在对不同给药方法的研究中发现,雾化吸入的总临床有效率远高于口服给药,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也远短于口服给药。

此外,临床研究表明,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重组人干扰素α等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儿童支气管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同时,沙丁胺醇的雾化吸入能抑制呼吸过度反应,减少腺体分泌,修复呼吸道,缓解哮喘,放松支气管,改善通气功能[1]。

2.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为反复出现胸压、气短、咳嗽等。

布地奈德组合具有短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咳嗽、喘息和呼吸短促的症状。

短期和长期影响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解读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解读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解读
影响ICS肺内吸收的重要因素:水溶性、脂溶性
要求ICS 既有适度脂溶性又有 适当水溶性
二丙酸倍氯 米松
布地奈德
水溶性1 (ug/ml)
0.13
16
溶解时 间1 >5hr
6min
脂溶性 2 (log P)
4.40
3.24
相对受体亲 和力3 53
3. H.Derendorf,et al, Eur Respir J.2006;281042-1050.
抗炎作用强度-
布地奈德支气管血管收缩作
用最强
氟替卡松
倍氯米松
布地奈德 * P<0.05
哮喘患者中, 引起等效缩血管作用强度:布地奈德> 丙酸氟替卡松> 二丙酸倍氯米松,表明布地奈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和肺组织靶向性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 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解读
共识更新背景及概要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 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解读
我国雾化吸入疗法临床规范应用仍不 足
• Zhu Z, et al. J Aerosol Med Pulm Drug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解读
雾化共识更新概要
前言
2014版1
前言
2018版2
第一章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第一章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1.1 基本概念
1.1 基本概念
1.2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和临床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患者吸入装置的选择
年龄组 <4岁 4-6岁 >6岁
首选装置
pMDI+面罩式储雾罐
pMDI+口器式储雾罐
干粉吸入器 或pMDI 或pMDI+口器式储雾罐
恩爱, 次选装是置夫妻双方
对家的一份 雾罩化)吸入器承(诺面!
雾化吸入器(口 器)
雾化吸入器(口 器)
pMDI:加压定量气雾剂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7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d 2012..
常用的给药方式:口服、肛门给药、雾化 吸入、经皮渗透、皮内注射、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骨髓腔内注射、蛛 网膜下腔注射
3
编辑版ppt
吸入疗法是目前常用的给药方法
雾化吸入是常用的吸入方式之一
➢ <0.5 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 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排出于体外
➢ 直径1~5 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
雾化吸入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1
编辑版ppt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儿科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三、儿科常见疾病雾化吸入方案及剂量推荐 四、雾化吸入方式的选择 五、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六、药物配伍注意事项
9/23/2020
2
编辑版ppt
一、概述
解剖特点
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叶支气管→段支 气管→ 小叶支气管→终末支气管→ 呼吸性 支气管→肺泡(直径75~250µm)
编辑版ppt
压缩雾化吸入疗法的优点
口 服
注 射
吸入
血循环

11

血循 环
编辑版ppt
雾化吸入疗法的应用

采用雾化吸入

疗法时,药物
以气溶胶的形
式输出,随呼

吸气流进入体

内。由于气溶
胶具有巨大的

接触面,有利

于药物与气道

表面黏膜上皮

细胞接触而发
挥药效
12
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喘息性疾病 喉炎 肺支原体肺炎 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
编辑版ppt
定量气雾吸入(pMDI)方法
• 摘下盖子, 摇晃吸入器
• 起立,呼气
把吸入器放 在嘴前,在开 口用力吸气的 同时,按下吸 入器的顶部并 8 继续慢慢吸气
• 屏气10秒或 尽可能长,然 后呼气
编辑版ppt
定量气雾健康剂, (pMDI)+ 储雾罐(是代关sp心a下c一er)的使用
成长方的保法证!
打开
推开
吸入
用一手握住外壳, 另一手的大拇指放 在拇指柄上,向外 推动拇指直至完全 打开。
握住准纳器®的吸嘴 将吸嘴放入口中。从准纳 对着自己。向外推滑 器®深深地平稳地吸入药物。 动杆--直至发出咔哒 切勿从鼻吸入。然后将准 声。表明准纳器 已 纳器®口中拿出,继续屏气 做好吸药的1准0 备。 约10秒钟,关闭准纳器。
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
气管插管术中和 术后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等等
编辑版ppt
二、儿科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
1.糖皮质激素 2.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
药物,肾上腺素 3.黏液溶解剂 4.其他
9/23/2020
13
编辑版ppt
1.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 抗炎措施。大量研究证实,可有效缓解哮 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减 轻气道阻塞,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急性发 作次数和病死率。
编辑版ppt
3. Sbirlea-Apiou G, et al. Deposition mechanics of pharmaceutical particles in human airways [M]//Hickey AJ. Inhalation Aerosols. New York: Informa Healthcare USA, 2007:1-30.
➢ >5 μm的微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 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
吸入药雾微粒的形态也影响药物在气道内的分布,如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Budesonide inhalation suspension,BIS)时,呈不规则形状的药雾微粒更易进入 下呼吸道 3。
12..中洪华建医国学. 吸会入儿装科置学的分研会究呼进吸展学组[M.]《//中林华江儿涛科,杂殷志凯生》编.哮辑喘委防员治会新.进儿展童专支题气笔管谈哮.喘北诊京断:与人防民治卫指生南4出[版J].社中.华20儿08科:2杂06志-.21260.08,46(10):745-753.
第1步 拔掉盖帽,
擦拭干净,
并用力摇 匀
第2步 将气雾剂 插入储雾 罐放置口
第3步 第4步
第5步
储雾罐面 喷入一喷药物, 用后将气雾
罩包紧口 吸药20至30秒 剂的盖放回
鼻处开始 后,取下储雾 咬嘴上。用
喷药
罐,等待半分 纸巾擦干净
钟后按步骤3-4 储雾罐面罩
吸入第二喷
9
编辑版ppt
舒利迭®准纳器®的使用方法
9/23/2020
17
编辑版ppt
表1 常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药理学指标
1.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为目前国内常用的雾化 吸入剂型。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根据病情 采用适宜治疗剂量(不同剂量见表1)
丙酸氟替卡松:目前已有雾化吸入混悬剂 在
16
编辑版ppt
1.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一种人工合成的水溶性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结构上无亲脂性基团,水溶 性较大,难以通过细胞膜与糖皮质激素受 体结合,发挥治疗作用。由于雾化吸入的 地塞米松与气道粘膜组织结合较少,肺内 沉积率低,在气道内滞留时间短,因此, 地塞米松较难通过吸入发挥局部抗炎作用, 不常规推荐用于喘息性疾病。
吸入糖皮质激素还常被用来治疗急性喉气
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
9/23/2020 育不良等儿童呼吸道1疾4 病。
编辑版ppt
1.糖皮质激素
吸入糖皮质激素也被用于治疗其他慢性呼 吸道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 间质性疾病等,但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验 证。
9/23/2020
15
编辑版ppt
不同吸入给药方式的装置
pMDI(气雾剂) pMDI+储雾罐 DPI(干粉剂) Nebulizer(雾 化器)
喷射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 滤网式(mesh)雾化
5
编辑版ppt
喷射式雾化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6 贺孝良,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309-311
编辑版ppt
正确的吸入方法非常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