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专题08 生命活动的调节(必备知识清单+思维导图)

专题08 生命活动的调节(必备知识清单+思维导图)

专题08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材必背知识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P2)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P3)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P8)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P9)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P16)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P20)7、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P24)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P27)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P28)10、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P48)1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P50)1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P54) →教材必会知识 1、内环境的组成 ⑴内环境的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称为体液。

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细胞赖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内环境。

⑵内环境的范围: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此外还有脑液、脊液等。

⑶内环境的成分:主要有水分,血浆蛋白、组织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不包括消化道中的成分和细胞内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

⑷内环境的组成关系:⑸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与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感应性植物的感应性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感性运动一般分为感夜性、感震性和感触性等如光照引起蒲公英的头状花昼开夜合、月见草的夜开昼合,温度引起郁金香从冷处移到暖处3min~5min就可开放。

而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是由于其复叶的叶柄基部叶褥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

食虫植物(捕蝇草、茅膏草)的感触运动是这些植物的叶片密布触毛,当昆虫碰上这些触毛时,叶片上的触毛即向内弯曲,把昆虫包起来,将其消化。

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注: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地球的引力作用)1.向性运动(如向光性)植物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植物幼苗的尖端决定的。

即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植物的向光性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2.植物生长素(1)产生部位:胚芽的尖端。

(2)作用: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二)植物激素1、植物激素:植物中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调节作用的物质。

2、几种常见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1)生长素:加快细胞生长速率。

(2)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3)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4)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5)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1D 2D 3. C由于仅有左侧受光照,根部背光生长,向右生长其次,受重力影响,会向下生长,综合可得根部向右侧斜向下生长4B 5(1)D (2)A (3)C6(1)植物的根可能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2)①每天向B试管中加适量的水,A试管不加水,确保B试管周围的土壤保持湿润.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植物A、B两侧的根的生长情况②预测:靠近B试管一侧的根明显比A侧的根生长快.如果没有获得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试管底的裂缝太大,水漏得太多、太快,导致A、B两侧的土壤都很潮湿;或者是试管底的裂缝太小,水漏得太慢、太少,导致A、B两侧的土壤都很干燥.③可以在植物的两侧,AB两支试管之间用玻璃板隔开;也可以同时用完整的试管,改为用吸水布条来为植物提供水分,便于控制水分的多少7(1)不均匀(2)顶芽(3)子叶1、下列不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A、茎的背地生长B、北半球陆地上的大树一般朝南的枝叶茂盛C、向日葵向太阳D、夜合树的叶到了晚上要合拢2、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激素B、生成素在植物体内生长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D、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3、取正在萌发的种子贴附在琼脂块中,再将琼脂块插入透明盒内,五面遮光,仅从一侧给予光照(如图)。

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知识点小结)

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知识点小结)

单元知识点小结生物(2019)选择性必修1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1.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P91)2.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传递给下部。

(P91)3.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造成的。

(P91)4.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引起的。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P92)5.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等。

(P92)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称作植物激素。

(P92)7.向光性原理:胚芽鞘产生生长素(与光照无关);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并将产生的生长素在先运输,再向下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得快,生长素分布得,生长得慢。

即向光性外因是刺激,内因是。

8.有学者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向光性生长,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P92“相关信息”)9.植物体内(填“有”或“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

10.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有,在这些部位可转变成生长素,在多数部位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运输,即从运到(属于跨膜运输中的运输),而在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进行运输。

11.生长素多分布在的部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P93)12.当缺乏氧气或有呼吸作用抑制剂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速度将。

13.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诱导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1、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⑤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物质。

4、向性运动: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如向光性、向化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触性5、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

如感光性、感触性、感温性、感振性第二节神奇的激素1、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治疗:服用胰岛素。

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2、内分泌腺和激素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七下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七下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知识点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④f 无芭"透明,可以透过光线外脱[⑤;白色•坚制h 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脉绪麗:含有丰富的⑥和色素,为视网膜提供育菲.井便眼内册成-个“喑室"中膜]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能调节谨入眼球内光践的多少.睦林怵:内存平泪肌,可调曲度内膜:⑨作为视觉感爱器,有感光细胞,能感爱朮的I 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居水J 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玻瑞休;透明族狀物.支挥U 艮球率』折射进縊【特别提醒】(1)平常所说的白眼球实际是巩膜,而黑眼球是指虹膜。

虹膜色素的不同,决定了眼球的颜 色差异。

(2)物像的形成部位工视觉的形成部位:物像的形成部位是,形成的物 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而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

2.眼球对光线和距离的调节⑴瞳孔控制光线进入的多少a .当光线变强时,瞳孔,以光线的进入量,保护内部结构,例如从光线暗的地方进入光线强的地方。

b .当光线变弱时,瞳孔,以光线的进入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的光的刺激,例如从光线强的地方进入光线弱的地方。

⑵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a .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曲度,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增强,成像距离近,适合看近处的物体。

注视物体由远到近过程中,晶状体曲度不断增大。

b .睫状体舒张时,晶状体曲度,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减弱,成像距离远,适合看 远处的物体。

注视物体由近到远的过程中,晶状体曲度不断减小。

(3)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T 角膜T 瞳孔T 晶状体(折射光线)T 玻璃体T 视网膜(形成物像)T 视神经T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眼球磴内容挪产生振动,并将振动传给听小勞耳蜗:含有內耳出⑭半规管 L前庭【特别提醒】晕车和晕船与前庭和半规管有关。

4. 听觉的形成:声波T 外耳道T(产生振动)T T内的听觉感受器T 与听觉有关的神经T 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5. 耳的保护:咽鼓管通常是闭合的,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 闭嘴、堵耳,以保持两侧气压平衡,防止鼓膜破裂。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整理

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整理

第二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NO.XA019 2014-5-15一、人体的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1)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

(2)基本单位——神经元①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和树突称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②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③种类: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构成。

(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的调节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结构。

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3)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19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19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
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
考 点 管 理
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_____。 B 【解析】图A、B的区别是A中琼脂块有生长素,而 B中琼脂块中没有生长素,B起对照作用。植物向光生 长是由于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小于背光侧的生长素。图丙
限 时 集 训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考 点 管 理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图19-1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
考 点 管 理
长素分布________引起的; 不均匀
顶芽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可以产生生长
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是否能产生生 子叶
限 时 集 训
归 类 探 究
不一样的是人类还能对语言文字产生反应建立复杂反
射,而动物不能。
探究类型之三
考 点 管 理
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限 时 集 训
[2012· 广州]如图19-5甲是人体内分泌系统
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乙中右侧的男性是激素分泌异常患
者。患者的病因是 ( A )
归 类 探 究
图19-5
考 点 管 理
感受器所在的器官是 A.眼 B.口 C.耳
感受器位于耳中。
( C
D.脚
)
【解析】形成听觉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2.[2012· 南充]人体因分泌的激素异常而导致患巨人症 和糖尿病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 A ) A.垂体和胰岛 B.甲状腺和肾上腺 C.胸腺和垂体 D.甲状腺和胰岛
考 点 管 理
限 时 集 训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人体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来自视觉。

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眼球白色部位)虹膜:有色素(决定人眼的颜色,黑色、褐色、蓝色等),中央的小孔是瞳孔脉络膜:有血管(给眼球提供营养)、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瞳孔:光线进入的通道,大小可以调节。

亮光时瞳孔缩小,暗光时瞳孔扩大。

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象。

晶状体:双凸透镜,曲度可以调节,折射光线,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2.视觉的形成:(1)成像:(2)形成视觉:外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感光细胞产生兴奋,产生神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眼的卫生保健:(1)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2)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老花镜)(3)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应该做到“三要”“四不要”。

4.耳的结构和功能:(2)听觉的形成-沿着听小骨传导5.遇到巨大声响时,或者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者闭嘴、堵耳,两种方式都是保持鼓膜内外两侧大气压的平衡,避免损伤鼓膜。

咽部有炎症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咽鼓管联通咽部与中耳)。

6.鼻:嗅觉。

舌:味觉。

皮肤:触觉。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区别于:应激性(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对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活动的调节重点总结
(包括植物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内环境与稳态、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3.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
3.2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3.4
3.5内环境与物质交换
3.6水、钠、钾的来源与去向
3.7水盐平衡的调节
下丘脑下丘脑产生激素真不少通过垂体控性甲有种激素抗利尿体温调节是中枢血糖平衡功不小水盐代谢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了
3.8血糖平衡的调节
3.9
3.10免疫概述
3.11抗原与抗体
3.1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T 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10000的物质。

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
B 细胞只接受一种抗原决定族的刺激
B 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
3.1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3.13免疫学的应用(选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