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1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1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2.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3.了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

【教学重难点】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教学(一)能的转移和转化1.教室列举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2)风能转化为电能(3)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4)电能转化为机械能(5)电能转化为内能(6)太阳能转化为电能(7)光能转化为化学能(8)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练习】指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转移情况:(1)人在跑步时,身体发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风吹动帆船前进()风的机械能转移到帆船上(3)放在火炉旁的冷水变热()内能由火炉转移给水(4)电流通过灯泡,灯泡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可以总结得出:(1)能量转移:能量的形式没改变(2)能量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无论能量发生转移还是转化,总能量保持不变。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量的永动机叫第一类永动机。

在这个过程中,还设计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永动机。

(3)自然界一切已经实现的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凡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永动机”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4)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特例。

【例题1】下列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例题2】一个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机械能不变,内能也不变B.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不变C.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机械能与内能总量减小D.物体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机械能与内能总量不变(三)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教师抛出问题: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不可能消灭,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能源?师生活动1:活动要求:根据给定器材设计活动,使能量发生转化和转移;思考并记录:活动的目标是什么、使用了何种能源、能量转化过程怎样、能量最终去了哪里?第1组:长木板弹簧小车第2组:干电池导线小电珠开关第3组:高功率红外灯电动机小型叶片(或者蜂鸣器)第4组:电吹风电动机小型叶片第5组:脸盆水水车教师提问:现在请各小组派一代表来说一下你们这组的活动目标是什么?利用什么能源?能量的转化情况如何?学生回答:略师生总结:(1)虽然我们的器材不同、使用的能源不同,但是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都完成了目标,因此能源的利用本质就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2)所有的能量最终“归宿”都为内能。

(完整word)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优秀教案)

(完整word)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泉州一中李春阳【学习任务分析】1、本节第一部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热传导过程和能量转化、转移的是有一定方向的",让学生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接着引入热机效率问题,在这部分教学中,应使学生体会科学家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结合实例理解为什么热机具有效率,怎样提高热机效率。

体会物理学与技术发展的互动关系。

2、第二部分“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了解能源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和有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学生认识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思考怎样探索和使用未来的理想能源3、通过本节的学习,第一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我国发展能源的方针和对策。

第二要求学生要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学习者分析】1、学校处于市区中心,大部分学生家庭情况优越,对于能源的地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如何节约能源以及能源对环境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

2、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3、本节课为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课程,重点为物理规律与实际问题的辩证关系,课堂教学要大量引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地里,历史等,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4、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什么是新型能源(2)知道能量转化的效率(3)知道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以及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4)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5)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第一篇:《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1、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了解常规能源的储备与人类需求间的矛盾2、了解常规能源的使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了解哪些能源是清洁能源,哪些能源可再生。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现象提高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通过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制成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时必须遵从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将一事无成通过介绍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为人类美好未来努力学习的觉悟师: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我们都要消耗能量。

另外,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而产生的能量耗散问题,使得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源。

一、能源:凡是能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

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问:常规的能源使用带来了那些负面影响呢?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等物质会使雨水中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

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

主要成分是臭氧。

另外常规能源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

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即损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经济资源,损坏建筑物及文物古迹,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的性质,使生态受到破坏。

四、开发新能源: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绿色能源:在释放能量或能量转化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能源叫绿色能源。

问:可以开发那些清洁相对无污染的能源呢?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中东地区一直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外交、军事莫不围绕着这片从地表上看毫无魅力的区域打转。

世界警察和他的随从们最愿意去管中东的事情:两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说明能量消耗巨大的富国们对石油的心痛程度。

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1. 让幼儿了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难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手工材料等。

四、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能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介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的特点和区别。

3.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能源,用画笔和手工材料制作出这种能源的模型,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能源的种类和特点,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难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能源的基本知识,是否养成了环保意识。

同时,我还会鼓励孩子们在家庭和社区中实践节能减排的行动,将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

通过本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理解能源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在实践中,培养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境导入的设计情境导入是本节课的重要部分,我选择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故事,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能源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 人教版 (新版)新人教版 (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高效课堂)2022年 人教版 (新版)新人教版 (2)

第四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阅读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能源,资源及日常诸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其可行的做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高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并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2.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用具:挂图、投影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平板式集热器的箱面是玻璃,内表面涂黑,这是因为( )A.黑色物体容易反射太阳光的能量B.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C.黑色物体的比热容大D.黑色物体的密度大2.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源革命,_______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能源革命,__________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物理学家发明的__________是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二)引入新课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危机,人类如何应对这方面的危机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新课教学学习过程及指导:一、揭示目标教师提问:1、人类在耗用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会不会造成影响?(学生回答)2、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学习回答)3、能源的消耗迅速增长,会不会出现能源危机?人类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习回答)本节的学习目标是:1、知道21世纪的能源趋势2、知道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3、理解“理想能源”有哪些特点?二、指导自学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独立回答下列问题:自学思考题:1.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2、21世纪消耗能源的速度是增快还是减慢?3、目前人类主要应用什么能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4、消耗能源时对环境人造成哪些影响?产生哪些危害?5、未来的“理想能源”要满足哪几个条件?三、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四、教学探究(一)点拔指导1、21世纪消耗能源的速度明显加快2、目前人类主要应用化石燃料,例如:煤、石油3、消耗能源时,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酸性气体形成酸雨,可致水、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构件造成危害4、未来“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第二、必须足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第三、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第四、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分子热运动设计思想联系生活实际,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出发,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而能源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节关于能源的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情境引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孩子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从而培养孩子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孩子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让孩子明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常见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难点:理解能源的转化和利用过程,培养孩子的能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片段、图片、卡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贴纸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播放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片段,让孩子们观察动画片中出现的能源现象,如烧炭火、风力发电等,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现象中涉及了哪些能源?它们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能源的图片,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煤炭、石油等,讲解这些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3. 互动讨论(5分钟)分组让孩子们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能源?如何节约能源?引导孩子们思考能源的利用和环保之间的关系。

4. 实践操作(5分钟)发放卡片和贴纸,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将卡片上的能源图片分类,贴到对应的贴纸上,巩固对能源种类、特点和利用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全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由“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三部分内容组成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使用能量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那么还会出现能源危机吗?因为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具有方向性,把能量转化或转移后,能量不能自动再转化到原来形式或转移到原来的物体,这部分内容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通过了解世界和我国使用能源状况,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并且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所以人类不得不面对能源危机,要实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发和探索各种新能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2.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3.了解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伴随大量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学难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多媒体课件等。

一、新课引入:回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守恒定律。

讨论:能量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那么在实际中会出现能源危机吗?二、知识讲解:(一)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展示图片1:电冰箱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使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二章第4节教学内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二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由“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三部分内容组成的。

学习目标分析课程标准中与本学习主题相关的语句:1. 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 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3. 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有团队精神。

5. 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2.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和能源消耗的趋势。

3.了解未来理想能源的特征。

4.认识思维导图,能根据不同主题绘制思维导图。

(二)过程与方法认识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能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伴随大量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生特征分析学生是否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通过预习,对本课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学习本课内容必须具备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学生已学习且基本掌握能量守恒定律本课将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是否有过这种经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泉州一中 李春阳 【学习任务分析】 1、 本节第一部分“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热传导过程和能量转化、转移的是有一定方向的”,让学生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接着引入热机效率问题,在这部分教学中,应使学生体会科学家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结合实例理解为什么热机具有效率,怎样提高热机效率。体会物理学与技术发展的互动关系。 2、 第二部分“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了解能源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和有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学生认识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材料,提出自己的见解。思考怎样探索和使用未来的理想能源 3、 通过本节的学习,第一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我国发展能源的方针和对策。第二要求学生要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 学校处于市区中心,大部分学生家庭情况优越,对于能源的地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如何节约能源以及能源对环境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 2、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3、 本节课为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课程,重点为物理规律与实际问题的辩证关系,课堂教学要大量引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地里,历史等,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4、 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什么是新型能源 (2)知道能量转化的效率 (3)知道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以及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 (4)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5)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能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大量的能源消耗带来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2)提高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量转化的效率及方向性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难点: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设备,影片 【设计思想】

本节课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设计,营造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广开言路,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共振。总体教学布局如下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一)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我们知道能量不会“无中生有”地产生,那么汽车行驶所需要的能量是从何而来?有多少有用?又流向何方呢? 答:来自汽缸内汽油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自然地提出问题并可复习能的转化和转移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

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节约能源 开发新能源 能量转化与效率

机械效率、热机的效率

能源对社会的作用

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能源问题

推动社会发展 不可再生能源有限 能源与环境

核能 太阳能 其它新能源 (二)深入研究 一.研究能量的转化效率 1.轿车的能量流向 应到学生读汽车流向图(幻灯片) 通过计算回答问题 [问题1]:轿车行驶时,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能量的比例是多少? [问题2]:排气管和散热片中散失的能量占多大比例? 总结:研究机器的实际能量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2.能量的转化效率 (为了衡量机器能将多少输入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能量,提出了“能量转化效率”),它是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跟输入能量的比值 有用的能量 能量的转化效率=—————— 输入的能量 二.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1.实验演示,观察现象 (1)逐渐降低的秋千 (2)手融化冰块 提出问题 (1)秋千慢慢降低说明什么? (2)冰能自动融化吗?这说明什么? 学生计算 分析可知,燃料的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处处被分流克扣,真正用于做有用功的能量竟然不到输入能量的% 讨论回答课本问题: 1.图4—所示,轿车的能量转化效率 2.打桩机的案例分析计算 3.通过课后查资料和观察,分析讨论人对食物的能量转化效率 4.提高机器设备的能量转化效率有什么经济和社会意义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问题 (1)热能够自动地从高温的手向冰块传输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 (3)秋千降低后能自动恢复原状吗? (4)要实现以上现象应该如何办? 总结: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具有方向性的,或者说,能量转化和转移的不可逆性 2.案例分析:第二类永动机的不可能性 三.能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常规能源、新型能源。同时使学生明确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以及能源的消耗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课前布置) 我国能源分布情况,能源现状 (2)热不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向高温物体传输 (3)要实现能量转化沿反方向进行,则必须做功 阅读课本,举例说明自然界能量转化过程的方向性 如;冰箱制冷、瀑布中水的机械能转化、喷出的香槟酒、松弛后的发条等 学生交流:自然现象的变化也具有类似的不可逆性,例如沙漠化的土地不会自发地再变为绿洲。因此人类不仅要珍惜能源和资源,还要自觉地保护自然 学生回答: 能源种类:煤、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 我国能源特点:总量丰富、人物贫乏;分布不均,耗能量大;污染严重、效率低下 检查调查结果:(学生课调查情况) 石油可开采的只有亿吨,已探明亿吨,已开采亿吨,资源余地不大 天燃气可开采万亿方,已探明亿方,但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发不大,只开采亿方 煤可开采亿吨,开采情况不乐观 水电资源开发不足(总量居世界第一) 核电发展缓慢 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氢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分数,规模小 电荒、油荒、煤荒等等 拓宽思路和视野,形成学以致用的观念

使学生认识我过的能源现状,对我国能源的浪费和来源有焦虑感。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所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能源使用应注意什么? 加强环保教育,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学生讨论举例 环境污染 ① 温室效应 (影片片断《后天》) ② 酸雨 ③ 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 ④ 铅化合物污染 ⑤ 厄尔尼诺 学生活动 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分组的形式,各组分别发言) 总结: 、节约利用能源水,电(要求学生从我做起) 、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转化效率和防止各种废弃物的污染 、开发利用新能源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讨论 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开发使用新能源,减少对矿产能源的使用。 注重对各种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学生认识到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

使学生认识到能源开发和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科学的发展观

(三)思考题 (1)阅读课文的信息窗思考讨论 (2)课后的讨论与交流 讨论后,学生交流发言 引导学生参与对实际问题分析,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 课本“作业” 【教学媒体的运用】 1、 多媒体设备: 播放影片资料,给学生直观的印象,使其对能量的转移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对能源危机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和对世界环境的危害有更为直观地认识和深刻的体会。 2、 幻灯片设备: 使学生有大量的图片资料里面更为深刻的体会出能源对于人类生存的意思, 能够深刻认识到能源对于人类带来的影响,使他们认识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和方法,在自己的生活中,由自己做起,保护环境,节约使用。不浪费。

【形成性评价】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能够举例说明,能够理解并应用热力学定律分析解决问题;能够举例说明现在社会使用的能源的种类,能够大致说明能源危机的内容,能够对环境污染有明确的定义和深刻的理解,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意义,能由自己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后记】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学生的思维在变,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因学生的变化而变化,是其应该具有的特征。 、教育是事业,教育是创新,教育是艺术。 、探究式教学是物理规律教学的最好的教学模式,但它不是物理教学的唯一模式,只有在实践中证明采用探究式教学最能体现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地方采用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教学围绕问题展开,但不是教师提出一个漫无边际的问题,学生无尽的思考并随意回答所构成的“菜场式”课堂,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参与,主要要呈现探究的要素,体现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对不同的学生,设问要做到“起点定方向,落点定区域”。 、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堂上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课后要查阅资料,请教别人,明确认识后,告诉学生,教师也要保持学习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