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精品 【公开课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精品 【公开课教案】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在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工作时间较长的机械的外壳会很烫手;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为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吸收多余的热。

这些消散掉的内能能否在次被收集起来提供机械做功,继续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一下能源利用中的物理知识。

探究点一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活动1:冬天,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能够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真情为,来年再用吗?显然不能。

一般情况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

否则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消耗别的能。

再如,冰箱里的热量不会自动转移到外部,而必须消耗其他的能量(电能)才能把热量转移出来使冰箱内部变交冷。

可见,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睡,不可逆的,消散掉的内能不能被收集起来再利用。

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一下,看看哪些能量可以被利用,哪些不能?归纳总结:前面学习过的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可以被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也能被利用。

机械摩擦产生的内能不能被利用,空气摩擦产生的内能也不能被利用。

探究点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活动1: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目前石油、煤炭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而且年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下影像,了解一下它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呢?同学们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2: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可能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举出能源消耗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P179“想想议议”表中的空格填上,使学生认识到过量使用能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探究点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后回答:能源按是否可以再生利用的方式怎么分类?学生回答:1.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电能、沼气等未来的理想能源活动2: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留给子孙后代的越来越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第一章:能源的定义与分类1.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能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能源的分类及特点。

1.2 教学内容:能源的定义与重要性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核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能源的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能源的特点及应用。

第二章:能源与环境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能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能源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能源利用与大气污染能源利用与水资源能源利用与生态破坏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战略2.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第三章:我国能源现状与政策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掌握国家能源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3.2 教学内容:我国能源资源概况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国家能源政策与法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能源发展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分析我国能源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第四章:能源利用技术4.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各种能源利用技术,了解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4.2 教学内容:常规能源利用技术(燃煤、石油、天然气发电)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水能利用、生物质能转化)新能源利用技术(核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利用)4.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能源利用设施,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技术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可持续发展与能源选择5.1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会从能源选择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

5.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能源选择与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与发展能源政策与可持续发展5.3 教学方法:开展课堂辩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能源选择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第一章: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能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与重要性2. 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3. 各类能源的特点及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及优缺点。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能源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应用及优缺点的掌握。

3. 小组讨论报告,了解学生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思考。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战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我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全球能源形势及挑战。

二、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2.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战略的关系3. 我国能源战略的基本内容4. 全球能源形势及挑战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我国能源战略。

2. 利用图表和数据,让学生了解全球能源形势及挑战。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国际合作与竞争在能源领域的体现。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和我国能源战略的理解。

2. 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全球能源形势及挑战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报告,了解学生对国际合作与竞争在能源领域的看法。

第三章: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概念、特点和优势。

2. 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3. 培养学生关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可再生能源的概念、特点和优势2.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3.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可再生能源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第一章:能源的种类与特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源的分类,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使学生理解不同能源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2 教学内容能源的定义和分类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特点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的特点和利用不可再生能源:核能的特点和利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能源的应用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能源的调查报告,了解各种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能源与环境2.1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节能减排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2 教学内容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如温室气体排放、空气污染等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意义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实际影响。

利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节能减排的方法。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能源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课后实践:布置有关节能减排的实践活动,如家庭节能计划。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掌握其核心原则。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等可持续发展在能源领域的应用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在能源领域的实际应用。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可持续发展在能源领域的调查报告。

第四章:我国能源政策与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能源政策的基本情况,理解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掌握我国能源政策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我国能源政策的基本情况,如能源发展战略、能源结构调整等我国能源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我国能源政策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我国能源政策的基本情况和作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能源的优缺点,认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2. 能源的作用与重要性3. 常见能源的优缺点4.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5.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能源的优缺点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问题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案。

3. 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介绍能源的基本概念,讲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及其特点。

3. 分析能源的作用与重要性:阐述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强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探讨常见能源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的特点和利弊。

5. 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6. 介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讲解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能源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8.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活动,体验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过程。

9.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反思个人在能源利用中的责任。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企业、新能源研发机构等地,加深对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技术的了解。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第一篇:《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1、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了解常规能源的储备与人类需求间的矛盾2、了解常规能源的使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了解哪些能源是清洁能源,哪些能源可再生。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现象提高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通过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制成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时必须遵从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将一事无成通过介绍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为人类美好未来努力学习的觉悟师: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我们都要消耗能量。

另外,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而产生的能量耗散问题,使得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源。

一、能源:凡是能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

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问:常规的能源使用带来了那些负面影响呢?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等物质会使雨水中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

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

主要成分是臭氧。

另外常规能源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

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即损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经济资源,损坏建筑物及文物古迹,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的性质,使生态受到破坏。

四、开发新能源: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绿色能源:在释放能量或能量转化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能源叫绿色能源。

问:可以开发那些清洁相对无污染的能源呢?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中东地区一直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外交、军事莫不围绕着这片从地表上看毫无魅力的区域打转。

世界警察和他的随从们最愿意去管中东的事情:两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说明能量消耗巨大的富国们对石油的心痛程度。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renewable energy: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2. 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间接利用:如石油制品的交通工具、煤炭的供暖和制冷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概念:满足当前需要,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4.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平衡社会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环境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知识点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及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3.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目标,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2. 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目标4.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案例材料。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介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和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以了解学生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生活中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理解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优点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在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工作时间较长的机械的外壳会很烫手;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为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吸收多余的热。

这些消散掉的内能能否在次被收集起来提供机械做功,继续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一下能源利用中的物理知识。

探究点一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活动1:冬天,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能够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真情为,来年再用吗?显然不能。

一般情况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

否则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消耗别的能。

再如,冰箱里的热量不会自动转移到外部,而必须消耗其他的能量(电能)才能把热量转移出来使冰箱内部变交冷。

可见,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睡,不可逆的,消散掉的内能不能被收集起来再利用。

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一下,看看哪些能量可以被利用,哪些不能?
归纳总结:前面学习过的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可以被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也能被利用。

机械摩擦产生的内能不能被利用,空气摩擦产生的内能也不能被利用。

探究点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1: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目前石油、煤炭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而且年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下影像,了解一下它对环境
有哪些影响呢?
同学们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2: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可能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举出能源消耗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P179“想想议议”表中的空格填上,使学生认识到过量使用能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探究点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后回答:能源按是否可以再生利用的方式怎么分类?学生回答:1.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电能、沼气等
未来的理想能源
活动2: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留给子孙后代的越来越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根据学过的有关能源的知识,以及课本上提出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并说明其道理,同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板书设计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
在帮助学生分析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视频,将枯燥的说教变成动态影响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会给学生直观视觉效果,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发言,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建立低碳生活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并且针对目前有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枯竭而提出的开发理想新能源的构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大胆设想未来理想的新能源必须满足的条件,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教学,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能源的开发、合理利用与环保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