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能源的概念能源的分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能源的作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需求等)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平衡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分类和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教学难点:能源的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定义、分类、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PPT。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
3. 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关于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讲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利用PPT展示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3.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让学生了解现实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填写能源的定义、分类、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的相关词汇。
2. 选择题:判断能源转化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正确与否。
3. 简答题:阐述自己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看法和建议。
八、课后作业1. 调查报告:调查家庭、学校或社区的能源使用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教案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案设计一、引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 教学内容:能源的概念和分类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能源的分类与利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及其特点让学生掌握能源的利用方式2. 教学内容: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和转换利用讲授法:讲解不同类型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能源利用的案例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四、我国能源现状与政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资源状况让学生掌握我国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2. 教学内容:我国能源资源状况我国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授法:讲解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和能源政策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五、能源节约与环保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节约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能源节约的意义和方法环保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节约的意义和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六、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新型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2. 教学内容:能源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新型能源技术: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能源技术创新的趋势与挑战讲授法:讲解能源技术的作用和创新趋势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新型能源技术的应用案例七、全球能源合作与贸易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全球能源合作的意义让学生掌握能源贸易的基本情况2. 教学内容:全球能源合作的意义与挑战能源贸易的基本情况: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技术转移等国际能源合作组织与机制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能源合作的意义和能源贸易的基本情况讨论法:分组讨论国际能源合作组织与机制的作用八、能源政策分析与评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政策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能源政策评价的原则2. 教学内容:能源政策分析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等能源政策评价的原则:公平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能源政策案例分析与评价讲授法:讲解能源政策分析的方法和评价原则实践操作法:分组进行能源政策案例分析与评价九、能源市场与价格机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市场的功能让学生掌握能源价格机制的运行2. 教学内容:能源市场的功能与结构能源价格机制的运行原理能源市场政策与监管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市场的功能和价格机制的运行原理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能源市场政策与监管的案例十、未来能源发展趋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效率提升、新能源技术应用等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挑战个人和企业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与机遇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讨论法:分组讨论个人和企业在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十一、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的关系2. 教学内容:能源安全的概念与内涵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的关系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安全的概念与地缘政治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的案例十二、能源教育与普及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能源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能源普及的方法与途径2. 教学内容:能源教育的概念与重要性能源普及的方法与途径:学校教育、社会宣传、实践活动等能源教育的有效实施与评估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能源教育的概念与重要性实践操作法:演示能源普及的方法与途径十三、企业与能源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企业在能源管理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企业能源管理的方法与策略2. 教学内容:企业在能源管理中的责任与作用企业能源管理的方法与策略:能源审计、节能技术应用、能源管理体系等企业能源管理的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企业在能源管理中的作用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企业能源管理的案例十四、个人与能源消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在能源消费中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个人节能减排的方法与策略2. 教学内容:个人在能源消费中的责任与作用个人节能减排的方法与策略:日常生活中的节能习惯、环保出行方式等个人能源消费的案例分析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个人在能源消费中的作用与方法实践操作法:演示个人节能减排的具体做法十五、课程总结与展望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点让学生认识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挑战未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讨论法:分组讨论未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设计涵盖了能源的概念、分类与利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国能源现状与政策,能源节约与环保,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全球能源合作与贸易,能源政策分析与评价,能源市场与价格机制,未来能源发展趋势,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能源教育与普及,企业与能源管理,个人与能源消费等十五个章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学案5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学)[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探索过程.2.能够叙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会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解释一些实际问题.3.知道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增强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知识储备区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的多样性: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光能、化学能、核能、生物能等.2.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过程:目前科学界公认迈尔、焦耳、亥姆霍兹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奠基者.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4.能量守恒定律确立的意义(1)揭示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统一性.物体的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宣布“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量的转化效率:能量的转化效率=有用的能量输入的能量.2.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或者说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不可逆性.3.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性: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能量转化和转移的不可逆性.学习探究区一、能量守恒定律 [问题设计]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计算结果发现,减少的重力势能的值大于增加的动能的值,即机械能的总量在减少.原因就是存在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力和空气的阻力等.是不是考虑了各种摩擦和阻力后这部分能量就消失了呢?答案 不是.它转化成了机械能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除重力或弹力做功外,其他任何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或减少的过程,实质上都是其他形式的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大自然的一条普遍规律,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这一条普遍规律的一种特殊情况.[要点提炼]1.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从不同状态看,E 初=E 终. (2)从能的转化角度看,ΔE 增=ΔE 减. (3)从能的转移角度看,ΔE A 增=ΔE B 减.3.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因而不能制成. 二、能量的转化效率 [问题设计]观察教材中轿车的能量流向图,计算下列问题.(1)轿车行驶时,做有用功的能量占燃料能量的比例是多少? (2)在散热器和排气管中散失的能量占多大比例?答案 (1)燃料的能量为70 kW,做有用功的能量为9 kW,所以有用功的能量占的比例为970×100%≈12.9%.(2)散失的能量为52 kW,比例为5270×100%≈74.3%. [要点提炼]1.机器做功不能将输入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有用的能量,必然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掉. 2.能量转化效率是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跟输入能量的比值,即能量的转化效率=有用的能量输入的能量.三、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问题设计]一碗热水放在室内,过一会自动变凉,说明热量从高温的水传给了周围的空气.若把一碗凉水放到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水是否会自动变热?把水放到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水是否会自动变热?答案 会,凉水放到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不会,将水放到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水不会自动变热.[要点提炼]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或者说,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不可逆性.(1)热传递具有方向性,即与热现象相关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性的.内能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2)做功具有方向性: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2.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能量转化和转移的不可逆性.四、功能关系的理解1.功和能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1)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通过做功来实现,即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2)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即能量转化的多少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2.常用的几种功能关系功 能的变化表达式重力做功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势能变化WG=-ΔEp=Ep1-Ep2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弹力做功正功 弹性势能减少 弹性势能变化W弹=-ΔEp=Ep1-Ep2负功 弹性势能增加合力做功正功动能增加负功动能减少动能变化 W合=ΔEk=Ek2-Ek1除重力(或系统内弹力)外其他力做功 正功机械能增加机械能变化W其他=ΔE=E2-E1负功机械能减少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对物体系统做功 内能变化 fs相对=Q注意 功和能的本质不同,并且功和能也不能相互转化,而只能是通过做功实现能量的转化.典例精析一、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例1 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械——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解析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A、B对,D错.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它不可能制造出来,C对.答案 ABC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2 如图1所示,一个粗细均匀的U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液体质量为m .在管口右端用盖板A 密闭,两边液面高度差为h ,U形管内液柱的总长度为4h ,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由于管壁的阻力作用,最终管内液体停止运动,则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图1A.116mghB.18mghC.14mghD.12mgh解析 去掉右侧盖板之后,液体向左侧流动,最终两侧液面相平,液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如图所示,最终状态可等效为右侧12h 的液柱移到左侧管中,即增加的内能等于该液柱减少的重力势能,则Q =18mg ·12h =116mgh ,故A 正确.答案 A三、对功能关系的理解及应用例3 如图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将质量为m 的小铁块无初速度地轻放到长木块右端,小铁块与长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小铁块在长木块上相对长木块滑动L 时与长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此时长木块对地的位移为s ,求这个过程中图2(1)系统产生的热量;(2)小铁块增加的动能;(3)长木块减少的动能;(4)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解析 画出这一过程两物体位移示意图,如图所示.(1)m 、M 间相对滑动的位移为L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Q =μmgL ,即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2)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 (s -L )=12mv 2-0,其中(s -L )为小铁块相对地面的位移,从上式可看出ΔE k m =μmg (s -L ),说明摩擦力对小铁块做的正功等于小铁块动能的增加量.(3)摩擦力对长木块做负功,根据功能关系,得ΔE k M =-μmgs ,即长木块减少的动能等于长木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μmgs .(4)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克服摩擦力做的功ΔE =μmgL . 答案 (1)μmgL (2)μmg (s -L ) (3)μmgs (4)μmgL课堂要点小结一、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E 初=E 终或ΔE 增=ΔE 减或ΔE A 增=ΔE B 减.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能量的转化效率: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跟输入能量的比值. 2.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三、功能关系的理解 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常用的几种功能关系.自我检测区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利用能源的过程实质上是( ) A.能量的消失过程B.能量的创造过程 C.能量不守恒的过程D.能量转化或转移并且耗散的过程 答案 D解析 利用能源的过程实质上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是耗散的,A、B、C错误,D正确.2.(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颗子弹以某一速度击中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从中穿出,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B.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 C.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木块增加的内能之和 D.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木块和子弹增加的内能之和 答案 BD3.(功能关系的应用)如图3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滑块距挡板P 的距离为s 0,滑块以初速度v 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经过的总路程.图3答案 1μ(v 202g cos θ+s 0tan θ)解析 滑块最终要停在斜面底部,设滑块经过的总路程为s ,对滑块运动的全程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全程所产生的热量为Q =12mv 20+mgs 0sin θ 又因为全程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Q =μmgs cos θ解以上两式可得s =1μ(v 202g cos θ+s 0 tan θ).。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定义、分类和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常见能源的优缺点,认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定义与分类2. 能源的作用与重要性3. 常见能源的优缺点4.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5.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能源的优缺点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问题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案。
3. 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介绍能源的基本概念,讲解不同类型的能源及其特点。
3. 分析能源的作用与重要性:阐述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强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探讨常见能源的优缺点:让学生了解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等的特点和利弊。
5. 引入可持续发展概念:讲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6. 介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讲解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应用。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能源选择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8.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活动,体验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过程。
9.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反思个人在能源利用中的责任。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能源企业、新能源研发机构等地,加深对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技术的了解。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5篇第一篇:《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1、了解什么是能源,了解什么是常规能源,了解常规能源的储备与人类需求间的矛盾2、了解常规能源的使用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了解哪些能源是清洁能源,哪些能源可再生。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现象提高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通过第二类永动机无法制成的讲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时必须遵从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将一事无成通过介绍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激励学生认真学习,提高为人类美好未来努力学习的觉悟师: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我们都要消耗能量。
另外,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而产生的能量耗散问题,使得能源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源。
一、能源:凡是能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
1、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问:常规的能源使用带来了那些负面影响呢?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等物质会使雨水中的酸度升高,形成“酸雨”。
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
主要成分是臭氧。
另外常规能源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
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即损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经济资源,损坏建筑物及文物古迹,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的性质,使生态受到破坏。
四、开发新能源: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绿色能源:在释放能量或能量转化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能源叫绿色能源。
问:可以开发那些清洁相对无污染的能源呢?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中东地区一直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外交、军事莫不围绕着这片从地表上看毫无魅力的区域打转。
世界警察和他的随从们最愿意去管中东的事情:两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说明能量消耗巨大的富国们对石油的心痛程度。
《第十二章 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能源的观点和种类。
2.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及其与能源的干系。
3. 掌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干系,培养环保认识。
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能源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能源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视频、图片和案例,用于诠释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2. 准备一些能源相关的基础知识,用于引导学生理解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干系。
3. 准备一些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4. 设计一些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重要性,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及如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步骤:1. 导入新课:起首,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能源应用案例,如电力的来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等,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能源种类介绍: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可更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以及核能等。
通过比照各种能源的优缺点,让学生理解每种能源的奇特性和局限性。
3.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的干系:我将诠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及它与能源的干系。
通过展示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 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能源问题,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学生将分组进行能源消耗调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能源应用情况,并探讨如何降低能耗。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可更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和维护。
5. 小组讨论: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们将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想法。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renewable energy: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2. 能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利用: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间接利用:如石油制品的交通工具、煤炭的供暖和制冷3.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概念:满足当前需要,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4.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平衡社会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环境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能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3. 分析典型能源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和知识点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及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3.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其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能源的种类和作用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 我国能源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5. 青少年如何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设计好针对每个知识点的讨论题目和实践活动。
3. 准备好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能源危机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能源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4. 分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发展经济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
5. 分享我国能源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让学生了解国家在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6.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如何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7.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和参与相关问题的解决。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了解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
六、教学拓展1. 探讨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2. 分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能源问题,了解国际能源合作的意义。
七、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能源利用调查,了解学校或家庭能源消耗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阅读材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能源,资源及日常诸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及其可行的做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高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并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2.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用具:挂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平板式集热器的箱面是玻璃,内表面涂黑,这是因为( )
A.黑色物体容易反射太阳光的能量
B.黑色物体容易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C.黑色物体的比热容大
D.黑色物体的密度大
2.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源革命,_______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能源革命,__________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物理学家发明的__________是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二)引入新课
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日益恶化的危机,人类如何应对这方面的危机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新课教学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揭示目标
教师提问:
1、人类在耗用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会不会造成影响?(学生回答)
2、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学习回答)
3、能源的消耗迅速增长,会不会出现能源危机?人类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习回答)
本节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21世纪的能源趋势
2、知道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3、理解“理想能源”有哪些特点?
二、指导自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独立回答下列问题:
自学思考题:
1.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2、21世纪消耗能源的速度是增快还是减慢?
3、目前人类主要应用什么能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4、消耗能源时对环境人造成哪些影响?产生哪些危害?
5、未来的“理想能源”要满足哪几个条件?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四、教学探究
(一)点拔指导
1、21世纪消耗能源的速度明显加快
2、目前人类主要应用化石燃料,例如:煤、石油
3、消耗能源时,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酸性气体形成酸雨,可致水、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构件造成危害
4、未来“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
第二、必须足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第三、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 第四、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四)课堂练习
1.你听说过“乙醇汽油吗”?
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美国农民面对自己家里堆积如山的玉米愁容满面:玉米既售价低廉而且销路不好.他梦想着怎样将这些有着黄金一样颜色的东西变成真正的黄金?他不顾大家都讥笑他异想天开,专程为他的“异想天开”去请教了一位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既同情他也对他的“异想天开”很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考察,这位科学家开发出了“乙醇汽油”,即用玉米生产乙醇,然后以一定比例与汽油混合,就可以供汽车等作为能源使用.
石油被称为“液体黄金”,但是使用传统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危机正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所以“乙醇汽油”的开发和利用或许能给人类开发新的能源带来一种新的途径.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燃烧的过程是 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理论上,完全燃烧28g 乙醇可以产生8.4×105J 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将 kg 20℃的水加热到沸腾.(水的比热容:4.2×103J/kg ·o C )
(2)按照能源的分类,乙醇汽油属于 能源,使用乙醇汽油作为能源,与使用传统汽油、柴油等相比具有明显的好处,请你说出一点: .
2.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繁荣的物质基础之一,图甲为近两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曲线图,图乙为某燃煤电厂全景图。
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自1950年以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是 。
(8分) A .显著增长 B .平稳增长
C .稳中有降
D .显著减少
甲 乙
能耗/亿吨标准煤
时间/年
20
40
60 80 100
(2)图乙中的电厂发电功率为107千瓦,则该电厂每小时可输出的电能是焦;要维持这样的发电功率,该厂每小时约需燃烧5×106千克煤,这些煤完全燃烧可产生的热量大约是1.5×1014焦,煤燃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达1.2×106千克,从环保角度分析,这种燃煤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
)的排放,可以用烧碱(NaOH)溶(3)电厂为了减少有害物质二氧化硫(SO
2
液来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布置作业
1.下列建议中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废旧电池可以与生活垃圾一起掩埋
B.采用集中供热,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
C.不能随意焚烧垃圾 D.应多植树、净化空气、减少噪声
2.下列关于节约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离不开科技进步
B.充分利用余热和减少摩擦可节约能源
C.减少能量转化的中间环节可节约能源
D.由于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3.学习了“能源与可持发展”一章后,某班学生就利用和开发能源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如下几条建议和设想,其中永远做不到的是()A.目前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煤,应着力研究如何使煤充分燃烧以减少热量损失的措施
B.正在建设中的田湾核电站,将解决连云港市乃至华东地区的电力紧张问题,但在输电过程中能量损失较大,若能用超导体送电,鼗大大提高输电效率C.连云港市位于黄海之滨,应尽研究开发海洋能
D.应致力于研究一种既可以不消耗能源,又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
4.在耗用各种能源时,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破坏?在有破坏的表中画上“√”
风力发电站工作时,它是将能转化为电能,该能源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6.导致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和 .
7.人可以举高重物,拉动小车,即人可以对外做功,是因为人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