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优秀教案设计(物理教案).docx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形成能源节约和环保的意识,并将其内化为日常行为。
-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形成长远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以下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各种能源的形态和应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能源种类及其特点。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图片和视频中展示了哪些能源形式?(2)这些能源是如何为我们提供能量的?(3)能源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能源无处不在,且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二)讲授新知
1.能源种类及其特点:详细讲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特点,举例说明各种能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
2.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疑惑: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能源问题。
在情感态度方面,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社会问题开始关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能源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思考,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能源知识,培养他们的能源节约意识和环保责任感。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能源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节能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能源。
2.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知道哪些能源是常规能源、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3.知道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过程与方法】根据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特点,给能源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源的分类。
【教学难点】21世纪的能源趋势。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可以说能源开发利用的历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
而你了解哪些能源及其利用呢?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思考]生活中烧水、煮饭都需能量,而这些能量是从哪来的呢?[提示]烧水、煮饭可以用天然气烧,可以用薪柴烧,也可以用电等,也就是说生产生活中利用的这些能量,来自于不同的能源。
[阅读课本]P166“自从原始人发现使用……重要生活能源。
”[思考]人类开发利用能源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提示]自从人类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之后,人类就开始了开发利用能源的历程。
[思考]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对人类文明进程有着怎样的推动?[提示]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持续了近一万年。
[阅读课本]P167“蒸汽机的发明……均属于一次能源。
”[思考]人类自柴薪时代之后,开发利用能源的新的里程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提示]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源新的里程碑,人类的主要能源由薪柴转向煤。
[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煤、石油、天然气是从哪来的呢?[提示]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之为化石能源。
[思考]你知道一次能源的划分标准吗?[小结论]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我们称之为一次能源。
[思考]人类对煤和石油的开发利用,又是如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呢?[提示]人类逐步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二章第四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能源的定义、分类及各种能源的特点、应用和影响,特别是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相关知识。
2.使学生了解能源的转换和传递过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并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提炼能源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对能源问题的独立见解。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4.创设实践性、情境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设计能源转换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各类能源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问题驱动、小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能源利用对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4.通过学习我国能源政策、能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了解能源利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结合实验、参观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能源利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判断题:检查学生对能源分类、特点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1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1一. 教材分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22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能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类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能源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能源方面的知识比较零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能源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到能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类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能源的分类及其特点。
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能源分类、特点、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
2.案例:我国能源资源现状、可持续发展实例。
3.讨论题: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能源有哪些吗?这些能源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作用?2.呈现(15分钟)呈现能源分类图,让学生了解能源的分类,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
然后介绍每种能源的特点,如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
4.巩固(5分钟)出示一些关于能源选择的问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可再生能源,哪些是化石能源,并说明理由。
5.拓展(10分钟)介绍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能源领域面临的挑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能源的种类,重点讲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2.通过图示和实例,阐述能源的转换和传递过程,如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电能通过电线传输到家庭等。
3.讲解能量守恒定律,解释其在源转换过程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掌握了力学、电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充满好奇,但可能对能源的种类、转换和传递过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能源问题时,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能源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4.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1)通过讲解我国能源现状、能源政策等,使学生认识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教学评价,持续改进
(1)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通过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成长。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2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结合学科知识、课程内容和教学实际,旨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分析我国能源现状,引导学生关注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22章(1-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22.1、能源课时:0.5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有那些不同形式的能量。
2.常识性了解什么是能源;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其特点;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及其特点。
【重点难点】1.重点是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2.难点是能正确区分各种能源。
【导学指导】阅读课本166—168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称为能源。
2.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能源,如、、、以及。
3.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能源,如能。
4.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能。
如、等。
5.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属于能源。
如、。
6.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能源。
如、、、。
【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15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3题2.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天然气B.电能C.水能D.太阳能3.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核能、生物质能、水能B.煤、石油、天然气C.太阳能、地热能、风能D.电能、汽油、柴油4.下列能源中,属于生物质能的是()A.煤B.风能C.木柴D.石油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核能D.煤【要点归纳】1.生活中的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2.能源的广泛使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并非所有的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开发新能源。
【拓展训练】1.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水能,风能,太阳能是一次能源B.核能,电能,地热能是二次能源C.煤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D.生物质能是一次能源2.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C.一次能源中只有石油,煤和天然气 D.二次能源中只有电能和核能3.太阳能把地面的空气晒热,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空气流动成风,又转化为________能;植物吸收太阳能,发生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________能;古代植物在地质变迁中变为煤、石油、天然气,转化为这些燃料的________能。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二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可以与家长、同学合作完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作业完成后,及时上交,教师将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十二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能源的概念、种类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掌握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利用和转换过程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了解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和特点,认识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思考题:
a.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b.请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如何践行节能、环保理念。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重点:
1.能源分类: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及应用。
2.能源利用:掌握能源的转换过程,理解能源计量单位。
3.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以及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能源问题,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解能源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能源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重视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3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3一. 教材分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22章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利用,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力、热、光、声、电等物理现象,对物质世界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理解和掌握能源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源的分类,知道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利用,理解能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源的分类,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利用。
2.难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源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能源知识,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利用,准备好相关的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了解能源的分类,搜集相关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理知识,如力、热、光、声、电等现象,使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能源的图片和资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使学生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主备人:董龙坤(曹庄中学)【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结合实例对能源进行分类,说出不同能源的特点,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了解获得核能的两种途径,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3)知道太阳能的由来及特点,了解利用太阳能的两种方式,与太阳能利用率相关的计算。
(4)进一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5)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了解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及未来理想能源的满足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探讨过程,为学生形成对包括社会问题在内的各方面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奠定了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亲身讨论、探究过程中感受、关注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从情感参与角度对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
【复习重点】1.知道哪些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
2.了解核裂变和核聚变。
3.知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方式。
4.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复习难点】1.了解核裂变的利用。
2.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
3.太阳能利用率和水吸收的热量相结合的有关计算。
4.了解能源危机等问题,以引起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学具准备】 PPT 课件和学生导学稿【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知识网络图【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在 2013 年的冬天,中国北京等大部分地区有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和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过度消耗能源,不注重可持续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设计意图 :以人们普遍关注的雾霾天气为问题的切入点引出课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节能意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引导进入本节课的复习。
)二、专题复习设疑: 你知道人类使用能源的历程吗?你知道能源怎么分类吗? 【专题一】能源 (一)知识点聚焦1.凡是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
2.第一次能源革命: ____是标志着以柴薪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带来。
第二次能源革命: ____的发明使人类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核蓄力,人类的主要 能源由柴薪转向煤。
第三次能源革命: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 ____,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序幕。
3.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能源。
(1) 从产生的方式: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 能源,如 、、、、;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 过一 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 的能 源称为能源,如: 、汽油、煤油、焦炭等。
(2) 从能否再生:能源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属于能源。
如、;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 能源。
如、、。
(3) 从开发早晚:人类已经利用多年的能源称为 能源,如、;新近才开始利用的能源称为,如 、、。
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称为4.能源分类:参考答案: 1.能源2.钻木取火;蒸汽机;核反应堆3.化石能源4.(1) 一次能源;化石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二次能源;电能 (2) 不可再生;化石能源;核能;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3) 常规能源;电能;化石能源;新能源;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二)典例精练1.在①地热能、②潮汐能、③太阳能、④煤气、⑤核能、⑥沼气、⑦天然气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______________;属于一次能源的是 ______________,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源中,其特性可以用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是()A .石油B.太阳能C.天然气D.核能答案: 1.④⑦⑤;⑥①②③;①②③⑤⑦;④⑥ 2 . B(设计意图:以例代讲,突出重点,在实战中训练思维,通过例题进行方法引领,授之以“渔”。
)(三)真题训练1.下列各组能源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煤炭、地热能B.天然气、潮汐能C.水能、风能D.核能、太阳能2.有的能源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该类能源叫一次能源;有的不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此类能源叫二次能源.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 .煤B.石油C.核能D.电能3.“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以下措施可行的是()A .人人要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和人为毁坏物品B.关闭所有火力发电站C.各地都要建立水力和风力发电站D.停止使用石油资源,以核能和太阳能取代答案: 1.C2. D 3 .D(设计意图:对能源进行分类是中考的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把握基础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对能源进行分类。
)设疑:核能是能源的一种,你知道核能是怎么产生和利用的吗?【专题二】核能(一)知识点聚焦1.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
2.核裂变:(1)较重的核会分裂成较轻的核时能释放能量,这种现象叫做,(2)如下图所示是裂变中的示意图,它( 能/ 不能 ) 实现人工控制,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图 1图2(3) 利用核能发电,必须控制反应的速度,它的核心设备是。
从核能到电能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是能先转化为能,通过蒸汽轮机做功再转化为能,最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最后转化为能。
3.核聚变:(1) 较轻的核结合成较重的核,也能释放能量,这种现象叫做。
(2) 如图 2 所示是示意图,它(能/不能)实现人工控制,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答案: 1.核能; 2 .(1) 裂变; (2) 链式反应;能;原子弹(3) 链式反应;核反应堆;核能;内能;机械能;电3.(1) 聚变; (2) 核聚变;不能;氢弹(二)典例精练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聚变反应来利用核能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C.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时释放出核能D.核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答案: A(三)真题训练1.下列关于核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能和煤、石油一样都是常规能源,而不是新能源B.核能和太阳能、风能、水能一样都是可再生能源C.原子核发生裂变和聚变都会释放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D.氢弹的爆炸就是核裂变发生链式反应的结果2.据报道,荆州市的松滋有望继通山县之后建设湖北省的第二座核电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和石油一样,属于可再生能源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C.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D.核电站发电和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都是不加控制的3.如图 3 所示为核电站发电的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顺序的罗列,其中正确的是()图3A .核能、机械能、化学能、电能B.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C.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答案:1.C 2 .B 3 .C(设计意图:第1 题和第2 题让学生回顾掌握核能属于一次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掌握裂变和聚变的区别、利用;第3 题让学生掌握核能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设疑: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我们每天都沐浴着阳光,你知道太阳能是怎么产生的吗?人类又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吗?【专题三】:太阳能(一)知识点聚焦___________反应,释放出巨1.在太阳内部, ____________在超高温下发生大的 __________能。
2.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如化石能源,从根本上说也是远古以来贮存下来的;地球上的风能、水能 . 生物质能等都是来源于太阳。
3.太阳能的利用:人类除了间接利用存贮在________燃料中的太阳能外,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主要有两种方式:(1) 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如太阳能热水器; (2) 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如太阳能电池,此外,绿色植物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
答案:1.氢原子核;聚变;核能2.太阳能3.内能;电;化学能(二)典例精练1、我国光伏产品近期遭遇欧盟“双反”调查,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最大规模的贸易诉讼 . 光伏产业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伏效应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C.太阳能和电能都属于一次能源D.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受 4.2 ×106J 的太阳能,在 5 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 kg、初温为 20 ℃的水温升高到 40 ℃.求:(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Q【水的比热容 C=4.2 ×103 J/(kg?℃)】(2)热水器 5 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 E;(3)热水器的效率η;(4)若改用煤气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煤气的热值q=4 .2×107 J/kg,假设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答案: 1.A 2 .(1)8.4×106J;(2)2 .1×107 J;( 3)40%;( 4) 0.2(三)真题训练1.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下列能源中不是来源于太阳能的是(A .地热能B.风能C.水能D.生物质能)2.如图 4 所示是太阳能 LED照明路灯,它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LED 灯头等部分构成。
太阳能电池板的作用是把能转化为能,LED 是一种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流可以把电能直接转化成能。
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选填“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的核能。
图 43 .小红家里原来用液化石油气烧水,每天用60℃的热水 100kg.她参加“探究性学习”活动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制造了一台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1)若用这台热水器每天可将 100 kg 的水从 20℃加热到 60 ℃,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2)若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有 70% 被水吸收,她家改用太阳能热水器后平均每天可节约液化石油气多少 kg ?(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是 8.0 ×10 7J/kg )(3)请你说出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至少说出一条)答案: 1.A2 .光;聚变 3 .( 1) 1.68 ×107;()0.3;()节约能J 23源、不污染环境等。
(设计意图:第 1 题让学生知道太阳能的重要性;第 2 题知道太阳能与其他形式能可以方便的转化;第 3 题是与太阳能热水器效率、热量相结合的计算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物理综合计算能力。